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這個江湖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這些人給我們的職業生涯帶來豐富人際交往體驗和寶貴的工作經驗,其中有一些人,他們有的喜歡毫無節制地在工作中宣洩自己的負面情緒,無論是關於生活或是關於工作;他們有的總是指正別人卻做不好自己,沒有責任感;他們有的做事永遠拖沓,犯錯永遠撇得很乾淨……這些人讓工作氛圍變得烏煙瘴氣,團隊士氣低下,他們都可稱為「職場垃圾人」,對於職場新人或老人識別並遠離這樣的「職場垃圾人」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認清「職場垃圾人」真面目
每個人身邊都有過不少工作搭檔,與之搭檔不僅沒有得到提升,反而擁有很多負面情緒,記者採訪了幾位職場中人來談談他們所遇到的「職場垃圾人」,也許你也會遇到。
負面情緒型
羅興在貴陽某銀行工作多年,在年末十分忙碌的時候,他曾遇到過一位同事張某每天到辦公室第一件事吐槽家裡一團糟,期間不滿工作安排,反對意見多卻沒有方案提供,拖延小組的工作進度,以至於每天全組下班都很晚,張某卻表示「這個單位真的沒有章法,工作這麼做下去耽誤我們時間」。後來,項目完成後該名同事被調離了小組。
羅興對此一點不意外,在他看來高壓工作環境下內心焦慮不滿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總是利用各種場合去散發負面情緒實屬不妥,越是忙碌的時候越需要認真完成工作內容,而不是一味地傳遞負能量。
慫恿跳槽型
對比負能量型的「職場垃圾人」,慫恿跳槽型是更加可怕。剛進入一家網絡科技公司策劃部的王曉童內心充滿了對新工作的期待,每天像馬達一樣在自己的崗位上做貢獻,新同事們對「新鮮血液」的加入也十分認同,有一天與其不在一個部門,但工作上常有交接的「點頭之交」李某發微信告訴她,公司福利政策不夠好、報帳慢、內容也做不過其他的公司等等,表示自己也會儘快找好下家,因為關心曉童所以告知她現狀。
初入職場的曉童不明其中,所以並沒有在意,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後來才知道李某是對自己的崗位不滿意而慫恿許多剛進公司的小年輕跳槽,好為自己鋪路。
「這種『職場垃圾人』傳遞負能量還不夠,利用各種理由挑撥離間以達成自己的目的,跳槽是個人選擇,一定是經過自己深思熟慮後的決定,得靠自己體會而不是聽風就是雨。」
損人不利己型
職場中出現頻率最高、令人生厭的就是喜歡說卻不會去做,耽誤他人精力和時間的「職場垃圾人」,這類人缺乏責任感和擔當,在面臨任務時,總會說「我覺得這事兒不能這麼做,應該……」永遠保持一副「很明白」的姿態,卻從未站在對方的位置去思考問題,無法提出有建設性的想法且從未想過承擔任何風險,一旦出了問題卻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做網際網路金融服務的黃源對此深有體會,為了服務好客戶,他們工作最忙的時候基本需要24小時有人在線上,工作量很大,每天生物鐘顛倒十分疲憊。但最讓黃源感到心累的不是高強度的工作,而是在配合其工作的一些同事不將情況了解清楚,卻不停地提想法,黃源作為技術骨幹,從專業角度出發否定了很多意見的可行性,而當黃源提出符合現狀的中肯建議時,這些同事卻總習慣性忽略,並表示需要請示,然後杳無音訊。
找人幫忙型
「像這種不懂人情交往,又習慣性麻煩別人,佔別人小便宜的人最後都無人可幫,要遠離這樣的人,因為他們會耽誤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還會浪費自己所認為的友情。」吳文茜經歷了兩年的職場磨鍊從菜鳥變成骨幹,想起剛入職場那會兒同齡的入職者總會惺惺相惜,一些同期的入職同事有需要幫忙她都去,而當她遇到家中事和工作事相矛盾時那些同期的同事卻並沒有如她那般熱情,感到心寒的她頂住壓力,而之後那些同事她也委婉拒絕幫助,這一兩年她工作做得越來越好,那些同期的同事有的離開了,有的存在感很弱,吳文茜甚至還覺得有一絲慶幸,在幫別人的時候也是幫助自己更好地成長。
拒絕職場「垃圾人」從做好自己開始
作為職場一員,工作中的一些壞習慣會給我們帶來阻力,厭惡「職場垃圾人」的同時自己也必須清醒,有擔當、負責任的成熟職場人不會輕易給別人添麻煩,要做好自己和提升自我。
學會承擔責任
大多數情況下,想要成大事,需要承擔的責任也就越重。能力的培養先從承擔責任開始,當你在推脫或者把責任怪罪在別人身上時,你就是在否認責任的承擔。在職場中大多是需要和被需要的關係,不要因為害怕犯錯而一退再退,充滿自信一步步向上走,能力會越來越強,任何單位不會拒絕一個有能力承擔重大任務的員工。
不要總是懷念過去,所有的經驗都應該在實際工作中得以呈現,無論曾經的學歷或是簡歷多麼風光,都不要「光說不做」,請用結果說話。
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時候人會抱怨,一次兩次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煩惱人人都有,在相互理解的同時也要保證工作的有序進行,職場中人不會為你的情緒買單,工作一旦出了差錯也不值得同情。
來源:貴州都市報
新職業技能培訓產業聯盟為培訓機構、職業學校等提供:
1、國家教育創新研究"十三五課題"申報
2、智庫專家庫人才申報
3、"十三五課題"培訓基地授權
4、培訓學員證書及查詢
5、培訓項目在平臺發布(免費)
聯繫人:陳老師010-57201370微信c0106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