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天大撤退:不到一個月 甩賣93家中國門店

2021-01-1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原標題:樂天大撤退:不到一個月,甩賣93家中國門店

2007年正式在中國開店,2016年,中國門店已經上百家;2017年,其在中國的銷售額遭腰斬……

終於,樂天撐不住了,開始大舉出售在中國的門店,而且,一個月就賣了93家!

5月11日晚間,利群股份(601366,SH)發布公司稱,公司擬收購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2家香港法人公司,以及10家華東地區法人公司,這些公司旗下資產包括15處房產和72家門店等經營性商業資產。這筆交易對價為人民幣16.65億元。

不到一個月,樂天出售93家門店

每經小編(微信號:nbdnews)翻閱利群股份公告發現,此次收購涉及的72家門店位於江蘇、浙江、安徽、山東、上海等華東地區,原由豐捷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運營。

利群股份是一家區域性零售商,總部位於山東青島,業務涉及商業零售、物流配送、餐飲、住宿、娛樂、旅遊等多個領域。其2017年年報顯示,該集團擁有41家零售門店,44家便利店。2017年利群股份實現營業總收入105.538億元,同比增長2.54%;上市公司淨利潤為3.945億元,同比增長9.03%。

利群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門店數量將實現翻倍增長,覆蓋山東、江蘇、安徽、浙江、上海五個區域市場,公司的經營規模顯著擴大。此外,12家標的公司將納入公司合併報表範圍。

這已經是一個月內,樂天第二次出售中國的門店了。4月26日,海外網報導稱,樂天購物將以2485億韓元(約合14.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向物美出售北京的21家樂天瑪特門店。

中國銷售額腰斬

集團兩度緊急注資

一個月內,連續出售北京和華東地區的93家店鋪。據環球網報導,在出售上述門店後,樂天在中國將僅剩下華中和東北的14家門店。韓聯社報導稱,樂天瑪特在入華11年後基本退出中國市場。

2004年10月,時任樂天副會長的辛東彬成立「樂天政策本部」,正式拓展海外市場。公司首先將視線放在了消費潛力巨大的中國,為此成立了「樂天中國有限公司」,還全面完成對中荷合資大型超市「中貿聯萬客隆」的收購工作,而其獨資大型超市樂天瑪特於2007年12月首次亮相中國。

早在去年9月,樂天就傳出了退出中國市場的消息。當時,北京青年報報導稱,樂天瑪特在華店鋪中,有87家陷入停業,其餘店鋪也幾乎處於歇業狀態。不過樂天集團去年9月11日發表聲明稱,樂天正在對集團全部產業資產的重組進行研究,但「是否撤出樂天瑪特中國業務」不是此次資產重組討論的對象。

去年3月以來,因為「薩德」風波,樂天瑪特在中國的經營業務實際上已陷入癱瘓。為此,樂天集團進行了兩次緊急注資,累計金額達40億元:

2017年3月24日,樂天方面向樂天瑪特中國賣場緊急注資3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6億元)。樂天集團當時表示,樂天瑪特在中國已損失50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

2017年8月31日,韓國樂天集團向中國樂天瑪特進行第二輪緊急注資,這次「輸血」的金額為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億元)。

根據樂天購物(Lotte Shopping)財報顯示,2017年,樂天購物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減少了一半,僅有6341億韓元(約合人民幣37.6億元)。

2018年一季報則顯示,樂天購物在中國的銷售額同比下滑14%,營業利潤虧損160億韓元(約合9497萬人民幣)

對於利群股份和樂天的這筆交易,資深零售業分析人士沈軍向第一財經分析稱,「通過併購可以達到的最直接目標就是全國化擴張和迅速開店,而且收購價格也很划算。」但風險是,這些樂天瑪特的門店有相當一部分是在停業狀態,如何在翻牌後重啟門店並不容易。

資深零售業專家丁浩洲則表示,「實體零售業本身在這幾年就很艱難,加上成本高企和電商衝擊都成為實體零售業者的挑戰。一些陳舊的傳統業態比如百貨等都頻頻遭遇關店。而成本頗高的便利店也經歷過關店潮。」

除了樂天,最近幾年,國內國外實體商場關門的消息不絕於耳。據新華社報導,今年1月,具有27年歷史的北辰購物中心北京亞運村店對外宣布正式停業。這是繼去年莊勝崇光百貨遭遇「撤櫃潮」,華堂、百盛等多個百貨零售商場撤店後,又一個傳統百貨商場在北京關門。

早在2016年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發布《流通藍皮書:中國商業發展報告(2016~2017)》指出,未來5年內,中國的商品交易市場有1/3將被淘汰,有1/3將轉型為批零兼有的體驗式購物中心,還有1/3將成功實現線上與線下對接。

在轉型壓力的驅動下,很多商場跟隨騰訊和阿里巴巴,開始布局新零售。例如,步步高、家樂福、永輝超市等實體商超與騰訊合作,盒馬鮮生、大潤發、蘇寧、三江購物、聯華超市和銀泰百貨等與阿里合作。

此外,在城市新增建設用地日益緊張的情況下,一些商場則開始了「商改辦」的轉型。北京青年報今年1月報導稱,2016年10月底,由於長期處於虧損狀態,百盛出售了北京太陽宮店。如今,昔日的百盛太陽宮店已經變成了商務樓。此外,北京西單商場位於十裡堡的門店也於2016年年初正式關停,萬科收購了這家物業,這裡將從商業業態改建為寫字樓。

 

相關焦點

  • GAP、Esprit上演大撤退 優衣庫宣布新開8家門店
    近日,Esprit、GAP等國際快時尚在中國內地市場上演大撤退,但優衣庫卻宣布6月將在多個城市連開8店,成為疫情期間表現最生猛的品牌。 Old Navy、Esprit撤出中國 GAP收縮門店清倉甩賣 來自美國的服裝品牌GAP近日宣布,將於6月末關閉瀋陽中街大悅城店,並開始清倉甩賣。
  • 日本巨頭黯然退場:曾比肩優衣庫,如今5元甩賣,關閉中國所有門店
    據多家媒體報導稱,日本第二大服飾零售商Shimamura在近日突然宣布,將在2020年11月前關閉其在中國市場的全部門店。需要說明的是,Shimamura城北優衣庫視作最強勁的對手,但隨著時間的變遷,國內實體零售服裝市場似乎迎來了大洗牌。
  • Zara母公司中國市場大撤退 再關閉旗下3品牌在華所有門店
    如今,在2020年疫情的催化下,Inditex開始了中國市場大撤退。據了解,Inditex的旗下品牌Bershka、Pull&Bear和Stradivarius,最快將在今年1月底關閉所有中國門店,僅保留線上渠道。事實上,這三個品牌關停中國門店的舉措早在2020年下半年就開始初顯端倪。
  • 誰是樂天的下一個「接盤俠」
    4月26日,彭博社援引韓國《朝鮮日報》消息稱,韓國樂天擬把在北京的22家大賣場和超市賣給物美集團。同日,路透中文網報導稱,樂天已經同意將中國6家超市運營商中的1家售予物美控股。針對上述傳聞,截至發稿前,物美方面並未做出相關回應。但對於樂天的商超業務樂天瑪特來說,不管是被接盤還是繼續掙扎,這一進入中國十年的韓國零售品牌早已不復當年光彩。
  • 樂天百貨瀋陽店4月底閉店 樂天百貨在中國將剩1家店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樂天百貨瀋陽店4月底閉店,樂天百貨在中國將僅剩1家店新京報訊(記者 王琳)4月1日,新京報記者了解到,樂天百貨瀋陽店將於4月30日閉店。在這家樂天百貨關閉後,樂天百貨在中國將僅剩成都環球中心店1家門店。樂天百貨瀋陽店在閉店通知中表示,由於相關行業和市場環境的影響,商店面臨的困境逐漸增加且不可逆轉,因此決定閉店。並表示,4月1日起商場關閉停車場服務,會員卡內積分可於4月30日前到店兌換,儲值卡尚有未消費餘額的顧客可辦理退卡業務。
  • 韓國樂天百貨瀋陽店將停業 樂天百貨成都店超市清倉甩貨
    韓國樂天百貨日前表示,受行業大環境低迷和充滿不確定性影響,其位於中國瀋陽的門店將於4月30日閉店後停止營業。 其中,樂天百貨瀋陽店於2014年5月開門營業。 範範獲悉,樂天百貨(瀋陽)有限公司於3月30日發布公告稱:瀋陽樂天百貨店鋪將於2020年4月30日閉店後停止營業。
  • 得罪中國沒好下場?當年得罪了中國人的「韓國樂天」,現在如何了
    面對消費者的抵制,樂天瑪特在中國的業務幾乎癱瘓,但樂天集團一開始並不打算放棄中國市場,為了維持下去,還輸血40多億,但已經為時已晚。最後,2018年10月,樂天瑪特選擇賣身止血,把93家門店賣給了物美集團和利群集團,剩下的一些門店也紛紛倒閉了。由此,樂天瑪特徹底退出了中國。
  • 疫情衝擊實體業,樂天購物擬出售121家門店
    韓聯社消息,韓國最大的連鎖百貨運營商樂天購物周日(24日)表示,由於新冠疫情對零售業的影響,樂天購物將在今年內出售121家實體店。目前樂天購物經營有約700家百貨商店、大型折扣店、超市和健康美容店LOHB' s在線商城的線下商店。
  • 退出中國市場一年後,當初硬氣十足的樂天,現在過得怎樣了?
    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和人們消費理念的變化,我國傳統的零售業受到了不小的創傷,很多商超都陷入了不斷關閉門店的困境,其中就包含知名的外資零售巨頭。比如英國最大百貨連鎖品牌瑪莎百貨曾預計在2022年之前關閉在中國的百家門店。
  • 樂天集團創始人去世:晚年因違規經營獲刑3年 曾20億出售在華業務
    2007年,樂天集團旗下樂天瑪特開始拓展中國市場。2008年5月,樂天瑪特以拿下北京萬客隆8家門店為標誌,正式進入中國內地。然而自2012年開始,樂天瑪特發展後勁不足,關閉數十家門店,並多次尋找買家來止損。2013年至2016年間,樂天瑪特在華銷量每況愈下,虧損達496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9.4億元)。
  • 「李維華講特許經營」連鎖經營巨頭樂天瑪特退出中國不只是因薩德
    根據樂天瑪特官網顯示以及媒體報導整理結果,樂天瑪特2010年開店10家,2011年開店13家,2012年樂天瑪特開店11家,2013年開店7家,2014年開店僅1家。同時,2012年關店1家、2014年關店6家。2015年關店5家,增加1家,淨減少4家。另外,從2013年開始,坊間就不斷傳言樂天瑪特在尋求出售中國業務和門店。
  • 日本第二大時尚品牌11月前欲關全部中國門店,正5元甩賣庫存
    界面時尚整理公開資料發現,Shimamura於2011年7月在中國成立了全資控股子公司飾夢樂(上海)商貿有限公司,並在2012年以「飾夢樂Shimala」品牌正式在中國市場展開服飾產品的零售業務,累計在中國市場開設12家門店,並曾在2017年開設過天貓旗艦店。
  • 韓資超市「敗走」中國
    2018年5月11日晚間,利群股份發布公告稱,擬收購樂天購物(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2家香港法人公司,以及10家華東地區法人公司,這些公司旗下資產包括15處房產和72家門店等經營性商業資產,而這筆交易額為人民幣16.65億元。
  • 世界五百強企業「韓國樂天」,一年在中國關剩下12家,後來怎樣了
    人如此,從國家的角度來說同樣如此,當一個國家強大的時候,才能吸引資本進來駐足。21世紀的中國,人口數量世界第一,人口消費市場和消費能力巨大,這吸引了很多的企業在中國搶佔市場。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強企業。有一些企業在進入中國之時,獲得不錯的發展,可是如果他們掙著中國的錢,卻做著危害中國的事情,那麼它會遭到反噬,中國消費者會抵制這樣的企業,它最終會被迫退出中國。韓國的樂天集團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 樂天中國官網癱瘓
    北京商報訊(記者 吳文治 實習記者 陳韻哲)3月1日消息,樂天中國官網(lotte.cn)前日下午陷入癱瘓,直至記者截稿,官網仍然顯示維護更新中。  據韓媒報導,樂天方面表示官網癱瘓為黑客發起病毒攻擊所致。
  • 從木糖醇到遊樂場:樂天的中國困局
    韓國樂天集團近日的一個決定,可能不僅不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人到韓國進行消費,甚至讓他們的中國業務也面臨意想不到的挑戰。2月28日,韓國國防部與樂天集團就部署薩德用地正式籤署換地協議。就在前一天,樂天理事會做出同意籤署該協議的決定後,新華社發布時評稱,「毋庸置疑,這將嚴重損害包括中國在內的本地區有關國家戰略安全利益。」
  • 當年與中國「對抗」的韓國樂天,被趕出國內市場三年後,現狀如何
    舉例來說:給了朝鮮核武器研究、開發理由,打破了韓中三國之間原有的平衡;打開了一個壞先例,可能之後又會出現另一個「薩德」;面對「薩德」反導系統給各國帶來的許多負面影響,韓國非但沒有竭力阻止,反而竭力支持其五大集團之一的樂天集團在這方面的相關工作。2017年2月,樂天集團相關部門也明確表示支持『薩德』計劃。
  • GAP即將關閉北京APM店 一個月前在中國連開4家新店
    據《中國商報》近日報導,GAP(需求面積:1300-1600平方米)北京王府井APM店宣布即將閉店,原因是「租約到期」。目前,門店正在進行閉店清倉活動,大部分商品以四折價格甩賣,其餘商品也被標上了紅色的優惠價籤。店員透露示,此次清倉甩賣活動將持續至6月7日,具體折扣是否還會調整目前還不確定。
  • 煙臺超市難覓樂天產品 振華74家門店均已下架
    振華量販超市的樂天產品被下架,換上其他商品    大眾網煙臺3月8日訊 (記者 李大鵬) 自樂天集團與韓國政府籤署部署薩德「換地」的協議後,國內抵制樂天的聲音愈發強烈記者從煙臺各大超市調查了解到,目前樂天產品在煙臺許多超市已經「銷聲匿跡」,其中,振華集團旗下的74家超市門店,均已正式宣告將所有樂天品牌產品下架。  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煙臺市芝罘區西大街的振華量販超市精品商廈店,看到原本擺放樂天品牌的商品已經下架,換上了本土或其他國家的商品。而在位於芝罘區振華國際商場的振華量販超市內,記者同樣看到樂天商品被下架。
  • Esprit大撤退
    Esprit開始「清倉甩賣」已有一段時間。從4月3日開始,該品牌的天貓旗艦店貼出全場貨品3件2折的活動優惠公告,同時表示,品牌會員項目即將於5月31日終止,過後所有積分與禮券將予以清空。此舉是否意味著Esprit即將退出內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