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到了,傳說中搗藥的玉兔很可能是最早出現的寵物兔哦!

2021-01-09 李喜貓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天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全家團圓歡樂的日子。關於中秋節和月亮的神話傳說數不勝數,最經典的大概就是月宮仙子嫦娥了,相傳嫦娥自從奔月以後就住在了月亮上的廣寒宮,身邊還陪著一隻小白兔,號稱玉兔仙子。

傳說中,這位玉兔在廣寒宮裡有一項工作,就是拿著玉杵搗制仙藥,許多唐詩中也有所描述。但是這個說法傳到了國外就變成了玉兔搗年糕,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所導致的。關於玉兔的來歷,流傳著許多不同傳說,一說是嫦娥被懲罰變成了兔子,一說是后羿投胎變成了兔子陪伴嫦娥,但是最被人們所接受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時候抱走的白兔。

在《西遊記》中,玉兔還曾偷偷溜出廣寒宮下界打唐僧的主意,最後被孫悟空請來的嫦娥仙子給帶了回去。其實嫦娥仙子和玉兔的傳說,恰好也說明了從那個年代開始,兔子就已經不只是用來食用和毛皮利用了,因為嫦娥肯定不是養玉兔來吃或者做兔皮帽子的,所以玉兔的身份已經很明顯了:寵物。

兔子作為寵物飼養的歷史相對於貓狗而言並不長,但是從嫦娥和玉兔的神話傳說中,已經能夠初步看出當時的人們有這個概念了,那就是養兔子也不一定是為了吃,而是可以用來和人互相陪伴,解除煩悶,這不就是寵物最主要的作用嗎?

雖然現在寵物兔的品種很多,但大多都是上個世紀才從肉用兔和毛用兔的品種中經過人工選擇繁育出來的。嫦娥和玉兔的傳說在中國已經流傳了數千年,那個時候兔子就是普通的家兔,但也能看出當時的人們對某些動物已經有了高於經濟利用的一種意識,這種意識再發展下去,完善起來,就變成了現如今鏟屎官和寵物之間的關係。

現在的寵物兔品種繁多,從體型、毛量、耳朵上都有很大差異,被毛的顏色也有很多類型,甚至還有會變色的喜馬拉雅兔。但是白顏色的兔子自古以來都很受歡迎,有童謠為證: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嘛。

兔子其實是一種比較嬌貴的動物,它們雖然看上去很呆萌,經常瞪著滴溜溜的大眼睛賣萌,但是它們的脾氣高深莫測,可以在發呆、急躁、眯眼睡覺和上蹦下跳之間自如切換,還是秒切換。舉個例子,你看到自家兔兔很安逸地發呆覺得超級可愛想要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可能剛打開相機它就嗖的一下跑沒影了。

兔兔小時候也很可愛,就是一團毛絨絨的小肉球。很多養兔兔的新手鏟屎官可能都聽說過兔子媽媽會把寶寶給吃掉,所以特別擔心。其實這種現象的確有,但只要好好注意環境安全,不過多打擾,就能夠最大程度避免這種事的發生。首先,兔子的膽子較小,容易應激,特別是剛生完寶寶的兔子媽媽,任何在它眼中能給自己和幼崽帶來威脅的事件,都有可能導致它應激,輕者棄養寶寶,重者就會把寶寶吃掉。

而且兔兔會吃掉自己的便便,養兔子的鏟屎官也都見到過,一開始可能會不理解,但是久了也就習慣了。這其實很正常,因為兔子跟大型食草動物不同,它沒有多個不同分工的胃,無法反芻。兔子第一次吃掉的食物無法消化完全,會排出兩種便便,一種是很硬很乾燥的圓形便便,一種是串狀柔軟的便便。這些軟便中會殘留很多可以再吸收的營養物質,兔子會選擇把這樣的便便重新吃下去,把第一次沒消化完的營養再重新消化一遍。

這是長久以來兔子演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本能反應,可以幫它們在野外嚴酷的自然環境中最大程度攝取食物中的營養,這個行為是改不了的,養兔子之前得了解它們的這一行為,如果覺得無法接受的話就得認真考慮考慮是否真的要養兔兔了。

相關焦點

  • 【兔故事】上古傳說嫦娥玉兔中玉兔為什麼要搗藥
    ,就毫不猶豫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復活並送到天上月宮成仙,便成了玉兔。      也就是說是玉兔先到月宮中的,之後嫦娥吃了仙藥升天才跟玉兔一起住在廣寒宮相依為命。這是嫦娥和玉兔的故事的一個傳說,另外還有一個版本。      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 搗藥玉兔為何會進入月宮,搗的是什麼藥?
    在嶺南版小學二年級上冊美術第一課《民間玩具欣賞》中有一個玩具叫:搗藥玉兔。說到玉兔,你會想到嫦娥,想到嫦娥,你就會想到奔月。所以很多時候玉兔和月亮是密不可分的,那為什麼玉兔要搗藥呢?中秋佳節的團圓日子裡面,出現一隻兔子在搗藥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啊。
  • 嫦娥玉兔的故事:玉兔為什麼要搗藥?
    ,就毫不猶豫躍入烈火中,將自己燒熟,神仙大受感動,把兔子復活並送到天上月宮成仙,便成了玉兔。也就是說是玉兔先到月宮中的,之後嫦娥吃了仙藥升天才跟玉兔一起住在廣寒宮相依為命。這是嫦娥和玉兔的故事的一個傳說,另外還有一個版本。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傳說很久以前,有一對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們有四個可愛的女兒,個個生得純白伶俐。
  • 中秋節之玉兔的由來
    流傳最廣的肯定就是嫦娥奔月了,之前給大家講過了,嫦娥偷吃了后羿的不死藥,飛到了月宮。那今天就講一個嫦娥奔月後,發生的一則民間故事。那就是玉兔的故事,玉兔又被成為月兔,是中國古代神話中非常神奇的這樣一個寵物。甚至在西遊記中都把玉兔寫進了書中,收服月兔的是月神太陰星君。這個太陰星君在道教神話中,就是大家拜的月神。
  • 玉兔玉兔,你為何要在廣寒宮搗藥?
    相傳,月上有一兔,渾身潔白通透,毛色如玉,人稱「玉兔」。用現代語言來說,她是嫦娥仙子在月宮中的閨蜜。
  • 玉兔搗的到底是什麼藥?
    中秋佳節轉瞬將至,月餅、嫦娥、玉兔,依然是月亮節的話題元素。人們對嫦娥奔月的故事津津樂道,卻對那隻總在搗藥的玉兔知之甚少。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玉兔的藥壺裡搗的究竟是什麼藥。在一類傳說中,玉兔就是嫦娥的化身。
  • 「玉兔搗藥」:「玉兔」為什麼要搗藥呢?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
  • 故宮六百年鑑賞㉒|遙望千年的月宮靈物:月中何有,玉兔搗藥
    從東漢時期受神仙思想的影響,開始出現並在此後相沿不改的玉兔搗藥圖,明末清初以來民窯常見的借玉兔題材表達對故國懷思的日用器,晚清以來造型不拘一格的中秋「兔兒爺」玩具中可見出,玉兔除祥瑞之兆外,在特定的情境下,其涵義和內容也更加寬泛。兔子的形象在中國古代藝術品中比較多見,商代晚期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有玉雕兔,山西曲沃西周晉侯墓出土有兔尊,春秋戰國以後各種兔的形象更為常見。
  • 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中秋節傳說故事二:吳剛伐桂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 中秋節裡的文物往事
    中秋節的歷史起源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說法較多。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時間:2018-09-22 2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中秋節關於月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 今天是中秋佳節,過中秋大家都要吃月餅,賞月亮,看見月亮就會想到那些久遠而神奇的傳說。
  • 今天中秋節,月亮上竟然有一隻兔子?
    嫦娥和玉兔的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古時候的人們都相信月亮裡住著一隻兔子,每天不停地搗藥。每到中秋節,人們就可以在圓月中看到它。但是為什麼兔子會在月亮裡呢?它又為什麼要搗藥?這隻兔子,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 中秋節故事:月亮上的動物除了玉兔還有蟾蜍,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說吳剛學仙訪道的過程中犯了過錯,被罰住在月宮中砍月桂樹。史料中記載:「月桂高五百丈」,一丈是3米,而且月桂樹的再生能力特別強,「樹創隨合」,所以吳剛在這伐月桂樹永遠都沒有盡頭,這就是月宮中吳剛伐桂的傳說。吳剛的原型在《山海經》裡記載也叫吳權,民間還有關於他的傳說。
  • 【漲姿勢】關於中秋節的經典傳說故事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細數下流傳最廣的中秋節六大神話傳說故事。 翌日,照妻子的吩咐去做,屆時嫦娥果由月中飛來,夫妻重圓。中秋節做月餅供嫦娥的風俗,也是由此形成。    故事三:玉兔搗藥   此傳說最早見於《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
  • 中秋節農曆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人們在祭月拜月的同時,又出現了賞月的習俗。晉代文獻中已有中秋賞月的記載。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傳說故事  傳說一:嫦娥奔月  相傳,嫦娥偷吃了丈夫后羿從西王母那兒討來的不死之藥後,飛到月宮。
  • 中秋趣談-玉兔
    古人認為月亮中的陰影頗似兔形,故就此產生了「月中有兔」的美麗情結。對此,最早的文字記錄應追溯至屈原的《天問》:」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古人對此多有「附議」,如張衡就曾在《靈憲》中說過:「月者,陰精,積而成獸,像蛤兔焉」;《後漢書·天文志》中曰: 「月者,陰精之宗,積而成獸,像兔。
  • 瑪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
    中國文獻中關於月中有兔的記載,大約可以追溯至《楚辭·天問》中的「顧菟在腹」;文物方面,則有馬王堆一號漢墓帛畫上的月中蟾兔圖。月中玉兔的形象在東漢時期才盛行開來,是墓葬畫像石的常見素材。同時流行的還有西王母的形象,兔子除了在月中,其實更經常出現在西王母身邊,是搗藥的靈獸。西王母的傳說大約也出現在戰國時期,《山海經》和《穆天子傳》等都有記載。
  • 關於中秋節的7個經典傳說,快講給孩子們聽吧
    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 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 令伐樹。」意思是說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 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
  • 中秋話兔:玉兔,月兔,兔兒爺,哪個才真正是月亮上的那隻兔子?
    中秋將至,除了嫦娥,月亮上還住著一個神話角色——月兔,又叫玉兔,在中國神話裡,月兔在月亮上陪伴嫦娥,還不停地搗藥,跟吳剛伐桂的感覺差不多。其實,玉兔在中國傳統中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兔兒爺」,它還有一個流傳較廣的傳說:有一年,北京城裡忽然鬧起了瘟疫,幾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麼藥也不見好。月宮中的嫦娥看到人間的悲慘情景,心裡十分難過,就派身邊的玉兔到人間去,為百姓消災治病。玉兔變身為一個少女,來到了北京城。
  • 中秋節玉兔的來歷 兔子捨己為人感動上仙
    中秋節來源於我國古代,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八月十五這一天月圓之夜,象徵著全家團圓。而很多文章中玉兔卻象徵著月亮,有關於中秋節玉兔的來源,有一些美麗的傳說。   傳說一   相傳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唯有兔子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