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無肉不歡,
卻很少細想那些動物經歷了什麼。
今年這部紀錄片:《統治》,
用殘忍的鏡頭拷問著,
我們所謂的人道和文明,
殘忍到很多人連預告都看不下去。
很多東西你看不見,
並不代表不存在。
注意: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
這是澳大利亞養牛場,
草肥水清,藍天白雲,
一望無際的大草原,
是我們心中最適合牛生存的地方。
牛奶是什麼?
是母牛餵養小牛的母乳。
所以先通過人工授精讓母牛懷孕,
再帶走出生的小牛,
這才有奶提供給人類。
而牛又是何等聰明的動物,
跟著車撕心裂肺地狂叫,
這樣的場景在一遍遍重複。
小公牛對奶製品行業沒有利用價值,
隔離幾天觀察沒病後,
便送往屠宰場。
健康的小母牛則留下來,
準備接替母親,
重複它的歷程。
每隻小牛被一根鐵鏈拴在鐵皮屋,
這是它們此生待遇最好的一段時間。
整齊潔白的牛棚,
就像一個個墓碑,
預示著它們的未來。
在孩子被屠宰的時間,
有奶了的牛則被趕到擠奶棚,
接上擠奶器,
直到抽乾奶水。
人工飼養的奶牛產奶量,
是自然生長的牛的10倍,
然而生命只有其1/5。
當產奶量下降或體力不支,
便會送往屠宰場。
動物屠宰方法大同小異:
先用螺栓槍將針刺入大腦,
然後用電擊槍電暈,
或者用高濃度二氧化碳讓它中毒,
接著過熱水、補刀割喉、放血。
聽上去殘忍嗎?
這已經是被公認為,
符合人道主義的宰殺方式。
牛皮原本是肉業的副產品,
但是當皮的價格超過肉類時,
越來越多的牛因皮而被殺。
有時解剖後發現牛懷孕了,
那胚胎的屍體,
會被賣掉提取胎牛血清,
因為有醫用價值。
還有被當作玩物,
在鬥牛、套繩中骨折重傷的牛,
也是在這裡完結一生。
記得小時候在農村,
繞過滿院雞的重重封鎖,
在雞窩裡發現雞蛋的興奮。
如果見證了小雞破殼而出,
更是呼朋喚友來看的喜事。
即使現在習慣在超市買雞蛋,
也沒想過如今的養雞場是何模樣。
或者說潛意識願意相信,
就是電視中那樣乾乾淨淨,整整齊齊。
雞分為兩種,
一種是為了吃的肉雞,
一種是為下蛋的蛋雞。
肉雞通過選擇性育種,
加上擁擠飼養少運動,
人造光、抗生素提高飼料吸收率。
一隻雞自然長到2公斤要96天,
而養雞場裡長到3公斤只需要35天。
因為身體無法承受極端體重,
很多雞常常畸形發展。
長好的肉雞被送到屠宰場,
經歷通電池、熱水池、
機器割喉、工人補刀。
聰明的雞會抬起頭躲過前兩個,
那就意味著它要眼睜睜看著,
同伴被割喉的場面,
然後自己一點點靠近那把刀。
健康的母雞才可以下蛋。
而那些公雞和病態的母雞,
破殼的瞬間便要走向死亡,
直接被傳送帶扔入碎肉機。
在外表光鮮亮麗的養雞場裡,
每個籠子裡囚禁著4-20隻雞,
它們只能下蛋,
不能奔跑,不能刨土、不能伸翅膀。
它們幾乎一天下1個蛋,
一年300多個,
而野生母雞一年最多下15個。
當它們下蛋能力衰弱,
便被送往屠宰場。
澳大利亞有一種冬季產羔法,
人工授精讓羊羔在冬季誕生,
小羊斷奶正好是春天,
牧草肥沃,長得更快。
但嚴寒使每4隻羊便有1隻會凍死,
可養羊人不在意,
因為這樣成本更低。
澳大利亞美利奴羊,
皮膚褶皺,產毛量多,
可尾巴會把土拍到身上,
導致招蠅長蛆。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
人會把幼羊的尾巴直接剪斷。
當它們沒有產毛能力時,
便送往屠宰場。
除此之外,
豬、兔、賽馬、賽狗的命運都大同小異,
我已經沒法看完紀錄片後半部分。
那些生病的動物基本會被直接處死,
因為有著合理死亡率,
這些生命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從出生到死亡,
它們沒有選擇權,
只有任人宰割。
這個充滿苦難、血腥的帝國中,
沒有希望、沒有同情。
為之付錢的消費者被告知:
動物被人道對待,放養、有機,
大眾也不會細究,
這些每天入口的動物會經歷什麼。
有歷史記錄以來,
喪生在戰爭中的人類有6.19億。
而每3天就有同樣數量的動物被人類殺害。
然而若改善它們的居住環境,
那麼必然導致肉價飛漲,
誰又肯為此買單?
印光大師曾說過:
「惡業之中,唯殺最多,唯殺最慘。
欲得世道太平、人民安樂,
必須大家戒殺護生、吃素念佛,
方為根本解決之論。」
眾生不知世上刀兵劫,就存在於屠門夜半聲,
惡業之中,唯殺最多,
我們所吃的每一口肉,
在宰殺時都會經歷我們無法想像的痛苦!
所以佛經有云:
「諸功德中,不殺第一」
當眾生的寶貴生命遭到威脅時,
我們應當全力以赴地施以救護,
因為你的善舉,
不僅是一次救護,
更是一次功德!
當然了!
要求人們完全不吃肉,
也是不太現實的,
但是我們通過完善飲食結構,
少吃肉,吃三淨肉,多吃素,
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希望每一個作為肉食的生命,
起碼能在生前都能有個舒適的環境,
以及作為生命最基本的尊嚴!
南無阿彌陀佛!
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支持善友籌,相當於日行百善,融入我們的功德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