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人人都有心理問題-少有人走的路告訴你心智成熟的旅程

2020-12-14 小胡蝶000

不管你承認與否,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疾病。如果說以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溫飽問題,那麼今日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大多數人都存在心理健康缺陷,因為他們都有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總是不去應對問題和痛苦,抱怨上天的不公、自我的不幸,甚至用各種極端的方式去麻醉自我,讓自我不去想,營造一個與現實脫節的完美的虛幻空間,這無異於作繭自縛。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們不願意推遲滿足感的心理。直面問題,會讓人感到痛苦。而問題不會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並且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和更大的痛苦,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顯然,逃避問題是錯誤的,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核心原則,就是自律。

自律的四個要點: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歡樂與痛苦的次序,要有耐心,敢於等待,不急於享受,不因無法一蹴而就而拖延懈怠。我們不要貪圖暫時的安逸和一時成績的滿足,要時刻持續清醒的頭腦,工作時要先難後易,徹底克制自我拖沓的工作毛病,延長自我的滿足感;而對於承擔職責,我們對待問題要有承擔職責的勇氣,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增強自我的信心,尊重事實。

忽視問題的存在,反映出人們不願推遲滿足感的心理。直面問題會使人感覺痛苦。問題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阻礙心智的成熟。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問題降臨,必將帶來程度不一樣的痛苦體驗。儘可能早地應對它們,意味著推遲滿足感,放棄暫時的安逸和程度較輕的痛苦,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如此才會得到回報。此刻承受痛苦,將來就可得到更大的滿足感;而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承擔責任,就是要直面問題,不逃避,也不把問題往外面推。我們請求別人為自我做決定,是力圖把職責推給別人或組織,就意味著我們甘願處於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力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獨裁者、上司。為遠離職責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願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尊重事實,就是要正視真實的困境,不自欺欺人,越了解現實,越能解決問題。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了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了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我的位置,明白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這個地圖其實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保持平衡,就是不怕痛苦,也熱愛幸福,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點,不過於極端。學會放棄,就學會了平衡。

人生是一場冒險。我們一生要經歷千萬計的風險,而最大的風險就是自我成長——走出童年朦朧混沌的狀態,邁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成長,像死亡一樣痛苦。也如同死亡的本質一樣,舊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誕生。接受它,直面它,迎難而上,直至將其戰勝為止。然後,我們就可以活到更高的層級。

相關焦點

  • 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只需掌握3個關鍵詞
    我們都要通過適當的努力,完善我們的心智,讓人生的快樂和幸福多於痛苦和悲傷。如果我們一味迴避問題,躲避痛苦,推卸責任,很容易成為拒絕成熟的「巨嬰」,甚至導致心理疾病。人並不因為你的年齡大而成熟,也不因為你的年齡小而不成熟。只有那些敢於直面問題並解決問題的人,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獲得心靈的成長,感受人生的快樂,過上嶄新而豐富的生活。
  • 《少有人走的路》: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
    本周和大家一起閱讀《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還有一個副標題是心智成熟的旅程,這本書從自律、愛、信仰、恩典等方面告訴我們如何成為一個心智成熟的人。本書作者是M.斯科特.派克,是美國精神科醫生,長期從事心理治療實踐,曾經考慮競選美國總統,拯救國民精神,雖然沒有去競選,但是後來他寫的這本《少有人有走的路》,卻成為人們的精神食糧。
  • 有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邁向心智成熟)讀這本之前 以為是一本創業或者人生故事題材之內的,結果發現是一本自我成熟療愈的書:(作者是美國最知名之一的心理醫生)寫的,用簡單易懂的方式用他從醫多年的經驗和治療患者的案例來書寫的幫助他人心智成熟,和自我療愈的書。
  • 《少有人走的路》:在心智成熟的道路上,自律的人運氣總不會太差
    「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重要的方法」著名心理學家斯科特·派克在他的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如是寫道。很明顯,在他看來自律像是一劑「神藥」,可以強大人,也亦可救贖人。「人生苦難重重」這是他的書的開頭,他這樣寫道「只要領悟了這句話的真諦,便能就此完成超越。」
  • 心理學:《少有人走的路》3:拓展自我界限是心智成熟旅程的關鍵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自我界限在心理學上的定義是指人際關係中,個體清楚地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責任和權利範圍,既保護自己的個人空間不受侵犯,要不侵犯他人的空間。
  • 這本心理學著作說,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
    最近我在看《少有人走的路3:與心靈對話》。在幾年前,M·斯科特·派克著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成熟的旅程》曾經給了我很多啟發和反省。那本書被華盛頓郵報的書評會評論道「這本書是出自上帝之手」。幾乎所有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問題人類最常見的心理問題是神經官能症與人格失調。神經官能症患者為自己強加責任,患有人格失調的人卻不願承擔責任。神經官能症患者讓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調者卻讓別人活得痛苦。
  • 《少有人走的路》:因為不知心智成熟的方法,所以你會逃避成長!
    《少有人走的路》,豆瓣評分8.4,作者是美國心靈導師斯科特·派克,本書主要向我們闡述了心智成熟的方法。如今,這本書已經穿越40年,歷久彌新,備受歡迎,足以見得書中方法論的實用性,接下來,我們一起探討一下,一個人走向心智成熟的方法。
  • 心理學:《少有人走的路》5,天性懶惰是阻礙心智成熟最大的障礙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人類懶惰的天性,是阻礙我們走向心智成熟的最大障礙。懶惰是逃避痛苦的原動力心智成熟必須通過努力和成長來實現,而懶惰是導致我們逃避問題和痛苦的原動力,是人生中一種可怕的消極力量。在懶惰天性的無意識支配下,我們總是習慣於逃避必要的痛苦,而寧願選擇走平坦的道路,殊不知這樣痛苦反而更加長久和沒有歸路,最終無法忍耐而出現各種問題。
  • 即便人生苦難重重,《少有人走的路》告訴我:砥礪前行不畏艱難
    腹有詩書氣自華。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梵羲讀書本期精華版解讀。今天我們要講的書是《少有人走的路》。在開始之前,我想先問你一個問題:你是否曾經感覺自己的運氣很差?好像做什麼事情,總會碰到些出乎意料的問題,生活遠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
  • 《少有人走的路》:那些我從中學到的道理(1)
    在眾多優秀的心靈成長類書籍中,《少有人走的路》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僅在北美,其銷售量至今已超過了700萬冊,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上停駐了近20年,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去年,年過30歲的我,偶然的機會買到了這本書。
  • 要談就談一場成熟的戀愛吧.
    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 這兩者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有一位聽眾,曾經分享過他身邊一個朋友的故事。 《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就能讓你重新認識自己,走向真正的成熟:我們常常會害怕改變,其實都是因為自己太懶了,懶得去適應新的環境,懶得去學習新的知識,涉足新的領域,但如果總是這樣的話,如何讓自己成熟起來呢?多數人人來勇氣就是不害怕。
  • 寫作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過程痛苦,前途光明
    文/墨語塵香讀了《少有人走的路》感觸頗深。心智成熟,自律,愛,是一條過程痛苦,前途光明的路,這是少有人走的路;而懶惰,拖延,放縱,自私自利,任性妄為,過程是舒服的,但是前途卻是黑暗的。寫作是一條少有人走的路。要想走好這條路,我們首先得是一個有愛的人,知道什麼是換位思考;知道什麼是推己及人;知道什麼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知道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心理學:《少有人走的路》你的問題,是因為謊言扭曲了心靈所致!
    派克寫的《少與人走的路》系列書籍,寫的是真的非常好!可以慢慢地帶領我們走出迷霧,遠離仿徨,矛盾和痛苦,看清楚真實的世界確實非常的簡單。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兩隻狼。一隻是「邪惡的狼」,代表著我們內心的畏懼,虛偽和謊言;另一隻是「善良的狼」,代表著我們內心的勇敢,誠實和真愛。
  • 4個原則,幫你掌握自律,建立成熟的心智
    為了幫助更多人擺脫心理疾病,他做過巡迴演講,並且曾試圖競選美國總統,期望通過當上總統,來幫助這個國家的民眾,當然最終他放棄了競選。他以20多年的從業經驗為基礎寫出了《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連續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體譽為「來自上帝之手」的時代傑作,創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蹟!
  • 心理學:心智成熟的明顯感覺就是,發現自己有了更多選擇
    心智不成熟的人,路越走越窄;心智成熟的人,路越走越寬。人格發展的方向是發現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如果你發現自己的路越走越窄,那麼意味著你沒有在發展,而是在倒退。人們在年輕的時候,追求個性化,追求與眾不同。但是對於需求的理解,心智成熟的人跟幼稚的人理解就不同了。不成熟的人認為社交的需求就是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能夠有人理解自己。這就意味著他們需要結識在認知、思想、信念、性格等各個層面都有一定共識的人。對於心智成熟的人來說,社交需求會更加實際一點。誰能夠真切地幫助到自己,就願意同誰做朋友。說的世俗一點,心智成熟的人,在社交中追求的更多的是既得利益的交換。
  • 《女兒們的戀愛》:異地戀不是最大的問題,伴侶的心智不成熟才是
    有人覺得,戀愛就應該好好戀愛,不應該想太多其他,但也有人認為,談戀愛的目的就是為了結婚,所以在戀愛時,必須要考慮到一些結婚的問題,更應該認真對待。綜藝《女兒們的戀愛》馬上迎來第二期的抉擇,也就是說,除了蕭亞軒以外的其他3個女嘉賓,都必須要做出是繼續和男嘉賓進行下一次旅程,還是說換對象的時候了。
  • 如果成年是指年齡,那麼做到這兩點,就是真正的心智成熟
    甚至心理上的年齡一直停留在比實際年齡更小的地方。總覺得xx歲的時候,一個夏天那麼久。成年之後沒有人告訴你該怎樣,更多的是自己的摸索,從剛開始假模假樣裝成大人,再到以過來人的口吻和假模假樣小大人去聊天。那麼真正的成熟應該是怎樣的,成年是不需要經過考試的。但是不一定每個人都知道那個答案。最差的結果是某天聽到有評價不成熟。
  • 心智成熟之路與身心靈平衡發展
    既然如此,面對不確定時的恐懼焦慮,只能說明我還不夠強大,既然是我自己還不夠強大,那就是自己的問題,而不是世界的問題,是我自己有功課沒學好。你可以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的解決它們,一步一步的學習該學的功課;也可以直接從根開始,找到所有問題的根源,那個根源的大節點,把它解決了,這張蜘蛛網就徹底瓦解了。我給自己更加正面的暗示:「我已經走在身心靈平衡的道路上了,在靈性層面的修行和肉身層面的訓練已經讓我找到了自己部分功課,還剩心理層面了,它將揭示給我什麼功課呢?」第二天,便遇到《少有人走的路》這本書。
  • 想要心智更成熟,你可以看這一本書!
    呦~大家好~心智的成熟需要一生堅持不懈持之以恆的努力,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少有人走的路。這是一本有關心智成熟的暢銷書,我讀完以後,覺得能給自己帶來很大提升,推薦給你們,我們共同成長。今天分享它的第一部分:自律人生苦難重重,遇到問題是常態,面對問題,你是哭哭啼啼還是奮勇前進?自律是解決人生問題最主要的工具。自律有四個原則: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忠於事實、保持平衡。實踐這些原則,關鍵取決於你的態度,勇敢的面對痛苦而非逃避。
  • 《少有人走的路2》:偽善到底有多恐怖?快遠離身邊偽善的人!
    你能夠分得清身邊偽善的人麼呦~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少有人走的路2》,在本文的第二章介紹了生活中偽善的人,偽善之人混跡在人群之中,他們就像正常人一樣,過著正常人的話,幹著正常人的事。第四,偽善之人都是惡性自戀之人,心理健康的人會努力去愛別人,他們關心所愛之人需求,把自己的需求暫時放在一邊,盡力去滿足對方。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讓對方的心理或者到成長,而且讓自己的心智得到了成熟,而留下的人則一心考慮的是自己,他們剛愎自用,橫行霸道,試圖去控制別人,根本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也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不管什麼時候都堅持自己是正確的,自己永遠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