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惡言相向,對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比直接動手還要深

2020-12-16 閃電新聞

孩子少不更事,可能會發生調皮搗蛋、惹是生非等行為,需要父母經常對其進行管教。而在教育的過程中,有的父母會嚴厲地罵上幾句,有的會直接使用暴力手段,這是父母經常採用的方式。

前者雖然比較溫和,但也會讓孩子的心理遭受傷害,而父母卻認為自己比較民主,沒有使用暴力。

微微是一個漂亮隨和的女孩,大家都很喜歡她。在工間休息時,大家都在談論回家看望父母的事,只有她一個人默默無語。有人以為她已買好回家的票,就問她什麼時候出發,誰知微微突然趴在桌上哽咽起來,弄得大家面面相覷。

與微微要好的朋友知道,在她18歲那年參加高考時,由於之前比較貪玩影響到了學習,導致沒有考到好一點的大學。她非常渴望媽媽的安慰,哪知媽媽開口就罵:「你這個廢物,考得那麼差還有臉見人?」

面對憤怒的媽媽,她哭著說:「你不要再罵我了!」可媽媽根本不理。

從那以後,她再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從大學到工作很少回家,可想而知,她當年受到了多麼嚴重的心理傷害,一直到現在也不能釋懷。

為什麼父母不能用語言辱罵的方式管教孩子呢?

父母責罵孩子,根本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卻是極為錯誤的。因為這樣做不但沒有作用,還會給孩子造成較大的心理陰影,而且不一定會得到父母希望的結果。

美國愛荷華大學曾做過一項研究,在父母每天與孩子的交流中,大約有80%的語言都缺乏正面的鼓勵,有的甚至是消極的,這深刻影響孩子的心理和性格。有的父母認為:自己並沒有使用暴力毆打孩子,只是用語言來責罵他,又不會給他的身體造成痛苦,還能讓孩子受到教育,不會有什麼大不了的問題。其實,與拳打腳踢相比,用語言辱罵也是一種暴力,並且在父母中十分普遍。在孩子的內心,父母是自己最親近和崇拜的人,能給自己帶來心理上的依靠,這是其他人都不能代替的。如果一旦受到他們的辱罵,尖刻的語言就像一把軟刀子,讓孩子在心理上產生被嫌棄和拋棄的感覺,並深深地烙印在記憶中。這比直接受到身體的傷害更加令人痛苦,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大多數父母之所以喜歡用辱罵的方式教育孩子,主要是為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情緒,所以會不顧孩子的感受脫口而出。他們沒有想到孩子還很年幼,分辨不出這是在氣憤之中說出的話。如果聽進心裡,容易造成嚴重的創傷,以至於久久不能治癒。長期受到辱罵的孩子,大概率會有哪些結局呢?反叛父母,逃離家庭孩子一旦受到嚴重的辱罵,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忘記,相反,會在記憶深處會隨時出現,提醒他曾經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有反抗精神的孩子在年幼時,可能會與父母經常頂嘴和吵鬧,故意不聽他們的話,甚至和他們反著幹;在有了能力之後,更會果斷地離開家庭。這樣的孩子會變得極度強勢,他們自私自利,對父母非常冷漠,有的還不願與父母有任何聯繫,與父母之間形成深深的隔閡。極度懦弱,膽小怕事由於孩子年幼,性格和三觀正處在培育期,這是非常關鍵的階段。在父母長期的高壓下,有的孩子受到消極情緒的影響,以為自己真的像父母說的那樣太笨,就會產生嚴重的自我懷疑。原本活潑和陽光的人,性格也會變得懦弱、膽小。

如果一直處於這樣的心理暗示下,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和目標,不願主動地進取和拼搏,最後變成一個膽小怕事、一無是處的人。在教育孩子時,怎樣才能實現良好的溝通呢?其實,父母能夠「好好地說話」是最起作用的教育方式,所以,聰明的父母不會採用暴力來達到目的。有一項研究認為,對孩子進行100次管教,真正能起作用的卻不到5次,而這5次並不是打罵,主要做法是:耐心地說服教育:如果孩子經常受到責罵,就會變得麻木和習慣,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在他犯一些小錯時,父母可以進行耐心的說服,通過正反兩方面的事例讓他得到教訓,以後會減少犯錯的機率,並且逐步改變不良習氣。

及時地批評指正:在孩子犯錯之後,父母要及時進行批評,錯過時機之後再教育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讓孩子反感。如果觸犯原則和底線,父母必須嚴肅地進行教育,讓他明白做錯之後的後果,並指出改正的方向和辦法,在孩子面前樹立起威信。望子成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願,但孩子犯錯,同樣在所難免。因此,父母要採取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與他們「好好地說話」,而不是一味地責備、打罵,這樣才能幫助他們儘快走出困惑,在成長的道路上越來越順。

相關焦點

  • 父母這樣惡語相向,對孩子有什麼負面影響?會毀掉孩子一生
    這個爸爸的做法已經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而且幾乎毀了孩子的一生。 ,對孩子缺少陪伴。 家長這樣惡言相向,對孩子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孩子犯錯了不會有多得意,更多的是對後果的恐懼,對做錯事的自責,以及對父母懲罰的畏懼……
  • 惡言惡語對孩子的傷害很深,成為孩子生命中最不可觸碰的所在
    在親子教育中,言語的傷害不僅頻繁發生,不易為人覺察,對孩子心靈的傷害也是非常嚴重的。很多父母誤以為撫養孩子就是照顧孩子的吃喝拉撒、滿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求,殊不知這樣的愛只是本能的愛,而缺乏理性的成分。由此可見,若父母對孩子惡言惡語,帶給孩子的必然是更加深刻的傷害。記得曾經有一首歌裡唱道,「最愛我的人,傷我卻是最深」。父母對於孩子的傷害,恰恰如此。這是因為孩子非常信任和依賴父母,對於父母也是毫無保留、無條件地託付。所以,父母掌握著孩子的軟肋也住在孩子的心理。因此,父母一定要非常用心保護好孩子,才能給孩子的成長以積極的陪伴和引導。
  • 男子常年對妻兒惡語相向,離婚時想要孩子撫養權……法院這樣判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作為家長你有沒有對孩子使用過言語暴力?言語暴力帶來的傷害不容小覷!廣州一名父親就因為長期對孩子爆粗口惡言相嚮導致三個孩子都對他產生隔閡兒子濤濤在開庭時說,自己願意跟隨母親阿葵生活,父親雖沒有真的動手打過自己,但卻經常用「你是豬啊」「你怎麼這麼笨」「你真是個垃圾!」「我要是你,都沒臉活了!」等語言辱罵自己,在這樣的責罵聲中長大,常令他不敢回家,迫切希望跟父親分開住。
  • 智慧家教「雲課堂」No.10——《不要對孩子惡語相向》
    智慧家教「雲課堂」No.10——《不要對孩子惡語相向》 2020-10-09 1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男子常年對妻兒惡語相向,兒子:再不離婚我就跳樓!法院判了
    廣州一名父親就因為長期對孩子爆粗口,惡言相向,導致三個孩子全都對他產生隔閡,也讓他喪失了對孩子的撫養權。常年惡語相向,妻兒不堪語言暴力阿葵與阿深於1997年結婚,1998年婚後育有大女兒欣欣,2005年育有一對龍鳳胎濤濤和妍妍。原本幸福的家庭,卻因阿深經常對阿葵粗言相向而分崩離析,二人感情急劇惡化。
  • 5種存在「隱患」的玩具,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很多家長都買過
    可是玩具的種類有很多,家長在購買的時候可要擦亮雙眼,因為有些玩具存在「隱患」,根本不適合孩子,不但無法給孩子帶來快樂,反而還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其實還有很多玩具都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有些家長很無知,給孩子買了這樣的玩具,結果導致孩子的健康出現了問題。5種存在「隱患」的玩具,會對孩子造成傷害玩具不僅能夠給孩子帶來快樂,對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陪伴」,可是家長如果買了下面這5種玩具,就相當於給孩子的健康埋下了隱患。
  • 為什麼曾經深愛B站的老用戶,現在卻惡言相向?B站變「壞」了嗎?
    但近幾年來,為什麼曾經深愛B站的老用戶,現在卻對它惡言相向?是B站變「壞」了嗎?(圖轉侵刪)B站的起源最初的B站特色,除了ACG相關的內容之外,就是其彈幕的互動形式。國內的第一家彈幕網站是A站,同樣借鑑於日本的N站。
  • 「翻舊帳」是對孩子最大的心理傷害,教育不是比較過去,要看未來
    說罷把一堆試卷攤在孩子的面前,孩子什麼都說不出來,只是傷心地站在媽媽面前哭,這樣的批評並不是一次兩次了,每次孩子都要承受來自媽媽的"翻舊帳"模式,是對孩子最大的心理傷害
  • 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別不信,這是孩子的心理陰影
    在恐懼不安的情緒中成長,小亞逐漸產生了自卑心理,他總覺得自己不合群,不敢接觸他人,因此在學校裡一個朋友也沒有,這樣的情況讓他更加沉浸在自己消極的情緒裡。最後,在人際交往的壓力下,小亞不堪重負,選擇割腕。父母是對孩子影響最深的人,小亞也只是生活中千千萬萬要面對父母吵架的孩子之一,長期讓孩子處在吵鬧、對立的情緒環境中,孩子難免會受到影響。
  • 不要對我們愛的人惡言相向
    對愛我們的人,惡言相向,只會讓愛我們的人的心更加痛,我們雖說逞一時口舌之快,發洩我們的情緒,但是我們把我們的壞脾氣給了愛我們的人啊,是真的傷害了我們愛的人。我們可能會像刺蝟一樣,渾身充滿著鋒利的刺,任何人靠近我們,都會去扎一下他們,讓他們的心承受著我們的傷害,其實他們本來就沒做錯什麼,他們可能只是想來安慰我們一下,關心我們一下,卻被我們身上的利刺扎得滿身是傷,其實他們比我們更加無辜。但我們確要用我們所謂的保護殼去深深傷害他們。
  • 「還記得父母說過的最傷害你的話是什麼?」多少孩子,被惡語相向
    為了與母親心平氣和的溝通,她嘗試了各種方法,每當她以為可以和母親愉快的交談時,媽媽對待自己的女兒又會一如既往的惡語相向。 不僅網友的媽媽是這樣,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也會如此,用不經意話語對孩子造成難以癒合的傷口。 「別人家孩子能考滿分,你怎麼就不行?你真蠢。」
  • 對孩子發脾氣的家長,可能需要心理疏導
    這麼漫長的寒假不僅給學生居家學習造成很多不便,同時也給親子關係帶來很大挑戰。而輔導作業就是這場親子大戰中的重頭戲,家長這個「臨時的班主任」隨時隨地受到了挑戰。小女孩的家庭應該不算富裕,父母在外能賺錢養家,回家後要擔心孩子衣食住行,除此之外還要操心孩子上網課,還要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輔導完了還得檢查,檢查完了這一天的任務才算圓滿完成。當孩子沒有辦法自覺完成作業和網課學習時,勞累了一天的家長是很容易崩潰的。
  • 家長常說的這4句話,每一句對孩子的傷害都很深,輕易別這麼說
    父母的存在對孩子來說是無可替代的,孩子們視父母為自己的榜樣,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很大的意義和影響。而父母們卻往往忽視了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總是出言傷害孩子。而語言的攻擊力卻是很強悍的,很多孩子都會因為父母無心的話語而受到很大的傷害。
  • 女子高鐵霸座,對原位置乘客惡言相向,言語不堪入耳
    眾所周知,在高鐵、火車等上面都是憑票入座的,但在11月30日,一男子在上車之後發現自己的座位被一名女生給佔了,男子上去先是好言好語,但沒想到該女子還是拒不讓座,甚至惡言相向。據報導,事情發生在11月30日,當時男子拿著票上了高鐵,但是沒想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了一名女生,該男子剛開始還是很禮貌的解釋這是自己的座位,但是沒想到反被女生辱罵。
  • 經常對孩子吼叫的危害,家長知道嗎?別讓你的暴脾氣傷害到孩子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在成長到一定年紀的時候,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讓家長「恨」的牙痒痒。因為孩子太調皮了,出去玩回來不換鞋直接進屋;或者脫了鞋不吸收接著用手去抓東西;更生氣的是,剛收拾完的屋子,孩子一玩起來,立馬變回收拾前的樣子,而且可能更糟。
  • 男子常年對妻兒惡語相向,兒女都有過自殺念頭!法院判了
    不僅不利於家庭和諧還會造成小孩不可逆的心理創傷近日廣州一名父親就因為長期對孩子爆粗口、惡言相嚮導致三個孩子全都對他產生隔閡也讓他喪失了對孩子的撫養權↓↓↓年惡語相向,妻兒不堪語阿葵與阿深於1997年結婚婚後育有大女兒欣欣之後又一對龍鳳胎濤濤和妍妍原本幸福的家庭
  • 夫妻吵架,請少點惡言惡語
    夫妻感情破裂的真正殺手是惡言惡語。不記得先前有多深情,更不記得有多少愛意,只會在吵架的時候惡語相向,這也讓很多夫妻無法再相處。不要一味的用惡言惡語指責對方,曾經是彼此最為相愛的人,有過愛,怎能如此狠心的傷害。兩個不同環境的人,相處難免會出現矛盾,多反省自身,先說對不起,而不是一味的指責。感情好不好,能不能相處下去,看你們吵架時的態度。可以吵架,但請不要惡言惡語。
  • 遇事易緊張的孩子,可能是內心缺乏安全感,家長應給予更多陪伴
    緊張感並不是只有孩子才會有,只是成年人的情緒調節能力比較強更能夠找到方法幫自己化解緊張情緒,幫助自己判斷思考,但年齡較小的孩子大腦發育尚未成熟,遇事也不懂如何自我調節,感到緊張時容易哭鬧也在情理之中,作為家長需要及時的幫助孩子排解緊張情緒,避免讓孩子長期處在緊張的狀態下。長期處在緊張狀態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 別再「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對孩子的教育,應避免語言暴力
    家長為什麼會出現跟孩子抱怨的現象?1、生活的壓力過大在生活的重重壓力之下,一個人養活一個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鄰居對孩子會有抱怨也是情有可原的,且每個父母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不想孩子受傷害希望孩子能夠學有所成,但是錯誤的表達愛的方式有時可能會給孩子心裡造成很大的傷害。
  • 李玫瑾:家長打孩子時,孩子出現這兩種行為,多數心理出現了問題
    這時候家長們就要注意了,這類孩子的問題很大,在孩子心中這時已經不把大人的教育當成一回事,而且也不再尊重大人,這樣長期以往發展下去,在某一天孩子很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事情,那樣就不好了,而且社會上這樣的例子有很多,都是因為教育方式的不得當造成的,家長要杜絕暴力的教育,不然終會釀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