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神宗朱翊鈞 :在位48年只會和大臣鬥智鬥勇 親手將大明朝推向滅亡...

2020-12-13 川北在線網

明神宗朱翊鈞 :在位48年只會和大臣鬥智鬥勇 親手將大明朝推向滅亡的深淵

時間:2020-05-12 17:02   來源:閒來讀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明神宗朱翊鈞 :在位48年只會和大臣鬥智鬥勇 親手將大明朝推向滅亡的深淵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於鄉野,經過數十年的拼搏,終於開創了一個國祚276年的龐大帝國。同樣,朱元璋也是歷史上 一個白手起家的皇帝,用

  原標題:明神宗朱翊鈞 :在位48年只會和大臣鬥智鬥勇 親手將大明朝推向滅亡的深淵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起於鄉野,經過數十年的拼搏,終於開創了一個國祚276年的龐大帝國。同樣,朱元璋也是歷史上 一個白手起家的皇帝,用實力詮釋了什麼叫開局一個碗,東西全靠撿。

  當然,任何一個王朝都不會永遠流傳,他都會有終結的那一天,明朝自然也不例外。現在史學界對於明朝到底因為什麼滅亡,滅亡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一直爭論不休。今天筆者不才,提出了一個觀點,那就是明朝的滅亡,負主要責任的就是這個總共在位48年的萬曆皇帝——明神宗朱翊鈞, 理由如下:



  其一,廢除「張居正新政」

  張居正這位大人物相信不用筆者多說大家也都知道,歷史上對他的評價就是筆者對他的評價。如果說王陽明是明朝的一位聖人,那張居正怎麼也算得上是半個聖人,如果沒有張居正改革,為明朝這個即將倒閉的「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那可能都輪不上後世的 背鍋,因為明朝早在萬曆十年內就倒閉了。

  被萬曆廢棄的新政主要包括京察(考察各地官員,四品以上直接給皇帝報告,四品以下給吏部報告,根據你所說的情況以及貢獻,決定你的去留還是升貶,如果敢撒謊,那就別怪律法無情),知人(張居正是一個不拘一格的人,他非常喜歡物盡其用,不因為你有點小毛病就看不起你,只要你真心支持新政,而且能做事他就提拔你,比如戚繼光就被提拔成薊遼總兵,直接拱衛京都),田畝(當時皇親國戚的田畝都是免稅的,因此就有人將自己的地掛在這些皇親國戚身上,而清丈田畝無疑是觸動了這些大佬們的蛋糕)。

  除了這些外還有很多重要舉措,比如具體的「一條鞭法」,但因為篇幅原因,筆者就下次再說。



  其二,視國法如兒戲

  嫡長子繼承制是我國封建王朝的公認法則,只要沒有意外發生這條適用於任何朝代,包括明朝。但萬曆皇帝因為寵幸鄭貴妃,就想要將她的孩子朱常洵(後來大名鼎鼎的福王)立為太子,可這一舉措無疑是違反了國法(因為前面他的皇后王氏已經有了孩子,即明光宗朱常洛),因此幾乎所有朝臣都上書反對,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本。

  我們都知道,在明朝官員的權力是很大的,可以說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以及明世宗嘉靖外,幾乎每一個皇帝都在和大臣們爭權。但是萬曆比較特殊,因為在他執政前期有張居正壓制他,所以他對於臣子一直不太放心,這也就導致臣子們只敢軟來不敢硬來,而這一軟,就軟了十五年,這十五年裡明朝的高層一直處於動蕩狀態,無疑是為後來的種種情況埋下了伏筆。



  其三,薩爾滸戰役的創傷

  萬曆三大徵(朝鮮之戰,寧夏之戰,播州之戰),相信每一個知道歷史的朋友都聽過,而這個薩爾滸之戰(說白了就是明朝與清朝的第一次大規模戰略交手)就是播州之戰後面,也是萬曆在位期間明朝最慘烈的一次戰役,慘烈到5天時間明朝陣亡5萬人。

  現代很多人在評價這場戰役的時候都會說,不久陣亡了5萬人嗎?明朝那麼多人還在乎這些,不要為後面的天啟和 甩鍋。筆者每次聽到這裡都感覺很可笑,是沒錯,明朝當時雖然已經日落西山,但破船還有三斤釘,五萬人確實不在乎。可問題在於,這一場戰役失敗後有著很嚴重的一系列後果。

  首先,薩爾滸戰役的失敗給後金(清朝)也就是清朝帶來了騾馬2萬8千匹,各式火炮火銃(chòng)2萬支,如此龐大的軍械無疑讓這個當時還是遊牧政權的清朝喘了一大口氣,也為他們帶來了極其稀缺的火器裝備,為後面的幾次交手打下了堅守的基礎。

  其次,薩爾滸戰役的失敗讓他們的政權更加穩固,也讓努爾哈赤(清朝的第一任老大)有了充足的時間和能力來整頓內部,消滅他們後方的一切隱患(比如女真葉赫部)。更為重要的是,這場戰役的勝利讓後金在遼東取得了戰場主動權,從此以後明清再次交戰就是清朝佔據主動,他們想打就打不想打就走,明朝再也沒有任何辦法給清朝造成實質性的傷害。也正因為這場戰役,讓明朝從進攻變成了防守,為後面皇太極遼東稱帝埋下了伏筆。

 

  綜上所述,就是筆者個人的一點愚見,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明之亡,實亡於萬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

相關焦點

  • 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大臣都不知道怎麼定年號
    說到皇帝的在位時間,大家都能想到在位時間長達61年的康熙皇帝。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兵荒馬亂的動蕩年代,稱王稱帝者更替變化是常事。但大家很難想像到在國力強盛的明朝,竟然有皇帝的在位時間僅有一個月。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位明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明光宗朱常洛。明光宗朱常洛,明神宗朱翊鈞長子,生母恭妃王氏,明朝第十四位皇帝,因在位僅一個月,又被稱為「一月天子」。
  • 明朝的十六位皇帝
    明朝,1368年—1644年,享國276年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的順序與在位時間第一位,朱元璋,廟號明太祖,年號洪武,在位時間1368—1398(總共30年)第二位,朱允炆,廟號明惠宗,年號建文,在位時間1398—1402(總共4年)第三位,朱棣,廟號明成祖,年號永樂,在位時間1402—1424(
  • 明朝十六帝之朱翊鈞,有點奇葩,有點荒唐,還極不尊重自己的職業
    人們若談起萬曆帝朱翊鈞,一般會說,哦,一個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對於這個疏於朝政的皇帝,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曾批准考古隊挖掘過他的陵墓,據考證,他是個大胖子,身高約一米六四。朱翊鈞的童年朱翊鈞的爺爺朱厚熜非常信道教的各種學說,特別是二龍不能相見,所以朱翊鈞出世的時候,宮人不敢向上稟報,直到他四歲的時候,他的老爸朱載坖才為他賜名朱翊鈞。由於朱翊鈞的兩個哥哥皆夭折,因此他成為太子之路很順利,沒有經歷帝王之家常鬥得頭破血流的太子之爭。
  • 細數明朝後宮最牛的三位貴妃,萬貴妃排第二,第一非她莫屬
    歷朝歷代的後宮都是是非之地,勾心鬥角的事常演,其狠毒和兇殘往往令皇帝很鬧心,主要是因為後宮地位和兒子地位之爭,特別是在太子人選問題上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導致後宮妃子上演的是你死我活的爭鬥。明朝的後宮同樣如此,下面,來看三位最牛的貴妃,大名鼎鼎的萬貴妃只能排第二,第一非她莫屬。
  • 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命」的三位皇帝,最後一個僅在位29天
    據說,造成明朝皇帝壽命都不長的原因是朱元璋家族患有遺傳病,但據最新的資料解密說是因為宮牆上有大量的硃砂,而硃砂中含有一種重金屬,那就是汞,人只要長期生活和工作在汞嚴重超標的屋子內就很容易造成汞中毒,所以現在很多專家學者都普遍認為,汞中毒是造成明朝皇帝壽命短暫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除了壽命短,明朝很多皇帝的在位時間也可以用「短命」來形容,今天,咱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在明朝歷史上三位最「短命」的皇帝。
  • 盤點明朝3位長期不上朝的皇帝,其中有一位二十多年都不上朝
    明朝是歷史上一個比較奇葩的朝代,據記載,明朝共傳16位皇帝,享國276年,其中皇帝不上朝的時間長達121年,幾乎佔了一半;但偏偏在這種情況下,明朝的經濟、文化,包括軍事等,都發展很快,這在歷史上也算是個奇蹟了。而這裡就來盤點下明朝不上朝時間最長的三位皇帝,來看看都有誰吧。
  • 萬曆皇帝10歲即位,在位48年,卻有28年沒上朝,不是因為懶
    自從因為幫著自己寵愛的妃子和最喜歡的兒子爭國本之後,遭到大臣們迎頭暴擊的萬曆皇帝朱翊鈞,造成的心理陰影面積很大。從這件事情之後,萬曆皇帝越來越少出現在公開的場合。作為明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長達四十八年,即位的時間中有著二十八年不上班的情況。和歷史上不少皇帝一樣,萬曆皇帝也經歷了一段前明後昏的人生政治生涯。那麼這二十八年躲在後宮不上朝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到底是為什麼?是因為懶?
  • 明朝短命皇帝朱常洛,七個兒子,夭折五個,十個女兒,夭折七個
    朱常洛是明朝第十四位皇帝,他是一個悲情的短命皇帝,即位一個月就死了,活了三十八歲,朱常洛年號泰昌,廟號為光宗。朱常洛不僅短命,他的兒子和女兒也都很短命,朱常洛生了七個兒子,夭折五個,十個女兒,夭折七個,可以說,非常的不幸。
  • 萬曆30年不上朝是真的懶?郭沫若打開他的棺材,恍然大悟!
    萬曆30年不上朝是真的懶?郭沫若打開他的棺材,恍然大悟!文|雯雯明朝一共有十六位皇帝,而其中萬曆年間的朱翊鈞(明神宗)在位的時間是最長的,可這位明神宗作為皇帝卻頗具爭議,縱使他在位長達幾十年之久,卻因為幾乎就從來不怎麼上早朝,因此有人稱他是明朝最懶的皇上。
  • 明朝萬曆年間,一小偷走水溝潛入國庫,結果怎樣?
    如果要去看看中國小偷歷史,大家也會發現更多好玩的事情。被稱之為最膽大的小偷,是萬曆年間敢偷國庫的小偷。萬曆皇帝是明神宗的年號,該皇帝名叫朱翊鈞,出生於1573年。他和明朝後期皇帝的腐朽無能不一樣,萬曆皇帝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政治特色的皇帝。他不喜歡上早朝,在萬曆年間上早朝的情況很少。
  • 明神宗萬曆,親政後為何抄了他老師張居正的家產,將其家人發配?
    明神宗少時,便將張居正看成了西漢權臣霍光明神宗萬曆皇帝朱翊鈞登基之時,年僅9歲,還不能親政。因此,由其母李太后代為聽政,而實權則掌控在張居正手中。一直到張居正去世,已經20歲的萬曆才正式親政。後來,萬曆因為讀《論語》時,誤讀了一個字的讀音,張居正就當著在場大臣的面,厲聲呵斥小萬曆。當時,不僅將萬曆嚇得手足無措,連眾大臣都驚到了。在萬曆心中,張居正成了隨時都是可以剝奪他皇位之人。再加上李太后,還時不時拿張居正來威脅、教導不聽話的萬曆。可以說,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痛恨,在很小時就已經開始孕育了。
  • 明朝有多少個皇帝,具體都有什麼功績?
    明朝一共有十六皇帝,這裡面不包括死後追諡的,如朱標和嘉靖帝的父親等。明朝皇帝個個都是奇葩,都有一段傳奇故事,不過對明朝皇帝後人還是有一個不錯的總結: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句話算是恰與其分吧。4、明仁宗朱高熾(1378~1425)朱高熾在位時間不到十個月,他的功績主要表現在:改革內庭,人盡其才;赦免靖難遺留的建文帝時期的大臣;惠民減賦;廢酷刑。
  • 明朝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難道不怕自己江山被他人架空嗎?
    而追究起來明朝滅亡的原因,說法更是眾多,從一開始的討論明朝內鬥消耗太大到崇禎皇帝在做藩王時沒有受到過系統的帝王教育,甚至還有人提出來了明朝的滅亡,實際上是從萬曆皇帝開始的,因為他的不上朝,讓明朝內外癱瘓,那萬曆皇帝長達28年不上朝,就真的不怕被別人架空奪取江山嗎?
  • 「30秒懂幣」盤點明神宗發行的萬曆通寶主要版別
    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明神宗朱翊鈞發行的萬曆通寶主要版別: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 戚繼光、王陽明、孫承宗、張居正,誰能夠拯救明朝不滅亡
    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是: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它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它是由此產生的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也是這些階級互相博弈的結果。明朝的滅亡在於內憂外患,最主要的是內憂,因為李自成打進北京的時候,強大的滿清還在長城關外望「關」興嘆。
  • 嘉靖和萬曆20多年不上朝,在位時間都40多年,大明王朝靠誰來治理
    萬曆皇帝朱翊鈞,大明王朝第13位皇帝,10歲登基,58歲去世,在位48年之久,是大明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同時創造了28年不上朝的記錄。朱厚熜是朱翊鈞的爺爺,這爺倆加起來有48年不上朝的時間,可是大明王朝依舊運轉如常,到底是什麼力量在推動大明王朝的日常工作正常運行呢?01朱棣建立的內閣制度,成為大明王朝理政的主要機構。
  • 盤點明朝16帝的歷史冷知識
    明朝是漢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國祚276年,歷經16個皇帝。有天子守國門,不割地不賠款不納親的美稱。然而,明朝皇帝都是比較有個性,也是非常奇特的。今天我們來看看明朝16個皇帝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冷知識。在講明朝16個皇帝之前,首先講一下明朝的皇帝和親王的一些有趣的冷知識。
  • 一文讀懂:明朝十六帝極簡史
    從洪武到永樂朱棣是明朝十六位皇帝中的第三位,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今天我們談論明朝皇帝,往往在開國皇帝朱元璋之後就想到了朱棣,夾在中間的建文帝常被忽略。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不少人會好奇,明朝歷經十六帝,為什麼皇家陵園卻稱十三陵呢?
  • 明朝除了太祖和成祖以外,其他的皇帝的評價都怎麼樣?
    朱允炆最初的諡號是孝愍(mǐn),孝是上諡,愍是中諡,這是當時大臣梅殷給朱允炆定的諡號,但是沒得到朱棣允許,最終沒有用上。但已經可以看出朱允炆在一些大臣心裡的地位不差。朱允炆算得上是一個仁君,能力應該還是有的,但是政治才能差一些,不然不會急著削藩惹怒朱棣,如果他隱忍一下或許他能學到更多,明朝歷史改寫也未必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