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社(ID:CNS1952)
這幾年來,「排毒養生」的概念不停地換著方式進入大眾的視野。
從肝臟排毒、腎臟排毒到小腸排毒、大腸排毒……各個方案都有。
那麼,我們人體真的需要排毒嗎?所謂「排毒」,排的到底什麼?
今天,來聽北京友誼醫院中醫科的醫生們,聊聊排毒那些事~
我們人體需要排毒嗎?
我們人體的肝臟、腎臟、腸道、皮膚等器官都是具有代謝功能的器官,在正常情況下,只要它們保持正常運轉,我們是不必特意去「排毒」的。
但是環境汙染、飲食不潔、情緒波動、作息不規律都會影響到人體正常運轉,導致體內毒素堆積。
這些器官在幫助我們排毒
↓↓↓
免疫系統中的淋巴:淋巴分泌淋巴液,在體內循環。當身體某一部分有病毒侵入時,淋巴腺(結)內的淋巴球便會運用免疫功能,對抗外來病毒以保護身體。淋巴腺的工作是24小時不間斷的,淋巴液的分泌是一直進行著的。
肝臟:外來的或體內代謝產生的有毒物質,均要在肝臟解毒,變為無毒的或溶解度大的物質,隨膽汁或尿液排出體外。例如我們喝下的酒,其中的乙醇被胃吸收,其中10%由呼吸道、尿液和汗液以原形排出,其餘90%經由肝臟代謝。
腎臟:腎臟的基本功能是生成尿液,清除體內代謝產物及某些毒物,同時經重吸收功能保留水份及其他有用物質,以調節水、電解質平衡及維護酸鹼平衡。腎臟也是人體的排洩器官,如果患病吃藥的話,多數藥物都通過肝臟代謝腎臟排洩。
肺臟:人每天的呼吸會將約1000升空氣送入肺中,空氣中飄浮的許多細菌、病毒、粉塵等有害物質也隨之進入肺臟。當然,肺也能通過呼氣排出體內代謝的二氧化碳等廢氣和其他有害入侵者。肺是最容易積存毒素的器官之一。霧霾天對人體的呼吸系統,尤其是肺部健康影響最大。
皮膚: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膚受「內毒」影響最明顯,可出現斑點、暗瘡、粉刺、溼疹或過敏。但皮膚也是排毒效果最明顯的地方,皮膚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難以排出的毒素。
大腸:食物殘渣停留在大腸內,部分水分被腸黏膜吸收,其餘在細菌的發酵和腐敗作用下形成糞便,此過程會產生吲哚、硫化氫、糞臭素等有毒物質,再加上隨食物或空氣進入人體的有毒物質,均需要及時排出體外,否則毒素就會被機體重新吸收,降低人體免疫力。
當人體需要排毒時,
有什麼推薦的方法呢?
刮痧
刮痧是以中醫經絡腧穴理論為指導,通過特製的刮痧器具和特定手法,蘸取一定介質,在體表進行反覆刮動摩擦,使皮膚局部出現紅色粟粒狀或暗紅色出血點等「出痧」變化,從而達到舒筋通絡、活血祛瘀的作用。
資料圖 中新社發 楊豔敏 攝
更重要的是,刮痧過程中可使局部組織高度充血,血管神經受到刺激使血管擴張,血流及淋巴液增快,吞噬作用加強,體內廢物、毒素被加速排除,血液從而得到淨化。
穴位按摩
足厥陰肝經的太衝穴(足背第一、二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手少陰心經的少府穴(手掌面,第 4、5 掌骨之間)、足太陰脾經的商丘穴(內踝前下方的凹陷中)、手陽明大腸經的合谷穴(手背,第 1、2 掌骨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足底的前 1/3 之處),這些穴位經常按壓揉搓,可以促進經絡的正常運行,排出人體氣滯、血瘀、痰溼等毒素。
出汗
汗液是體內砷、鎘、鉛、汞等有害物質的排出途徑之一,在汗液中可以檢測到與尿液中濃度相當的重金屬成分,有時濃度甚至會比尿液更高。
資料圖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需要提醒的是:出汗的好處雖然不少,但是一定要科學。如果盲目地出汗,可能會導致脫水,引起血壓的波動,體內循壞的紊亂,進而發生危險。那麼,如何才能正確的出汗呢?
主動出汗:主要依靠運動來實現,會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能量的消耗。比如健步走、跑步等。
被動出汗:是通過熱環境促進人體出汗。這種出汗的方式消耗量更小,適合身體不適宜運動的人。如泡腳、汗蒸、桑拿等。
有助於排毒的食物
蜂蜜
蜂蜜味甘,性平,自古就是滋補強身、潤腸通便、排毒養顏的佳品。《神農本草經》記載:「久服強志輕身,不老延年。」蜂蜜對潤肺止咳,潤腸通便,排毒養顏有顯著功效,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對防治心血管疾病和神經衰弱有好處。
木耳
木耳味甘,性平,是排毒解毒,清胃滌腸,和血止血的最佳食物。木耳含有一種植物膠質,有較強的吸附力,可將殘留在人體消化系統內的灰塵、雜質吸附,再排出體外,從而起到卓越的排毒清腸的作用。
資料圖 李茂林 攝
海帶
海帶味鹹,性寒,是化痰、消炎、平喘、通便的理想排毒食物。海帶中的碘被人體吸收後,促進有害物質,病變物和炎症滲出物的排除,同時海帶含有一種叫硫酸多糖的物質,能吸收血管中的膽固醇,並排出體外。適合於甲狀腺腫大和碘缺乏而引起的病症,以及高血壓、動脈硬化、藥物中毒、浮腫。
苦瓜
苦瓜味甘性平,具有清熱、明目、解毒的作用。苦瓜含有一種蛋白質能增加免疫細胞活性,清除體內有毒物質。
豬血
豬血味甘,性溫,是解毒清腸,補血美容,排毒養顏的理想食物。豬血中的血漿蛋白被人體內的胃酸分解後,產生一種解毒清腸分解物,能將有害粉塵及金屬微粒排出體外。
綠豆
綠豆味甘,性涼,具有清熱解毒、除溼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綠豆富含維生素B、蛋白質、鐵、鈣、磷等多種成分,常食能幫助排洩體內毒素,促進機體的正常代謝。綠豆可以降低膽固醇,又有保肝和抗過敏作用,在綠豆湯中調入蜂蜜飲用,排毒養顏功效更好。不過應注意,綠豆屬於涼性藥食之品,身體虛寒或脾胃虛寒者不宜過量飲用,否則容易出現腹痛腹瀉。
茶葉
茶葉性涼,味甘苦,是清熱除煩,消食化積,通利小便的排毒衛士。茶葉富含一種生物活性物質——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茶多酚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用於保健強身和延緩衰老。但因為茶有收斂作用,喝多了會加重便秘,因此需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來決定。
資料圖 段正陽 攝
芹菜
芹菜清肝利水,可幫助有毒物質通過尿液排出體外,從結構上說,芹菜含有的豐富纖維可以像提純裝置一樣,過濾體內的廢物。
排便就一定是排毒嗎?
排便次數越多越好嗎?
對於正常排便的人來說,萬不可盲目跟從「排毒」風潮而擅用瀉藥增加大便次數,這對身體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對於便秘患者,雖然習慣性便秘可導致毒素儲留,從而引起腹脹、食慾減退、睡眠不好、臉色晦暗甚至息肉增生及癌變等,但過度使用通便藥物,雖然暫時能緩解便秘症狀,卻治標不治本,久而久之反而會加重腸道負擔。
若長期依賴瀉藥,將使腸道功能進一步退化,失去重建腸道正常功能的機會。瀉藥成分中的蒽醌類可使致癌物質堆積於腸壁,長期服用瀉藥甚至有誘髮結腸黑變病和大腸癌的風險。還會導致營養不良和腸炎、醫源性便秘等。
對於長期便秘患者,要去醫院檢查,排查引起便秘的原因,分辨功能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對症治療,避免盲目用藥和過度用藥。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運動,養成良好的排便和生活習慣,才是正確選擇。
原標題:《口袋醫生 | 你真的需要「清宿便,排腸毒」嗎?排毒的真相在這裡!》
編輯:範豐輝
責編:何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