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學習」:數字時代的廣告專業教育

2020-12-22 營銷戰略家

在網絡社會,每一個學習者都應該明白,比信息和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取信息和掌握知識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僅是方法論意義上的,還應該包括對知識和信息的選擇和運用,而決定知識和信息選擇和運用的是智慧。在一個萬能搜索和隨時連結的時代,真正能夠改變命運的是智慧。不是因為學習和掌握了知識就一定會擁有智慧,而是因為具備了一定的心靈素質和運籌能力才能更好地達成知識的圓融和貫通。新時代的大學生要讓自己成為「T」型人才,網際網路很容易繪就代表知識面的「—」,動動手指就可以做到,而代表專業深度的「|」,不是靠外部的工具運用而是靠內在的心性修煉寫成的,需要對現狀的科學判斷後的沉靜和凝視,殊非易事。

因應技術變革時代營銷人才的需求升級,亟需營銷傳播教學觀念的改革創新

當今世界,技術變革營造了一個巨大無比的漩渦,一切似乎都捲入其中,深受影響。大到政治、經濟、文化、生態,小到企業的生產、個體的生活、日常的消費,都置身網際網路這個似有若無、軟硬結合、無遠弗屆的龐大網絡之中。品牌營銷當然也不例外。通過洞察、創意、媒介、渠道、評估來詮釋品牌意義和達成品牌目標的品牌實踐活動,在技術變革的巨大衝擊之下,已經萌生出許許多多的新生態、新技法和新理念。這些新的品牌營銷傳播實踐呼喚著新生代的營銷傳播人才。這既給高校的廣告、公關、營銷等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歷史機遇,也對傳統的營銷人才培養理念和培養模式提出了巨大挑戰。

當下廣告學專業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學生日益增長的對優質教學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學供給之間的矛盾。廣告教學改革已是當務之急,勢在必行,而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的革新是重要前提。凱文·凱利在《失控》一書中,講到貝爾通信研究所神經網絡和遺傳算法領域的研究員戴維艾克利對進化的理解時,提到了「強學習」和「弱學習」的概念。主張「強學習」的老師認為,學生應該知道什麼由老師決定,學生只負責分析信息並將其儲存在記憶中,老師劃定了學習的邊界,老師的高度就是學生能達到的高度;而主張「弱學習」的老師對學生學什麼和自己教什麼也許並不了解,但是能夠對學生在自我學習中尋找的問題答案,給出「接近」或「偏離」的暗示,以幫助學生繼續探索,最終達到「利用最少的輸入信息,獲取最多的輸出信息」。

突破傳統營銷教學改革的單一模式,模塊重組實現教學內容的創新性設計

廣告教學改革是個常談常新的話題,實踐的不斷變化催生廣告教學的持續改革。傳統媒體環境和經典廣告理論支撐下的廣告實踐呈現一定的穩態結構,廣告教育供給的專業知識與營銷實踐的需求之間的落差小,通常的彌補方法是學生實習、請業界專家進課堂、公司參訪等,這些方法簡便易行,學生只要在這一過程中找到專業的感覺即可,廣告公司相對有充裕的時間培養新人。那個年代雖然學生接觸廣告公司和實踐的機會並不多,但相對不變的營銷環境和資源結構,憑藉廣告教育系統給定的理論知識,學生對業界建造的有形的「塔」並不陌生。而現今的營銷實踐千變萬化,大量的自媒體廣告和UGC內容讓學生時刻感受到自己就在這商業傳播無形的「浪」中,廣告教育提供的系統理論知識再也無法框定實踐的圖景,解釋力明顯下降。技術迭代、手法翻新、要素重組、生態重構,瞬息萬變的營銷實踐已然看不清業界具體的形貌,出現了廣告專業教育供給和業界人才需求雙重的困惑和迷惘。面對迅速變化的營銷實踐,學界和業界只有深度合作,在不斷的創新探索中才能讓一切清晰明確起來。學生也只有經過實習、實訓和實戰的鍛鍊,才能找到自身在新型廣告產業鏈上的價值。

基於上述考慮,在2017-2018學年的第一學期的《整合營銷傳播》課上,我決定以工作坊的名義導入「虎嘯數字商業傳播」課程。這是《數字營銷》雜誌在「虎嘯獎」的基礎上,整合學界和業界資源提供的一種帶有半公益性質的數字營銷前沿課程。自2015年推出以來,已經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推出。如果按照其他兄弟院校的做法,就只是八位數字、營銷業界專家在課堂開設八個系列講座,這與傳統的做法沒有什麼區別。既然是工作坊的形式,就一定要將理論、實踐和實訓結合起來。經和主辦方聯繫,八周的內容具體包括三個方面,課堂講授、專家訪談和案例研究。其中案例研究又由三個部分構成:案例復盤、案例分析和案例訪談。課堂講授是普及當下中國數字營銷實踐的前沿知識和經驗;專家訪談是了解經典案例的臺前幕後的故事,更深入地掌握實戰精英的數字營銷思想;案例研究通過還原案例讓學生熟悉數字營銷的流程和環節,案例分析是釋放數字營銷理論的解釋力,進而提升學生的營銷專業水平。通過對營銷實踐的深切感受和分析研究,在八周的課程之外,引入真實品牌的真實命題進行營銷傳播實訓,在實戰中體會品牌營銷的內在規律。這種教學改革採用的是以學生為主的啟發、對話和反思式的「學」的視角,而非以老師為主的我說你聽式的「教」的視角,是一種「弱學習」而非「強學習」。

建立教育界和實務界之間的旋轉門機制,翻轉課堂,重新定義數字營銷學習體驗

網絡媒體的互動性和參與性讓公眾零距離接觸、感受生活世界,一改傳統媒體高高在上,需仰視才可見的高冷嚴肅,新媒體就在大眾之中,是迄今為止最接地氣的媒介。依託新技術和新媒體開展的數字營銷可以有效觸達目標用戶,大學生是網絡的重度使用群體,不僅是許多致力於年輕化的品牌的爭奪對象,事實上,他們也參與到了這些品牌的數字營銷實踐中。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新媒體時代的廣告教育和廣告實操之間的隔膜似乎已經消除。的確,技術的開源、數字營銷公司的遍地開花、網上雲課堂等等,為廣告學子提供了學習營銷傳播知識的多元路徑,而業界亟需能將品牌傳播和技術邏輯相結合的專業人才,這些碎片化的知識非但無法滿足這種體系性的需求,反而會因為知識的零散而成為感知真實數字營銷實踐的梗阻。「虎嘯數字商業傳播」工作坊的開設,開啟了理論和實務之間的破牆嘗試,比較有效地解決了傳統課堂講授的知識老舊、學生的數字營銷感知零碎的問題。

在為期八周的工作坊的學習實踐中,同學們獲得了全新的學習體驗,通過課堂聆聽和面對面採訪數字營銷領域頂尖級專家,領略到了數字營銷實踐的無限魅力。不但較為全面地掌握了數字營銷的相關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對數字營銷行業的興趣,激發了繼續學習數字營銷知識的熱情。八家當今中國數字營銷領域的卓越公司中,有智子云這樣的技術類公司,有馬馬也這樣的創意熱店,有新好耶這樣的網絡廣告代理公司,有阿里媽媽這樣的網絡平臺營銷公司,有利歐數字這樣的數字營銷公司等等,這些公司構成了當下數字營銷行業的重要支柱,課堂分享既完整地展示了各自公司的數字營銷特色,又系統地呈現了數字營銷的全貌。同時,後續的專家訪談和案例研究的對接,將課堂上的數字營銷的間接感知落地為實戰的真實感受,同學們不但了解了許多耳熟能詳的經典案例,還了解了案例的策劃、創意、製作、傳播和效果的整體思路和過程。

當今的網絡社會,已經越來越明顯地表現出這樣的趨勢:從組織化協作變成自由化協作,從中心化傳播變成碎片化傳播。廣告專業教育需要應時而動,順勢而為,儘快拋棄提供現成知識追求「要我學」的舊範式,採取創造多種可能性達成「我要學」的新模式,創造一張擁有眾多節點的學習的網,學生置身其中,在和其他節點的連結中,切身感受網絡的價值,進而培養自身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在長期的動態的學習中,掌握具有自身特色和專長的知識,在未來社會,實現羅振宇所說的U盤化生存:「自帶信息,不帶系統,隨時插拔,自由協作」。

張殿元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相關焦點

  • 數字時代的廣告教育與教學創新
    數字時代,廣告產業面臨深刻變革,廣告教育也亟需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適應業界變化培養專業人才。產業之變與教育之困數字時代的廣告產業變革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網際網路廣告佔中國廣告市場的整體規模超過一半,基於網際網路新媒體的數字營銷傳播成為主流;二是在網際網路廣告市場中,移動網際網路廣告佔網際網路廣告市場的比重超過70%,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營銷傳播成為數字營銷傳播的重點;三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
  • 數字人文時代英語專業的機遇與挑戰
    面對數字文學的興起,文學批評必須要注重培養一種數字思維。  教育部高等學校英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大連海事大學羅衛華教授在題為《新文科與英語專業建設思考》的主旨發言中,主張在「新文科」的背景下用新的模式去豐富英語專業的內涵,賦予英語專業新時代特徵。
  • 【強國教育叢談】數字時代大規模「因材施教」實施路徑探析
    摘要:「因材施教」是中西方教育中重要教學方法和原則,也是我國培育賢才,振興中華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對「因材施教」的邏輯內涵、中西方比較以及歷史演進進行了闡釋,並對數字時代大規模「因材施教」進行實證考察,提出應通過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和智慧測評形成學習閉環以提高「因材施教」的效率。
  • 「強國教育叢談」數字時代大規模「因材施教」實施路徑探析
    摘要:「因材施教」是中西方教育中重要教學方法和原則,也是我國培育賢才,振興中華文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對「因材施教」的邏輯內涵、中西方比較以及歷史演進進行了闡釋,並對數字時代大規模「因材施教」進行實證考察,提出應通過數據收集、數據分析和智慧測評形成學習閉環以提高「因材施教」的效率。
  • 學習專業:我與中國廣告雜誌的互動,中國廣告雜誌伴隨我從小白到大咖20年
    中國廣告雜誌,與廣告人雜誌,現代廣告雜誌,還有國際廣告基本行業專業性強的雜誌被我長期購買和閱讀。為什麼買雜誌,因為廣告人,營銷人,從事品牌營銷服務的人,是需要長期,高速,專業的學習的。近期我看到中國廣告雜誌發起我與中國廣告的徵文活動,我想我自己從我的角度來說一說,一本專業雜誌,或者說1個專業平臺對我們這些從業者的學習幫助和視野提升。中國廣告雜誌助推了我從小白到大咖的過程可以準確地說,閱讀雜誌和學習,特別是中國廣告這樣的雜誌,讓我從行業業務屌絲,一路成長為行業策劃諮詢「大師」。
  • 專業解讀:連續5年就業綠牌的「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到底強在哪?
    提到最熱門的專業是什麼?很多同學會說人工智慧、互動設計等專業,畢竟是順應人工智慧時代的需求,與高新科技掛鈎的專業絕對是炙手可熱的。可是現在最熱門的專業裡,有一個專業人員需求卻是無處不在的,那就是數字媒體藝術。
  • 數字媒體藝術到底是什麼?英美有哪些院校和專業
    數字媒體藝術作品的表現形式主要為:卡通動漫、電腦動畫、錄像及互動裝置、虛擬實境、多媒體展示、流媒體廣告、網路遊戲、多媒彩信、手機動漫、數字設計、數字插畫、CG靜幀、數字特效、數字攝影攝像以及數位音樂等。
  • 教育行業在「烏卡時代」下如何順勢而為~
    烏卡時代是多變易變的時代,是充滿著不確定性的時代,是必須面對複雜性和模糊性的時代。近期一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加速了各行各業對「烏卡時代」複雜現象的感知,而教育培訓行業也不例外。●在線教育:在線教育異軍突起,傳統授課方式被改變,這也顛覆了教育行業競爭格局;●全民直播:全面直播熱潮,從春節至今主流在線直播課app日活增長勢頭和直播人才的需求量被再次驗證。疫情期間,無論是學校還是培訓機構都通過直播課程的形式,滿足不同人群獲取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需求。
  • 澳洲雪梨大學數字傳媒與文化專業怎麼這麼牛?竟排全澳第二!
    這場數字革命極大地改變了媒體格局以及我們做生意的方式,並導致了傳統媒體角色的轉變。現在亟需新的技能。雪梨大學數字傳媒與文化專業正是為了順應這一需求而生。雪梨大學在媒體與傳播領域全澳排名第二位,作為雪梨大學數字傳媒專業的學生,你將從全球公認的專家那裡學習傳媒學位課程,並將獲得在當今動態媒體環境中茁壯成長所需的知識深度和靈活性。
  • 人工智慧時代,藝術教育該如何進行?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在提到人工智慧時代教師角色轉換時說:「面對未知時代、未知問題時,老師和學生其實都一樣『無知』,需要重新學習。」這對教育提出了挑戰,需要我們變革學習方式,無論從課程體系、教師、教學方法、培養模式還是教育思想理念,都需要有所變革、有所創新。」特別是在創意教育上,索爾福德大學藝術媒體與創意技術學院艾倫·沃克覺得,創意教育領域需要不斷修改自我項目組合,並確保與學校和行業的密切聯繫,以保持幣值並建立可持續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
  • 學歷教育玩轉騰訊廣告指南
    不管是從教育環境,還是教育方式,不管是學生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不管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把我們帶到了不得不重新定位教育、重新定位課堂、重新定位學習的新地帶,我們必須主動迎接,勇敢面對,才能夠在實踐中真正獲得成長。
  • 加快培育數字時代 「原住民」的價值理性
    他們的娛樂、學習、交往、消費,甚至他們自我概念的建立,都依賴於數字產品和數位化的世界。他們的生命世界與這個數位化的世界是互嵌的、一體的。他們對數字時代的依戀程度遠遠高於我們。如果我們非要把他們的生命世界和數字世界隔離開來的話,往往會造成孩子們很大程度的反感,就好像奪取他們生命世界中的一個部分一樣。
  • 成人高考的廣告設計專業怎麼樣?
    成人高考的廣告設計專業怎麼樣?廣告設計與製作專業是培養具有廣告學理論與技能,能在新聞出版、影視媒體廣告部門、廣告公司、企事業單位從事廣告經營與管理、廣告策劃創意與設計製作、廣告市場調查分析和營銷的廣告業高級專門人才。那麼,成人高考的廣告設計專業怎麼樣呢?快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基於二維矩陣的中國廣告學術研究——兼論廣告教育內容體系的重構
    隨著大數據、程序化、智能化技術在廣告行業的不斷運用,這一矛盾有持續且激化的趨勢。近年來,廣告教育改革的呼聲不斷,許多廣告院系也在探索改革路徑。但「誰來改」「改什麼」「如何改」是必須要思考的重要問題。其中,「改什麼」是最核心的問題,即用什麼樣的教學內容來重構中國廣告教育的內容體系。這不僅是教育教學的問題,更是學術研究的問題。
  • AI技術閃耀,虎碩教育受邀加入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
    AI技術閃耀,虎碩教育受邀加入廣東教育學會教育現代化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單位 2020年11月13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 中國書法教育培訓數字平臺項目通過驗收
    7 月 22 日,中國書法出版傳媒有限責任公司在京組織召開了《中國書法教育培訓數字平臺》項目專家驗收會,該項目通過了驗收專家組的驗收。驗收組專家認為,項目總體開發符合項目設計要求 , 滿足中國書法教育培訓數字平臺建設需求。項目設計具備良好的用戶體驗 , 有較好的拓展性。項目系統功能完善 , 各模塊運行基本正常。項目驗收文檔齊全 , 符合驗收標準。隨著無筆資訊時代的來臨,怎樣實現中國傳統書法文化的創新發展呢?
  • OK智慧教育重磅發布新書《智慧學習》,提出AI時代全新學習模式
    當沿用了388年,標準化、系統化培養人才的班級授課制教育模式,碰上智能化時代的個性化教育需求,教育變革一觸即發。尤其是在2020年後疫情時期,傳統的學習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教育的發展需要,如何融合新技術真正提升線上線下教學質量,如何讓科技真正幫助家長幫助孩子,是教育需要回答的時代命題。
  • 產學協同,創意實戰——以深圳大學數字營銷教學改革為例
    伴隨著整個社會的營銷與傳播系統邁向數字網絡社會,以人工智慧、區塊鏈、雲平臺、大數據等為核心的數位技術融合越來越成為當代數字營銷的主導性力量。面對數字營銷人才需求的結構性改變,傳統面向大眾傳播的廣告學專業教育體系很難適應數字營銷發展的內在要求。廣告學專業需重構數字營銷時代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培養符合數字創意營銷要求的創新型人才。
  • 數字經濟時代網絡大學的使命
    來源:經濟觀察報吳晨/文 數字經濟時代,科技的加速迭代意味著知識的更新速度變得更快,終身學習因此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技能,也給教育機構尤其是大學教育的轉型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12月18日發出《關於服務全民終身學習,促進現代遠程教育試點高校網絡教育高質量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為大學如何提升網絡辦學能力,打造更好的終身學習的平臺,提出了新要求。探索如何辦出有特色,同時又與傳統全日制大學有差異的網絡大學,需要在需求和供給兩端下功夫。
  • 數字廣告V時代革命:Vidy正式接入VOGUE雜誌電子端
    對於Vogue.sg及其廣告商而言,新功能將極大豐富數字廣告選擇,完全自由、自主決定是否使用、如何使用VIDY進行數字廣告投放。區塊鏈加持數字媒介生態,加密貨幣迎來大規模落地用戶傳統數字廣告的痛點在於廣告位緊張,大量的廣告資源和廣告費用被機器人消耗,廣告投放量與實際觸達人群不成正比,存在不透明、欺詐等情況,導致廣告效果難以精準評估。這樣的現實不僅消耗著網際網路用戶的熱情與信任,也讓媒體公司和廣告商頭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