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

2020-12-14 美文可餐
燉雞塊

何謂美食?字面上的理解就是美味的食物。然而,因人對食物具有選擇性,這種選擇性當然是基於喜好的不同。所以,具體到個人,美食在每個人的心目中又是有所差別的。

簡單舉例來說,就比如說你喜歡吃烤紅薯,覺得它是非常美味的東西,而有的人就不喜歡吃,因喜好不同,也就對烤紅薯沒有多大的食慾,因此也就不認為它是美食。

各種美食

民以食為天,古往今來,人們對美食的研究和享用,一刻也沒有停止過。被譽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除了是位大名鼎鼎的文學家,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美食家(用當代的流行詞調侃一點說,也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吃貨」)。蘇軾一生仕途坎坷,被貶官多次,他心情鬱悶的時候,除了靠寫作來抒發內心的情感外,另外一種途徑就是「吃」,通過大吃大喝來緩解心中的苦悶和孤獨。蘇軾不僅只是喜歡吃,而且自己也親手做,他自創的菜品就有很多種,「東坡肉」就是較有名的一道菜(這裡需要說明一下:「東坡肉」這個菜名是後人給起的,老蘇只顧得上吃了,連菜名都懶得起啦!呵呵)。

蘇東坡作為一個吃貨,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境界,他在詞作《浣溪沙·細雨斜風作曉寒》中有這樣一句話: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說,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看看,老蘇這境界,真是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不管做什麼,能達到一定境界,都是令人佩服和值得學習的。

白菜粉絲

食物講究的是色香味俱全。色香味俱全,具體到個人來說,也未必是美食,原因就在於「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人的食性不同而已。

(圖、文/魏宇)

相關焦點

  • 大文豪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提起蘇東坡那是家喻戶曉,蘇東坡是北宋中期的大文豪,在詩詞,書畫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文學史上的全才,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文人這個身份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北宋時期的「食神」。蘇東坡不光喜歡詩詞,書畫,更喜歡人間美食,在他所作的詩詞中有數十首都是和美食有關的。並且不單單是喜歡吃美食,還喜歡創造發明美食。
  • 喜歡蘇東坡,尤其那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多如星雲,但是我尤其喜歡蘇東坡。第一,蘇東坡最全才。琴棋書畫無所不能,填詞寫詩尤其擅長,謎語猜的,散文作的,你說全才不全才。第二,蘇東坡重友情。蘇東坡和王安石是好朋友,因為政見不同,被貶人跡罕至的嶺南,吃盡苦頭。明知這與王安石有關,但無論寫詩填詞,還是口頭述說,從來不怨王安石。而且平反以後,知道王安石被撤,還去安慰,朋友做的真正真情。第三,蘇東坡重親情。如果蘇東坡照顧妹妹蘇小小是傳說,那麼蘇東坡和弟弟蘇轍的兩地書,詩裡字句將兄弟情體現得淋漓盡致。
  • 吃貨蘇軾的歡愉——人間至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吃貨蘇軾蘇軾,蘇東坡,除了他文學上的造詣,恐怕最讓人熟知的就是他美食家的稱號。放現在,蘇先生是妥妥的一枚吃貨。在吃的成就上,估計他稱第二估計就沒人敢稱第一了。舉世聞名的「東坡肉」就是因他而被世人熟知,在他的詩作中,很多的文章都是寫吃。
  • 當你感到人生不如意之時,讀一讀蘇東坡的浣溪沙: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元豐七年(1084)12月24日,蘇東坡跟泗州劉倩叔一起遊覽南山。冬天的早晨天上下著細雨,應該算是毛毛雨,吹著的一點點風帶起了絲絲寒意,晌午過後,天空飄著淡淡的雲霧和河岸邊上稀疏的楊柳,使得下午放晴後的沙灘顯得更嫵媚。
  • 人間有味是清歡,蘇東坡一句率性灑脫的詩句,寫出了人生大境界
    東坡先生滿肚子墨水,經典名句經常是信手拈來,隨隨便便就流傳千古,其中就有這麼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詩率性灑脫,用詞簡單而精準,一下子寫出了人生的大境界,因此備受讚譽。作家林清玄就寫過一篇與之為題的散文,裡面談到「清歡」: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也有人把「有」字改為「至」,成了熱播連續劇《人間至味是清歡》,雖然和東坡先生想要表達的意思可能不同,但也側面證明了這句詩的受歡迎程度之廣。
  • 人間有味是清歡,給自己一個微笑的夢!
    人間有味,貴在真實,你所行走的每一步,皆是你生命中必定的因果,不能改變遇到的所有,卻可以改變做一件事的心態,看一個結果的角度。 人間有味是清歡。」 初識這句話,在蘇東坡筆下的《浣溪沙·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中,全詩寥寥數語,當時看似簡單的抒懷,也沒有生出許多感慨。直到某日在某本詩集評論書上再次看到,才能理解,詩文中的妙意。
  • 晨讀|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的事是什麼?這道題沒有標準答案,百人有百解。蘇東坡詞《浣溪沙》中,寫盡了初春的清新與美妙:於細雨斜風、淡煙疏柳裡,把盞品嘗新出土的蓼茸、蒿筍,他覺得無比愜意快活,留下「人間有味是清歡」的佳句。人生漫漫,嘗過百味後,能引「清歡」為有味的,本不會多。膏粱厚重、衣冠錦繡、權傾天下等等,似乎更有誘惑力而讓人視為有味。凡人如我的「人間清歡」事,說來不上檯面,有點「小兒科」。前兩天,琪爾君從某網站摘下 「十首最美的古詩詞」微信與我。自《詩經》始到清朝止,都是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隨意翻翻,詩詞中傳遞出文字與情意的美感,讓每天宅家陷於瑣事中的日子注進縷縷清香。
  • 前灘推薦 | 也談「人間有味是清歡」
    前灘推薦 | 也談「人間有味是清歡」 2020-10-1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吃貨到美食哲學家,大胖子蘇東坡烏臺詩案後的廚神進化之路
    但蘇東坡註定不會餓死,他是個吃貨,吃貨都是存在主義者,因為對於生活來說,吃就是當下,就是全部的意義。因此,吃貨註定熱愛生活。在黃州被餓得頭暈眼花的蘇東坡,開始了一個從吃貨到廚神進化的歷程。作為一個吃貨,首先得有自嘲的精神,還要有善於發現美食的眼睛。
  • 人間有味是清歡|王宜萱
    人間有味是清歡|王宜萱一、一個初中女生眼中的蘇軾我讀詩很挑,很少能有喜歡的詩人,蘇軾是惟一一位。眾多詩人中單喜歡蘇軾且一直不變的原因有很多。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有的品到的是靜,是清,有的則是積極向上的喜。正如同蘇軾,沒有人能夠真正定義他的性格,他是個樂天派,卻總是傷春悲秋;他既有「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氣,又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
  • 「吃貨」蘇東坡的美食境界:人間有味是清歡,一張嘴嘗盡南北佳餚
    蘇軾生性率真豁達,好遊山玩水、呼朋結友、品茗飲酒,他的一生走遍天南地北,見識廣博闊然,對於各地的風味飲食也頗有研究,我們不難從他的藝術創作中看出他對於飲食間的人生情趣,涉及飲食題材的詩句數量繁多,葷素飯食、美酒佳釀應有盡有,從細微瑣屑的人生趣味中提煉出別具一格的藝術特徵,這也形成了蘇軾以美食為引,寫至味之章的創作風格。
  • 《人間至味是清歡》,王一博心碎單戀,佟大為、陳喬恩不懟不愛!
    《人間至味是清歡》講述了大時代背景下不同生活際遇的丁人間、安清歡、翟至味等人自我實現與追求愛情的故事。劇中的三個主演——丁「人間」、翟「至味」、安「清歡」三人之間的關係和名字來自蘇東坡的一首詞:「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 茼蒿炒雞蛋,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周忠應 茼蒿如同個性鮮明的少女,讓人忘懷,喜歡它的人,總是被她的特殊香味所痴迷,不能自已;不喜歡它的人,同樣敏感於它的特殊味道,老遠就知道它的存在。有人說,茼蒿是世界上最難吃的蔬菜,那奇怪的味道吃上一口足以令人打上幾個冷顫;也有人說茼蒿是清淡的、爽口的美味,讓人慾罷不能。
  • 【書香法院】詩與遠方丨《人間有味是清歡》
    黨組成員、副院長 譚瑛 當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的滋味,而在歡樂已盡、濁心再起的時候,人間就越來越無味了。 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何?
  • 喝哈囉凱蒂奶茶,品嘗人間有味是清歡
    古人語: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充滿了哲理,給人無盡的思索玩味,大致意思是人間真正有味道的還是清淡的歡愉。正如這杯哈囉凱蒂奶茶,在茶香濃鬱中品嘗出平凡中簡單的快樂!用的是方塊冰,就是為了能讓整杯奶茶的溫度保持一致,維持口感,喝到最後不會因為冰塊融化而沒有味道吸一口,入口甘香絲滑、濃厚而不膩,奶味、茶味層次豐富,越品花香越濃,然後之後再進行攪拌,讓奶、茶、糖、冰完全交融。手心握著奶茶,看著充滿創意與趣味的茶飲包裝,在一口口純正的味道中,喚醒內心深處的那份童真!
  • 人間有味是清歡,那些關於林清玄的生命減法
    生命若回歸到極簡,一朵雲就是無垠的天空,那麼人間有味確是清歡。「人間有味是清歡」,這句話出自於宋代文學家蘇軾在與友人遊山時,以清茶野餐共享春色之際,留下的一首明媚而美好的詞。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 林清玄《人間有味是清歡》:生活要慢慢地過
    記不得有多久沒有將自己這樣浸染在書香裡了。除了聽書,半年多沒有拿起過書本了。再次拿起,看著那些清雅娟秀的文字,聞著那淡淡的書香,心也就跟著酥軟了。仿佛又回到了當初純粹潔白如紙的自己,多好呀!這些年在世俗裡薰染,身上除了俗氣還是俗氣。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又覺得精神上是匱乏的。俗氣地跟旁人一樣追求過時髦,追求過外形的光鮮亮麗,做過一些不切實際的夢。
  • 蘇軾「人間有味是清歡」中「清歡」何意?讀上一句,才知它有多美
    考「君子乘人之美」的下一句,有學生填「小人奪人之愛」;考「東邊日出西邊雨」,有學生填「床頭打架床尾合」;考「問君能有幾多愁」,有學生填「恰似一壺二鍋頭」。很多人以為這都是段子,但筆者要告訴大家,真的有學生這樣填。至於他們是怎麼想到的,不得而知。
  • 細雨斜風作曉寒,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有味是清歡。這首詞作於元豐七年,蘇軾貶謫黃州。四年後被任命為汝州團練副使,《宋史》有載,宋神宗手札移軾汝州,「人材實難,不忍終棄」之語。想像一下,白的茶盛在有玉般質感的汝窯茶具中(汝窯有「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的特點),嫩綠的菜蔬裝在白瓷盤子中,自然素淡,絕美的配色。此詞主體淺淡,十分貼合小詞之「小」,唯最後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使詞中看似散亂的情,隨意午茶、蒿筍都帶上了幾縷超脫的氣息,而使前面所述的一切都具有了清歡的意味,真乃畫龍點睛之筆。
  • 秀雲南|品一道人間至味是清歡,遇見西雙版納,遇見人間美食
    ,米飯放在桌子中間;有大米飯和紫米飯,上邊用水果來點綴,有木有一種返樸歸真、回歸自然的原始風味呢?秀雲南|品一道人間至味是清歡,遇見西雙版納秀雲南|品一道人間至味是清歡,遇見西雙版納在告莊西雙景吃了當地最受歡迎小吃「舂雞腳」,酸辣酸辣很帶感,有一個網紅店「寮國涼拌」老闆還會教遊客怎麼手工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