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代,有著很多不一樣的文化,這些文化並非簡簡單單的只是一種形式,其實更多的是它所容納的很多不一樣的色彩,我們可以從這些不一樣的文化當中提取出很多他所發展的歷程,而這些也是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歷史的不同之處,就像了解一個人的一生那樣,歷史就像一個人,它同樣也有不一樣的故事。
那麼古代的文化對於我們來說都是從哪些方面來體現的呢?其實很簡單,它同樣有像現代一樣的文章以及書本,只是表現形式上有所不同罷了。而古代的文章多半是以詩的形式來呈現,到了後面還有楚辭以及詞的發展,這也就是古代文化的一種情感抒發。
我們可以從簡簡單單的幾句詩歌當中,即使還不能夠完全明白它的意思,但是我們卻能夠感受到這首詩帶給我們的那種情緒的變化,就像「連雨不知春去」我們就已經能夠想到了一幅關於春天落雨般的景象,這就是它其中最為神奇的一處,也是最獨特的表達。
再來就是當春雨不再下的時候,我們會覺得「一晴方覺夏深」對於夏天的描寫,就這樣簡簡單單的兩個詩句的組合,就已經呈現了兩種不一樣的季節,一種是對春天的感慨,一種是對夏天的迷茫,兩者之間串聯在一起,更覺得詩句有著不同的表現,讓人有些不知所措。
無論是古代的文人大學士,還是一些比較不出名的文學人士,他們帶給我們的文學意識是不一樣的,但是同時又好像緊連著生活,有著如此不一般的深刻感悟,也是我們現代人所模仿不來的,這給我們的感覺非常的奇妙,好想一探究竟。
或許是因為古人的大智慧,我們能夠感受到那些詩詞的緊密,對於這種詩歌文化,是非常讓人覺得有著清雅之感的,這也就是對於古代生活,同樣也有著一種嚮往的心情,想像著自己如同走入的詩歌當中,同樣在經歷的這樣的一件事,就有著別樣的感受,也同時會覺得生活不就是那樣簡簡單單的詩情畫意那般。
生活本就是一個感悟的過程,而這樣的感悟過程也需要文字的表達才能夠讓它更為具體,並且我們也能夠越來越了解這些文化最深層的美感,這或許也是一種修飾過後的藝術,是用文字來修飾的藝術,有著更為耐人尋味的意趣。
這樣的一種文化好像變成了一種珍貴的寶藏,現代人的生活處於快節奏,讓這些寶藏只能被珍藏起來,卻很少翻開那些厚重的古書,去對它研究到底,鑽研它給我們帶來的奇妙古代大時代。
奇妙的生活總是千篇一律,奇妙的詩歌同樣有所隱藏,這樣的奇妙之處,也必將給生活帶來更多奇幻的感受,有著獨特感受的生活,也會更加的有意思,甚至對於詩歌來說,也會是一個好消息。這或許就是傳承中華文化所需要的一種最直接的表達。讓我們覺得生活是那樣的神奇又詩情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