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9號,湖南省文明辦發布2020年12月「湖南好人榜」。 陳亮偉的名字位列其中。也許你對這個名字還不夠熟悉,但是當提到他的名頭「祁東縣啟航學校校長」時,相信不少人的內心為之一顫。
近段時間,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成了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合唱團的精彩表現震撼了不少人。合唱團的優秀表現與創始人陳亮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今天的榜樣力量
我們就來說說
這位留守兒童口中的「陳爸爸」
湖南好人陳亮偉
「在我們農村,如果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讀書,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請大家可以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去讀書。」筆挺的身板,精瘦的身材,有點書生氣,這是記者見到陳亮偉時的第一印象。面對這一群留守兒童們的爺爺奶奶,陳亮偉口中的「我們學校」正是他2016年創辦的祁東縣啟航學校。
走進啟航學校,要經過一個陡坡。在這個陡坡的路面上,寫著八個醒目的黃色大字:「人生輝煌,從此啟航」。
啟航學校位於祁東縣官家嘴鎮大源村,是一所民辦寄宿制農村學校。這所學校有1565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有1361人,佔86.9%。
回鄉創辦學校對於陳亮偉而言,絕非偶然。1982年10月,陳亮偉出生於祁東白地市鎮洪塘衝村的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和爺爺一起長大的陳亮偉深深明白,留守兒童內心的孤獨和需求:「我算是中國的第一代留守兒童,從小也是跟著爺爺長大的,所以對留守兒童的求學、生活的場景也是歷歷在目。初衷就是扶貧扶智,讓我們貧困地區的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打造他們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們在機會面前,可以有平等選擇的權利,讓他們有更多的挖掘和發現自己潛能的機會。」
說幹就幹,在充分評估可行性,得到教育部門批覆後,陳亮偉舉債1000多萬,籌措資金6000多萬,歷時兩年半,建成了這所集幼教、小學、初中於一體的寄宿制留守兒童學校。學校創辦時,陳亮偉助學金獎學金便一同設立,對一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做出了減免學費的承諾。
辦學4年來,陳亮偉資助的貧困學生在逐年增加,而啟航學校從開學第一天起,學費卻從來沒有增加過一分錢。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陳亮偉在北京、長沙、廣東等地創辦的考研培訓機構遲遲不能開課。過去靠著這些外來資金維繫的啟航學校,也遇到「缺血」的大麻煩。為此,陳亮偉變賣了4臺汽車和公司的一些股份,做到了疫情期間學校不減員一人、教師工資照常發放。不少家庭擔心學費減免會受影響,陳亮偉也是第一時間打消了大家的顧慮:「我們是打消了他們的疑慮,原來每個學期,家長送孩子過來的時候,還要我籤字 今年我把這個流程都簡化了 籤字也免了 直接把名單統計出來之後 直接籤完一個總名單到財務那邊統一給他們減免。」
陳亮偉的付出,贏得了父老鄉親們的交口稱讚。祁東縣官家嘴鎮 馬止亭村黨總支書記 周愛國說:「對家裡比較貧困的,他減免學校,特別的優惠。特別是給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的家庭減輕了相當大的負擔。」
為了讓留守兒童敞開心扉,健康成長。陳亮偉成立了一支留守兒童合唱團,讓孩子們從合唱中提高素質、獲得快樂。
記者問:「唱歌能給你帶來什麼?」
學生趙佳欣:「快樂,就感覺有個人陪我一樣。」
學生肖瑤瑤:「每次唱完歌感覺都很開心。」
學生肖喜瑩:「因為每次唱完歌感覺心裡都很舒暢,很平靜那種。」
陳亮偉向記者談到了啟航學校的文化理念、辦學理念、學校優勢、特色課程和愛心助學活動計劃。
陳亮偉說祁東縣啟航學校的辦學特色是 「十個一」:一流好品格、一身好體魄、一生好習慣、一個好興趣、一種好思想、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項好才藝和一門好外語。在音體美、作文、演講等素質教育方面,陳亮偉主張邀請名人大師授課指導。比如,指導留守兒童合唱團唱歌的老師,就是他特別邀請來的湖南科技大學音樂系教授王育霖:「在一次吃飯的時候,他說師兄,我建了一所留守兒童學校,他說你有沒有興趣到我們那去參觀一下。我說很好,我就來了,來了之後就看見一個孩子,那個眼神是一種孤獨,一種渴望,所以當時觸動很大。我們兩個的想法不謀而合,當時就決定,我說可以!我們就建立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
11月6號晚
北京
國家大劇院
當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音樂響起,來自祁東縣啟航學校42名身著紅色校服的孩子登上舞臺,投入地歌唱。合唱團也一唱成名,被各大媒體譽為中國「放牛班的春天」
陳亮偉相信,祁東縣啟航學校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必將照亮世界某一個角落……而他也將不忘自己的初心,為更多大山裡的孩子的夢想插上勇敢而堅強的翅膀……
「我想回到自己的老家,建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校,也想通過15年的努力,把它打造成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的標杆,從20歲到現在,我今年38歲了 18年來一直在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
(來源:938瀟湘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