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他的背後是一個「富過15代」的百年家族

2021-01-08 家事齊說

著名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於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

在世界建築界內,貝聿銘無疑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仿佛是東西方文化之間的一個優雅的擺渡者。他不加入任何形式的流派,不強調任何的建築主義,只是沉默地、決絕地堅持自我。

有人說,建築師是一個幸福的職業。即使斯人已逝,但他所設計的建築依舊佇立在大地之上。正如羅浮宮前的人來人往,仿佛人人都在他的建築面前,為他弔唁。

其實,貝聿銘之所以為貝聿銘,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反觀整個貝氏家族,便可得知貝聿銘的成就絕非偶然。

明朝中葉的時候,原籍浙江的貝蘭堂決意定居蘇州,並以行賣醫藥起家。此人便成為貝氏的始祖。

清朝乾隆年間,貝氏已經依靠中藥業成為蘇州四富之一。

而至近代,貝哉安與貝潤生作為貝氏家族第十三代子孫,發展尤為壯大。

貝哉安及其子孫被稱為「金融世家」,參與創辦了上海銀行。而貝潤生則被稱為「顏料大王」,在蘇州留下了一座修繕完整的私家園林——獅子林。

貝聿銘在獅子林

而貝聿銘的父親貝祖詒,正是貝哉安的第三個兒子。曾經出任過中國銀行副總經理以及中央銀行總裁。

1948年,擔任駐華盛頓中國技術代表團團長,並且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留在美國。

正是這個重大的轉折,改變了貝聿銘的一生,也成就了世界著名的建築大師。

貝氏家族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名門望族,所謂「富不過三代」,是什麼支撐著這個百年家族走過了十五代的傳承呢?

貝聿銘的叔祖父貝潤生始終認為「以產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因此自己斥巨資修繕了一座完整的私家園林,給全體族人享用,並且還在院子裡設立貝氏祠堂和貝氏承訓義莊,用以贍養和救濟族人。

貝聿銘的祖父貝哉安格外重視教育,他與貝潤生共同捐資,在自己的家鄉蘇州城開辦了中國第一個新式幼稚園。對自己的子女更是如此,兒子貝祖詒正是畢業於蘇州東吳大學唐山工學院,孫子貝聿銘更是被送到了美國求學。

至於貝聿銘的四個子女更是相繼就讀於美國名校。

外人流傳道,貝聿銘家的家訓是:傳德傳品不傳家產。百年滄桑,時代更迭,然而貝家的後代在財產分割上從來沒有產生過糾紛。齊家在處理家族財富傳承案件中,也始終秉持著同樣的觀點,財富的傳承固然重要,但真正支撐一整個家族代代相傳,走過歷史滄桑的關鍵,是一個家族的精神內核。

相關焦點

  • 貝氏家族蘇州四富之一,富了幾百年,靠得只有30個字
    中國有句老話叫:「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這不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賺錢容易,守財難。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個家族故事,可能是目前中國唯一富過15代的家族,這便是美籍華人建築師,1983年普利茲克獎得主,被譽為「現代主義建築的最後大師」貝聿銘的家族——蘇州貝氏家族。
  •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被譽為當代「魯班」,曠世遺作一飽眼福
    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被譽為當代「魯班」,曠世遺作一飽眼福貝聿銘被人們稱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也被人稱作當代「魯班」,能獲得如此高的評價,可以想像到大師在建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美國建築師貝聿銘(I.M.Pei)在紐約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以其銳利的線條和鮮明的結構,打造了一個獨特的現代建築設計品牌。中國出生的貝聿銘是巴黎玻璃和不鏽鋼羅浮宮金字塔背後的大師,他在世界各地創造了數十座引人注目的建築,下面是一些最著名的。
  • 富了17代的家族:上海擁千套房屋,子孫後代都要進哈佛讀書!
    有人說富不過三代,但事實證明,也有很多例外。例如,香港最富有的人李嘉誠有兩個非常能幹的兒子。即使沒有父親的幫助,他們也可以用自己的能力開創自己的事業。李嘉誠的長子李澤鉅現在是長和系的領頭人。李嘉誠也對李澤鉅接任以來取得的成就非常滿意。然而,中國有一個家族可以說比李嘉誠家族更強大。它不僅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而且達到了世界罕見的第17代。
  • 貝聿銘,這位「富15代」讓世界見識了華人的智慧!
    5月16日,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在美國紐約曼哈頓的家中去世,享年102歲。他的成長遊走於東西方文化之間,並在長達7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為世界帶來了羅浮宮玻璃金字塔、伊斯蘭藝術博物館、甘迺迪圖書館等各種精彩絕倫的藝術品。正由於他始終堅持自我,最終超越了時代、超越了經典,向我們展現了作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的智慧與風度。
  • 紀念華裔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
    1996 蕭美惠譯Michael Cannel的著作,"I.M.Pei-Mandarin of Modernism",出版「貝聿銘現代主義泰鬥」中文版,在臺北舉辦。2019年5月16號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在紐約一家醫院去世,享年102歲。
  • 流傳了數百年,家族後代名氣傳遍全球
    這個家族就是貝氏家族,俗話說得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難」我國曾出現過很多有名的富豪家族,但在時間的「洗刷」下他們的消失殆盡了,只有極少部分富豪家族能流傳下來,像貝氏家族這樣流傳了數百年、十幾代的更是少之又少。據傳,貝氏家族的起源在數百年前,經過數百年後貝氏家族依舊存在並且其後代中,也出現過一些享譽全國的名人。
  • 中國唯一富過17代的家族:上海有近千棟房屋,後代進哈佛成為傳統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但隨著社會發展,這句話好像越來越不被人們認可了。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大部分財富被少數人控制,「馬太效應」可能成為現實,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家族,不僅富了三代,而且都到了十七代。
  • 貝聿銘著名建築作品
    2019年5月16日,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花了一個世紀的時間,把自己設計的建築種在了4個大洲、10個國家的土地。以下為貝聿銘的部分主要作品。1956年-1963年:臺灣臺中市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與陳其寬共同設計,由陳其寬執行),路思義教堂(英語:The Luce Chapel)是一座位於臺灣臺中市西屯區東海大學的基督新教禮拜堂,為著名臺灣建築師陳其寬與美國華裔建築師貝聿銘之作。
  • 貝律銘的家族傳奇
    富過了三代之後,整個人家族都升華了,富就變成了貴。如果窮人過了五代的話,基本上就娶不到老婆,也就沒有後代了。這叫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五代。有這麼一個家族,從興盛一直發展到現在,已經整整有15代人,從明朝中葉到現在500年間,這個家族都沒有中斷過,這個就是蘇州貝家。
  • 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貝聿銘:作品回顧
    2019年5月17日消息,享譽世界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貝聿銘被譽為「最後一個現代主義大師」,先後榮獲了1979年美國建築學會金獎、1981年法國建築學金獎、1989年日本帝賞獎、1983年第五屆普利茲克獎等等諸多獎項。
  • 「潤禾藝術」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
    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藝術訂製 貝聿銘|百歲大師,百年作品貝聿銘出生於1917年1935年,起初的他對建築毫無興趣,毅然選擇了建築專業。「貝聿銘的建築仿佛變幻莫測的現代世界中一條奇妙的絲綢之路。」——來自一位建築設計師對其的描述經過一個世紀的艱苦奮鬥,這位老人仍然保持著貴族風度和謙遜就像他的作品一樣經過時間的洗禮,更加光明。
  • 富到第十七代的家族:在上海擁有900套房,子孫後代都去哈佛上學
    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很多富豪家族把資產繼承到第三代人的手上,幾乎都會被敗光,但是中國有一個家族卻例外,這個家族的第17代成員仍然把家族財富延續下去,這個家族就是貝聿銘家族。或許很多人沒聽過這個家族,貝聿銘於2019年5月去世,享年102歲,整整跨了一個世紀。
  • 世界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逝世:優秀的人,都有這3個品質
    2019 年 5 月 16 日,世界著名的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逝世。他的一生代表作無數,近半個世紀以來,貝聿銘獲獎五十次以上。他在美國設計的近五十項大型建築中,就有二十四項獲獎。他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精妙絕倫的設計,在世界建築史上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他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就,和他自己身上優秀的特質密不可分。
  •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17代富貴不減,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產
    而有一個家族,歷經數百年,富貴傳承17代,堪稱中國真正的貴族,薪火相傳,綿延不絕,至今仍活躍在人們的視野之中,它就是貝氏家族。從明朝中期的買賣吆喝聲中興起,輾轉定居到蘇州,立下根基,涉足商業,政治,財經文化等等行業。
  • 我眼中的貝聿銘:一道華人之光,兩座經典殿堂,一代建築宗師
    01 跟兩位世界級建築大師同臺競爭,無異於虎口奪食20世紀五六十年代,貝聿銘還是一個沒有大名的建築師,但他以自己的才華和潛力,博得甘迺迪家族和第一夫人傑奎琳的青眼相加。甘迺迪家族,與羅福斯家族、布希家族齊名的美國四大老牌家族,當時在美國政治中發揮著強大影響力。
  • 擁有近千套上海的房子,後代都要去哈佛讀書,這個家族已富到17代
    對此,很多網友不禁表示,這便是應了「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的這一句話,能夠富到了三代的家族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了,畢竟有些富養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花錢大手大腳、好吃懶做的習慣,如此一來,富四代、富五代便幾乎很難繼續存在。
  • 評論:貝聿銘一生
    (美國媒體報導,華裔建築大師貝聿銘5月16日去世,享年102歲)中國貴族:百歲貝聿銘文丨艾悠悠貝聿銘101歲了。他的一位傳記作者寫道:「貝聿銘所體現的是美國所想像的東方美德:高雅、受過完美的教育,舉止矜持高貴。」 一百年來,貝聿銘是中西建築界辨識度最高的名字之一。
  • 貝聿銘:傳奇百年精英人生 締造現代建築經典(下)
    大氣研究中心在1967年竣工,它像是以落磯山脈為背景的一幅立體派畫作,為貝聿銘贏得新聲譽。他獲得了多種多樣的委託項目,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甘迺迪總統圖書館。1963年11月,甘迺迪總統遇刺身亡後,他的家人和朋友決定為他建一個紀念圖書館。以甘迺迪夫人傑奎琳為主席的圖書館顧問委員會,經過幾個月的考察,挑選了一組傑出的建築師,傑奎琳做出最後決定:貝聿銘。
  • 建築大師貝建中擔任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首席設計師
    中新社天津12月12日電 (記者 張道正)12月12日是「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建設計劃啟動四周年。記者當日從南開大學獲悉,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由著名美籍華裔設計師、貝氏建築事務所總裁貝建中擔任首席設計師。
  • 中國新聞網:建築大師貝建中擔任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首席設計師
    中新社天津12月12日電 (記者 張道正)12月12日是「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建設計劃啟動四周年。記者當日從南開大學獲悉,南開百年周恩來大講堂由著名美籍華裔設計師、貝氏建築事務所總裁貝建中擔任首席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