讀書時,我願在每一個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條真理面前停留一樣。
TITLE
第一期推薦書單
01
《中華上下五千年》
作者:韓婷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推薦人:丁伯慧(重慶郵電大學移通學院創意寫作學院院長)
無論對於治學的人,還是希望提高文化素養的人,歷史都應該是優先選擇的書籍。歷史不僅可以提供學術研究的路徑和靈感,還對現實生活有實際意義。《中華上下五千年》以歷史人物為線條,對中國歷史進行了梳理。作為歷史中濃墨重彩的部分,歷史人物本身就承載著很多歷史意義。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這些人物把歷史串聯了起來。了解自己的國家就必須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就從歷史人物開始,進入歷史深處,去感知五千年風雲背後的那些不該被忘卻的東西。
02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作者:[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薦書人:楊一(精典書店創始人)
《人類簡史》是一本顛覆性的歷史學著作。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以前所未有的跨學科多維度多視角,去看待和分析人類的歷史。他其實只回答了一個簡單的問題,即我們從哪裡來?但他的回答是精彩、豐富而深刻的。他從認知能力開始,分析人類最早在森林中如何具備了講故事虛構的能力,然後一步步走出森林一直走到現在。他講述了人類在一步步的演化過程中,有哪些關鍵的步驟和成果,我們是如何和動物分道揚鑣的。如果你讀了這本書覺得有收穫,不妨讀讀他的《未來簡史》,他試圖想回答另一個簡單而深奧的問題,我們要往哪裡去?
03
《三體》
作者:劉慈欣
出版社:重慶出版社
薦書人:米加德(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
人類探索宇宙奧秘、夢想星際旅行、見識外星文明、尋找地外家園的夢想從未停止過,而且探索的願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強烈。以科幻的形式反映地球文明與地外文明的衝突,切合了當下人類對地外文明的思考。作者用恢弘的想像力、驚人的技術細節、熱烈的人文關懷、精湛的文筆,描繪出宇宙間的戰爭與和平,以及人類在道德面前的選擇困境。全書貫穿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切思考,受到廣大讀者的熱捧,理所當然地成為了近年科幻文學的暢銷書。
04
《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英]毛姆
出版社:四川文藝出版社
薦書人:餘啟紅(石柱縣委統戰部副部長)
40歲以後的人生該如何度過,是一個人人都會遇到的人生困惑。主人公聽從內心召喚,在40歲時來到巴黎追逐夢想。5年之後他自我放逐,最後落腳南太平洋的大溪地島,畫出驚世駭俗的作品,最後在貧病交加中死去。這個拋棄一切世俗,決絕地追求內心夢想的主人公,就像武俠小說裡的英雄人物,擁有現實生活中無法擁有的奇遇、武功,滿足了人們內心的渴望。這或許也是毛姆這部代表作近100年來暢銷不已的緣由之一。
05
《傅雷家書》
作者:傅雷 朱梅馥 傅聰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薦書人:吳佳駿(《紅巖》雜誌編輯部主任)
汪曾祺先生有句名言:「多年父子成兄弟。」此話在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與他的兩個孩子身上體現得尤為充分。傅雷一生不但治學嚴謹,翻譯了大量膾炙人口的經典文學名著,還以一個文人學者優良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的道德準則,為自己的孩子樹立了做人和修身的典範。而這一切全都體現在《傅雷家書》裡。書中,他不是以父親的身份,而是以朋友的身份去跟孩子談人生、談藝術、談事業、談自然。字裡行間流露出的不止是愛,更是父子之間人格平等的以心換心。正是在這種健康的家庭氛圍薰陶下,他的孩子終身都保持著獨立思考的習慣和凡事先做人的操守。《傅雷家書》應該成為所有人格形成期的孩子的枕邊書。
06
《美國陷阱》
作者:[法]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 [法]馬修·阿倫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薦書人:柏子康(重慶大學出版社副社長)
《美國陷阱》作者之一弗雷德裡克·皮耶魯齊,是前法國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阿爾斯通公司曾經是世界工業巨頭。美國電力巨頭通用公司意欲收購阿爾斯通公司,在商業談判過程中,阿爾斯通公司的高管皮耶魯齊在美國機場被美國司法部門以違反《反海外腐敗法》為由逮捕,並由此陷入「美國陷阱」。阿爾斯通的電力業務,最終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收購。閱讀本書,讓我們充分認識到美國法治的兩面性,讓我們識破美國的司法陷阱、經濟陷阱、政治陷阱,認清套路,防守反擊。
07
《孩子們的詩》
作者:果麥
出版社:浙江文藝出版社
薦書人:李清泉(萬州新華書店副經理)
書裡那一首首詩,是滿滿的童心真情。乾淨簡明的文字,透明純真的節奏,出其不意的想像,值得推薦給孩子及其父母。書中,有把黑夜燙一個洞的《燈》,有《風兒是個冒失鬼》;還有裝得下世界的眼睛,卻裝不下眼淚的《眼睛》……一首首詩如一泓泓清泉,似湛藍天空中朵朵白雲,像樹葉上晶瑩剔透的晨露,更是一雙雙清澈透明的眸子。
08
《大數據時代:生活、工作與思維的大變革》
作者:[英]維克託·邁爾-舍恩伯格 [英]肯尼斯·庫克耶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薦書人:李燕燕(沙坪垻區作協副主席)
這是一本能讓我這個「標準文科生」能讀下去並且大致讀懂的書。「大數據」和我們生活中的很多東西都緊密相關,很多時候給我們提供了遵循和依靠,所以這就有了科普的必要。該書正是一本既科普,又生動且內容豐富的好書。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樣一句話:危險不再是隱私的洩露,而是被預知的可能性。有人稱,「這是迄今全世界最好的一本大數據專著。」
09
《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免疫系統漫遊指南》
作者:[澳]伊丹·本-巴拉克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薦書人:陳曉陽(重慶大學出版社總編輯)
澳大利亞微生物學者伊丹·本-巴拉克在書中用輕鬆詼諧的語言,向我們解釋了許多關於免疫系統的科學秘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免疫系統是我們近期廣泛談論的話題,無論是在對抗傳染病的歷史長河中,還是在疫情發生的現在,它都是我們的「保護傘」。而對自身免疫系統的深入了解,無疑能夠幫助大家以理智且冷靜的態度科學面對病毒的攻擊。通過這本書,大家可以認識免疫系統的力量,也讓我們更深層次地認識疾病,認識人類自己的身體。
10
《吃貨的生物學修養:脂肪、糖和代謝病的科學傳奇》
作者:王立銘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薦書人:華勇(資深媒體人)
作為一枚吃貨,我承認是被書名帶到溝裡去了。首先,這本書不是美食書,甚至也不算衛生健康養生類作品,嚴格來講,它應該是科學科普書籍。但我仍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在好多章節裡感受到偵探小說的節奏。有趣又紮實的故事,生動又冷凜的常識,是這本書最大的看點。80後作者王立銘曾經的理想是進北大中文系,成為一個作家。後來陰差陽錯,他在北大和美國加州理工大學修練成了一個生物學家。所以他的優勢表現得淋漓盡致,高大上的科學素養,接地氣的表達方式,讓《吃貨的生物學修養》受到很多讀者的喜愛。這本書和梁實秋的《雅舍談吃》、王宣一的《國宴與家宴》合讀,堪稱享受。
(中新網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