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拖延症

2022-01-23 曾經風聞有你

Priest有一本書叫做《大戰拖延症》,我沒看過,但是通過別人的解讀大概知道裡面的具體內容。

書裡的女主高光時刻都在高中時候。到大學以及工作之後,就變成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每天就是打遊戲,看小說,即使知道自己應該要努力,但就是提不起精神努力。

典型狀態就是:前一天晚上立下雄心壯志要改變,結果第二天吊兒郎當,眼睜睜看著時間一點點流逝。直到夜深人靜,遲到的悔恨和焦慮鋪天蓋地地湧來,一瞬間達到頂點。於是你再立下雄心壯志,拖延症循環開始。

書裡這麼說,所謂拖延,其實源自於一種害怕。在所有無序和拖拉的背後,人們其實害怕他們不被接受。以至於他們不僅要躲開世界,更要躲開自己。

後來女主因為一些真正刺痛到靈魂的事情,開始慢慢改進,戰勝了拖延症。

只是看著這個視頻的解讀,好多人都在評論區或者彈幕上留言說:這說的不就是自己麼。

我想說,這也是我。

 1 

關於我的拖延症

最近有兩件事,讓我很苦惱。

一是減脂營需要擴外部流量,但是我無從下手。二是保險的帳號也要重新做起來,但是我一直遲遲未動。

關於這兩件事的思考糾結,應該已經圍繞在我心頭大概四個月時間了。

我抗拒逃避做這件事,自責和內疚就一直追著我,ta越追,我就越煩躁,然後就跑得越遠。如同書裡的主人公一樣,陷入惡性循環。

了解到priest書裡的故事,加上和一些朋友的探討後,我找到我自己拖延症背後的原因:我害怕失敗,害怕被評論。害怕自己做了某件事之後,結果不如預期,我害怕這種「失敗」的感覺,害怕別人評論我是個「差生」。只要我不去嘗試,我就不會失敗,那麼「差」「失敗」的這種形容詞就可以遠離我。

但我還是非常焦慮。一方面知道這件事的重要性,一方面又因為這些「害怕」變得小心翼翼。

上周看明白老師寫了一篇文章 面對困難,李笑來和亦仁,說了同樣一句話,對我啟發很大!

文章裡提到的核心觀點:當面對困難、問題、痛苦、煩惱、麻煩時,對我們最有利的解決方法是什麼

1、解決

2、接受

我目前處於這兩個方法的對立面。一方面不去做,另一方面,也不能接受這個不去做的自己。

焦慮無用。還是要去想辦法做事。

— 

大戰拖延症

如何戰勝拖延症呢?

我目前已經找到自己的癥結所在:害怕失敗,害怕別人評論,尤其是差評。

需要克服關於失敗的和差評的恐懼。

有兩個道理是這樣的。

1、做事,每個人都可能經歷失敗。LPL100%勝率adc只存在於王思聰身上。

2、不管你失敗或者成功,都會有人不喜歡你,給出差評。

你成功了,帳號做得再好,事兒做得再完美,都有人會嫉妒你,嘲諷你。

你失敗了,落井下石的人有,但是誇讚你的人也會有,大家可能會感謝你帶來了知識分享,也會覺得你表達自己很棒。

如果可以接受失敗是一個高概率事件,那麼就放心大膽去做唄。又不是這輩子只做這一個帳號。這一個帳號失敗了,是否可以做其他帳號?依然可以。

所謂的別人的評論,好評當然很滋養人,那差評呢?差評其實要看權重。關於這個,我發現我之前發過一個朋友圈。

讓惡評退散的最好辦法——給每個人打權重。

如果有人給你的內容打差評,那你就要對這個人的重要程度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每一個給你評論的人,其實都有他對應的權重,如果權重很低,不管多糟糕的惡評,都不用管ta。那如果是比較重要的人告訴你內容做的不好,那麼就需要引起重視,而且一般他們給的建議都是可以讓你往更好方法改變和發展的,可以作為參考意見吸收。

而且講真,流量還小的時候,別人都不會來評論你。只有流量大了才有黑粉。套用娛樂圈的話,有黑粉的人,才是真的紅人。

— 

應對拖延症

我做了什麼

前面還是停留在說和想的層面,我一大學朋友經常對我耳提面命一句話:不要想太多,別給自己加戲,去做。

既然我在心理層面找到了疏解的說法,那麼我真的去做了麼?

在我上面所說的兩件事中,保險自媒體,我會先去做起來。估計下周就能看到第一個視頻出來。

而減肥的自媒體視頻,一方面因為我專業知識儲備不夠,第二因為時間分配原因,可能短時間不會啟動。

然後為了督促自己可以去做事,我加入了一些監督復盤群,大家會在群內說出自己每周要做到的最小目標值,這個目標不用太大,但是完成起來又有一定的難度,這樣就不會陷入最開始說的,一整天或者一整周過去,覺得自己碌碌無為的感覺。

目前我定的小目標是2021年前,每周更新1篇公眾號文章。現在額外再加上,每周更新3個保險帳號視頻。如果對監工群感興趣的,歡迎加我微信私聊。

成為更好的自己路上,需要戰勝一些困難,如果覺得一個人比較孤單,可以找一些夥伴一起前行。

2021還剩3個月,立了一些小flag,每周更新一個文章。內容會圍繞保險、減肥、副業,還有一些感悟展開。

想聊這些話題,或者想隨便看看我朋友圈的,歡迎加我微信。記得備註【交個朋友】

相關焦點

  • 全民大戰拖延症
    -究竟什麼是拖延的原因?拖延是問題的全部嗎?我所做的一切中,什麼是解決問題的必要條件?什麼是完全可以精簡掉的冗餘?而問題,是真正被解決了,還是進入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平臺期?關於兒子拖延症的表現,可以參見之前寫過的「隔三差五總要談談人生」,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把這篇拷貝如下:隔三差五總要談談人生最近一段時間,兒子在睡覺前總處於抓狂狀態,甚至有幾天根本是哭著睡的。昨天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坐下來談了談人生。為什麼會抓狂呢,因為事情做不完。為什麼事情做不完呢?
  • 大戰拖延症,你,別再逃避了
    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在《拖延心理學2》中寫道,他曾調查全球的2.4萬多人,其中95%的受訪者承認會犯拖延症。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繁忙,很多人都有可能「患上」拖延症,它發作的時候,人們只想世界靜止,忘記所有的催促和任務,而稍有縫隙,它就會爭先恐後地跑進人的身體裡,肆虐不休。「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 名人名言周課堂7|大戰拖延症
    在採取實際行動之後,你會發現拖延時間毫無必要,因為你很可能會喜歡自己一再拖延的這項工作。在實際工作中,你會逐步打消自己的各種顧慮,也因為最棘手的事情已經解決,剩下的工作你會輕鬆愉悅地完成。∠ 不要輕易變動已經制訂的計劃。計劃水遠不可能完美,不斷地期整內容將使你的行動無限期後延,問一問目己∶"倘若我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結果會是什麼呢?"
  • 《大戰拖延症》作者:priest
    女主覺得自己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做成想做的事的迷之自信、大考的失利、想要逃避現實沉溺於重生小說中、痛下決心想要改正拖延症但是遲遲沒有行動、還有好不容易改的差不多了一放鬆就直接回到解放前,簡直是世界另一個我。     還有一點,這本書也告訴我學會要接受普通。我算是從小被經營理論教育到大的,我的父母覺得人一定要往高處走,甚至會看不慣平庸活著的人。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領導安排的工作報告明天要交,今天心情不佳,明天交明天在寫吧……明明可以提前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可是拖延的心裡讓自己一拖再拖,到最後後悔自己浪費了時間感到很痛苦。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
  • 有效改善拖延症
    數據調查顯示,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情況。市第二人民醫院心理調適科心理治療師楊啟璠表示,拖延症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不是疾病,更多的是行為能力的失調。拖延症有時其實並不是生理上的懶惰,更像是心理上的無法控制。 調整節奏改善拖延情況 拖延症是如何患上的呢?
  • 如何戰勝「拖延症」
    「明天再動手吧」「再拖一拖」「截止時間是第一推動力」,是不少人的真實寫照,也是「拖延症」的顯著表現。拖延工作、放任自我,看似輕鬆了一時,實際上不僅浪費了自己的時間,而且耽誤了單位的整體工作進度。那麼如何戰勝「拖延症」呢?
  • 如何治癒拖延症?
    >運營者為網際網路行業從業者,分享內容定位於:新媒體運營、裂變方案、增長黑客、私域流量沉澱以及轉化、小程序運營方案、小程序裂變運營案例、社群運營、文案策劃、市場營銷、全鏈路營銷、生活感悟等,每日一篇網際網路運營模式文章,很高興你能來~~今天想給各位聊一聊拖延症
  • 心理學家:拖延症都有幾大表現?活用心理學辦法戰勝拖延症
    那是因為你病了,這個病的名字就叫做:「拖延症」。所謂拖延症,和懶惰其實是有本質區別的,懶惰是單純的由於「懶」,而根本沒想過去做;拖延症不一樣,他是屬於自我行為受限,一直有想做的欲望,但由於一直拖延而導致無法完成預期目標,甚至還會因此陷入自責,產生心理障礙。
  • 如何擺脫拖延症
    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拖延症,而且現在各種各樣的手機app,都在盡其所能地幫助用戶使用好碎片化時間,現在很多人已經到了只會使用碎片化時間,還經不住手機的誘惑,結果導致自己手上應該去做的事情一直往後推
  • 拖延症背後的行為心理學依據,如何緩解拖延症的心理折磨?
    01拖延症是一個世紀難題。早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就發明了一個詞,用於描述意志力薄弱、無自制力的現象:akrasia。Akrasia指的是儘管你知道現在應該、必須去做某件事,但就是不去做,而是去做其他並不要緊的事情。
  •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④
    看清拖延行為是怎樣運作的,以及有效改變拖延思維(認知方法),幫你建立起你的忍耐力和持久性(情緒方法),取定你的方向,落實行動(行為方法)。(1)改變認識首先不要把自己稱為拖延症患者,自貼拖延症的標籤。我沒有拖延症,所以我現在要去解決這個問題,而不是說我有拖延症,所以這個問題我沒法解決。
  • 拖延症其實就是懶惰,制定目標、立即行動是治癒拖延症的良方
    這是「拖延症」成為了「背鍋俠」,哪些事情會被拖延?拖延症可以克服嗎?拖延的事情有理由任何人都有拖延症,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不拖延,很多人都有開車的經歷,有沒有人每次都把油開完了,最後叫拖車拖到加油站加油的(或者每次都打電話讓他人送油的)?我們有見過這樣的人嗎?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你有拖延症嗎?很多人可能都覺得自己或多或少會有拖延症,原來打算要做的事情,由於自己內心抗拒的想法,拖著拖著最後什麼都沒有做。什麼是拖延症?其實,輕微的拖延症對我們的生活影響不是很大,因此,也被很多人忽略,但如果相對拖延症比較嚴重的人,對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對生活的影響也是非常嚴重的。
  • 孩子有拖延症怎麼辦?拖延症不等於慢性子,父母要這樣引導
    文丨一更育兒說起來拖延症這個詞,很多人都不會覺得陌生。有人總是到最後一刻才完成工作,如果還沒有到deadline,就絕對不會想著早點做完,這真是妥妥的拖延症了。其實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情況,甚至比成年人還要嚴重。
  • 生活配方 | flag與拖延症
    假如你也有拖延症又恰好喜歡立flag,那麼flag倒下的聲音一定也曾讓你「臉疼」過吧。其實說起拖延症,就明白我們不愛立flag的「癥結」所在了。 我記得小的時候,自己還是很喜歡立flag的,比如那些異想天開的夢想,那些給爸爸媽媽少吃糖的承諾。
  • 這比拖延症更恐怖
    01說起拖延症,總想起上學的時候,每次作業都會拖到最後一天,才開始奮筆疾書。大學的時候,最喜歡在考試最後關頭,做臨時抱佛腳的事。工作之後,感受沒那麼深了。因此,工作之後的拖延症,稍微收了一些。加上工作有輕重緩急,對於老闆交代的重要且緊急的工作,這點數,心裡還是有的。可是,有拖延症並沒有消失,拖延的原因,只因為一個字,懶。懶,是人性。
  • 如何克服終結自己的拖延症?
    我們都有拖延症,只不過程度有重有輕,有研究表明有20%的人認為自己有著難以克服的拖延症。生活中,拖延症有哪些呢?比如有人周末想發憤圖強,想要完成一個報告,但是你碰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就是會被太多的事情,牽引你的注意力。
  • 《拖延心理學》①:人人都有拖延症
    《拖延心理學》這本書「道」和「術」都有,作者簡·博克和萊諾拉·袁是心理學博士、資深心理諮詢師,研究拖延症25年。她們研究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成果,包括認知心理學、精神分析學、社會心理學、神經生物學等,結合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實際案例,得出了自己的觀點,寫成了這本書。比起單純的學習方法,了解成因更加重要。
  •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⑤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⑤ 2021-01-07 0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