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生長了幾十年的吃貨
炒、爆、熘、炸、烹、煎、貼、燒、燜、燉、蒸...
可能你都有嘗試過
不算新鮮
但
近年來江湖上有一派武功悄然興起
烹飪於無形,性感又危險
成為大廚和美食達人新練成的「武功秘笈」
它就像紫霞仙子的口中的孫大聖
駕著七色雲彩而來
改變我們對烹飪的認識
重構我們對食物的理解
被追捧也被質疑
……
【這也太舔了吧,真的假的?】
它健康
讓食物保持低油
因而最先受廣大健身人士的追捧
它美味
讓食物最大程度的保留了鮮嫩
成為很多廚師的料理「密法」
更具有魔法
據說,它可以讓牛肉吃出雞肉的口感
……
它就是
低溫慢煮
學名:舒肥
英文名:sous vide
其實Sous Vide這種烹調方法
在法國和其他地方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了
簡單說來
就是將真空包裝好的食材
浸泡於設定好的50˚C~80˚C的水溫中
使食材(肉類最佳)熟成
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密封 低溫恆溫 長時間烹調
根據食材的不同
時間幾個小時不等
如果你沒法把食物真空包裝
用保鮮袋甚至密封玻璃瓶子也可以
主要是為了防止在長時間的浸泡過程中
食物水分流失
不過真空下食材不易滋生細菌
更加安全
慢熟做出來的牛排
口感和味道的差別在什麼地方呢
NO.1
Q:低溫慢煮真的會讓食物更美味嗎?
第一:低溫慢煮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食物水分流失
以牛排為例
我們都知道牛排甜度的來源是它的油脂和血水
一旦高溫長時間過度烹飪
血水流失
就會變得乾柴
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了」
傳統方法烹飪的食物會減少15%左右的重量
其中大部分是食物中的水分
右邊是傳統烹飪
左邊是低溫慢煮後食材的狀態
可以看到
低溫慢煮後的食物狀態更好
沒有經過高溫催熟
可以將食材的味道和肉汁封存
吃到嘴裡就一個字:「嫩」
帶來不同尋常的口感
【舒肥1小時到8小時。可以看到時間讓肉熟成,
但是並沒有讓它變老,油脂和汁水都還看得見】
第二:可以使食物的蛋白質均勻熟成在最佳狀態
烹飪過程中火越大火
食物熟得越快
但是高溫也會讓食物裡的蛋白質凝固熟成
形成我們所說的「韌」的口感
又以牛排為例:
我們常規煎牛排
是由外向裡導熱
哪怕是大火
當牛肉中心熟了的時候
外層往往就已經老了
但是低溫慢煮
通過長時間的浸泡
卻可以使肉質保持一致的口感
第三:低溫慢煮只是第一步
可以繼續烹飪成你愛的口感
慢煮完成的食物
由於長期處於低溫狀態
肉類雖然已熟
但其色澤可能仍是淡粉紅的「原肉色」
這時候可以再來做一些烹飪工作
「上色」
比如牛排可以大火快速煎香表面
讓它看起來更有食慾
讓我們的眼睛也得到滿足
外表大火煎成最愛的golden brown
內裡還粉嫩的少女心
NO.2
Q:低溫慢煮有什麼實用性?
星級大廚追逐低溫慢煮
因為這是一種新的詮釋食材的方式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
低溫慢煮
則使我們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專業大廚
又是以牛排為例
煎過牛排的人
都會知道火候、時間的微妙差異
出來牛肉口感就已經千差萬別
沒有經過成百上千次的練習
真的不敢說掌握了其間的奧秘
【牛排,你煎過幾層熟的?】
相比煎、烤或烘焙等傳統烹飪方法
低溫慢熟的寬容度就高得多
時間和機器決定食物的熟成度
只要夠精確就可以做出大廚的口感
【不同時間和溫度熟成的牛肉,想吃什麼口感,自己選】
˚F:華氏攝氏度,外國常用其作為計量溫度的單位
再比如
我們常說的溫泉蛋
也是低溫慢熟的一種
1000CC開水加入300CC冷水
放入常溫的雞蛋7分鐘
水溫和時間都要精確
如果還有失敗
直接放進舒肥機
設定溫度和時間就好
據說,雞蛋在62˚C的時候
蛋黃變得Creamy
口感營養都在最佳狀態
62˚C慢熟的雞蛋
分子料理的雞蛋
在不遠的將來家裡也可以上手了~
NO.3
Q:低溫慢煮真的能煮熟肉類嗎?
這個科學問題
就要回到科學本身啦
我們一般家庭的用餐
常常以水開了作為煮熟的標準
比如吃火鍋,覺得煮開了才是熟了
從而認為100˚C是煮熟的溫度
但根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USFDA)的報告
溫度超過約55~60˚C開始
食物中的細菌和寄生蟲就會開始死亡
只是需要用的時間比較長
而到75˚C
一般的細菌、寄生蟲及微生物
便能完全消滅
所以
只要食物的中心位置到達75˚C
就可以理解為食物完全煮熟了
而且低溫慢煮常用真空包裝
也是隔絕了空氣
避免細菌繁殖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關於細菌的生長繁殖
來自英國疾控中心
(Centre for Disease Control)的這張圖
可以做參考
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10˚C到50˚C
是細菌生長的危險溫度
也就是說就算食物本身沒有細菌
但是在這個溫暖的溫度下
細菌也會快速滋生
所以也會有給低溫慢煮的一個建議
如果以55˚C或以下
食物不能超過4小時
不然反而容易變成細菌的培養基
而且要以食物科學的精神
慎重慢煮食材
第一:牛肉
高品質的牛肉
本身就具有生食條件
一般以半生熟為最美味
但牛肉在10˚C~50˚C溫度間放置
仍然會有細菌滋生
所以牛肉不宜放在室溫太長時間
牛排解凍的話
最好提前放在冷藏中慢慢回溫
慢熟溫度一般以58˚C左右為上限
不然口感會接近全熟
第二:魚類
最常見的是三文魚
通過慢熟
魚肉保持鮮嫩
同時釋放出濃濃的油脂香氣
慢熟溫度一般在50˚C左右
第三:豬肉和雞肉
我們都知道豬肉及雞肉是不能生食的
兩者本身都有細菌
而且也有寄生蟲的風險
所以
慢熟溫度一定不能低於殺菌必須的75˚C
NO.4
Q:低溫慢煮沒有缺點嗎?
哈哈哈 當然有啊!
第一:需要外加器材
例如舒肥棒
就像這樣的
可以精準控制溫度和時間
【是不是很像以前燒水用的那個「熱得快」?】
因為要幾個小時維持在一個恆定溫度
單單靠人是很難控制
有一次詹姆士做舒肥料理
要求小編把溫度控制在55˚C一個小時
小編一個手抖
溫度升到了60˚C一小下下
然後
然後
小編買了一個舒肥棒
……
現在市面上很多人說舒肥棒原理簡單
但是價格卻高達上千塊
實在是收「智商稅」
不過小編覺得
如果你可以幾個小時守在食材旁邊
精準的控制溫度在那個區間
不要舒肥棒當然也是可以的
低溫慢熟的三文魚
再拿去燒烤也是美味
怎麼樣
有沒有想要嘗試這種新的烹飪方式?
去試試看它所能呈現的不同驚喜
你就會明白
為什麼它能風靡大廚和美食達人的廚房了
不過
慢熟雖美味 嘗試應謹慎
...........................................
看看你都錯過了哪些好物推薦吧!
PS:
此篇推文下留言獲得點讚數最高的一位
將會獲得我們送出的
《詹姆士的廚房》精裝書一本哦~
你還知道哪些烹飪的新方法?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