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國外生活,真正的鄉愁其實就是中國胃。
剛到國外,西餐剛開始吃的確新鮮,午餐各種cafe,周末brunch,偶爾fine dining,甚至覺得再也不會吃中餐了……
但是很多在國外住久的小夥伴會感同身受,天天吃西餐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然而,就在最近我們最愛的大中華美食卻被外媒批評了。
01
中餐=不健康?
最近,英國一個叫Action on Salt 「減鹽行動」的健康公益組織,在分析了150多份中餐外賣菜餚之後發現其含鹽量普遍偏高。
對英國人來說,平時叫份中餐外賣簡直就是家常便飯,好吃又省時。但是英國媒體坐不住了,警告中餐很不健康,大家要少吃。
甚至還有媒體表示,中餐外賣含鹽量是巨無霸的五倍!
根據「減鹽行動」公益組織提供的數據,中餐的豆豉炒牛肉或雞肉中的含鹽量較高。在外賣中,炒飯和炒麵中含鹽量最高,最高可以達到11.5克,幾乎接近世衛組織推薦量的兩倍。
「減鹽行動」組織的負責人格萊格說,
中餐外賣中的含鹽量驚人,而且人們不可能只吃一份外賣,很可能會同時點幾個不同的菜,再加點醬油及其他調料,攝入的鹽量可想而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量,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鹽量不要超過6克,據悉,英國成年人每天攝取的鹽量平均在10克或以上,美國人平均攝入量在8.7克左右。
但根據2012年衛生部的數據,中國南方居民每日攝鹽量高達10-12克,北方居民則達到15-22克,高居全球首位。
從超市櫃檯中所購買的中式快餐含鹽量不等,其中排骨和香酥鴨的含鹽量相對較低,但是炒飯和炒麵類的含鹽量較高。
看到這裡,小編笑出了聲。香酥鴨鹽是少了,油呢油呢油呢?你們……果然是英國人。
為了直觀起見,他們把超市裡售賣的中式快餐和薯片的含鹽量進行了比較,並標註了一份快餐相當於幾袋薯片。
咕咾雞肉=9袋薯片;牛肉炒飯=9袋半薯片;雞肉炒麵=8袋薯片.
此外,中餐蘸醬中的鹽量也很高,以醬油為醬汁的調料最鹹,甜辣椒醬以及梅子醬等甜酸汁中也含有大量的鹽。
02
中式快餐=中餐?
中餐含鹽高,這個我們知道,所以結論是……你們吃的漢堡就比中餐要健康咯?
籠統地拿中餐和西餐來說事,明顯不科學啊。
事實上,英國公益組織的調查對象只是中餐外賣和超市裡的快餐而已,而誰都知道中式快餐為了吸引本地人,會迎合他們的口味作出改良。
比如,咕咾肉就是為迎合不會啃骨頭的老外們改良的中餐代表。
而且為了外賣生意好,這些中餐店會捨棄湯汁多的菜式,著重推出煎炸炒為主,方便外帶的食物。
所以,老外的眼裡的中餐無非就是宮保雞丁、咕咾肉、炸春卷、炸雲吞、炒麵之類。
再不然就是吃通過美劇普及的左宗棠雞等絕大多數中國人沒有吃過的「美式中餐」。
雖然,傳統中餐含鹽量高是個不爭的事實,但是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和老外有明顯不同。中國人喜歡吃米飯,靠菜提味下飯是中餐精髓。這對以麵包為主食的西方人來說,顯然無法完全適應。
而且吃中餐加醬油並不是平時中國人在家就餐的習慣,因為人們在家裡吃中餐時,如果炒菜中本身已經有鹽的話,就不會再加醬油了。
何況中餐有八大菜系,其他旁支更是數不勝數,你們以為自己眼裡的所謂改良川菜就能全部囊括中餐了嗎?
中餐並不是像有關報導標題中描繪的那樣全部高鹽,那麼不健康,快餐並不能真正代表中餐文化和飲食。
03
真正的中餐健康嗎?
老外指責起中餐含鹽量高好像振振有詞,但他們的日常飲食含糖量也很嚇人啊。
通常,華人如果覺得老外做的西點不錯,總會加上一句:不太甜!這幾乎就是最高段位的讚美了。
之前有媒體曾發出過這樣的觀點:中餐才是拯救西式肥胖的救兵。前提是,你吃的是真正的中餐,而不是中式快餐。
英國的飲食專家Lorraine Clissold曾寫過一本書《為什麼中國人不計算卡路裡》,在書中,她表示:
真正的中國飲食不會讓你變胖,中國人的肥胖水平不斷上升實際上是由含糖的、過度加工的西餐造成的。
她認為中式飲食注重平衡葷素、喝湯、不吃生食、深信食療、喝綠茶等種種習慣都讓中國人在吃飯時候不用斤斤計較卡路裡卻也能獲得健康。
早在1990年就有調查發現,中國人消耗的熱量比美國人多30%。中國人保持健康的秘訣是避免攝取含糖、無營養食物的空熱量。
營養學家Patrick Holford表示:最新的減肥研究表明,控制熱量、低脂肪的飲食比低血糖負荷的飲食更有效,這正是中國傳統飲食的特點。(註:血糖負荷GL是既兼顧血糖指數又兼顧總碳水化合物的量的指標)
你以為你天天忙著計算卡路裡就健康了?
營養學家Ian Marber用一個最好的例子來反駁:
健怡可樂中含有1卡路裡,而牛油果卻含有340卡路裡。那麼,你覺得哪個對你有好處?這顯而易見。牛油果給你提供單一不飽和脂肪和omega-6,這有助於提高代謝率。
///
其實,無論中西餐,健康與否都和烹飪方式和食材選取有關。
誰都知道,把所有高油高脂的肉類都替換成雞胸肉,蔬菜一律清水煮,主食一律換成粗糧,就是天底下最最(xìng) 健(lěng) 康(dàn) 的餐食了。
可是,我們討論的是美食。美食就是舌尖上的鄉愁,美食就是讓你味蕾蠢蠢欲動的勾魂精。
為了健康著想,控鹽控糖防止「三高」,管住嘴邁開腿當然是最理想的狀態,但「民以食為天」的烙印已經寫在華人的基因裡了,再怎麼呼籲,都無法阻止人類對中華美食的頂禮膜拜!
中華吃貨:請問這東西好吃嗎?
歪果仁:好吃,但不健康,因為.
中華吃貨:我就問你好吃不好吃,
跟我扯這麼多沒用的幹嘛!
- End -
/ 推薦閱讀 /
△ 比死更可怕的是,還沒玩命地活過
△ 4月,紐西蘭要讓全世界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