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每個人心中都藏著「鬼」,如何戰勝它是我們一生的功課

2020-12-11 愛上如小意

走夜路怕撞見鬼,這是很多人內心的最真實的想法。人人都怕鬼,但鬼真的存在嗎?

有人說,「鬼」信則有,不信則無。但我覺得,雖然「鬼」看不見摸不著,但它卻似乎無處不在。就比如,生活中,人們總是很習慣地將某些不好的東西,稱之為「鬼」:我們喜歡把愛喝酒的人叫作"酒鬼",把非常吝嗇的人叫做「小氣鬼」,就連天氣的變化,都被稱之為「鬼天氣」。現在,和別人一言不合,我們還會來一句:「什麼鬼?」

可見, 「鬼」雖然不是什麼好詞,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神探》劇照

不管你信或不信,每個人身上都藏著「鬼」。這裡所說的鬼,其實就是你的氣息、你的性格,以及你為人處世中那些不光彩的一面。換句話說,假如一個人心裡有「鬼」,那麼,他的思想和行為,都會受到「鬼」的支配。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心懷鬼胎」。

這個世界上,有個人真的能看到別人心中的「鬼」。這個人,就是電影《神探》中的男主人公陳桂彬。

《神探》劇照

01.

「鬼」是人性中的壞欲望,人人心中皆有鬼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神探陳桂彬就有一眼洞穿人心的特異功能。因為這種超能力,他總是能看透人心的惡鬼,並對它們深惡痛絕。

有次在超市,他無意間看到一位女學生在看見自己喜歡的口紅時,心中的「貪婪鬼」不斷蠱惑著她,說什麼:「快偷吧,反正也不會有人知道。」

此刻的「貪婪鬼」,正是女孩的貪慾,它是人性當中最常見的一種本能:在自己喜歡的東西面前,總有一種不勞而獲的貪婪。

女孩猶豫再三,始終沒有下手,她的正念正在和「貪婪鬼」進行著激烈的較量。

這種正邪激戰,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經歷過。

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人都有雙重人格。對於正常人來講,主要人格是可以控制自己體內的次要人格的,而當某些浩大而詭異的潛意識(人格),遠遠超出了主要人格的掌控範圍時,他就會變成另一個人格。

《神探》劇照

影片裡的高志偉就是這樣的,他集貪吃、貪婪、陰謀、暴怒、自私、兇殘、邪惡於一身,這七個「心鬼」牢牢控制了他的心智。

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的:

最初,他是貪吃鬼,暴食暴飲,大手大腳,為了滿足私慾,貪婪鬼現身,開始小偷小摸;

他偷了同事的錢,又怕被發現,心中滋生了陰謀鬼,先是藏起了同事的錢包,當被同事當場揭穿偷錢動機後,他的暴怒鬼現身,和同事爭吵,以此來掩飾自己;

在追擊罪犯時,他在森林裡弄丟了警槍,又激發出自私鬼,將同事打暈,拿了他的配槍;

這樣做還不能掩蓋事實,他的兇殘鬼出現,將同事殺死埋屍,隨後而來的是邪惡鬼,修改配槍編號、搶劫殺人,企圖擾亂視聽,掩蓋真相。

隨著私慾的不斷膨脹,他漸漸丟掉了善良的本性,變成了一個十惡不赦的壞蛋。

除了高志偉,何家安也是本片中一個很有意思的人物。

一開始,他是個充滿正義的好警察。為了破案,他去找神探幫忙。神探正是因為沒有看見他的心鬼,才答應助他破案。可當何家安漸漸發現陳貴彬辦案的過程像個瘋子時,變得有些心慌,因為他的配槍在陳貴彬手裡。萬一神探發瘋用他的配槍殺了人,那他的職場生涯可就算完了。

在擔憂之時,他被高志偉拿槍頂著頭,這讓他陷入更大的恐懼之中。此刻,他心中的膽小鬼被激發了出來,讓他從一個健壯的男人,變成了陳貴彬看見的那個柔弱小孩。

《神探》劇照

其實,這時候的何家安變成膽小鬼實在無可厚非,因為在死亡威脅之下,誰都會感到害怕,這是人的本能。但是,何家安因為害怕,失去了該有的判斷力,像小孩那樣四處尋求幫助:哀求陳貴彬還他東西、向女朋友傾訴遭遇、向罪犯高志偉靠攏。

當他發現這些都沒有用的時候,內心制衡的力量開始減弱,邪惡的力量慢慢出現,唆使他對陳貴彬開槍,教唆他掩蓋真相。

何家安的這個陰謀鬼,也正是他潛意識的人格,已經超出了主要人格的掌控範圍,這讓他從正義的警察變成了一個惡人。

羅素說過:「即使真相併不令人愉快,也一定要做到誠實,因為掩蓋真相往往要費更大力氣。」

何家安放縱了心中的那隻邪惡鬼,對幫助自己的人開槍,在此後的過程中,他只能屢次換槍,不斷掩蓋事情的真相,以保全自己的職業生涯。可是,真相是無法掩蓋的。從生出邪念的那一刻起,他便走上了不歸路,與高志偉毫無分別。

在不同的經歷和環境中,會造就人心中不同的鬼。一旦「惡鬼」失去了控制,便會成為另一個「我」。

《神探》劇照

02.

清醒的人,才能看到內心的「鬼」

陳桂彬深知「心鬼」不是一天養成,所以,他總是盡力幫忙趕走「心鬼」。於是,在超市裡,他大聲罵走了女孩的「貪婪鬼」。可他的做法,卻只引來路人異樣的眼光。這種「見鬼」的超能力,讓他在生活中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上司退休時,他割下了右耳作為禮物,言語中滿是敬佩:他是我唯一沒有看到心鬼的人。

這麼多年來,陳桂彬看透了世間炎涼,也看透了每個人心中的「鬼」。在他的心中,上司身處警察司的管理之位,卻能夠始終保持初心,做了一輩子的正直警察,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情。

可他的「割耳獻禮」的瘋狂舉動,更讓人覺得他是個瘋子。為此,他不得不提前退休,被迫接受精神科醫生的治療。

他真的有病嗎?恰恰相反,他很清醒。

他認為人的心中不應該有「鬼」,將一生心中無鬼的上司視若珍寶,所以才將最寶貴的東西,獻給最值得敬佩的人。這一點,正是對神探前妻張美華為代表的一類人的極大諷刺。

《神探》劇照

張美華原本是一個溫柔賢淑的女子,後來因為自私自利的本性,慢慢變成了一個不擇手段的職場強人。她一邊嫌棄陳桂彬的「神經質」,一邊利用神探的超能力破案,走時還不忘諷刺前夫:「所有人都有鬼,就你一個沒有,那就是你有問題。」

乍一聽,似乎有些道理。

可是細細品味,我們會發現,影片正是在用「一生無鬼」的上司來告訴世人,「鬼」並不是立人之本,就算心中無鬼,也一樣能夠身居高位,做一個讓所有人都敬佩的人。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好人難做,保持初心更是難能可貴。陳桂彬「割耳獻禮」的瘋狂舉動,正是在向那些一生無鬼的人們致敬。

雖然《神探》是通過一個神似「瘋子」的神探,來表現一個看上去神神化化的故事,但是故事裡所講的卻是最真實的人性。

《神探》劇照

03.

不被心鬼控制,才能保持初心

人性是複雜的,而人性中具有破壞性的習性,通稱為人性的惡。這也正是《神探》所闡述的「心裡的鬼」。

人性惡如同人性善一樣,都住在每個生命體中,即使是佛陀和耶穌也不例外。聖人不同於凡人之處僅在於他們駕馭惡的能力,也就是轉化惡的能量的能力。

佛陀和耶穌來自凡夫的家庭,都擁有凡人的軀體。而凡夫之體之所以能成聖,說明凡夫之子也擁有轉化生命中惡的能力。

那麼,在轉化惡之前,邪惡是怎麼誕生的呢?在心理學中,曾有「邪惡誕生於矛盾」之說。這個矛盾,不是指個人與外部環境的矛盾,而是我們內心裏面所有「鬼」之間的矛盾,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內心的失衡。

我們心中的貪婪、自私、恐懼、憤怒、驕傲、懶惰、色慾,與生俱來,並不是所謂的「惡」。因為人的潛意識中存在著各種各樣與社會道德標準不相符的思想,弗洛伊德所講的本我就是這樣,這是人性。

但是,我們擔心自己會被心中的「惡」所控制,所以,也一直在排斥著它們,這才發生了不可調解的矛盾。當矛盾達到最大化的時候,制衡的力量便出現了,那就是邪惡。它不擇手段地犧牲所有其他人,保全自己。前面所提到的高志偉的黑化過程,便是如此。

《神探》劇照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才能不被「心鬼」控制,保持初心呢?

在地上看到一沓人民幣時,可能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這麼多的錢,是我的就好了。」四下無人時,還可能會據為所有。這時,如果主人出現,有的人還可能會萌生出殺人越貨的做法。這時,邪惡便出現了。而要避免邪惡在最後一步出現,我們可以嘗試對出現貪念的自己說:

是的,我真的想要他的錢,我的確是貪婪的。但是,即使我貪婪,有些事情還是不能做的,因為紙包不住火。於是,內心的矛盾衝突就解決了,後面的事情自然也不會出現。

人性是矛盾存在的,恐懼與勇敢同在,貪婪與慷慨同在,憤怒與平和同在,因此,邪惡也必然與正義同在。換句話說,邪惡的想法每百個人都有,重要的是行為,心裡怎麼邪惡,行為不出格就不算壞人。

我們可以嘗試著和那些內心的「鬼」、內心的「惡」和諧相處,接納它們的存在,不再排斥它們。或許慢慢的,我們的內心就會少了許多衝突,邪惡就沒有機會出現了。

此時的我們,才真正擁有了駕馭「惡」的能力。不再被它們控制時,便能保持初心。

相關焦點

  • 「解析篇」每個人心中都不止一個「鬼」—電影《神探》
    退休警察陳桂彬(劉青雲飾)就是這樣的一種人,他擁有令人咋舌的破案手段,這得益於他的特殊能力——他能看到人心中的「鬼」。在長官的退休送別會上,他像梵谷一樣,親手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送給了長官,因為長官是他唯一一個看不到心中的「鬼」的人,然後被認為精神分裂,提前退休。!
  • 香港懸疑系列之《神探》13年前上映,至今無人能超越
    每個人心裡都有鬼,就你沒有,那就是你的問題!(這部電影建議看港版,結局更赤裸。)昔日神探(劉青雲飾)被認為是精神病,原因是他可以看到每個人心中的「鬼」。一個人可以看到所有人內心的罪惡,多可怕,不管對別人還是對自己來說。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桿秤,但不同之處在於它的準確性
    當你稱量某物時,它使用不同的標準。古人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齊齊。有了金錢的誘惑,我們每個人都能保持平衡嗎?根據材料的統計,選擇「紳士」標準的人越來越少。友誼的偉大在於危機和利益的道德優越性。史玉柱先生曾說:勝利取決於智慧,戰勝德國!面對日益複雜的社會市場,我們每個人都有社會道德和自我修養的雙重選擇。我們需要人才,但我們需要一個誠實的紳士。
  • 每個人心中都藏著一個惡魔
    做為旁觀者,我們可以罵他沒人性、冷血、殘忍,可光罵他沒有用,我們最應該做的,是反思一下,為什麼一個十九歲的孩子,會這麼殘忍、冷血、沒有人性。難道他天生就是一個惡魔?從心理學角度分析,有的人天生缺乏同情心,情感冷漠,具有反社會型人格。我記得上中學時,生物老師曾經講過一個國外的案例。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開山島」
    「這是我們修的護欄。」「這是我們開墾出的菜園子。」王仕花帶著記者邊走邊熱情介紹著,這都是夫妻倆奮鬥歲月的見證。  由於患有股骨頭壞死,她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王仕花感慨:「土和種子是我們一點點背到島上的,把島上能種的地方都用上了。」  王繼才去世後,王仕花仍堅守小島,每天堅持升國旗、巡島。她說:「開山島就是我的家。
  • 《小丑》為什麼敗給《寄生蟲》,它承載了我們每個人心中……
    這兩部電影,故事的主線都和階層對立有關,都是弱勢群體和上層社會的衝突。很多人認為《小丑》被擊敗,一部分原因是《寄生蟲》的故事層次比《小丑》更豐富細膩,戲劇化衝突更激烈。它還沒有放映前就在美國社會上造成了巨大的爭議。它放映的第一天,荷槍實彈的警察在電影院中警戒。它上映的第一個周末,就打破了所有十月份上映影片的票房紀錄。它是史上第一部突破10億美元的R級電影。縱觀所有的電影和電視,以反派人物作為主角而成為主流影片的作品並不多。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周華健」
    文|丫丫01 「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首周華健的歌。對於我來說,這首歌便是《有沒有那麼一首歌會讓你想起我》。大學的時候,我曾喜歡一個男生。老同學聚會唱《朋友》:「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酒」短短四個詞,道出了友情的珍貴。
  • 劉青雲再演警察,怎麼超越8.5分《神探》中,那個割耳的神經探員
    但小編想講一下劉青雲之前,一部出演警察的巔峰作品——《神探》,豆瓣8.5分,深得港片之精髓。《神探》是導演杜琪峯、韋家輝和劉青雲再度合作,完全是銀河映像十年前成立時的陣容,亦是韋家輝回歸銀河的首部作品。一個熟悉的陣容,一部全新的製作,果然以最銀河映像的感覺,呈現在觀眾面前。
  • 插畫:每個人心中都有半畝花田,待風吹過,便有一米陽光暖在心頭
    圖片收集於網絡,僅供欣賞,商用聯繫原作者 插畫:每個人心中都有半畝花田,待風吹過,便有一米陽光暖在心頭插畫:每個人心中都有半畝花田,待風吹過,便有一米陽光暖在心頭插畫:每個人心中都有半畝花田,待風吹過,便有一米陽光暖在心頭插畫:每個人心中都有半畝花田,
  • 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洞需要人或事物去填補
    無意中看到了這麼一句話:90%以上的苦都是自找的。可能這句話會讓很多人都不滿意,但那一刻,我恍然大悟,我決定今天一定要寫一篇關於此的文章。我停止讀書,開始回憶。上學期結束時,在碩哥的推薦下我開始讀銷售類的書籍。
  •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片海灘,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美好而純真
    細細的軟沙鋪成的沙灘上,遠方漸露魚肚白,燦燦的沙灘有什麼東西閃了一下,海浪輕輕拍擊著礁石,迎面的海風溼潤鮮鹹…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片海灘,閃著屬於自己的幸福。準是母親,我笑了心中被溫暖的潮水包裹,看向周圍,覺得一切都那麼清晰,那麼用亮,那麼溫暖。收拾完了一切,坐到桌前開始寫作業,隨著筆桿的移動,作業既將接近尾聲,嘴角揚起「勢在必得」的弧度,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感覺,最後一個句號,終於有了結束,疲憊地伸個懶腰,喝些水休息一會兒時,母親的房間傳出一陣猛烈的咳嗽聲「咳咳一—咳咳咳…聲音中略顯一絲倦怠。
  • 每個人心中都有搖滾魂 最終演出風格決定!
    每個人心中都有搖滾魂 最終演出風格決定!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天涯 ——致天涯社區十五周年
  • 塔羅佔卜:每個人心中都渴望被愛,看看這輩子誰最疼你
    塔羅佔卜:每個人心中都渴望被愛,看看這輩子誰最疼你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作者刪除~ 這世上除了格外疼你的父母以外,你還有一個疼你的愛人,雖然你是個性格強勢,脾氣暴躁的人,但是你的愛人一直在默默的守護著你,包容著你,除了最最疼愛你的父母以外,你的愛人是這世上最想讓你幸福起來的人了,因此收起你的壞脾氣,好好跟他攜手一生吧
  • 相信每個人心中還有一個自己的女神,女神節快樂,我的媽媽!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近有劉胡蘭寧死不屈,今有屠呦呦醫學報國,自古以來,各大女性盡顯巾幗風採,他們都是我們心中共同的女神。相信每個人心中還有一個自己的女神,她可能是含辛茹苦撫養我們長大的母親,可能是誨人不倦耐心負責任的教師,可能是一直陪伴自己的親密愛人,可能是粉了很多年的偶像,可能是意難忘的動漫人物。誰是你的女神呢?在今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你想對你心中的女神說什麼呢?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裡原宿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裡原宿。不知道有多少人跟傑瑞一樣,對於潮流的熱愛始於此。今天在衣櫃裡翻出了以前的Aape的鯊魚頭外套突然感到很懷念,在潮流文化如雨後春筍的今天,以Hiroshi Fujiwara為代表的日本裡原宿文化也逐漸沒落,但我們誰都無法否認黃金時代其在日本甚至全世界的強大影響力,有多少人的啟蒙潮牌是A BATHING APE®,現如今卻淪為年輕人眼中的「古著」
  • TORO〡斑頭雁運動: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期待的自己,與胖瘦美醜都無關
    但客戶特意提醒我們「運動和健身是區別的」,我們不希望斑頭雁在消費者心中只是留下「健身房「印象,健身是塑性,而運動是練出更好的自己!斑頭雁除了體能訓練、運動康復、日常健康管理,未來也會涉及到運動服飾、器械周邊、課程培訓、賽事等範疇,需要一個與業務匹配的品牌形象。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想長大的自己|羅清軍
    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個不想長大的自己。我們常常聽到身邊的人自稱"寶寶"、"小可愛",從本質上講,因為大多數成年人的心理水平還處於嬰兒期。相信你會經常見到這樣的家庭等級模式:家裡的父親把自己的父母放在第一位,把孩子放在第二位,把親人和工作放在第三位,而妻子總是最後一位。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底線,可稱之為「聖域」,是不容破壞的
    《最後的現在》以7位少年少女的青春冒險劇為宣傳,未玩過還真當它是極其普通的文字冒險遊戲。不過憑製作人員名單看,就知本作絕對不簡單。以上種種都使本作瀰漫一股異色的氣氛。作中充滿具嚴謹考察的科幻設定,玩家需對作者所寫的腦科學、心理學、社會學細加咀嚼,才能明白作品的設定,才能明白角色的動機。
  • 每個人心中都會留存一條小路吧?就像每個人心裡都會住著一個人一樣
    「每個人心中都會留存一條小路吧?就像每個人心裡都會住著一個人一樣。」「我知道,讓我無數次感傷的不是這條小路,而是無法再重走一遍的歲月和不能割捨的親情。」點擊上方綠色按鈕收聽本文作者:姚雲演播:袁媛片頭聲音:劉洪背景歌曲:周筆暢《時間都去哪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