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力》:孩子學習壓力大,心理學家教你利用「共情」減壓

2020-12-16 蜜桃tao醬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朋友小王是一個計算機軟體工程師,他從小到大就對自己的要求十分嚴格,學習成績非常優異,而且從小就培養各種各樣的興趣,不斷的完善自己。後來成家之後,他對孩子的教育也自然而然地採用了自己的那套辦法,嚴厲的要求孩子,學習上要求孩子每次考試都要拿前三名,課外給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希望孩子能夠和他一樣,多才多能。

但最近,小王開始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這套教育方式是不是出現了錯誤,即使自己對孩子這麼嚴格,但孩子總是無法達到自己的預期,還一直地抱怨學習壓力大,不去上課後興趣班。確實,朋友小王的出發點是好的,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為了讓孩子更加優秀,才給孩子施加壓力,但或許對於孩子來說,過強的壓力已經使他喘不過氣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最近在看的一本書《共情力》,心理學家在書中提到了面對學習壓力大的孩子,父母可以通過"共情"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適當減壓。

一、孩子學習壓力大,利用"共情"來減壓

在如今這個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不論是成年人還是孩子,都處於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每個人身上都承載著巨大的壓力,成年人有工作上的壓力,而孩子也有學習上的壓力。父母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不斷地給孩子進行施壓,報各種各樣的補習班,興趣班,壓榨孩子的課外自由活動時間,導致孩子常處於高壓的狀態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美國史丹福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的對象是一些10到14歲的女孩,研究他們在有壓力環境和較少壓力環境下的成長狀況。最終研究結果表明,那些在家裡感覺壓力比較大的女孩,身體內的細胞更早熟,大概會比較小壓力的女孩要早熟6歲。除此之外,巨大的壓力還影響了她們身體的免疫系統,身體更容易產生炎症,同時也加快癌症細胞的繁殖速度。

我們常說有壓力才會有動力,但過強的壓力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壓力對我們的大腦所造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壓力產生於我們大腦的情感中樞杏仁核,所以當我們接受外界的壓力時,大腦中的杏仁核會馬上感受到壓力,並將這個危險信號傳輸到下丘腦,從而釋放出壓力激素。如果一個人常處於重壓的情況下,他的大腦和身體將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說強壓力有時候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父母想要通過施壓的方式來促進孩子學習的同時,也要壓力注意對孩子身體健康的影響,孩子學習壓力大,我們不妨採用共情的方式來幫助孩子適當的減壓。

二、懂得"共情",孩子才能學得輕鬆

何為"共情"?

所謂的共情與我們常說的同情並不一樣,他指的是能夠理解他人的經歷和感受,同時做到感同身受。"共情"一詞是由心理學家亞瑟.喬拉米卡利所提出的,他認為:共情是客觀存在的,它產生的基礎做出假設,而是一個事實。共情能夠將人們的情緒調整到一個可控制的程度,讓人對他人的想法和行為做出一個精準的感知。

通過共情,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會更加順暢,更加能夠相互理解。因為人之間的共情能夠使我們的大腦產生一種能夠平靜舒緩的化學物質,而這種化學物質能夠給我們帶來一種愉悅的感受。對別人產生共情的能力並不是與生俱來,就需要我們後天不斷地進行學習和加強對他人的理解,慢慢的將共情內化成自己的能力。

為什麼通過共情能夠幫助孩子減壓呢?心理學家研究表明:人們對其自身壓力的把控程度,決定我們在生理上受壓力影響的程度。同時,他人對我們的共情和理解程度,也能夠幫助我們減緩內心的壓力。

孩子在學習上有巨大壓力的時候,父母適當的給予孩子共情,能夠讓他們感受到自己被關注被理解被尊重,這不僅僅能夠幫助孩子適當的減壓,同時對孩子抗壓或是解決困難都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然而,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只是將自己一味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卻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無法對孩子產生應有的"共情",一味的給孩子施加各種各樣的壓力,最終孩子承受不了反而會對父母的決定產生叛逆的心理。面對學習壓力大的孩子,父母要學會利用"共情"來幫助孩子減壓,接下來尼莫媽媽給不知道如何做的父母支幾招吧!

三、利用"共情"減壓,這些絕招請收下

1、先共情傾聽後感受

每個人的內心都有屬於自己的想法,當與他人發生爭執或矛盾的時候,都渴望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對於孩子來說,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上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他們也渴望得到父母老師們的尊重和理解。

當感受到孩子學習壓力大的時候,父母不妨先傾聽孩子對壓力的看法和感受,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並做出相對應的回應,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他們的理解。父母們不要打著"為了孩子好"的旗號,全然不顧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就一味地以自己的想法給孩子安排好一切,這往往無法得到預期的結果,而且對孩子的身心健康也會造成影響。

2、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當孩子處於高壓的狀態中時,他們往往會表現的很鬱悶,不知所措,甚至有可能會因此而退縮。所以父母在了解完孩子的內心想法之後,要懂得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帶著孩子一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幫助孩子一起減緩內心的壓力。

比如當孩子面臨期末考,害怕考試考砸而內心壓力巨大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平靜地談談心,讓孩子明白:考試只不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們應該放鬆心態的對待,輸贏也只是人一生中的嘗試,人生不能把輸贏看的太重。除此之外,父母也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運動,做其他的事情來減輕內心的壓力,只有保持好心態,才能夠發揮的更好。

3、引導孩子對自己產生共情

引導孩子對自己產生共情,更多的是要讓孩子充分了解自己的狀態,並採用正確的方式來對待。當孩子因為期末考而憂慮發愁,內心壓力大的時候,引領孩子了解自己的充分狀態,並問問自己:期末考試很常見的事,我為什麼要這麼焦慮呢?盡力的努力過不就好了嗎?孩子對自己產生共情的時候,就更能夠坦然接受這種負面情緒,打破壓力的壁壘。

負面情緒佔據我們身體的時候,在嚴重的損耗我們內力。研究表明,由壓力所導致的負面情緒會傳送到我們的大腦神經元,從而極大的消耗大腦的精力,而當大腦精力過度浪費時,我們便無法關注到其他人和事,無法積極正向的思考。所以我們要勇敢的正視負面情緒,學會對自己共情,學會放鬆,幫助自己適當減壓。

我是蜜桃tao醬,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共情力,孩子閱讀理解的「金鑰匙」,家長的作用比老師更重要
    共情力是情商的核心和基礎。它產生的基礎不是假設,而是事實。共情能夠把人的情緒調整到一個可控的程度,讓人對他人的想法和情緒或行為能做出精準的感知。懂得了共情力的作用,家長們可能還會有個疑問:共情力對孩子來說,困難嗎?能夠培養嗎?
  • 害怕壓力?心理學家新成果:如何看待壓力很重要,人際交往可減壓
    我以為他減肥成功,恭喜二字剛說出口,他擺擺手,一臉苦笑說:「我這哪裡是減肥成功啊,都是因為壓力太大,沒日沒夜幹活累的,你看看我的頭髮。」說完把頭湊過來,我仔細一看,頭髮還真是稀疏了不少。 酒席期間,大家天南海北地聊,一群拖家帶口的中年人,聊得最多的莫過於父母、孩子、賺錢,出現最多的一個詞就是「想個辦法」。
  • 學習過程中,要懂得減壓,五種解壓方法助你緩解壓力
    學習的過程主要表現為一種腦力勞動,運用到了一個人的識記、推理、分類等能力。學習的壓力表現為外部和內部兩方面。外部的壓力來自父母、老師的期望,內部的壓力則來自學生的自我要求。及時減壓,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有利於考試的發揮。那麼,緩解壓力的方法有哪些呢?
  • 24堂積極品格養成課共情力|交朋友 從同伴關係中培養孩子共情力
    引言 培養孩子理解情緒、表達情緒、調節情緒的能力,讓孩子在交朋友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理解他人的能力。這一期走進劉老師的《手拉手交朋友》主題課堂,看她如何利用同伴關係為孩子創造機會,培養共情力。
  • 孩子壓力大怎麼辦?父母口頭安慰沒有用,三招幫孩子正確減壓
    一、孩子為什麼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1.父母給予的壓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加優秀是每一個父母都有的心理,但是如果太過於嚴格甚至是苛刻就很容易給孩子特別大的心理壓力。2.學校的壓力孩子在學校裡面讀書的時候其實也會相互進行比拼,並且學校會對學習成績比較好的孩子進行獎勵,而對於學習成績相對較差的孩子也會進行批評。學校採用這樣的方法是為了能夠更好的激勵他們,讓每個孩子都能不斷的進步,從而提升能夠提升學習成績,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這種做法也是會增大他們的壓力的。
  • 只會讓孩子聽話,你認真聽過孩子說的話嗎?
    在趙曉媽媽看來,高三學生應該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學習上,根本不應該為這點兒小事煩惱。表達完自己的不屑後,媽媽還叮囑趙曉不要因為這點兒小事影響學習。許多家長都與孩子存在交流問題,因為大多數家長無法聽進去孩子的話,每當孩子表達自己的煩惱時,家長總是心不在焉地聽,一些家長甚至不等孩子把話說完就打斷,然後對孩子進行評論。
  • 孩子學習跟不上,工作壓力大,生活不快樂,不如一起做個正念操
    學習的壓力,你的孩子知道如何減壓嗎?成長的煩惱,他們可以很好地處理焦慮、悲傷、憤怒、抑鬱的情緒嗎?如何培養孩子高強度學習所要求的專注力呢?這些練習簡單可行,適合孩子和家長親子共讀、共同練習,幫助孩子和你放鬆減壓,提升專注力,更好地管理情緒,用善意對待他人與自己。每個練習配有充滿童趣、奇異的全彩插畫,可親子一起練習,適合每種場合,也適合每個時間段。
  • 9歲孩子留下遺書跳樓自殺!是誰毀了這孩子?孩子心理壓力太大了
    父母完全可以把孩子當成年人來談話和交流,而不可以「家長對孩子」的方式進行討論問題。讓孩子把你當成朋友,而不是對你畏懼,讓他打開「話匣子」,你了解孩子內心真實想法,才能做好針對性的教育。 2、尊重孩子給他自由空間 具有現代教育觀念的家長,一定是擁護孩子權利的父母。整個家教的神聖使命概括起來就8個字:發現孩子,解放孩子。
  • ——淺談日常中的共情
    從他們身邊經過時讓我想起來最近學習到一節《共情-關於肯定孩子的感受》的課程,課程的講述者是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老師,裡面就講到了一個關於蘋果酸不酸的案例。就像上面那個場景,當孩子說蘋果不好吃是酸的的時候,我想有相當多的人聽到過像奶奶這樣的反饋:不酸。這個案例裡面就包含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育兒知識點:共情。什麼是共情?
  • 【每日科普】減壓玩具真的減壓嗎?
    此外,減壓神器還有眾多種類,如快遞包裹上可以無限捏的泡泡紙;仿造電腦鍵盤的海綿制「Big Enter」;能夠釋放自己喜歡味道的香薰機;智能「陪練」拳擊球……可是,減壓玩具真的有這麼神奇的功效嗎?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焦慮通常表現為對未發生的事件的過分擔心和關注,此時人們的注意力比較狹窄,往往會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一些負面的思想和情緒上,導致進一步的焦慮進而形成惡性循環。而當我們玩指尖陀螺或其他玩具的時候,注意力就被分散了,這一惡性循環被打斷,焦慮自然也會有所緩解,即達到減壓的療效。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減壓效果通常是暫時的,並不能幫我們從根源上解決問題。
  •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
    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能力無法滿足學習要求的時候,內心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從而引起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這時學習壓力就出現了。大多數學生能較好地調控壓力之下的情緒和行為,但當壓力超出學生的承受能力後,就會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消極影響。 當學生感到過大的壓力時,極易出現生理上不適的反應。
  • 如何幫助孩子緩解學習壓力?這些方法強烈...
    當學生感覺到自己的能力無法滿足學習要求的時候,內心的平衡就會被打破,從而引起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這時學習壓力就出現了。大多數學生能較好地調控壓力之下的情緒和行為,但當壓力超出學生的承受能力後,就會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消極影響。當學生感到過大的壓力時,極易出現生理上不適的反應。
  • 如何幫助孩子「減壓」
    剛剛上二年級,看著孩子這麼累,真心疼。沒辦法,大人的壓力與日俱增,孩子又何嘗不是壓力山大。 當孩子還沒生下來時,我們就有意識的對寶寶進行胎教,聽音樂、聽故事、讀古詩。當孩子稍大一點,讀繪本、聽英語…為的就是讓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但也不是為贏,更多時候是擔心已經落後了。
  • 考前心理壓力大怎麼辦,推薦10種常見有效減壓的方法!
    高考前緊張狀態考生父母切記這高考前這段時間孩子是壓力最大、最敏感的時候,不僅要注意飲食方面,考生的心理、情緒變化更應該注意,做考生溫暖的大後方。我就來給大家分享考前減壓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廣大考生朋友們。
  • 人體工學減壓腰墊,德國品質減壓65%,車載家用辦公學習都需要
    說今天的這款團品之前,咱們先一起做個對照測試:看看你平時辦公或學習時是下面哪一種姿勢?是不是默默對號入座了好幾種?別尷尬,你不是一個人,因為大部分人坐在桌前都是這樣的。不過,你需要警惕的是,這些錯誤的姿勢,正在毀壞你的脊柱和腰椎!
  • 如何緩解壓力過大?壓力大時該如何減壓?
    都說今年行情特別難,有大部分人感覺壓力都非常大,不管是從生活方面,還是在日常工作裡,每個人都為了生活過得更好些。想要獲得更好的生活,就必須承受更多的壓力。那麼當壓力產生時,我們該如何來緩解壓力過大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呢?我們又該如何來釋放壓力呢?現在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孩子學習壓力大,怎麼辦 | 『讓愛留守』留守兒童家庭教育指導欄目...
    第十五期本期內容(中學篇)■孩子學習壓力大,怎麼辦?本期內容孩子學習壓力大,怎麼辦?案例宏宇自幼與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外出打工,幾年才回來一次。這種壓迫感使孩子們更加刻苦用功,而一旦學習成績下降或者長時間沒有明顯的進步,他們就開始對學習產生厭惡和恐懼,覺得對不起父母產生負罪感。如果孩子的壓力大,需要監護人引導其釋放壓力,避免因為壓力過大而出現意外。
  • 暑期,利用親子時光陪孩子學會情緒管理(二)共情、榜樣和共讀
    成人缺乏反思自我情緒表達的自覺,追究起來,是因為兒童時代,沒有人引導其學習如何進行積極的情緒管理。兒童期是情緒發展的關鍵期,也是學習情緒管理的關鍵期。兒童在四五歲的時候,家長要將引導孩子學習情緒管理作為一門重要的成長功課,充分利用好親子時光,為孩子情緒管理能力的發展打好基礎。四五歲的兒童,處在「有樣學樣」的心理發展階段,同時情緒的激發和表達與安全感的體驗密切關聯。
  • 「結婚10年,我們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共情能力,成就幸福婚姻
    2.伴侶之間缺少共情力,才會覺得孤獨寂寞 對於戰友的情況,雖然我只是聽到她的「一面之詞」,但我想他們夫妻之間的問題,肯定和缺少共情能力有關
  • 高三生面臨高考壓力大,該如何給自己減壓,細心家長給你支招
    ,所以隨著時間變化,學生們心理壓力、情緒都是非常緊張的狀態。在高三學生們的緊張氣氛會一直存在,每天學生們都在經歷三點一線的生活,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剩下的也只有學習了,筆者記得當時高三的同桌學習成績不是很好,當時她的情緒是非常惆悵的,也不知道自己的到底報名哪一所大學,所以有一段時間成績一直也在下降。那麼學生進入高三以後該如何給自己減壓,細心家長給你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