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一般是由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公益服務,其按照崗位類型,可以分為專業技術崗、綜合管理崗以及工勤崗位,不同的崗位類型在各個單位的分布特不同,一般來說,綜合管理崗位大多分布在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當中,而專技崗位則大多數分布在科教文衛行業,那麼,對於這些行業來說,中級、高級崗位的人員可以享受相應的職務工資嗎?
首先,對於科教文衛等事業單位來說,專技崗位的職稱各有不同,但都分為初級、中級、副高級、高級崗位四個級別。其中在高等教育行業,教授為正高級,副教授為副高級,講師為中級崗位,助教為初級崗位,在中等職業教育行業和技工教育行業,正高級(正高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講師為正高級,高級講師(高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為副高級,講師(一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為中級崗位,助理講師(二級生產實習指導教師)為初級崗位。而在衛生行業,主任(醫師、藥師、護師、技師)為高級崗位,副主任(醫師、藥師、護師、技師)為副高級崗位,主管(主治)醫師等為中級崗位,醫師、藥師、護師、技師為初級崗位,還有常見的元級崗位醫士、藥劑士、護士、技士。
其次,對於事業單位管理崗和專業技術崗,在初級崗位的時候還比較容易,但是達到中級及以上崗位的時候,管理起來就比較麻煩了。在這些專業技術比較強的行業裡,科室的領導大部分都是由高級崗位的專技人員來擔任,這樣就造成了專技崗位既要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又要從事專業技術崗位的工作,而專技崗位的工資計算方法和管理崗位的工資計算方法明顯存在著區別,因此,在這種混崗使用的情況下,其工資的領取方式大多取決於個人自願,就是說可以選擇按照管理崗位領取工資,也可以選擇按照技術崗位領取工資,但是只能選擇一種方式,而職務工資屬於管理崗位工資,只有按照管理崗位領取工資的人員才可以領取。
最後,類似於這種情形的比較多,不過大多數都會選擇領取技術崗位的工資。一般來說,在地市級及以下的科教文衛行業當中,部分中層幹部由專技崗位人員來兼職,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而且由於這些單位本身的單位級別限制,即使是當地的市醫院,最多也就是正處級機構,其薪資待遇也就和正處級相當,而選擇領取專業技術崗位工資,其正高級崗位工資上限遠遠超過事業正處級崗位的工資水平,這種也是事業單位所說的崗位「一肩挑」,領著技術崗位的工資,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