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在街頭巷尾
或者飯店、
娛樂場所可能都會見過
這種列印照片的機器
↓↓↓↓↓↓
只要掃描屏幕上的二維碼,
就可以免費列印照片,
還可以有多種lomo模式的選擇,
人流量密集的場所比較多見。
這種「立等可取」的時髦和方便,
讓不少小夥伴躍躍欲試。
但是你想過嗎?
在你免費列印照片的同時
你的隱私也可能被
分分鐘洩露出去!
據悉,微信印表機每臺的硬體成本在3000元左右,運營維護成本每個月大約200元。此外,不僅顧客掃碼列印照片是免費的,就連提供給各家餐飲店的機器也不收取額外的費用。那麼,此類微信印表機企業如何盈利呢?
「印表機只是我們業務的前端環節。」某微信印表機負責人說,通過掃碼列印,可以吸收微信公眾號的訂閱客戶,「我們講究精準投放,即在餐飲店掃碼添加的就是美食公眾號、其他類型店面掃碼便是相對應的公眾號。每個微信號,每日精心推送一條,目前企業旗下的數個公眾號合計粉絲量已頗為可觀」。
「微微印」的硬體提供商「有點牛」上海分公司總經理許凌嵩說,目前已有數家廣告公司、餐飲店面等在與他們洽談合作事宜,待他們的業務模式逐漸成熟,回本盈利還是比較有希望的。
說白了,微信列印照片正是微信營銷的一種。據相關網際網路最新數據統計,目前中國手機用戶已經衝破十三億,而微信用戶已經突破七億,顯而易見,移動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一塊巨大的財富蛋糕。與此同時,微信作為一種便捷、實時、互動性極強的營銷手段,在發揮線上宣傳、互動的同時,也開始進入了O2O(線上與線下)的發展階段。
在列印出來的照片上,通常會有商家的logo、地址、聯繫方式等信息。
可能有人會想,照片列印出來之後,對商家取消關注就ok啦!
首先,你掃描的二維碼可能並不是列印照片的後臺運營二維碼!
鄭州市民小宋就曾經碰到一處微信照片免費印表機,掃了指示牌上的一處二維碼並關注微信號後,卻未出現上傳圖片的指令。仔細一看,才發現剛才加的居然是個做微商的個人微信號!指示牌上原來的二維碼上貼上了一張更小型的二維碼,有人用這種方式在圈粉!經過這次之後,小宋看見微信照片免費印表機都有些後怕,若是不小心掃到了病毒二維碼,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對方收集了用戶的照片及個人微信號,會做什麼用途?用戶並不知情!
據河南電視臺法治頻道報導,女子微信列印完照片之後,微信號就被盜了,然後在她的微信好友裡面各種發銀行卡帳號要求別人打錢。亂掃二維碼是有風險的,小心被盜號洩露信息。
有市民擔心,圖片編輯時,用戶要麼是把圖片傳給了這個剛關注的陌生公眾號,要麼是傳給了這臺免費印表機的運營後臺,總之並不是知根知底的第三方。第三方後臺通過了列印申請,用戶才能收穫一張免費照片。
據大河報報導:市民擔心個人隱私有洩露可能,是否屬實?
記者聯繫上一家位於廣州的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為微信照片印表機的生產商兼運營商。該公司工作人員表示,受權限限制,關注微信公眾號列印照片並不會洩露個人隱私。
「和其他微信公眾號後臺其實是一樣的,關注微信公眾號只能看到增加的粉絲暱稱、頭像、微信號等信息。」但在運營商後臺雲端的確能實時掌握在線印表機數,列印任務在線數,並獲取微信用戶的用戶名、頭像和所需列印的照片。「但系統會定時清除顧客列印的照片,不會洩露出去。對處理信息的技術人員公司也有嚴格要求,絕對不會做違法的事。」
手機網絡安全專家提醒,如今的微信號已成為個人重要的信息終端,通過微信上的多張圖片,可以了解一個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甚至分析出他的消費水平和消費傾向。隨著移動科技的發達,很多人的微信號還綁定了銀行卡等行動支付功能。所以個人隱私保護絕對不能大意。
而針對用戶擔心的第三方洩露隱私的問題,業內人士指出,關注微信公眾號只能看到增加的粉絲暱稱、頭像、微信號等信息,一般不會造成列印者的隱私洩露。但因目前尚無相關制約措施,全靠後臺工作人員的自覺自律來約束行為,會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尤其要警惕上述案例當中的「碼中碼」,因為從技術手段來說,一旦手機用戶掃碼成功,不僅會埋下安全隱患,甚至個人信息的洩露立刻就會成為現實威脅。
另外,與公眾號互動時也要把握住「度」。有些公眾號設置的遊戲很巧妙,用戶的個人信息並不是一次收集齊,其中一個性格測試遊戲可能僅要求填入生日和血型,另一個可能是「你的指紋與哪款車最相配」,有的遊戲還分男版和女版……而當這些信息最終匯集到這個公眾號上,就可能還原出完整的用戶信息,最終導致隱私洩露。
安全掃碼小貼士:
1.掃二維碼前,先核實來源,要確認二維碼公布方的身份,選擇官方或正規途徑發布的二維碼掃取,不掃來源不明的二維碼。
2.不要輕易通過掃二維碼訪問網站並提交個人信息。
3.掃描利益誘惑型、拉粉求支持型、折扣返利型二維碼前,需格外警惕。
小心!你的信息就是這樣被洩露出去
打電話約車,司機的手機竟然能自動顯示出你的職業?接到陌生來電,對方輕易說出你的身份信息?網際網路時代,一些看似平常的舉動,都暗藏信息洩露風險。社交平臺、應用程式、預裝軟體、自動登錄設置…這些方式都可能洩露你的信息!戳圖了解↓↓轉發提醒!
素材綜合中國經濟網、人民日報微博、廣州日報、都市快報等
編輯:楊新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