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
讀這本之前 以為是一本創業或者人生故事題材之內的,結果發現是一本自我成熟療愈的書:(作者是美國最知名之一的心理醫生)寫的,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用他從醫多年的經驗和治療患者的案例來書寫的幫助他人心智成熟,和自我療愈的書。
自我成熟的第一個標誌:自律性|自律又分為四個緯度第一:延遲滿足,先苦後甜(作者開頭一個案例就描述到吃蛋糕先吃奶油這一部分把好吃的吃了在吃後面的,大多數說明自控力極差不能控住約束自己的行為,脾氣不好,總是滿足於立刻就要得到回報,立刻得到反饋,做著消耗自己的事)比如刷電視劇,打遊戲,吃垃圾食品,都能立刻得到滿足刺激我們大腦釋放多巴胺,一直沉迷下去)
而我們要做的是先苦後甜,延遲滿足感所以能讓我們變好的都是延遲滿足才能得到或者感受到,無論是健身,讀書,學習,反思,學習新的技術等等都要經過大量時間的辛苦努力而且在短時間內還看不到效果才能達到,但是成長就是充滿了不舒服和痛苦的,我們必須要先苦後甜,推遲滿足才能獲得成長和使我們心智更成熟(作者在自律這一方面沒有寫詳細的方法,只是描寫了自律的重要性和成長)後面我會專門寫一篇如何自律改變的文章。
承擔責任:我們在社會承擔著不同的角色,在家裡就是父親母親和子女在家裡就就要承擔家裡的責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讓家庭過的更好更幸福,在社會角色作為一名守法公民不做壞事,不坑蒙拐騙,不貪圖便宜,多做好事,遵紀守法。
在事業上努力工作,多多學習讓自己成長,實現自己的價值回報社會,作為一個獨立思考且成熟的人,承擔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也是最能體現出一個人的成熟和穩重和其責任心的。
忠於事實:要勇敢面對生活中的一切真相和事情,不要選擇逃避認清現實,世界是客觀的,我們不要太過於主觀臆斷世界,忠於現實的一切,我們才能更加的珍惜,走向心智的成熟:我們人類雖然天生就有逃避痛苦,逃避現實選擇快樂(及時為樂)的機制,所以更要改變人性中的不足,能夠理解看清生活和事實也是心智成熟的一大標緻,但這註定是個少有人走的路,因為向上生長,心智成熟本來就是孤獨和少有人前進的路(選中者無數,召喚者寥寥)希望你能踏上這條路,雖然必不好走,但能讓你成長,能夠直面一切,生命的本質就是不斷改變、成長和衰退的過程。
保持平衡:我更喜歡理解為我們中國的中庸之道,合適的極致,不要過猶不及,要鬆弛有度,在生活裡我們要盡最大努力保持平衡,事業和家庭幸福,個人實現價值,和親人的陪伴:才能讓我們感知生活的美,只有做到合適的極致我們才算是成熟的,才算成功的,也是幸福的。
最好的教育和愛:也是我最喜歡書裡的部分之一一部分來自我的理解。
良好的教育應該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長和學習,一個奇怪的現象,父母要求孩子要努力學習成長,要跟父母學,又說不要跟父母學,要求孩子努力學習,自己卻從不學習成長認為好像只有小孩有必要學習的必要,自己卻沒有還對孩子有著過高的要求,只要達不到自己的要求就頻繁生氣埋怨指責,甚至毆打威脅孩子(說在不好好學習就不要你了等等以及一些其他的難聽的話語)強迫威脅孩子聽自己的,服從安排讓父母有掌控感,卻不知道這樣只有相反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有逆叛心理想要脫離父母的掌控,而大人責沒有該有的自控力和自律性,自己擁有一身的壞毛病和脾氣,卻要求孩子擁有良好的習慣和行為,一個及其負面和壞脾氣的人不可能培養出一個有自控力積極樂觀,熱愛生活,善良正直的人。
其實父母生氣常說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是最大的道德綁架的行為,以對你好的名義強行控制安排他們認為好的路和服從他們的一切)這是及其愚蠢的教育和畸形的愛和要求的偏愛。
真正的愛和教育,包含著有不單純的給予,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和有效的監督,及其一起共同學習成長,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以及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會成為什麼人,長成什麼樹就在於父母怎麼澆水播種和施肥。
結尾最後:這本書讓我有更好的邁向心智成熟,和自律性讓我受益匪淺,以及對待教育的看法和其它等等,願我們一起努力走向那條少有人走的路,一起成長學習,熱愛生活,不斷成長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