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睡眠時,光亮會造成眼皮刺激是神經,而且抑制松果體分泌褪黑素,故睡眠時寢室光線宜暗不宜亮。「靜」和「暗」是睡眠的兩大要素。
現代研究發現,強光對人的大腦會產生強烈的刺激,易導致大腦興奮,同時還會刺激人的視網膜,使其產生神經衝動,誘發大腦的異常活躍,讓人無法入眠。如果一個人連續三天在強光照射下睡眠,就會出現神經系統紊亂,長期下去甚至會引起精神失常。
臥室燈光太亮也會影響人的睡眠質量,臥室是屬於私密的地方,燈光應柔和,可使臥室溫馨、舒適、提升睡眠質量,燈光太亮會影響睡眠。
近日,倫斯勒理工學院照明研究中心(LRC)正在調查因COVID-19大流行而在家工作或在室內隔離對個人日常接受光照的影響,以及這可能如何影響睡眠質量和心理健康。共有708人參與了這項調查,通過每天室內生活光照量、戶外活動時長以及戶外活動的時間點是如何影響睡眠質量、睡眠相關損害、焦慮、壓力、抑鬱和情緒的。
結果顯示,每天室內光照量和戶外活動時長對所有調查結果有重大影響,包括睡眠幹擾、睡眠相關障礙、焦慮、壓力、抑鬱和情緒。與室內光線「暗淡」到「非常暗淡」的人相比,光線「明亮」到「非常明亮」的人(包括家裡窗戶沒有窗簾或者窗簾打開,或家裡開著幾盞燈的人),他們:
更少的睡眠障礙更少焦慮和抑鬱感覺不那麼累或不那麼易怒感覺更快樂,更積極更少的睡眠障礙
每天在戶外呆一到兩個小時的人,他們的焦慮、壓力和抑鬱感明顯減輕,他們比那些每天在戶外呆不到30分鐘的人睡得更好。
然而,對於所有的測量結果,人們不難發現趨勢是明顯的:即便在當下的艱難時刻,與白天的整體光線照射和戶外活動時間有關,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和牢固的24小時晝夜節律模式的建立,對我們的健康和幸福有重大影響。
利用光的力量讓你睡得更好,感覺更好
良好的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甚至可能對預防冠狀病毒有保護作用,因為健康、規律的睡眠模式可以促進強大的免疫系統。如果你要睡眠質量更好,優能棧認為你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白天要接受更多光線,特別是在早晨。如果天空晴朗,陽光燦爛,每天早上同一時間散步或跑步30分鐘。早晨的陽光對健康最有益。如果你白天必須呆在室內,工作時要面朝窗戶。打開窗簾或窗簾,讓陽光進來。如果您的工作區中沒有窗口,請添加更多的燈具。例如,如果你的桌子旁邊有一盞檯燈,那就再加三盞。別忘了在晚上模仿日落的樣子關掉多餘的燈。 晚上,使用溫暖、低強度、昏暗的燈光,並在睡覺前一到兩小時關掉屏幕。電子屏幕的強光會讓你難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