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最佳狀態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
冷清並非冷情,生命中的冷清是肅清所有不必要的,這樣才能保持住生命中的熱情,然後在自己喜愛的領域裡風風火火。
生命中的這種冷清與熱情,我想俞飛鴻一定有深刻的理解。1971年出生的她,已經年近五十,雖然風採依舊,但是仍免不了各路人馬的催婚。
但她很明白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急不躁,在歲月中沉澱魅力,按照自己的意願過自己的人生。
01 結婚不是判斷題,而是選擇題
在社會中,結婚好像是女性人生的必經階段,有這麼一種說法,「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所以女性如果年入四十還沒有結婚,大概率(趨近百分百)會被認為是嫁不出的剩女。
我想這種說法一定是一些不自信的男性創造出來的,這句話明顯是在貶低女性的基礎上給自己強加優越感,因為這種男性在其他方面已經找不到自信了。
很多女性忽視了這一點,真的上了這句話的大當,急於在四十歲之前把自己嫁出去,甚至年過三十就已經奔波於相親場合,生怕成為所謂「豆腐渣」。
她們大多忘記了,自己不是婚戀場上被挑剩下的人,而是同樣有權利去挑選別人的人。
結婚不是人生中的任務,它不像判斷題那樣有對錯之分,它是人生中的選擇題,既然是選擇題,那自然有至少兩個以上的選項。
如果以後再聽到男性說出女性年老嫁不出去的逼婚言論,請把下面這張圖甩給他!
俞飛鴻也曾被逼婚,但是她說自己不會因為別人的眼光來壓抑自己。
對呀,何必把別人的話語變成自己的壓力,你越在意越期待,得到的就越少。
用一個老生常談的比喻就是手中的沙子握得越緊,流失得越快,淡然的放在手心,反而長久。
結婚的目的是什麼?我想大多數女性的回答是為了幸福、快樂、安穩等等一系列褒義詞,沒有人是為了痛苦去結婚。但是把獲得幸福、快樂、安穩的決定權放在別人手裡,寄希望於他人,這本身就是一種不安穩。
結婚不應該是獲得索取什麼的途徑,而是共同分享的途徑,如果你獨身時不能夠給予自己幸福,大概率也很難通過結婚獲得幸福。
不要把主動權交給別人,年齡從不是愛情和婚姻的限制,自己的感受才享有最終的抉擇權利。
安全感只能自己給自己,俞飛鴻有能力也有底氣去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02 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獨身
人們常用結婚的時常來定義婚姻的價值,比如結婚一年是紙婚,二十五年是銀婚,五十年是金婚,但實際上衡量婚姻質量的評判標準絕不是時間。
比如《金婚》電視劇中佟志與文麗,兩人確確實實在時間上達成了金婚,實際在幾十年的婚姻生活中,兩人糾纏吵鬧,還摻雜著精神出軌的問題,過得並不幸福。
在婚姻中,如果夫妻二人把生活淪落為湊合,把溫柔和善的一面展現給外人,把冷漠固執的一面留給伴侶,空間上的距離不過一張雙人床,精神上的距離卻是遙不可及,這多麼可悲。
一輩子很長,生命除了死亡沒有過期這麼一說,女性不必急於在所謂保鮮期內將自己推銷出去。
婚姻不應該是愛情的墳墓,不應該是一個人逃避孤獨的場所,它應該是愛情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是愛情的延續。
可愛情是唯一的嗎?顯然並不是,否則不會有這麼多痴男怨女,也不會在結婚登記處的旁邊設立一個離婚登記處,當你遇見那個真正對的人,你同時會遇見真正的自己。
對的愛人會讓你成為自己,而不是為愛改變。
電影《愛瑪》裡的這段話,值得所有期待愛情的女性去品味。
女性應該明確知道自己想要的婚姻是什麼樣子,不必強行改變自己,夫妻之間的相處應該是會心一笑的,在幸福的婚姻裡,彼此都能夠做自己。
俞飛鴻曾說過,她不期待男人能給她帶來快樂,她的快樂還是要她自己尋找,她也不會對愛情喪失信心,因為任何年齡都可以享受愛情。
這就是真正內心強大的女人,她有能力按照自己的意願過一生。
哲學家王爾德曾說過:「男人結婚是因為疲憊,女人結婚時因為好奇,結果雙方都大失所望。」我想像俞飛鴻這樣的女性,當她決定邁入婚姻的那一刻,一定是遇到了一個和相處時每一個毛孔都感到舒適的人。
畢竟她太明白低質量的婚姻萬萬比不上高質量的獨身,她現在正處於這個狀態。
03 讓內心變得充實,靈魂變得飽滿
《小李飛刀》中的驚鴻仙子俞飛鴻至今還讓人覺得驚豔,不是因為她的顏值,而是因為她展現出來的人生觀與價值觀,讓觀眾們看到了她自由而飽滿的靈魂。
俞飛鴻的這些美好品質可以在竇文濤的《圓桌派》對她的採訪上窺見一二,在那場交談中,竇文濤和馮唐拋出了一個個有關她獨身的犀利問題,如:
你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一直單身?
你覺得老一個人呆著精神正常嗎?
你父母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是達成諒解了?
諸如此類,不一而足,可俞飛鴻就那樣靜靜的坐著,淡淡的微笑,春風化雨般的化解了這些犀利的提問。
借用微博上一句對她的評價「美而自知但不賣弄」,同樣她又是對生活有細微觀察與體悟的人,她展現出來的魅力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飄忽而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深刻。
她說感謝上帝賜予她平庸,我想這句話雖然是謙遜的表達,但背後隱藏著她對生活的滿足,她自己的內心已經足夠充實,不需要額外的事物來滿足。
生命本身的不確定性正是使她感受到生命力量的途徑,即使永遠到不了一個正確的時候,一個正確的地點,遇不到一個對的人,甚至總是錯過,也不覺得遺憾。
對自己的人生從容淡定,內心充實,靈魂飽滿,才能這樣悠悠的散發光芒吧。
她看似文靜的外表下,內心卻是極其有力量的,翻看她的人生履歷,可以發現,她一直在嘗試人生的各種可能性,以充實自己的內心,飽滿自己的靈魂。
十八歲那年,她先讀大學,一年後因為不喜歡學校,選擇放棄退學去讀了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留校當了一年老師,之後又放棄老師這個職業選擇出國留學。這些人生選擇是任性的也是瀟灑的,她的內心燃燒著對生命的熱情,所以才顯得她對婚姻的態度是冷清。
同時俞飛鴻的淡然與瀟灑也離不開她的努力與自律,大學同學眼中的她是一個聰明有計劃的人,別人在忙著談戀愛時,她在忙著學英語,別人在睡懶覺時,她卻沒有在晨練課上遲到過一次。
她人生中的每一分優雅與美好,背後都含有她奔跑的身影。
每一個強大的人,都曾有過咬牙才能堅持下去的日子,過去了,那就是你的勳章,求饒了,這就是你的噩夢。
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也知道自己應該拒絕什麼,清醒而自持,堅定而努力。
這使得俞飛鴻能夠堅定的選擇自己的人生。
幾十年過去了,《小李飛刀》中的那位驚鴻仙子,如今仍然在生活中顧盼生輝。
飛鴻之外,再無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