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hold:思維心智更加成熟,七歲孩子的行為表現

2020-12-21 騰訊網

行動本身體現心智,即心智由一個人所做的幾乎所有的事情表現出來。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分析七歲孩子的具體行為表現,來感知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整體認知水平。

七歲的孩子在時空感知和語言運算等方面有了更進一步的發展,思維也進入了皮亞傑所謂的「具體運行階段」。家長們應該遵循孩子的行為年齡特點,給他們提供一個既能夠激發潛質又輕鬆愉快的環境,讓孩子在放鬆的狀態下健康發展。

1.行動本身體現心智

著名兒童行為研究學者阿諾德·格塞爾博士(譯者註: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所堅持的觀念:心智和身體不是可以割裂開來的兩個部分;人的心智通過他身體各部位的幾乎所有的行動本身呈現出來,而且從嬰兒時期就一直如此。

行動本身體現心智,心智由一個人所做的幾乎所有的事情表現出來。一個孩子的肢體行為,比方說他扔出一個球,就是他的心智和身體一起運作的一個實例,正如他說話也是一個實例一樣。甚至,孩子在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性格方面的重大變化,比如說,七歲的孩子明顯地變得內斂,其實也是心智在運用的一種表現、一種彰顯。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說話的行為和爬樹的行為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這兩種行為,都是由大腦驅動一定的身體部位所做出的某種表現。孩子的心智,並非僅僅是長在腦袋裡面的一個獨立的東西,也並非僅僅具有提供說話以及所謂的思考——現在的流行術語又叫做認知行為的功能。

2.對時間的感知

七歲孩子對時間的感知,不論從興趣上來說還是從能力上來說,都有了一個飛躍。到了七歲,大部分孩子都已經能完全說得出錶盤上的時間了。他不但能知道現在是幾點,而且還能說得出現在是幾點幾分,或者是差幾分幾點,當然也能知道一個小時有多少分鐘。許多這個年齡的孩子十分渴望能夠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手錶。

七歲孩子也通常能說得出今天是幾月幾號,屬於什麼季節。他也知道了自己的生日是在哪月哪日。對時間段的感悟力,也日漸增強。不過,依照七歲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的典型特徵,他做事情往往會拖拉到一段時間快用光了的時候,才會趕緊匆匆忙忙地做出來。

許多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會沒有道理地擔心自己會遲到,而且還真擔心得要命。如果你家孩子向你流露出他的擔憂,那麼你最好的應對,就是跟孩子一起把早上的事情都一件一件梳理一遍。告訴他說,大清早你一定會叫醒他,而且留給他充足的時間;他的衣服你也會替他擺好(如果你還需要替他這麼做的話);早飯你也會按時準備好。總之,這些都是你能做得到的事情。至於他自己怎麼想,那就是他的事情了。

3.對空間的感知

七歲的孩子往往是內向的而不是外向的,他的空間感也是向內的而非向外的。儘管如此,這個年齡的孩子在他熟悉的空間內仍有不錯的方向感,比方說在家裡、學校、街坊等地方。

如今的孩子,和過去相比,對太空旅行顯然感興趣多了,雖然有不少孩子對這方面的興趣已經過了勁兒。但是,在學校裡上課的時候,對遙遠的時間和空間的理解畢竟還很有限的,儘管有些孩子依然會想要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定位。七歲孩子對宇宙空間也顯露出特別的興趣來:地殼、地熱、熾火、太陽、隕石等等。他也可能對水的各種形態變得很感興趣:瀑布、溪流、海洋。

4.閱讀能力

在過去的一年裡,孩子的閱讀能力有了巨大的進步,不少孩子這時候已經開始享受自己默讀的快樂了。在學校裡,孩子會喜歡在書上做一個記號,以方便自己記住已經讀到哪裡了,回到家裡,他則可以在父母允許的時間範圍內一口氣讀下去。

整體上來說,七歲孩子已經能夠快速而準確地認讀出大部分的常用詞彙了。不過認讀的過程仍然有些機械,而且會出現不少錯誤。於是,他讀書的時候有可能在句子或者段落的末尾不懂得停頓一下,而且常常會自己憑空添上一些字詞,也會漏讀一些字詞。

相關焦點

  • 一個聰明的孩子必然心智成熟,心智如何培養父母這樣做
    高智商的孩子,不一定有高情商,如果兩者兼得,這樣的孩子應該被稱為「心智」成熟。那麼心智從何而來,如何培養?語言幫助孩子完成人際關係,人際關係才能產生心智誇一個孩子,我們可以說聰明、機靈、活潑、懂事、成熟等等,這些都是「心智」的表現,孩子的「心智」是怎樣煉成的?從感受、觀察、理解、判斷、選擇、記憶、想像、假設、推理開始,然後體現到孩子的行為,這些思維能力的總和就是「心智」。
  • 一位16歲青春期叛逆男孩的媽媽:家庭教育,讓我的心智更加成熟!
    為孩子?為家人?還是為自己?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但有一點是明確的,學習家庭教育,讓我的心智更加成熟! 我和孩子的行為驚人地相似,但是在我學習家庭教育之前,我根本沒有注意到,也不理解兒子的這種拖拉行為,每天為了孩子學習的事情雞飛狗跳,這一切都在我學習家庭教育後有了深刻的反思和改變。
  • 男人心智成熟的表現有哪些?
    你不知道心智成熟的男人都有哪些表現?問我就對了。廢話不多說,我們直接往下看。1. 有清晰的邊界感。懂拒絕,也懂在獨處中享受孤獨。我不是故意要吐槽周一圍哈。心智成熟的男人更看得到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的不容易。也更尊重女性。之前網絡上流傳這麼個事。說是京圈大佬們聚會,酒過三巡後。陳道明一時興起彈起了鋼琴。
  • 當今社會如何正確教育孩子心智成熟?未成年人的教育,如何破解?
    如何教育孩子心智成熟,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如何引導孩子心智成熟。根據我多年的教育教學經歷,結合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思考,我認為,家長應當注重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要從小培養規則意識。孩子從降生起,家長就面臨如何培養孩子的考驗,大家普遍以為孩子小,其實從這一刻孩子就已經開始一些習慣的養成了。
  • 4個原則,幫你掌握自律,建立成熟的心智
    這部分主要講解了心智成長的核心是什麼,以及通過4個行之有效的原則,幫助人們建立成熟的心智。一、心智成長的核心是什麼首先作者提出了人生本來就是由苦難構成的這一偉大真理。為什麼說它偉大,因為這是一個人看待世界和應對世界的最基本認知。
  • 三歲看到老,家長了解「吸收性心智」,才能抓住小孩成長黃金期
    後來我與這個孩子的媽媽交流了一會,才知道這個孩子從小就在比較好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父母對他都比較嚴格,平時比較注重對孩子的教育。如今才6歲的他已經表現出其他小朋友不一樣的氣質與能力了。這就是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的表現。說到這裡,我想到一本書《吸收性心智》,這本是由蒙臺梭利所著,其中提到的一個名詞"吸收性心智"讓我覺得很符合這位小朋友目前的情況。
  • 經常發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心理學家的答案很意外
    但近來有一種論調,說經常發朋友圈的人心智不成熟。對此,很多人都感到不滿——發朋友圈什麼時候跟成熟有關了?難道成熟的人都不發朋友圈?為什麼經常發朋友圈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現?此外,由於社會比較機制的存在,天天分享美食、旅遊等令人愉快的事物會讓一些人覺得很難堪,認為對方是在炫耀自己的財富,顯得比較高調,因此便通過評價別人心智不成熟來保護自我價值。為什麼有些人經常發朋友圈?
  • 女人心智不成熟與成熟的特徵表現
    成熟穩重包容有氣度的男人沒有哪個女人會不喜歡,其實男人世界也同樣如此,他們雖然會被貌美而吸引,但卻更為關注欣賞內心的成熟和魅力。因為成熟女人往往會讓男人覺得省心省事,不必天天哄孩子般的維繫關係,那麼成熟女人和不成熟類型差別特徵在哪裡,可以讓社交關係遊刃有餘,也能讓男人有如此偏愛心理。
  • 對一個事物的認知,塑造了自己的心智模式、思維模式、行為模式!
    框架,此處談的是系統思維框架,是針對」系統思維知識層「的,從系統思維層去設計出一個框架,而對於系統思維的知識層,這很模糊,因此個人採取了系統思維知識層之中所涉及的一個又一個的概念,把這一個又一個的概念組織成一個系統思維的框架。任何一個框架是可以不斷生長的,之前的框架已經涉及到了這些概念:比如願景、目的、功能、結構、形式,現在還要為「這個系統思維框架」繼續增加一個新的概念,是哪個概念呢?是模式。
  • 有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讀這本之前 以為是一本創業或者人生故事題材之內的,結果發現是一本自我成熟療愈的書:(作者是美國最知名之一的心理醫生)寫的,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用他從醫多年的經驗和治療患者的案例來書寫的幫助他人心智成熟,和自我療愈的書。
  • 心智成熟的人,有什麼特徵?
    心智是否成熟肯定是不能用年齡來判斷的。但是隨著人的年齡增長,社會閱歷的豐富,個人經驗的增加,人是可以變得越來越成熟穩重的。心智成熟的人首先肯定年齡要大了些,不然薑還是老的辣,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會這麼說呢!
  • 兒童心智年齡偏小,究竟是什麼不足
    心智年齡,顧名思義,是一個人的心智表現出的水平,7歲的孩子,和4、5歲的孩子的思維模式、情感體驗、行為方式差不多,就會出現心智年齡比實際年齡小的這種說法。這些思維,情感和行為屬於外在表現,為什麼會是這樣,會歸為心理理論發展不足。
  • 女人心智成熟與不成熟的區別
    所謂的心智成熟,其實跟外形,穿著打扮毫無關係。心智不成熟的女人,往往對生活和情感抱有「過於唯美」的期待和幻想,也就是所謂的活在自己的童話故事裡,做著自己的公主夢。那心智成熟的女人是什麼樣的呢?她們並不是沒有各種美好的幻想,只是,她們更清楚現實的不可逃避,清楚人無完人條件交換的必須,懂得安全感多源於自己,不會過度期待,自足自立。也懂得這個世界上,除了自己,無人能夠永遠依靠和攀附,在交往過程中或者會更加的純粹,在要求對方方面也會沒有太多虛幻的浪漫標準,簡單又實際。
  • 《奇葩說》薛兆豐教授:最高級的智商,是這種心智模式
    不同的心智模式,影響你的行為結果 生活中,很多人明明年齡已經很大了,但在處理事情的過程中,卻表現的很自我。 很多人把這種現象叫做 " 不成熟。" 那不成熟的定義是什麼呢?其實不成熟指的是"心智不夠成熟。」 心智模式,其實就是一個人存在於內心的,從小養成的,根深地固的一種思維定式。
  • 心理學:心智成熟比較晚,其實是一種幸運
    可在電視劇《都挺好》中,卻可以看到蘇大強這一典型老小孩角色,明明同年齡段的人都已經心智成熟,他卻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對子女展露出不吃不喝的孩童行為,讓人著實沒辦法。所以,年齡對於心智只是一個參考,個體心智是否成熟,還與生活環境密切相關。
  • 心智成熟的過程是人進化「成人」的過程
    但為什麼對一些人來說,好像很難控制自己的想法很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我們想一想小孩子越小的孩子呢,他有的時候知道某些事兒那麼做是不對的,但是他偏要去做,那是因為什麼呢?
  • 大師級心智模式的底層邏輯
    本質上,這4個階段,是一個人心智模式,從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成長過程。如何從愚昧之巔走到開悟之坡?有很多種方法,我們給出了一個全新心智模式成長模型。三、自我性心智(16-26歲)自我性心智時間長短,每個人都不一樣。有人一輩子都非常自我,也有人一輩子都謙虛好學。12-16歲,孩子的自主意識逐漸增強,有點像剛剛學會騎自行車,又不能熟練掌握,經常發生事故一樣,孩子在這一段特別叛逆。一般,我們認為孩子16歲起,就具有相對的獨立人格。
  • 男人心智成熟的4種表現,你覺得哪一點最重要?
    那麼,對於一個男生來說,心智成熟有哪幾種表現呢?在進化的過程中,為了獲取生存所需的物資,男性的攻擊性與成就動機通常比女生來得要更加強烈。可能我們都不難發現,在生活裡,酗酒、酗賭甚至有暴力傾向的男生,都是一些不求上進的人。失去了事業心,那麼攻擊本能很有可能就會轉化成一些不良的嗜好,或者暴力行為。
  • 叛逆心理是孩子心思不成熟的映射
    、提醒和督促當作對自己的不理解、不尊重,繼而做出違背父母初衷的事情……這些都是孩子不成熟的表現。小婷雖然已經14歲了,但比較幼稚,受到爸爸的批評後,情緒異常激動,拉開門,下了樓,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中。晚上11點,看到小婷還沒回來,父母便開始尋找。結果親戚、朋友、同學家都沒有小婷的身影,父母立刻報了警。案例中的小婷已經上了初中,但是行為依然如此衝動和叛逆,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細細想來,不僅案例中的小婷如此,現在很多孩子都如此,身體長高了,心理的發展卻嚴重滯後於身體發育。
  • 女孩,找一個「心智成熟」的男人
    「因為你心智不成熟。」我直接給他回了這八個字,然後索性拉黑,置之不理。和一個心智不成熟的男人聊天,自己都會覺得累。人家要跟你分手,你倒好,發起火來,什麼都不帶管的,直接惱怒的把人家家給砸了。誰還敢跟你談戀愛呢?本可以好好解決的事情,偏偏用武力。撒了火,也毀了彼此僅存的情誼。女孩,找一個心智成熟的男人談戀愛,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