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力量|大山裡留守兒童們的「陳爸爸」——陳亮偉

2021-01-07 雨花發布

2020年12月29號,湖南省文明辦發布2020年12月「湖南好人榜」。 陳亮偉的名字位列其中。也許你對這個名字還不夠熟悉,但是當提到他的名頭「祁東縣啟航學校校長」時,相信不少人的內心為之一顫。

近段時間,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成了各大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合唱團的精彩表現震撼了不少人。合唱團的優秀表現與創始人陳亮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今天的榜樣力量

我們就來說說

這位留守兒童口中的「陳爸爸」

湖南好人陳亮偉

「在我們農村,如果要改變命運,只能靠讀書,所以請大家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請大家可以把孩子送到我們學校去讀書。」筆挺的身板,精瘦的身材,有點書生氣,這是記者見到陳亮偉時的第一印象。面對這一群留守兒童們的爺爺奶奶,陳亮偉口中的「我們學校」正是他2016年創辦的祁東縣啟航學校。

走進啟航學校,要經過一個陡坡。在這個陡坡的路面上,寫著八個醒目的黃色大字:「人生輝煌,從此啟航」。

啟航學校位於祁東縣官家嘴鎮大源村,是一所民辦寄宿制農村學校。這所學校有1565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有1361人,佔86.9%。

回鄉創辦學校對於陳亮偉而言,絕非偶然。1982年10月,陳亮偉出生於祁東白地市鎮洪塘衝村的普通農民家庭。從小和爺爺一起長大的陳亮偉深深明白,留守兒童內心的孤獨和需求:「我算是中國的第一代留守兒童,從小也是跟著爺爺長大的,所以對留守兒童的求學、生活的場景也是歷歷在目。初衷就是扶貧扶智,讓我們貧困地區的學生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打造他們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們在機會面前,可以有平等選擇的權利,讓他們有更多的挖掘和發現自己潛能的機會。」

說幹就幹,在充分評估可行性,得到教育部門批覆後,陳亮偉舉債1000多萬,籌措資金6000多萬,歷時兩年半,建成了這所集幼教、小學、初中於一體的寄宿制留守兒童學校。學校創辦時,陳亮偉助學金獎學金便一同設立,對一些家庭貧困的孩子做出了減免學費的承諾。

辦學4年來,陳亮偉資助的貧困學生在逐年增加,而啟航學校從開學第一天起,學費卻從來沒有增加過一分錢。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陳亮偉在北京、長沙、廣東等地創辦的考研培訓機構遲遲不能開課。過去靠著這些外來資金維繫的啟航學校,也遇到「缺血」的大麻煩。為此,陳亮偉變賣了4臺汽車和公司的一些股份,做到了疫情期間學校不減員一人、教師工資照常發放。不少家庭擔心學費減免會受影響,陳亮偉也是第一時間打消了大家的顧慮:「我們是打消了他們的疑慮,原來每個學期,家長送孩子過來的時候,還要我籤字 今年我把這個流程都簡化了 籤字也免了 直接把名單統計出來之後 直接籤完一個總名單到財務那邊統一給他們減免。」

陳亮偉的付出,贏得了父老鄉親們的交口稱讚。祁東縣官家嘴鎮 馬止亭村黨總支書記 周愛國說:「對家裡比較貧困的,他減免學校,特別的優惠。特別是給貧困家庭,留守兒童的家庭減輕了相當大的負擔。」

為了讓留守兒童敞開心扉,健康成長。陳亮偉成立了一支留守兒童合唱團,讓孩子們從合唱中提高素質、獲得快樂。

記者問:「唱歌能給你帶來什麼?」

學生趙佳欣:「快樂,就感覺有個人陪我一樣。」

學生肖瑤瑤:「每次唱完歌感覺都很開心。」

學生肖喜瑩:「因為每次唱完歌感覺心裡都很舒暢,很平靜那種。」

陳亮偉向記者談到了啟航學校的文化理念、辦學理念、學校優勢、特色課程和愛心助學活動計劃。

陳亮偉說祁東縣啟航學校的辦學特色是 「十個一」:一流好品格、一身好體魄、一生好習慣、一個好興趣、一種好思想、一手好漢字、一副好口才、一篇好文章、一項好才藝和一門好外語。在音體美、作文、演講等素質教育方面,陳亮偉主張邀請名人大師授課指導。比如,指導留守兒童合唱團唱歌的老師,就是他特別邀請來的湖南科技大學音樂系教授王育霖:「在一次吃飯的時候,他說師兄,我建了一所留守兒童學校,他說你有沒有興趣到我們那去參觀一下。我說很好,我就來了,來了之後就看見一個孩子,那個眼神是一種孤獨,一種渴望,所以當時觸動很大。我們兩個的想法不謀而合,當時就決定,我說可以!我們就建立一個留守兒童合唱團。」

11月6號晚

北京

國家大劇院

當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音樂響起,來自祁東縣啟航學校42名身著紅色校服的孩子登上舞臺,投入地歌唱。合唱團也一唱成名,被各大媒體譽為中國「放牛班的春天」

陳亮偉相信,祁東縣啟航學校中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夜空中最亮的星,必將照亮世界某一個角落……而他也將不忘自己的初心,為更多大山裡的孩子的夢想插上勇敢而堅強的翅膀……

「我想回到自己的老家,建一所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校,也想通過15年的努力,把它打造成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的標杆,從20歲到現在,我今年38歲了 18年來一直在堅持自己最初的夢想。」

(來源:938瀟湘之聲)

相關焦點

  • 「乘風破浪的姐姐」赴祁東 與留守兒童合唱團「尋找最美的聲音」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姐姐們在與留守兒童的相處過程中,以身作則支持鄉村扶智,發揮自己專業技能,和孩子們共同感受音樂的治癒能量。對於孩子們而言,「自由歌唱」喚醒了他們逆境中向上的自信和勇氣。「音樂可能無法改變命運,但它可以改變一個人。」姐姐們通過自己的視角見證了音樂給這裡的留守孩子們帶來的改變。
  • 公益詩集《大山裡的小詩人》出版:鄉村留守兒童的詩心
    「是光詩歌」的小詩人在田間採風由公益組織「是光詩歌」發起、果麥文化編輯製作的《大山裡的小詩人》,於2020年5月第二個周末「母親節」上市,收錄了120首鄉村兒童手抄詩和73幅隨書插畫。與以往兒童詩集不同的是,這本詩集收錄的所有詩作,均出自7至15歲的留守兒童或鄉村兒童。其中很多孩子的父母遠離家鄉,在遙遠的大城市打工謀生,被留下的孩子們面臨著孤獨、情感缺失、無人照管的困境。孩子們筆下的詩句稚嫩樸素,表達的卻是他們心裡最真實的情感。
  • 【故事】三明建寧:「真愛6+1」關愛留守兒童!這所大山裡的學校沒有...
    這所大山裡的學校沒有讓一個孩子掉隊……(992) 2020-08-30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棉襖進大山:陝西米脂讓1230名留守兒童溫暖過冬
    12月15日,陝西米脂縣愛滿銀州志願服務中心開展的「小棉襖進大山」活動走進該縣鎮子灣小學,為困難留守兒童送去冬季新棉衣,也標誌著該縣「小棉襖進大山」暖冬項目正式啟動。 「2018年的11月,我們創立了『小棉襖進大山』暖冬項目,創立的初心是為全米脂縣的貧困兒童募集捐贈冬季禦寒棉襖和學習用品,讓他們在一個個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濃濃的暖意。
  • 湖南留守兒童用歌聲唱出「幸福的模樣」
    5月27日,衡陽市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50名孩子用歌聲唱出了《幸福的模樣》。「幸福是什麼模樣?是常常坐在爸爸的肩上。幸福是什麼模樣?是天天依偎媽媽的身旁…」童聲澄澈而優美,不少孩子眼泛淚光。
  • 衡陽祁東留守兒童合唱團,唱出幸福的模樣!
    今天,我們繼續關注衡陽祁東湖南首支留守兒童合唱團的故事。在排練舞臺劇的間隙,學校和指導老師們特意為孩子留出了一天時間,前往湖南科技大學參觀。留守兒童合唱團孩子首次走進大學校園早上六點半,清晨的陽光穿透薄霧,給群山鍍上一層金黃。祁東縣啟航學校的42名合唱團學生登上大巴車,前往220公裡以外的湖南科技大學。
  • 「媽媽工廠」留下媽媽 讓留守兒童告別留守
    改變農民工「有家的地方沒有工作,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媽媽工廠」留下媽媽 讓留守兒童告別留守新學期開學了,清晨6點,家住武漢黃陂區王家河街的黃紅霞就起床了,準備好早餐,喊起兒子一起吃過之後,她把兒子送進了就讀的小學。上午7點半,她準時來到工廠,一天的工作開始了。中午下班,她從學校接回兒子,吃過飯送到學校,她再上班。
  • 「故事」三明建寧:「真愛6+1」關愛留守兒童!這所大山裡的學校沒有...
    學校現有學生302名,其中留守兒童190名,佔比62.9%。為解決留守兒童家庭教育、關愛缺失等突出問題,客坊鄉探索總結出留守兒童關愛模式——「真愛6+1」:「6」包括曉真情、繪真景、系真愛、育真人、懂真規、吐真言,「1」指的是學習一項體藝技能,讓孩子們學有所樂、學有所長。
  • 慈利通津鋪鎮小山村留守兒童香香小女孩 願她心靈不再「留守」
    留守兒童的根本原因探討?1)城市化的推進。不可阻擋的趨勢,農村人口流入城市,城市擁有更多的產業、就業機會、財富、機會,甚至可以擴展為教育、醫療、娛樂等,方方面面都領先於農村,且是本質化的領先。2)父母。留守兒童的父母們,大多是在城裡生活不太順利,或者說沒有足夠的富餘,以致於無力將農村的孩子接過來。無論是時間、精力、金錢,都是。
  • 開江縣永興鎮發布農村留守兒童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
    一、現狀及分析由於各級黨政領導的重視,教育部門的努力,社會各界的關懷,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和健康等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解決,許多留守兒童有理想、有抱負、有孝心,大部分學生身體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強,想考上理想的大學,走出大山、跳出農門,但從調查的結果看,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 通大「扶苗」志願者情撒貴州留守兒童 從濠河之畔到大山深處
    通大「扶苗」志願者情撒貴州留守兒童 從濠河之畔到大山深處 2020-12-02 10:31:23 來源: 南通網
  • 網易郵箱郵筒落地山區,網友2.5萬封愛的回信致留守兒童
    在大山裡,還有這樣一群朝著「高考改變命運」奔跑的人兒值得關注。7月9日,網易郵箱與藍信封機構攜手,在廣東河源市連平縣貴東中學落地了一個實體郵箱。 關於爸爸媽媽不能經常回家的問題,他們是這樣回答的…… 網友多多:爸爸媽媽沒有不喜歡你,他們真的很愛你,想給你更好的生活,才不得不離開你去大城市打拼,不能陪你長大爸爸媽媽也很難過。把你的思念告訴雲朵,讓它帶給爸爸媽媽,其實他們也在想你。
  • 寧鄉市溈山鄉九年制學校:為大山留守兒童鋪就全新成長路
    這裡常年雲遮霧繞、奇峰陡立,但因地勢較高、耕地較少、交通不便、經濟薄弱,青壯年男女皆外出打工,留守兒童較多。茶山雲霧繞留守兒童採茶忙山茶園,翠的茶樹,一叢一叢,相依相靠,構成了滿山遍野的綠。「茶山層層彩雲繞,我們和彩雲一樣飄……」隨著悠揚的採茶歌聲,一群身著茶藝古裝的活潑小姑娘踏著輕快的腳步,出現在茶園裡,帶著山妹子特有的清純,融入這滿山煙雨的綠色中。這群10多歲的小姑娘,綻放著燦爛的笑容,雙手在枝葉間舞動,有時獨唱,有時合奏,一片片細芽飛入簍中。「這採茶有什麼講究?是不是嫩葉就可以摘?」「那不行呢!
  • 「12355」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
    聯合塔嶺鎮中心小學開展 " 希望,愛在陽光下 " 活動晨報訊(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劉坤) 和爸爸媽媽一起最開心快樂的往事,始終無法釋懷的難過記憶 ……6 月 29 日,大連 12355 青少年服務臺聯合莊河市塔嶺鎮中心小學開展 " 希望
  • 十萬大山裡的潛心耕耘者——記廣西石化駐村第一書記陳作文
    雨後的十萬大山清澈明淨,雲霧繚繞,圖景猶如仙境一般,美麗而又神秘。蒼翠欲滴的濃綠鋪蓋在山林間,夾雜著泥土和綠植芳香的清新空氣沁人心脾……防城港上思縣平福鄉那明村的第一書記陳作文就是呼吸著這樣的空氣,紮根於扶貧一線,耕耘在十萬大山北麓南北64公裡的村屯。「我來接你的班!」
  • 「小善大愛,暖冬行動」溫暖離石區信義鎮賈悟村留守兒童
    2020年12月19日,離石區新聞中心、共青團呂梁市委、呂梁市留守兒童救助協會走進離石區信義鎮賈悟村,聯合舉行了「小善大愛——暖冬行動」捐贈儀式,為賈悟村留守兒童送上價值一萬多元的羽絨服、帽子、圍巾、手套等生活用品。
  • 【榜樣的力量】每一朵花開都關乎春天
    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想必大家已將蒙自爭創全國文明城市這件事兒融入我們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圍繞 「學習身邊榜樣,傳遞榜樣力量」這一主題我不僅僅代表自己為大家講訴,我是代表我們的志願服務團體感謝我們身邊的榜樣,感謝這樣的你們。
  • 榆中山區留守兒童獲愛心捐贈
    榆中山區留守兒童獲愛心捐贈每日甘肅網3月27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3月21日下午,榆中縣清水驛鄉方家溝小學收到清水驛鄉「愛心媽媽」協同甘肅愛心協會「愛心驛站」捐贈的防疫愛心物資。隨著農村務工人員的大量外出,在這所大山深處的小學校裡,就學的孩子近三分之二是留守兒童。為保障好學校復學前期各項工作,確保孩子們能夠順利開學,榆中縣清水驛鄉婦聯積極聯繫甘肅愛心協會「愛心驛站」,為山區學子捐獻愛心,捐贈口罩200個、酒精2桶、消毒液60公斤等物資,為學校做好開學前防疫消毒工作提供了物質幫助。
  • 大山裡的海娃希望小學
    海軍士官學校官兵在安徽省金寨縣這片紅色土地上開展教育扶貧,用知識的力量幫助群眾「拔窮根」—— 大山裡的海娃希望小學 ■本報記者 歐 燦 陳國全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陳 列 【新聞回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