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晉升故事:不可不知的彼得原理

2020-12-14 職場百味園

職場故事:張軍是一名噴漆工,屬於公司的老員工,會調漆,噴漆技術在噴漆班組中是最好的,很多的產品外觀疑難問題,別人處理不了,到了張軍手中,就能夠得到解決。後來,噴漆車間的車間主任離職了,崗位出現了空缺,公司經過評估,決定把張軍晉升為車間主任。晉升的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張軍是老員工,對公司忠誠,能夠和公司同進退;二是張軍技術好,懂技術,可以帶領車間人員完成生產任務;三是張軍在本職崗位上表現出色,應該得到激勵,得到晉升;

張軍晉升到新的崗位後,也很努力。但是幾個月下來,噴漆車間的產能和效率比以前下降了。公司領導找張軍談話,張軍坦承自己壓力很大,表示無法勝任車間主任的崗位,最後選擇離職了。

這是一個失敗的職場案例,比較常見,比如:一個稱職的職員被晉升為主管後,卻無法勝任;一個優秀的中層幹部被提升為公司的高管後,而無所作為;如果你是張軍,你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一下職場晉升中的一個重要原理——彼得原理。它是指:在各種組織中,僱員總是趨向於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彼得原理有時也被稱為向上爬的原理。

對一個組織而言,一旦相當部分人員被推到其不稱職的級別,就會造成組織的人浮於事,效率低下,導致平庸者出人頭地,發展停滯。因此,這就要求改變單純的根據貢獻決定晉升的企業員工晉升機制,不能因某人在某個崗位上幹得很出色,就推斷此人一定能夠勝任更高一級的職務。

將一名職工晉升到一個無法很好發揮才能的崗位,不僅不是對本人的獎勵,反而使其無法很好發揮才能,也給企業帶來損失。

其次,我們要自我分析,切勿盲目樂觀

在職場中,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遇到晉升的機會,很多人都會選擇抓住機會。但我們可以稍微停頓一下,理性的思考,因為晉升帶來的不僅僅是權力和金錢,也會帶來責任和壓力。所以,我們要利用SWOT模型分析一下現狀,如果分析的結果不是那麼的槽糕,那自信的選擇接受;如果分析的結果很不樂觀,那就要委外回絕,千萬不能盲目答應,不要把自己送上斷頭臺。

最後,努力完成向上爬的過程,勝任晉升後的崗位

一般情況下,對公司而言,非常重視每一次的人員晉升,會給到晉升人員一個任前期限,一般是1-3個月,並會給到一定的資源支持。

對晉升人員而言,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剛開始在新晉升崗位是不稱職的,要想辦法去讓自己稱職,並將這個不稱職的過程和時間儘量縮短,切勿沉浸在晉升的喜悅之中。

聰明的職場人,會充分利用這個期限和公司給的資源,揚長避短,讓公司和其他同事看到一些工作業績,去證明自己能夠勝任新晉升的崗位,給公司信心,也是給自己信心。

啟發:職場如戰場,知己知彼,努力拼殺,才能百戰不殆。

(職場百味,有君一味,歡迎品嘗交流)

相關焦點

  • 識別「彼得原理」,3招打破職場「隔代親」魔咒
    其實,職場中這種「隔代親」的現象,用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基礎概念「彼得原理」,就可以很好的做解釋。01、究竟什麼是 「彼得原理」呢? 個人能力跟不上提拔的速度,衍生出職場中的「偏才」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Dr.
  • 令人尷尬的彼得原理 -為什麼有些平庸領導者不如下屬
    1彼得原理彼得原理在心理學上也被稱為「向上爬」原理,是美國學者勞倫斯 彼得在對組織中人員職務晉升的相關現象研究後得出的一個結論;在社會等級制度中,在達成共識的思維中習慣於對在某個等級上稱職的人員進行晉升提拔,因而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位置。
  • 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彼得原理
    現實的人員架構管理中,有個普遍現象:員工在低一級的職位上幹得好,組織就會將其提升帶較高一級的職位上,由此一直到將員工提升到一個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上後,組織才會停止對他的晉升。小明是汽車維修公司一名好學又聰明的學徒,不久被聘為正式的汽修師。
  • 20世紀最深刻的社會和心理學發現:「彼得原理」
    其二,個人在晉升之前往往是勝任的,然後被晉升到不能勝任的職位。今天,我們可以看到社會上發生的許多蠢事和一再的失誤,都是這樣造成的。為了避免本人被晉升到不能勝任的職位,我們只能巧妙地運用創意性的不勝任,將自己留在原來勝任的職位上。這不但有益於個人,同時也有益於組織和社會。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上來說,放棄了晉升,同時也就放棄了因晉升而帶來的更多的福利和利益。
  • 彼得原理-人往高處走,最終難勝任
    他根據成百上千個組織中不能勝任的失敗案例的分析,歸納出了彼得原理( The Peter Principle),其具體內容是:「在個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趨向於上升到他所不能勝任的地位。」彼得因此指出,每一個員工由於在原有的職位上工作成績表現好(勝任),就將被提升到更高一級的職位;其後,如果繼續勝任則將進一步被提升直至到達他所不能勝任的職位。
  • 《彼得原理》一語道出可悲真相
    #職場人生《彼得原理》這本書一語道破了其中原因。彼得原理、墨菲定律,帕金森定律,並稱為20世紀西方文化中最傑出的三大發現。01什麼是彼得原理?彼得原理指的是:只要有足夠的階級和足夠的時間,每一個人都能爬到自己不適合的位置,直到職業生涯結束。舉個例子:張全蛋10年到富土康公司任職,他的入職測驗上,口才分數高於平均值,因而被公司聘用為業務。
  • 從豐臣秀吉暖草鞋,看現代職場晉升難,為何別人晉升你卻不行?
    現代社會,不少人總認為自己懷才不遇,上級領導不懂得欣賞自己,升職加薪無望,未來不知路在何方。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就以豐臣秀吉為草鞋加溫為例,來看看如何活用工作流程來出人頭地。豐臣秀吉的諸多小故事中,其中一個極為著名的就是暖草鞋。當時天氣寒冷,於是豐臣秀吉將主君織田信長的草鞋放在懷中,用身體的溫度將草鞋變暖。
  • 彼得原理,為什麼別人能年入百萬?你真能勝任你的職位嗎?
    彼得原理是由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得通過大量觀察組織關係得出的結論:「在一個公司等級制度中,每個職工都將趨於他不能勝任的職位。」第二種是自我的「推動」,即通過自身努力和進步等獲得晉升。當今社會,第一種途徑是社會普遍採用的。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很多人崗位的晉升依靠領導提拔,或者依靠年限提升,等到年限夠的時候一下子就進入了上一層級的過渡。而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經過系統學習上一層級工作所需要的技能,對上一層級工作流程也沒有完全了解。所以很多人在步入新的崗位之初,會顯得手忙腳亂,而導致出錯率上升。
  • 從彼得原理想到的職場鬥爭套路和組織形態變革
    勞倫斯 彼得是一位美國學者,他提出了著名的彼得原理,那就是:在一個組織內部,如果管理層級足夠多,一個人總會被提升到自己不能勝任的那個層級。舉個實際的例子來說吧,這樣會更形象。在層級制的管理架構下,基本上所有人都逃不脫彼得原理的預言。在職場之上,彼得原理屢屢應驗,咱們來一起看看這些例子:第1個,職場之上,有的時候為了限制一個管理者的影響力,會把他提升到不能勝任的級別,這樣就達到了既保住職位,又限制行動的目的,也就是把這個管理者架空了。
  • 職場上,晉升很快的人,身上都有4個特點!
    作者 l Chris long(龍秀文)來源 l YouCore(ID:YouCore)職場中總有人晉升很快。這種事免不了有運氣因素,但也有一些規律性的東西確實能夠加快晉升速度,特別是你職位還不算高的時候。
  • 職場中,職位晉升靠的究竟是什麼?過來人:這三樣缺一不可
    初入職場的新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如何才能夠得到領導賞識,獲得職位晉升?在企業的晉升制度中,大都寫了這三條:一、工作能力;二、個人貢獻;三、忠誠度。但在職場久了,你會發現,升職的人大多都是和上級走得很近,喜歡拍領導馬屁的人;而踏踏實實幹活的人,如果沒有特別的機遇,可能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會一直呆在一個基層崗位上。那麼在職場中,職位晉升靠的是什麼?我們來聽聽某位職場資深人士的故事。
  • 職場中友情不要當真,不要因為職場友情影響你的晉升
    也有其他人說友情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遇事之時可以暢所欲言,但職場中的友情又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有一些人認為友情可以使同事在工作期間相處根融洽,從而使生活變得更充實。其實不然,職場中的友情遠遠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職場即是一個合作的舞臺,又是一個可怕的戰場。職場就像是擠公交車,處處要拼命搶奪,時刻都存在著危險。
  • 在職場中,怎樣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快的晉升?
    在職場,誰不想取得更大的成就、更快的進步?要知道,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的成功。總結多年來自己的經驗體會,分析多名身邊朋友的發展軌跡,得出以下幾點結論。一、成績是第一位的。別相信只要有關係、只要送大禮就能快速晉升的瞎話,那只是極個別現象。
  • 職場溝通的重要性——如何擴大自己的晉升空間(豆瓜)
    那麼,職場溝通的重要性——如何擴大自己的晉升空間?職場溝通的重要性——如何擴大自己的晉什麼時候開始演講表達能力已經成為職場招聘的必要條件之一了?並且舉足輕重。職場溝通的重要性——如何擴大自己的晉升空間「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一個人成功的85%是靠和他的人際溝通和演說能力,只有15%跟他的專業技能相關。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別人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在職場,請不要「開黃腔」,積極正能量會讓你晉升更快
    後來漸漸地發現,在職場上遇到過很多翻譯,在工作上時刻都跟著的日本人,幾乎都是在給他們傳達職場上面的正能量,教她們專業知識讓其儘快融入翻譯角色,教她們商務禮儀讓其儘快適應商務上的規矩等,所以後來很多翻譯都神奇地晉升了,有的是課長有的是部長。
  • 從小職員到高管,論令貴妃三大法則運用,對職場晉升的關鍵影響
    魏瓔珞對自己謎一樣的自信就是自我效能高的體現,這促使她在整個(宮鬥)職場工作中,精進了工作方法,提高了做事手段,最終晉升為高層管理皇貴妃(只用了20年到達職場巔峰)。 這一韌性,始終貫穿整部劇,而讓她走向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我總結了主要有五個關鍵點。
  • 在職場,你不可不知的4個效率法則、24個工作思維,看完受益匪淺
    在職場,你不可不知的4個效率法則、24個工作思維,看完受益匪淺,行走職場必備!一、養成好的工作習慣1.每天繪製一個表格,讓表格來幫助你安排每天的工作。只要你養成繪製表格的習慣,表格就自然會幫你安排工作,讓你每一天的的工作都在有條不紊中度過。
  • 關於職場晉升,這是我的10條具體建議
    毫不誇張地說,你的職業化程度決定了你的晉升速度和上升空間。那麼,到底什麼是「職業」?我職業生涯的第一課,叫做Professionalism(職業化),這門課讓我受益至今。它讓我從踏入職場的第一天起,就養成了特別好的職業習慣。今天,我也想把這些職業習慣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你在職場晉升的道路上,如虎添翼。
  • 通過領導考驗,成功晉升,但亞力山大,無法開展工作,怎麼調整?
    玲行職場職場永遠處於競爭狀態,即使通過了領導的重重考驗以後,成功晉級,但後面的道路並不平坦。剛坐上領導之座的你,還沒來得及享受領導者應有的榮耀,如臨深淵的恐慌早已襲上心頭,感覺壓力山大,但又無從下手,不知如何是好。小編想說的是,幾乎每個人晉升後工作壓力都會變大,這是很正常的。職場中的壓力和你背負的責任是成正比的,之所以領導會選中你,是因為他認為你能夠背負起這份責任。你感覺肩上的責任很重,那是因為你還沒有克服這個職位帶來的壓力,那麼你需要做好以下三點。
  • 職場員工:學會高效率溝通,你的職場晉升之路也能平步青雲!
    職場不是以年齡論資排輩的地方,能否做到有效溝通,高效率完成領導安排的任務,才是職場人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有效溝通,簡單說就是有結果、有截止時間、溝通雙方都了解溝通目標,能夠讓事情快速進行下去的一種溝通方式。只有當溝通效率能夠大幅提升時,我們才能夠提高工作效率,更高效地完成公司領導安排的任務。那職場人士如何做到有效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