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這天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餅賞月,全家團圓歡樂的日子。關於中秋節和月亮的神話傳說數不勝數,最經典的大概就是月宮仙子嫦娥了,相傳嫦娥自從奔月以後就住在了月亮上的廣寒宮,身邊還陪著一隻小白兔,號稱玉兔仙子。
傳說中,這位玉兔在廣寒宮裡有一項工作,就是拿著玉杵搗制仙藥,許多唐詩中也有所描述。但是這個說法傳到了國外就變成了玉兔搗年糕,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所導致的。關於玉兔的來歷,流傳著許多不同傳說,一說是嫦娥被懲罰變成了兔子,一說是后羿投胎變成了兔子陪伴嫦娥,但是最被人們所接受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時候抱走的白兔。
在《西遊記》中,玉兔還曾偷偷溜出廣寒宮下界打唐僧的主意,最後被孫悟空請來的嫦娥仙子給帶了回去。其實嫦娥仙子和玉兔的傳說,恰好也說明了從那個年代開始,兔子就已經不只是用來食用和毛皮利用了,因為嫦娥肯定不是養玉兔來吃或者做兔皮帽子的,所以玉兔的身份已經很明顯了:寵物。
兔子作為寵物飼養的歷史相對於貓狗而言並不長,但是從嫦娥和玉兔的神話傳說中,已經能夠初步看出當時的人們有這個概念了,那就是養兔子也不一定是為了吃,而是可以用來和人互相陪伴,解除煩悶,這不就是寵物最主要的作用嗎?
雖然現在寵物兔的品種很多,但大多都是上個世紀才從肉用兔和毛用兔的品種中經過人工選擇繁育出來的。嫦娥和玉兔的傳說在中國已經流傳了數千年,那個時候兔子就是普通的家兔,但也能看出當時的人們對某些動物已經有了高於經濟利用的一種意識,這種意識再發展下去,完善起來,就變成了現如今鏟屎官和寵物之間的關係。
現在的寵物兔品種繁多,從體型、毛量、耳朵上都有很大差異,被毛的顏色也有很多類型,甚至還有會變色的喜馬拉雅兔。但是白顏色的兔子自古以來都很受歡迎,有童謠為證:小白兔白又白,兩隻耳朵豎起來嘛。
兔子其實是一種比較嬌貴的動物,它們雖然看上去很呆萌,經常瞪著滴溜溜的大眼睛賣萌,但是它們的脾氣高深莫測,可以在發呆、急躁、眯眼睡覺和上蹦下跳之間自如切換,還是秒切換。舉個例子,你看到自家兔兔很安逸地發呆覺得超級可愛想要拿出手機拍幾張照片,可能剛打開相機它就嗖的一下跑沒影了。
兔兔小時候也很可愛,就是一團毛絨絨的小肉球。很多養兔兔的新手鏟屎官可能都聽說過兔子媽媽會把寶寶給吃掉,所以特別擔心。其實這種現象的確有,但只要好好注意環境安全,不過多打擾,就能夠最大程度避免這種事的發生。首先,兔子的膽子較小,容易應激,特別是剛生完寶寶的兔子媽媽,任何在它眼中能給自己和幼崽帶來威脅的事件,都有可能導致它應激,輕者棄養寶寶,重者就會把寶寶吃掉。
而且兔兔會吃掉自己的便便,養兔子的鏟屎官也都見到過,一開始可能會不理解,但是久了也就習慣了。這其實很正常,因為兔子跟大型食草動物不同,它沒有多個不同分工的胃,無法反芻。兔子第一次吃掉的食物無法消化完全,會排出兩種便便,一種是很硬很乾燥的圓形便便,一種是串狀柔軟的便便。這些軟便中會殘留很多可以再吸收的營養物質,兔子會選擇把這樣的便便重新吃下去,把第一次沒消化完的營養再重新消化一遍。
這是長久以來兔子演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本能反應,可以幫它們在野外嚴酷的自然環境中最大程度攝取食物中的營養,這個行為是改不了的,養兔子之前得了解它們的這一行為,如果覺得無法接受的話就得認真考慮考慮是否真的要養兔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