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味是清歡|王宜萱
一、一個初中女生眼中的蘇軾
我讀詩很挑,很少能有喜歡的詩人,蘇軾是惟一一位。眾多詩人中單喜歡蘇軾且一直不變的原因有很多。
讀蘇軾的詞,不同的人能讀出不同的意味,就如這首「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清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有的品到的是靜,是清,有的則是積極向上的喜。正如同蘇軾,沒有人能夠真正定義他的性格,他是個樂天派,卻總是傷春悲秋;他既有「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氣,又有「乳燕飛華屋。悄無人、桐陰轉午,晚涼新浴。手弄生綃白團扇,扇手一時似玉。漸困倚、孤眠清熟。簾外誰來推繡戶,枉教人、夢斷瑤臺曲。又卻是,風敲竹。 石榴半吐紅巾蹙。待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獨。穠豔一枝細看取,芳心千重似束。又恐被、秋風驚綠。若待得君來向此,花前對酒不忍觸。共粉淚,兩簌簌。」的婉約……我喜歡蘇軾的詞,也正是因為我的性情有時捉摸不透,太多變。恰因為這樣,他的每一首詩詞,我都能讀出些意思,都能體會到些感情。我認為,只有能寫多種風格的人,才是真正厲害的,蘇軾不僅會寫,還寫的那樣好,顯然是注入了感情用了心。也就是注入了情感,才能使後世引起共鳴。
不僅是因為對他的詩詞有感覺、喜歡他的性格,也是因為同在密州的緣由。
我的老家在諸城,也就是蘇軾做官的密州。諸城素有「黃海西畔濰水濱,琅琊古密天下聞。十萬人家讀書處,英才薈萃遺風存」的美譽。因了蘇軾的駐足,因了蘇軾的詩詞,千年後的諸城,感覺每個角落都洋溢著他的氣息,走在諸城的街頭巷尾,很容易就與東坡大人有了一次邂逅。得知諸城的前身是密州,也得益於蘇東坡的詩。因為有了這層淵源,每次回去,內心裡我就倍感親切,走在如今的諸城宋時的密州,就莫名有了一種說不請道不明的親近感。蘇軾在密州雖只待了兩年,時間雖然短暫,但對蘇軾來說,卻是頗為重要的兩年。在這兩年裡,蘇軾的創作到達了一個高峰,或許是因為密州連年「蝗旱相仍,盜賊漸熾」,其悽慘程度遠遠超出蘇軾的思想準備。政治上的失意、思想上的苦悶、生活上的巨大落差,蘇軾的心裡百味雜陳,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心情一下子滑落到了冰點?又或許是遠離官場紛爭,與弟弟蘇轍同在山東的安心?這一切的一切都應在他的詩詞中尋找吧……如果說,黃州是蘇軾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節點,那密州之於蘇軾,可以說是他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人生驛站,蘇軾之於密州也注入了一種別樣的意味,密州不僅有無法泯滅的記憶,更有人生修行的密碼,那些蘊含美感和哲思的詩詞,有著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喜悅期待,也有著詩酒趁年華的憧憬和嚮往,更有著但願人長久的終極關懷……千裡嬋娟、詩酒年華,蘇軾在密州修臺作詩,飲酒出獵尋求超然,這或許也是一種緣分吧……
一代文豪蘇軾,一肚子的不合時宜都付與一蓑煙雨、枝上殘花,縱然是悲劇性的命運,但蘇軾仍舊是英雄。
二、我為什麼獨鍾蘇子
蘇軾的一生坎坷,卻能隨遇而安,是個樂天派。他既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氣,又有「共粉淚,兩漱漱」的婉約……從小學開始,我就喜歡蘇軾的詞,也正是因為我的性情有時捉摸不透,太多變。
在家人和要好的朋友面前,我可以說是動若瘋兔,而其他人眼裡的我又是個沉靜的女孩;獨自一人,我有時靜思冥想人生哲理,有時給我的兩隻狗狗講著笑話一起瘋玩……
我喜讀書,好詩詞,看過的東西雖不能說破萬卷,但摞起來至少也得有兩個我那樣高。我讀書,很挑,也很狂,看的類別從來只選自己喜歡的,而喜歡的類型也隨著一直在變。從小時候喜歡看兒童小說,到現在喜愛講歷史,解詩詞的散文,都是看了這一套的一本,就要把一套都買了,看好這一個作者,就下定決心要看完他的所有書。我讀詩,也是隨我多變的興致,「陰晴不定」,有時喜歡豪放寬和的氣度,有時則喜歡細膩婉轉的筆觸……我不喜歡運動,但卻很擅長遊泳,在專業訓練隊遊泳三年,四種泳姿,都遊得爐火純青。我還從兩歲開始學習繪畫藝術,到現在已學了九種繪畫技法,並考取了全國美術七級,參加畫展和辦版報都能獲得老師和同學們的好評。從五歲開始學習鋼琴,也考了五級。幼兒園的時候我就參加了英語話劇《小美人魚》,我在裡面扮演主角,前幾天,我又在課外班的《艾麗絲夢遊仙境》中扮演艾麗絲。我喜歡聲音藝術,也多次為學校配音。繪畫時,我用料大膽,筆法卻細膩,彈琴時,我喜歡激昂的曲子,手指卻有時不上勁……
海邊,不喜歡躺在沙灘上哂太陽,喜歡騎著爸爸的摩託艇在大海裡馳騁;商場裡,不喜歡熱鬧,喜歡抱本書在角落裡享受自己的空間……總是按自己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瓊枝雖療渴,萱草忘人憂」這,就是我……
壹點號艾寶的視角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