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良
金家壩派出所社區民警
2009年8月,24歲的吳江小夥楊慶良從江蘇警官學院畢業,加入了吳江公安大家庭。轉眼,11年的光陰悄悄逝去,青澀的小民警成長為經驗豐富的民警。因為工作表現突出,他多次受到上級嘉獎,其總結的先進工作經驗「流動人口出租房管理臺帳」在全所推廣,成為大家學習的榜樣。
回首從警路上的點點滴滴,楊慶良說:工作雖然忙碌辛苦,但是給我帶來的成就感卻一直鼓舞著我,激勵著我在從警路上一步一步穩紮穩打,砥礪前行。
一份沉甸甸的禮物
2009年9月,盛澤東方絲綢市場的一家門市部裡,一個姑娘報警說自己的筆記本電腦被偷了。楊慶良去出警的時候,被盜的小李姑娘看到民警來了,哭得上氣不接下氣,說自己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第一份工資就買了這臺筆記本電腦,誰知用了還不到一星期就被偷了。
大學生、剛畢業、第一份工資……這一切都讓楊慶良感同身受,他深深理解,這臺電腦對於這個剛剛踏上職場的小姑娘來說,不僅僅是錢財的損失,還有特殊的意義。
小偷對於得手的贓物大多是越快脫手越好,時間拖得越久就越難追回。楊慶良在警校學的是刑事科學技術專業,他一方面利用專業的技術手段偵查分析,一方面通過大量的走訪調查,查看事發路段的監控錄像,再逐一進行細緻的研判,僅用了兩天的時間就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小偷還沒來得及銷贓之前,就將其抓獲,順利追回被盜電腦。
當楊慶良通知小李姑娘來派出所領取失竊的電腦時,小李完全不敢相信,反覆詢問:「真的麼?你沒有騙我?」心愛的電腦失而復得,欣喜萬分的小李姑娘買了許多水果,還摘下了隨身佩戴的玉墜,一股腦兒塞到楊慶良手裡,一定要謝謝「警察叔叔」。
這份沉甸甸的禮物楊慶良雖然沒有接受,但是卻永遠記在了心頭。這是他從警路上第一次辦案,第一次幫助別人,也是第一次收穫到了滿滿的成就感。
專人專程送來的錦旗
2014年,楊慶良被安排到金家壩派出所。
2015年7月,他接到一個來自上海的報警電話,報警人張先生說,公司有一批價值30多萬元的鋼材賣給了金家壩人王某,收到的卻是一張假的承兌匯票,但是王某卻再也無法聯繫。
通過調查走訪,楊慶良發現,這個54歲的金家壩本地人王某實在「身手不凡」,名下註冊了七八家公司,還同時承包了多個工程項目。但是這幾個公司統統都是皮包公司。王某做生意的套路就是一開始吹得天花亂墜,錢一到手,馬上消失。
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酷暑盛夏時節,炎炎烈日之下,楊慶良開始了艱苦的走訪、調查、蹲守工作。王某狡兔三窟,神出鬼沒,楊慶良和同事們兵分幾路,守候在王某可能會出現的地方。經過近一個月的堅守,終將王某抓獲歸案。
王某歸案後交代,當時他正與溧陽的一家公司談妥了一筆投資金額達2400萬的大項目,若不是落網,第一筆啟動資金180萬元馬上就要到帳。接到楊慶良的止損電話,溧陽公司慶幸不已,特意派人專程來到金家壩派出所,給楊慶良送上了一面錦旗,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楊慶良又想起當年為小李姑娘找回電腦的場景,他再次深深感到了成就感。
一本臺帳成了「武功秘籍」
2016年,楊慶良在辦案的同時還擔任社區民警,負責大潮和星誼兩個行政村,這兩個村子居住了金家壩一大半的人口。
大潮村有28個小組,星誼村有35個小組,其中一大半都是租住戶和外來打工人員。按照每天走訪2至3個小組的頻率,楊慶良每個星期都要抽出3天的時間下鄉走訪,對村民們進行各種法律法規以及反詐防騙宣傳。因為白天年輕人都出去上班了,楊慶良就常常利用晚上的時間去村裡走訪。
楊慶良的足跡踏遍了村裡的每個角落,村民們對「楊警官」都很熟悉,每次見到他,都會熱情地和他打招呼,邀請他到家裡來坐坐,喝口水歇一歇。
這些年,隨著外來打工人員的不斷湧入,村裡的出租戶越來越多。矛盾糾紛時有發生。作為社區民警,必須熟悉並且掌握所轄社區的基本信息和情況。且外來人員流動性比較大,登記好的信息又時常變更。楊慶良時常思索,有沒有一種好辦法,讓社區民警及時了解掌握每個租房戶的流動人口相關信息,一有變更就能及時更新?
2019年下半年,經過近4個月的走訪調查,厚厚5大本「流動人口出租房管理臺帳」,在楊慶良的筆下出爐了。他給每個村都做了一本臺帳,用手寫畫圖的方式,在紙上標註了村裡各租房戶的位置,以及房主和承租人的相關信息,一有變更就及時更改。翻開這本臺帳,外來人口的管理信息一目了然。
這本管理臺帳很快就在全所推廣,都說對社區工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2020年初的抗疫期間,需要對社區所有的租房戶以及外來人員進行摸底登記,這本管理臺帳成了「武功秘籍」,幫了社區民警的大忙。
因為工作認真積極,楊慶良於2016年和2019年分別榮獲吳江區優秀公務員稱號。雖然工作忙碌而辛苦,但是楊慶良一直覺得,當一名人民警察很幸福,因為人們群眾需要他,這份工作給他帶來的成就感,一直鼓舞著他在從警路上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