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氏家族蘇州四富之一,富了幾百年,靠得只有30個字

2020-12-23 茶藝道

在中國,最常見的家族興旺和衰落的過程是:上一輩白手起家,艱苦創業,下一輩老成守舊,艱難維持,再下一輩坐吃山空,家道中落。所以「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富不過三代」這些老話,都是在說財富傳承的不易。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這不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賺錢容易,守財難。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家族故事,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這便是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南濠四富的橫空出世

幾百年前,江蘇蘇州有一個名門望族。元朝末期,各地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浙江金華的貝姓族人移居蘇州。貝家遷吳的第一人叫貝蘭堂,原來在金華做草藥生意,兼任江湖郎中。遷到蘇州後,他仍以賣草藥為生。經過貝家人幾代的艱苦奮鬥,到第六世子孫貝潛谷一代時,家裡的生意有了好轉。到他兒子貝慕庭那代時,家裡的生意在貝慕庭的經營下,貝家突飛猛進,一躍成為了蘇州四富之一。

乾隆時期,蘇州有「南濠四富」之說,意思是城裡的四大首富都住在南濠街。人們所說的四大首富,就是指貝、畢、毛、戈四大家族。自此,貝氏家族在蘇州的地位與日俱增,成了當地有名的貴族。十三世孫貝潤生和貝理泰,分別被人們稱作「顏料大王」和「金融大亨」,把自己花巨資修繕一新的獅子林,給全體族人享用。

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貝氏家族靠的是什麼,竟然將富貴一直延續下來?答案是,貝家的家訓。貝氏家族的家訓很簡單,只有30個字:「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產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產遺子孫」一個人德行是非常重要的。從某些角度來說,德行比金錢更加重要。錢沒了可以再賺,可德行不能。

金融大亨 建築大師

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是當時著名的「金融大亨」,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還協助創辦了中國第一家新型旅行社——中國旅行社。而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貽承襲父業,更加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曾任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總裁,同時還是中國銀行的創始人之一。作為民國中央銀行的管理人員,貝祖詒從來都沒拿過一分一毫不屬於自己的錢,沒有為自己存過一絲的心思。在他後來離開去美國的時候,也是沒有貪汙公款。

1948年,貝祖詒赴美,擔任駐華盛頓中國技術代表團團長。此後,貝祖詒做出了一生中一個重大決定:留在美國。若不是這個決定,日後就不會有建築大師貝聿銘了。1962年,貝祖詒出任中國香港上海商業銀行董事長,直到1973年退休。

他的兒子貝聿銘,可謂名滿天下,無人不知。貝老先生過完自己的100歲生日。在他這傳奇的100年人生裡,他獲得了一個建築師能擁有的全部榮譽。作為一個商業世家的後代,貝聿銘也一直想理解父親貝祖貽的一句話:優秀建築的精髓不僅在於構思偉大的建築物,而且要使他們與金融和經濟要素有效地聯繫在一起。

小時候,我們都學過一篇叫《蘇州園林》的文章,貝家的老宅就在蘇州獅子林,那裡曾是貝聿銘小時候與族親玩耍的舊地,那裡深厚的歷史文化,給了他幾多天才的設計養分。「創意是人類的巧手和自然的共同結晶,這是我從蘇州園林中學到的。」後來功成名就的貝聿銘如是說。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別有洞天的故事,都曾經為貝聿銘設計山洞和過橋帶來靈感。

貝聿銘的妻子是大家閨秀陸書華。她父親是麻省畢業的工程師,在上海中學畢業後,往美國讀本科,以此機緣與貝聿銘相識。而他的四個子女們,其中三個兒子和父親一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從事建築工作,女兒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法律,都非常出色,完美的繼承了貝氏家族的優秀。

總結

貝氏家族蘇州四富之一,富了幾百年,可謂是長江後浪推前浪。看來貝氏家族的光榮傳承,還要遠遠不止15代了。

【參考文獻:中國唯一一個富過15代的家族,家訓只有30字,卻讓家族富了幾百年】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他的背後是一個「富過15代」的百年家族
    反觀整個貝氏家族,便可得知貝聿銘的成就絕非偶然。明朝中葉的時候,原籍浙江的貝蘭堂決意定居蘇州,並以行賣醫藥起家。此人便成為貝氏的始祖。清朝乾隆年間,貝氏已經依靠中藥業成為蘇州四富之一。而至近代,貝哉安與貝潤生作為貝氏家族第十三代子孫,發展尤為壯大。貝哉安及其子孫被稱為「金融世家」,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
  • 富了17代的家族:上海擁千套房屋,子孫後代都要進哈佛讀書!
    有人說富不過三代,但事實證明,也有很多例外。例如,香港最富有的人李嘉誠有兩個非常能幹的兒子。即使沒有父親的幫助,他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能力開創自己的事業。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現在是長和系的領頭人。李嘉誠也對李澤鉅接任以來取得的成就非常滿意。然而,中國有一個家族可以說比李嘉誠家族更強大。它不僅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而且達到了世界罕見的第17代。
  • 中國唯一富過17代的家族:上海有近千棟房屋,後代進哈佛成為傳統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但隨著社會發展,這句話好像越來越不被人們認可了。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控制,「馬太效應」可能成為現實,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家族,不僅富了三代,而且都到了十七代。
  • 擁有近千套上海的房子,後代都要去哈佛讀書,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
    當然,也有諸多富二代非但未曾被父輩的光環所「淹沒」,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大眾所熟知,王思聰曾憑藉著5個億的啟動資金賺回了60多億、楊惠妍在將碧桂園接手後數次登頂中國女首富寶座、宗慶後之女宗馥莉更是被很多人稱為「娃哈哈公主」等。
  • 流傳了數百年,家族後代名氣傳遍全球
    這個家族就是貝氏家族,俗話說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我國曾出現過很多有名的富豪家族,但在時間的「洗刷」下他們的消失殆盡了,只有極少部分富豪家族能流傳下來,像貝氏家族這樣流傳了數百年、十幾代的更是少之又少。據傳,貝氏家族的起源在數百年前,經過數百年後貝氏家族依舊存在並且其後代中,也出現過一些享譽全國的名人。
  • 貝律銘的家族傳奇
    富過了三代之後,整個人家族都升華了,富就變成了貴。如果窮人過了五代的話,基本上就娶不到老婆,也就沒有後代了。這叫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對於中國人來講,家族是非常重要的,家族興旺這是家族中每個人所希望看到的,但是世事無常,不知道哪一天就突然出什麼問題了。從古至今能夠一直延續的貴族,基本上沒有幾個,其中也深藏著中國世家的深厚哲理。早在乾隆年間,貝家就已經是蘇州的四大家族之一了,而且蘇州城本來就是富甲一方的地方。
  • 子孫皆出哈弗,上海千套房產,輝煌延續17代,真正的貴族貝氏
    貝氏家族起源於明朝仁宗時期,家族從浙江因為一些原因遷往到了蘇州,至此開始了,這個家族17世的開端,貝氏家族是從行醫賣藥的藥材生意開始的,同大多數人一樣,貝氏家族做生意最講究誠信和勤勉,在那個時代,天下剛剛平定不久,郎中這個職業並不是很被人看好,文人則是最被人尊敬的,可貝氏家族從未有過這樣的想法,一直勤勤懇懇從事中藥的事業
  •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17代富貴不減,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
    而有一個家族,歷經數百年,富貴傳承17代,堪稱中國真正的貴族,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它就是貝氏家族。從明朝中期的買賣吆喝聲中興起,輾轉定居到蘇州,立下根基,涉足商業,政治,財經文化等等行業。
  • 富到第十七代的家族:在上海擁有900套房,子孫後代都去哈佛上學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很多富豪家族把資產繼承到第三代人的手上,幾乎都會被敗光,但是中國有一個家族卻例外,這個家族的第17代成員仍然把家族財富延續下去,這個家族就是貝聿銘家族。或許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家族,貝聿銘於2019年5月去世,享年102歲,整整跨了一個世紀。
  • 家族興旺的奧秘
    古今都有很多興旺的家族。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家族很快沒落了,有的家族卻持續興盛了很久,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怪圈。
  • 富不過三?看看拉菲背後富了八代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的商業帝國發展史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可事實真是如此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羅斯柴爾德家族! 歷史上沒幾個王朝是超過300年的,往小的來說一代榮華、二代興衰、三代而亡的現象比比皆是。
  • 在家就能喝到媲美活泉的富氫水,魔力特富氫水素功能淨水器來蘇州啦!
    魔力特富氫水素水功能淨化器的每支濾芯均採用國際國內頂級的淨水材料,只有頂級的材料才能製造好水,絕不會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第三道濾芯:中空纖維超濾膜 截留大於0.01微米的致病菌和有害物質 第三道濾芯採用外壓式結構,3000根超濾膜絲,濾芯壁有上億個孔徑在
  • 利富威士忌:最狂野的單麥威士忌,沒有之一
    在所有蘇格蘭威士忌中,利富威士忌風味最為濃鬱,擁有濃厚的海鹽味,也以「世界上最重的泥煤薰香」而全球知名。利富和同為海岸三傑的拉加維林只有幾公裡遠,生產的威士忌都帶有煙燻、泥煤風味,但這種泥煤風味有著本質的不同。利富的泥煤風味更為厚重,《世界威士忌地圖》中評價道,就像大熱天走在一條新鋪的柏油馬路上。
  • 源起嘉德祠,富過五代,臺灣五大家族鹿港辜家之百年風華
    讓我們和大家一起分享「臺灣第一紅頂商人」鹿港辜家之百年風華!臺灣百年風雲變幻,也讓辜家無時不處在風口浪尖之上。鹿港辜家這個臺灣望族,像多觸角的榕樹一樣,到處插根,不斷尋找新的生長點。目前,辜氏家族旗下的生意,遍及臺灣工業、金融、媒體等各大領域。有人開個玩笑,說某家上市公司開董事會,來的不光有辜家的叔伯輩,董事裡又有他們的侄子侄孫。幾個世代以來,辜家向來有傳長子的家規。
  • 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後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古人的忠告
    在古人看來,人生百年之中,有很多比較重要年齡段,如果去掉幼時和老年時光,那麼能夠剩下來的寶貴時間根本不過幾十年。所以孔子才會說三十、四十、五十歲,是一個人最需要注意的年齡段,算起來也只不過三十年而已。俗語「三十不發,四十不富」,還有後半句7個字才是關鍵,那就是「五十將來尋死路」, 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如果一個人在三十四十兩個重要階段都沒有一番成就,那麼五十歲乃至隨後的人生歲月中,就都將活在痛苦之中,這是老祖宗對中年人的告誡。
  • 這幾大富豪家族,個個「富可敵國」,都是什麼來頭?
    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這幾大「富可敵國」的家族。1.李嘉誠家族相信談到李嘉誠,大家對他並不陌生。他的熱度並不比那些明星差,2020年,李嘉誠就以294億元的身價拿下了香港富豪第二名的位置。沙特家族創立於16世紀,至今已經發展了四五百年,無論是從政治,當地的宗教信仰上,還是經濟實力上,絕對在當地是處於壟斷地位,無人撼動。他們的財富與石油的出現與興起息息相關,他們的石油產量絕對是當地的「頂梁柱」。據數據顯示,沙特家族的財富共計10萬億,是世界上第二個最富有的家族財團。
  • 富三代嫁富四代,不僅僅四大特首都來了,而且李嘉誠父子也來了
    最近幾年蔡志明兒子蔡加贊跟女明星汪圓圓的婚禮,還有2011年霍啟剛跟郭晶晶的婚禮,也都是規模龐大。當然還有一場婚禮要提到,那就是幾年之前,林建嶽家族跟何柱國家族的聯姻。說到這兩個豪門,很多內地人可能不熟悉。不過事實上這可是香港的兩大豪門,而且影響絕不亞於四大家族。當時林建嶽的女兒林恬兒嫁給了何柱國的兒子何正德。
  • 大同區林源鎮新村黨支部:多墨重彩寫「富」字
    大同區林源鎮新村黨支部:多墨重彩寫「富」字 2020-12-18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後一句是精華,如果你早知道,你會受益的
    下面的諺語「富不過三代」及其後半部分,是對古人對家族興衰的深入分析和後人的教誨。只有三代富財富是所有人嚮往和一生對生活的追求,很多人通過自己頑強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最終實現了經濟自由,卻忘記了初衷,有了錢就滿足了物質生活,從繁榮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