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反詐進行時】網上炒鞋想致富?騙起人來超邪乎!

2021-01-09 澎湃新聞
【上海反詐進行時】網上炒鞋想致富?騙起人來超邪乎!

2020-09-24 16: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網絡上最近流傳著這麼個段子

「球鞋一面牆,堪比一棟房」

一些人搶到限量版球鞋後

再轉售出去獲得高額利潤

限量球鞋價高、需求大、有利可圖

也讓不法分子搞起了歪門「鞋」道

騙子在各類社交平臺轉發「炒鞋」題材內容

併科普球鞋發展歷史、鞋文化等內容

把自己包裝成「大咖」

時不時再貼出一些昂貴限量款球鞋

讓人感覺有經濟實力

不斷暗示自己有除了收藏還兼賣鞋

「有貨源、有關係」

接著再鼓吹部分鞋今後價值必然高漲

還會貼出一些「成交記錄」

來營造買賣火熱的假象

而一些涉世不深、幻想暴富

或有相同愛好的年輕人慢慢被拉進「炒鞋」陷阱

各種作假各種包裝

可以說為了忽悠「新人入坑」

騙子還是很「拼」的!

騙子會給被害人發去

一個看「炒鞋指數」的平臺

以顯示自己價格「很公允」

此時被害人已充分信任騙子

往往大幾千的鞋子一拿就是「幾雙」!

錢落了袋後騙子再以

「快遞丟件、天氣延誤」等為由拖延發貨

或者直接發假貨

「炒鞋」騙局中往往參與者眾多

受損金額巨大

此外一些收到假鞋、仿鞋的更是大有人在

如今稀缺商品均

存在不同程度的炒作現象

尤其是不法分子在其中混水摸魚

炒鞋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一定要量力而行

買鞋應通過正規的平臺或渠道

原標題:《【上海反詐進行時】網上炒鞋想致富?騙起人來超邪乎!》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反詐進行時】當理髮店老闆認識「教育局領導」...
    【上海反詐進行時】當理髮店老闆認識「教育局領導」...近日,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石泉路派出所接到市民劉女士的報警電話稱:其為辦理孩子入學事宜被某理髮店老闆嵇某騙了20萬元,目前正在店內向嵇某討要說法。
  • 【上海反詐進行時】一塊錢搶手機?你信嗎?
    【上海反詐進行時】一塊錢搶手機?你信嗎?辦案民警介紹到,「這些人往往選擇深夜或凌晨進行直播,頭戴面具、造型誇張,也會使用變聲軟體鼓動、迷惑直播間觀眾。」
  • 自稱自己手上有阿迪、耐克限量鞋,1個月狂騙學生超30萬,受審時竟穿...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 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 。看著奇貨可居 一些「炒鞋族」不惜重金 四處尋找購買 等待著升值……自稱自己手上有阿迪、耐克限量鞋,1個月狂騙學生超30萬,受審時竟穿著這雙鞋▲點擊查看電視新聞報導
  • 炒鞋風險驚動央行上海分行 炒鞋為何越炒越「邪」
    消費者:現在炒房不行,炒股不行,就炒鞋。在這些排隊買鞋的人群中,記者還了解,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人,是鞋販子專門僱來的。業內人士:對真正喜歡球鞋的人來說,基本不可能原價買到限量版球鞋。當天,記者在某球鞋交易平臺查詢看到,一款發售價為1199元的鞋在發售後,價格就漲到了4499元。
  • 「殺豬盤」開始瞄準歪果仁,不懂英語照樣騙,24人被抓獲!
    內江市反詐中心最簡單 / 實用的電信詐騙【防騙指南】假冒白富美,通過花言巧語發展虛擬戀情,贏得被害人情感信任之後,要求被害人在專門建立的投資平臺進行投資,然後「手起刀落」詐騙錢財,這就是俗稱「殺豬盤」的電詐手段
  • 「炒鞋」風潮為何愈演愈烈?
    比如,2015年阿迪達斯的第一雙Yeezy問世時,初代Yeezy Boost750僅發售了9000雙,當時還有消息稱只有阿迪達斯的VIP用戶才有資格購買,結果,該款鞋從原價350美元在黑市炒到了10倍以上的價格。第二個原因是「炒鞋」不需要大量的資本,操作十分簡便。
  • 馬上評︱「炒鞋」者們不懂,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炒鞋」炒的並不是鞋,而是一種變了形的「期貨」。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都沒有搞清楚「炒鞋」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原先我以為,「炒鞋」可能是因為年輕人鍾愛某鞋款,以至於奇貨可居。可隨著「炒鞋」熱度的不斷高漲,連我這個純粹的局外人,也漸漸發現了其中的不對勁。平心而論,「炒鞋」的野蠻生長,已經和炒鞋者愛不愛鞋、懂不懂鞋沒有半毛錢關係。眾多分析早已表明,「炒鞋」炒的並不是鞋,而是一種變了形的「期貨」。說到底,那些狂熱的「炒鞋」者腦袋裡想的,無非是那些「一夜暴富」式的童話罷了。
  • 炒鞋退潮後,炒鞋者怎麼樣了?
    不過仍有不少人相信只要尊重市場規律,球鞋也能作為一種投資工具。炒鞋老鼠倉2019年夏天,炒鞋致富的故事遍地流傳,在校大學生成為了主角。連夜排隊15個小時後,北京某高校學生趙子涵獲得了原價購買adidas Yeezy Boost 350 V2 Black的資格。
  • 反詐「網紅」民警蘇興博:把反詐當成一種生活
    「電信網絡詐騙其實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很難分辨,因為咱們每天想的就是工作和家庭生活,不會把太多精力放在這些資金管理等方面,很多時候騙子說起你有什麼什麼帳戶,一般人很難一下分清到底是怎麼回事。」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的發生,往往是從犯罪分子與受害人聯繫上開始,然後會有一個洗腦的過程,慫恿和誘騙受害人轉帳,待受害人轉帳後,犯罪分子會用最快的方式將錢款轉移,然後到洗錢分贓。
  • 莆田鞋,是炒鞋經濟的噩夢嗎?
    大多都會弄一面鞋牆作為背景,給人很專業的視覺感。通過外觀、細節和產品用料等,將正版鞋與莆田純原鞋對比,但其價格常常只有正版鞋的2-5折,來凸顯出莆田鞋的高性價比。除了和正版鞋進行對比外,還有光明正大將不同等級的莆田鞋進行對比,教大家如何選購好的莆田鞋,長期以往,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動心打算試水了。另一種是熱門視頻引流。
  • 「淨網2020|上海反詐進行時」一塊錢搶手機?快來刷禮物!
    夜深時分,一名打扮誇張的「女主播」在鏡頭前賣力吆喝著,邀請觀眾加入所謂的「粉絲群「,入群後可以低價購買他們網店的商品。這些商品相當有誘惑力,1塊錢可搶購手機、9.9元購買名牌運動鞋…….當然,入群是有門檻的,前提是要給主播刷夠一定數額的「禮物」。
  • 莆田鞋是炒鞋經濟的噩夢嗎?
    大多都會弄一面鞋牆作為背景,給人很專業的視覺感。通過外觀、細節和產品用料等,將正版鞋與莆田純原鞋對比,但其價格常常只有正版鞋的2-5折,來凸顯出莆田鞋的高性價比。除了和正版鞋進行對比外,還有光明正大將不同等級的莆田鞋進行對比,教大家如何選購好的莆田鞋,長期以往,已經有不少小夥伴動心打算試水了。另一種是熱門視頻引流。
  • 想靠炒幣炒鞋財務自由?泡沫來了,沒傾家蕩產就燒高香吧
    「25 歲學生炒鞋月入百萬」、「炒盲盒最高溢價近 40 倍」、「23歲炒幣賺了一個億」……網上有段子稱:炒房是 70 後的狂歡,炒股是 80 後的瘋狂,炒幣是 90 後的荒誕,炒鞋、炒盲盒是 00 後的盛宴……這似乎是一個「萬物皆可炒」的時代。
  • 【上海反詐進行時】被騙掉的錢回來了!——上海警方向市民返還被...
    2020.12.01 「失而復得」的被騙款 10月起,全國部署開展「斷卡」行動以來,上海公安機關周密部署、重拳出擊,堅持「以打開路、以打促治、以打促防」,集中力量依法嚴厲打擊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有效遏制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勢頭。
  • 網絡買鞋需謹慎,小夥炒鞋「詐騙」30餘萬,買家仍「深信不疑」
    2019年,「炒鞋」一詞火爆全網,當時的「炒鞋」還是一個稍微正面的詞語,畢竟確實有不少人通過炒鞋賺了錢,但是久而久之,炒鞋的意義變了。2020年,「炒鞋」一詞再度登上熱搜,只不過這一次,「炒鞋」變「詐騙」了。
  • 【東方110】行而不輟 未來可期 《東方110》特別節目《反詐實錄...
    《東方110》特別節目《反詐實錄》播出獲廣泛好評由上海市公安局和上海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聯合製作的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民主派出所通過反詐平臺成功止付一起電信...
    12月8日晚20時許,轄區群眾劉某到派出所報警稱,自己被人以在手機上辦理郵儲蓄白金副卡,銀行卡上1萬元錢被轉走了。接到警情後,值班民警迅速向副所長徐權進行了匯報。經了解,劉先生在學府街一飯店吃飯時,手機接到一個以辦理郵政儲蓄白金副卡的簡訊連結,點進去後,顯示的是中國郵政儲蓄手機銀行界面、劉先生按照提示要求輸入姓名、銀行卡號、手機驗證碼,也沒怎麼看簡訊的具體內容,再準備輸入第二次的驗證碼時,就發現手機銀行卡裡的錢被一名叫郗曼的人轉走1萬元。聯想到近期公安機關正在開展的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宣傳,感覺自己被電信詐騙了,就立即打車到派出所進行了報案。
  • 多名炒鞋族被騙30萬元 最小受害者尚在讀高中
    近年來,「炒鞋熱」悄然流行,市場價數百、上千元的鞋子打上「限量版」標籤,經過炒作,便有了可觀的溢價,部分鞋子竟被炒到每雙數萬元。看著奇貨可居,一些「炒鞋族」不惜重金,四處尋找購買,等待著升值……不過,這種求「鞋」若渴的心態,也極易被不法分子覬覦和利用。
  • 「炒鞋」「炒裙」玩不得
    但不是所有鞋子都能炒,大多是一些限量版的球鞋。據介紹,目前國內已有10餘個「炒鞋」平臺,包括毒、Nice、鬥牛、識貨、切克、Drop store、95分球鞋、盯潮等,呈現出參與者數量多、交易量大、價格波動劇烈等特徵。 以Air Jordan 1今年2月份發布的一款聯名鞋為例,發售價格僅為1399元,而目前在毒App上售價30999元起。
  • 「炒鞋」不是創業正道
    作者:空軍軍醫大學副教授 劉婷婷  近日有媒體報導,一些大學生創業去「炒鞋」,結果卻變成了不法分子的「獵物」。去年5月到7月,19歲的小黃因「炒鞋」,被一位山東泰安的20歲小夥子嚴某騙了135萬餘元,由此陷入了客戶的追債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