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縣入侵植物之野茼蒿

2021-02-16 息州植物與生態調研

       野茼蒿雖然有茼蒿二字,跟茼蒿實際上相差甚遠,除了同為菊科外,它們不同屬,更不同族,族是對應與像菊科這樣種類多的為了便於分類,下設的亞科和族這樣的分類等級,茼蒿為菊科舌狀花亞科春黃菊族茼蒿屬植物,有淡黃色舌狀花,原產於地中海(也是入侵植物,不過等級為五級,暫無危害),其嫩葉鮮嫩甜脆,在我國作為日常蔬菜而廣為種植。

       

           (茼蒿的植株和花)

         野茼蒿卻是菊科管狀花亞科千裡光族野茼蒿屬植物,冠上一個野字大概是因為野茼蒿被人們食用時味道和茼蒿相似吧,其它關係並不大,野茼蒿就是它的中文學名,像野茼蒿,野牡丹,野木瓜,假活血草,假連翹帶野或假字的植物跟原來植物除了某種形態大都沒多少關係。

      野茼蒿還有一個解放前後家喻戶曉的名字:革命菜。如喜旱蓮子草被稱為革命草的故事一樣(喜旱蓮子草故事請翻前面的文章或直接公眾號內搜索喜旱蓮子草),革命菜的命名也有著非同尋常的傳奇故事,抗戰時期馮白駒將軍帶領瓊崖縱隊抵抗軍閥圍剿時缺乏糧食,這種隨處生長的野菜便成了軍隊的主食,助人們挺過危難,後來人們就把它稱為革命菜,它不僅是革命隊伍的功臣,還作為一種常見的野菜為南方各省的人們解決了多少臨時的饑荒,直到現在它仍是人們吃夠了山珍海味後的野味美食。你經常可以在各視頻網站看到人們尋它做野菜的視頻。

        但我要說一聲:不!即使經常種花認草學植物的人去查百度也很少人能注意野茼蒿是菊科千裡光族植物,千裡光族植物很多都是傳統醫藥中佔有重要位置,如千裡光,橐吾,款冬等,也有很多被南方各省人們當做日常蔬菜,如白子菜 ,紅鳳菜,菊三七等,但無一例外,千裡光族含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是植物體內的為保護自身而產生的天然毒素,對人體有肝毒性,這種肝毒並不是像蛇毒,蓖麻毒素一樣服用後立竿見影中毒,而是要經過人體積累,代謝活化後攻擊肝臟,基因以及致癌,因為其毒性並不直接影響人體中毒,所以長期以來被人們忽視。野茼蒿作為千裡光族植物同樣含有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所以雖然它葉子厚嫩適口,還是要止住垂涎之口。而且它作為中藥和其它植物同煮還會汙染其它藥物,所以用藥和食用方面都需要謹慎,儘量杜絕千裡光族植物入口。

        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菊科野茼蒿屬直立草本,高120釐米,葉膜質,長圓狀橢圓形,邊緣有不規則鋸齒,有時基部有羽狀裂。頭狀花序在莖端排成傘房狀,總苞鍾狀,管狀花兩性,花冠紅褐色或橙紅色,瘦果狹圓柱形,被毛,白色冠毛,易脫落,花期7—12月,生長於林下,荒地,溝渠邊潮溼地帶。在息縣的分布很少,鮮見於濮公山下和往東一帶的溼地,但筆者拍到它在森林公園以北林場的一塊一畝地的泡桐樹林裡密集生長,應該是從南方引進樹種時土裡帶入的種子。

      野茼蒿原產於地中海一帶,入侵等級二級,為嚴重入侵類植物,其果實成熟後,瘦果隨風飄散,可以形成小面積或成片密集群落,其肥厚鮮嫩的葉子和莖枝也容易滋生農林業害蟲。加上村民容易把它當野菜食用,造成長久次生危害,所以人們一定要產生警惕,在適當的時候還是應該進行滅除。

       我是息縣植物文化傳播者和生態保護參與者伴花如伴君,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息州植物與生態調研」,歡迎指導及就植物,花草,昆蟲,生態話題與我交流探討。

相關焦點

  • 野茼蒿的作用與功效 野茼蒿怎麼吃
    大自然中許多翠綠色木本植物全是能供人們服用的健康蔬菜,野茼蒿便是這種蔬菜水果中的關鍵組員,它的味兒略苦而口味細嫩,在春季的時候會很多發售,大家在搜集它之後能夠立即應用
  • 息縣本地植物之豇豆屬(二)
    因為綠豆全國性規模種植已經很多,所以在息縣綠豆的種植反而並不是很多,人們經常在田地和菜園頭開上小塊地專門種綠豆,相比之下赤豆的種植倒是日漸增多。      我在息縣城南的幾個鄉都看到有大片的赤豆地,今年應該是個大豐收,赤豆相比較豇豆的其它種有著產量高,佔地少的優勢,經常可以與玉米,紅薯混種,甚至種在稀疏的林下。這也是相較於綠豆村民更喜歡種植赤豆的原因。
  • 息縣植物之——阿拉伯婆婆納的的表情包和兄弟們
    (阿拉伯婆婆納星星點點的花)        其實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它是一個外來物種,它的原生地為亞洲西部或歐洲,有著入侵物種傳播廣,繁殖快的特質,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中,阿拉伯婆婆納被定為三級入侵
  • 8種花真漂亮,卻被列為「入侵植物」,花友們要當心
    這些品種的花草漂亮是漂亮,但往往會侵佔別的植物的生長空間,有些品種甚至已經被列為「入侵植物」。這些花草只適合養在花盆裡,花友們千萬要小心,如果養在花園裡,很可能會泛濫成災!這種花在園藝上被稱為「入侵植物」,是因為它的根系發達,喜歡搶奪周圍植物的水分,其他花草栽到它旁邊,都會因為被奪走水分而枯死。此外,五色梅葉子裡含有臭味物質,只要觸碰就會強烈的臭味散發。因此五色梅不適合庭院地栽,也不適合在室內種植,用花盆栽種後放在院子裡是個不錯的辦法。
  • 野茼蒿︱它從萬裡迢迢的非洲,跑來參加了中國的革命
    很多植物都是由野生種進化來的,比如,野菊花就是菊花的原始遠祖。然而,野茼蒿卻不是茼蒿的野生前輩。雖然,它們都是菊科的。在專業人士都恨不得「一腳踩死」的菊科裡,野茼蒿算是辨識度很高的,因為特徵鮮明。有個性,放到哪裡都很重要啊。莖常帶紫紅色,有細細的縱紋
  • 20種入侵植物,長起來太恐怖,看見趕緊拔掉!
    >三裂葉豚草,原生長於北美洲,它早就是入侵植物榜上的前幾名了,今年海關還在進口的燕麥種子裡發現了混入的豚草種子,一旦發現就要做銷毀處理。,水葫蘆一發不可收拾,已經是人人厭惡的入侵植物了。野燕麥原產於歐洲,和咱們小時候在田裡見到的野草很像,野燕麥容易和小麥爭奪空間和營養,很難根除。野燕麥的生存能力很強,據悉,野燕麥可以讓小麥減產20%甚至更多,怪不得農民見到它都恨得牙痒痒。
  • 看見茼蒿花的人
    我一直記得看見茼蒿花的驚喜,茼蒿花驚豔了我。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呢?大抵是,身邊熟視無睹的事物,偶然中看見她別樣的光彩,這光彩,連帶那個時刻都是搖曳動人的。這種體驗相比遇見一直美麗著的事物,視覺和心理衝擊會強烈得多。而看見茼蒿花,就屬於這樣的。 五月的茼蒿已經老了。長長的莖杆長成野蒿樣,鬱鬱蔥蔥。
  • 盤點信陽市息縣十大美食排行榜,快來康康你是否真正的息縣老鄉吧
    這是店裡的招牌菜之一。當服務員端上一盆熱氣騰騰的甲魚燉雞時,香味四溢,胃口馬上就出來了。再入口細品,滿口濃香,餘味悠長。臘肉燜黃鱔鱔魚品種,非常獨特,必須是八裡岔這個地方的新鮮的黃鱔,每天早晨6點多店主從市場上買回後,就養在水池裡,等有客源時,現場做成美味佳餚。
  • [2020 Vol.230]富含氧化合物的入侵植物:墨西哥薊罌粟的精油具有強大的植物毒性作用
    Essential Oil Enriched with Oxygenated Constituents from Invasive Plant Argemone ochroleuca Exhibited Potent Phytotoxic Effects富含氧化合物的入侵植物:墨西哥薊罌粟的精油具有強大的植物毒性作用
  • 入侵中國的有害植物,就生長在我們身邊,有的竟然還有毒
    經常能在新聞中看到什麼中國鯉魚入侵美帝,大閘蟹泛濫歐洲的事情,讓垂涎三尺的我們羨慕嫉妒恨啊!其實中國也面臨著入侵物種的侵擾。有一些植物繁殖快,破壞土地,還有毒,而且就在我們身邊。薇甘菊,也可以叫做小花蔓澤蘭或者小花假澤蘭。薇甘菊是中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中的一個,也是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種入侵物種之一。
  • 一年蓬,開在鄉野間的野菊花,竟是入侵植物!
    一年蓬原產於南美洲,是夏秋常見的小野花,很多人叫它野菊花,它確實是菊科植物,非常耐貧瘠,東南西北都可以快速繁殖,是一種從國外的入侵植物。一年蓬又名女菀、野蒿、牙腫消、牙根消、千張草、牆頭草、長毛草、地白菜、油麻草、白馬蘭、千層塔、治瘧草、瞌睡草、白旋覆花。一年蓬是菊科植物,和許多其他菊科植物相似,很多黃綠色或黃色的管狀花聚在中心,白色或淺粉色的舌狀花排列在周圍,組成頭狀花序,管狀花是兩性花,舌狀花是雌花。
  • 白酒草,入侵植物的危害
    不過一查文獻,多是提到雜草啊,入侵植物啊這類的標籤。藥性也很少說到,其他用途也未展開。那這篇文章,我們就說一說入侵植物吧。植物入侵是指因為人類的活動有意或無意的將產於外地的植物引到本地,這些植物快速地進行生長繁衍,危害本地的生產,改變當地的生態環境,給當地經濟、社會及植物生長帶來很大的危害。
  • 聚焦 | 展北國江南之美,秀息州故國之韻,「淮河新區·龍湖之韻」時尚發布秀在息縣震撼上演
    9月6日晚,作為「2020河南服裝大會」的壓軸大秀,「淮河新區·龍湖之韻時尚發布秀」在息縣震撼上演。時尚發布秀首次在息縣上演一方面是看中了息縣「北國江南」的秀美之韻,另一方面是為了展現息縣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決心意志、優惠政策及營商環境,讓息縣成為千商匯聚的中部紡織服裝強縣,成為「信陽千億紡織服裝」重要增長極。
  • 《中國入侵植物名錄》正式出版
    上海辰山植物園/中國科學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學課題組馬金雙博士主編的《中國入侵植物名錄》(The Checklist of the Invasive Plants)近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24頁;ISBN:978-7-04-037690-6;定價:48元)。
  • 《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出版
    本報訊 根據全國範圍內的野外調查、文獻記載、標本查閱、學名考證,由上海辰山植物園(中科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學研究中心)植物分類課題組馬金雙、李惠茹主編的《中國外來入侵植物名錄》,近日出版。名錄共記載植物95科466屬845種,其中外來入侵植物48科142屬239種。
  • 表彰息縣這些學校和老師
    息縣第二高級中學 息縣崗李店鄉第一初級中學 息縣李塘實驗學校 息縣小茴第二初級中學 息縣東嶽鎮邱莊學校
  • 息縣與阿爾本製衣公司籤訂項目建設協議
    本報訊(記者 李浩)4月28日,息縣與河南阿爾本製衣有限公司籤訂阿爾本(息縣)科技園區項目建設協議。市政府副市長李正軍,信陽學院黨委書記、市政府秘書長鄭先明出席籤約儀式。 李正軍在籤約儀式上說,信陽是一個農業大市、人口大市,長期以來,信陽在保生態的前提下,發展的願望非常強烈,我們真摯地歡迎廣大企業家來信陽投資創業。
  • 茼蒿太厲害,您絕對想不到
    茼蒿真的是一道難得的營養佳餚。茼蒿,是菊科植物蒿子杆和茼蒿的莖葉。由於它的花很像野菊,所以又名菊花菜。茼蒿的莖和葉可以同食,有蒿之清氣、菊之甘香,一般營養成分無所不備,尤其胡蘿蔔素的含量超過一般蔬菜。茼蒿種子於初春或秋季播撒,在溫暖的夏季開花成熟。原本在歐洲是庭園中美麗的觀葉植物,宋朝引進中國後,卻成為餐桌上美味的佳餚,至現時。在古代,茼蒿為宮廷佳餚,所以又叫皇帝菜。
  • 野蘇子,功能性食用植物油脂
    文中的野蘇子是在昆明西山遇見的,雲南好地方,能遇見好多好多的植物。從豬豬那裡問到了他的名字,豬豬說叫黃花香薷。在植物詞典上搜索黃花香薷,出現兩個植物,一個是毛穗香薷,一個是野蘇子。和野蘇子的圖片一樣,所以我定了野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