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豐巢快遞櫃要收費的通知開始在全網傳播,到現在為止,這個新聞已經在全網發酵了一遍,好多人罵豐巢吃相難看,不僅要向快遞員收費,還要向用戶收費;
接下來,媒體爆出小區物業抵制豐巢。據網易新聞,5月7日,杭州東新園小區在全國打響了「抵制豐巢」的第一槍。該小區暫停了豐巢在小區裡的業務,5天後,豐巢快遞櫃已被全國各地近百個小區抵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於是乎,各大媒體搬出小板凳看豐巢笑話,都以為豐巢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真的要涼涼了。
一 意料之中
其實,豐巢的高管又不是傻子,這些反應,都在他們的意料之中。
你得搞清楚快遞櫃、用戶、物業、快遞員之間的四角戀關係。用戶從網上下訂單,快遞員在最後一公裡配送時,選擇把包裹放進快遞櫃,用戶自行前取。物業只是提供場地,然後恰飯,這裡面沒有他什麼事情,大部分物業都不會這麼多事。從頭到尾,快遞櫃始終是個柜子,可以選擇用,也可以選擇不用。重點是,現實中,選擇權並不在用戶手裡,在快遞員手裡。
稍微有點資質的網民是知道的,一開始,快遞是快遞員送到家的,用戶自行下門取快遞,但是問題來了,大部分網購的人都是年輕人,工作日上班,快遞送到家沒人收,放門口又容易丟,很多上班族是不排斥放快遞櫃的,特別是快遞員每天電話轟炸收快遞,確實是個挺煩的事情。到最後,就演變成了快遞小哥不打電話直接把快遞放入快遞櫃。
所以,如果你不想把快遞放入快遞櫃,不應該抵制柜子,畢竟柜子是死的。是快遞員選擇把你的包裹放入快遞櫃的。
如果你不想把包裹放入快遞櫃,就得讓快遞員送到家,或者放到代收點,比如菜鳥驛站,但是時間久了難保代收點也不收費。
畢竟資本就是這麼無情,一旦擁有足夠市場佔有率,下一步就是揮起鐮刀割韭菜。
二、快遞櫃的不厚道
大家指責快遞櫃吃相難看,主要是因為用戶快遞員兩頭收費。但是真正吃相難看的,不是這點,而是12小時免費寄存制度。
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12小時,不是24小時。有人說,24小時太長了,12小時足夠。
說這個話的估計是沒經過社會毒打的人。
想一下,超過12小時取件的都是哪些人?
第一,忘記取件的人;
第二,996的上班族。
前者屬於主觀原因取不了件,後者屬於客觀條件取不了。996,一天就是12小時。像碼農有的還是007,但是007也有網購自由。
忘記取件的人大有人在,那麼這每天多出來的一部分收入他不香嗎?
996的人,大多集中於大城市,即便不是996,是965,這些人有時候晚上稍微加個班回去就遲了,大城市通勤時間每天2個小時,以後下班第一時間不是吃飯,而是匆匆忙忙的把快遞取出來再說。
有時候社畜就是這麼慘。
如果設置成24小時取件,還有意義嗎?據我所知,速遞易的快遞櫃是超過24小時才收費。對於這個時長,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
因為大部分人都可以做到24小時內取件。
從投遞到取出快遞的時間,大概就是截止到下班的時間+1個小時的通勤時間。如果快遞員下午投遞的話情況還好,如果是上午8點快遞進了柜子,晚上8點取出,這意味著7點必須得從公司回家。
豐巢早就算準了12小時讓它受益最大。
想讓部分用戶付錢是很簡單的事情,想讓所有人都必須付費很難。比如愛奇藝、騰訊視頻,有會員有非會員,可以選擇付費和不付費。如果所有視頻看到一定時長都要付費看,愛奇藝、騰訊這樣的軟體立刻見光死。
這也就是為什麼愛奇藝說自己一直多年連續虧損,但是他還不敢對所有人收費。
快遞櫃為什麼敢在超時後,對所有人收費?
因為他知道自己從始至終都只是個柜子,一個無情的工具柜子。
企查查顯示,豐巢在過去5年裡有4次融資,一共可知的融資額是50億,但是最近的一次融資還是2018年。
由此可見,豐巢根本不是缺錢。雖然他說自己一直虧損。
再看一個條例。《智能快件箱寄遞服務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業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遞快件,應當徵得收件人同意,收件人不同意的,企業應當按照快遞服務合同約定的名址提供投遞服務。
也就是說,如果你的東西沒有徵得同意放進快遞櫃導致超時收費,你不應該找快遞櫃,應該找快遞員,因為放進柜子,是要經過你本人同意的。如果你同意放了,等於默認你買單。
豐巢算準了快遞公司一定會把包裹放進快遞櫃。超時無非就是快遞公司和用戶協商承擔,又增加了溝通成本。當然也有人覺得快遞員不容易,這幾毛錢就算了。
豐巢倒逼用戶給快遞公司施壓,真是個好辦法。
三、螳螂捕蟬 黃雀在後
豐巢的一個強勁對手,是菜鳥驛站。
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 《2018-2023年中國智能快遞櫃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預計,2018年我國智能快遞櫃市場規模將達169億元,到2020年,快遞櫃市場規模將達近300億元。
300億市場規模是什麼概念?相當於電影院一年放映收入。
但是在快遞櫃,也就那麼幾家能夠媲美。
今年3月,菜鳥驛站升級了服務。不僅有快遞櫃,還有人工取件處,還可以選擇送貨上門。
此外,你可以拒絕放入菜鳥快遞櫃,只要你拒絕,快遞員就打不開柜子,聽著有點玄幻的感覺。而且還可以刷臉取件。
這比豐巢高級多了。
導致這種原因,或許是2個快遞櫃發展戰略有關。菜鳥背後是阿里,菜鳥初衷就是做平臺,不是做物流。物流的事情交給快遞公司去幹。
豐巢背後是順豐,順豐是快遞公司,是做物流的公司去做平臺。最後,豐巢成了引流機器。
比如推出付費項目後,順豐又要推出外賣團餐——豐食。免費打了一波廣告。
豐巢現在的確有危機感,菜鳥驛站是可以取代它的。
別看豐巢柜子很多,但是只要把握住核心區域的市佔率,超越就不是個難事。
更何況能夠刷臉取快遞,對眾多懶癌患者簡直是再友好不過的事情。取件效率高了,還可以無接觸取快遞。(每次按那個屏幕都覺得很不衛生)
反觀豐巢這麼多年,除了跑馬圈地,搞大規模之外,壓根就沒升級,現在的豐巢和5年前的豐巢,本質沒什麼區別。
人家菜鳥驛站都可以支付寶掃碼,人工取件都不用報取件碼了。
要用戶收費,得有一個理由。
否則就是贏在當下,輸在千秋。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喜歡的話請順手關注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