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承認與否,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心理疾病。如果說以前中國人最大的問題是溫飽問題,那麼今日中國人最大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大多數人都存在心理健康缺陷,因為他們都有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總是不去應對問題和痛苦,抱怨上天的不公、自我的不幸,甚至用各種極端的方式去麻醉自我,讓自我不去想,營造一個與現實脫節的完美的虛幻空間,這無異於作繭自縛。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反映出人們不願意推遲滿足感的心理。直面問題,會讓人感到痛苦。而問題不會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並且可能會衍生出更多的問題和更大的痛苦,持續的時間也會更長。顯然,逃避問題是錯誤的,解決問題才是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核心原則,就是自律。
自律的四個要點: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歡樂與痛苦的次序,要有耐心,敢於等待,不急於享受,不因無法一蹴而就而拖延懈怠。我們不要貪圖暫時的安逸和一時成績的滿足,要時刻持續清醒的頭腦,工作時要先難後易,徹底克制自我拖沓的工作毛病,延長自我的滿足感;而對於承擔職責,我們對待問題要有承擔職責的勇氣,找出問題解決問題,增強自我的信心,尊重事實。
忽視問題的存在,反映出人們不願推遲滿足感的心理。直面問題會使人感覺痛苦。問題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阻礙心智的成熟。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問題降臨,必將帶來程度不一樣的痛苦體驗。儘可能早地應對它們,意味著推遲滿足感,放棄暫時的安逸和程度較輕的痛苦,體驗程度較大的痛苦,如此才會得到回報。此刻承受痛苦,將來就可得到更大的滿足感;而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承擔責任,就是要直面問題,不逃避,也不把問題往外面推。我們請求別人為自我做決定,是力圖把職責推給別人或組織,就意味著我們甘願處於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力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獨裁者、上司。為遠離職責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願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尊重事實,就是要正視真實的困境,不自欺欺人,越了解現實,越能解決問題。意味著如實看待現實,杜絕虛假,因為虛假與事實完全對立。我們越是了解事實,處理問題就越是得心應手;對現實了解得越少,思維就越是混亂。虛假、錯覺和幻覺,只能讓我們不知所措。我們對現實的觀念就像是一張地圖,憑藉這張地圖,我們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斷協調和談判。地圖準確無誤,我們就能確定自我的位置,明白要到什麼地方,怎樣到達那裡;地圖漏洞百出,我們就會迷失方向。這個地圖其實就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保持平衡,就是不怕痛苦,也熱愛幸福,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平衡的點,不過於極端。學會放棄,就學會了平衡。
人生是一場冒險。我們一生要經歷千萬計的風險,而最大的風險就是自我成長——走出童年朦朧混沌的狀態,邁向成年的理智和清醒。成長,像死亡一樣痛苦。也如同死亡的本質一樣,舊的事物消失,新的事物誕生。接受它,直面它,迎難而上,直至將其戰勝為止。然後,我們就可以活到更高的層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