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拖延症,你,別再逃避了

2022-01-23 安徽校媒

心理學家皮爾斯·斯蒂爾在《拖延心理學2》中寫道,他曾調查全球的2.4萬多人,其中95%的受訪者承認會犯拖延症。

現代社會,工作生活繁忙,很多人都有可能「患上」拖延症,它發作的時候,人們只想世界靜止,忘記所有的催促和任務,而稍有縫隙,它就會爭先恐後地跑進人的身體裡,肆虐不休。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長大後再回首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明日歌》,才體會到其中的「良苦用心」。

明明知道還有一堆事情要做:未完成的作業,待洗的衣服,或者是一本該看的書,該做的運動……但就是停不下刷網頁或者玩遊戲、追劇的步伐,只要沒有deadline,我們好像能拖到地老天荒……然而在拖延的同時還要找理由說服自己:一會就做,明天就做,不急不急……

一天下來,效率低下,晚上躺在床上,譴責自己的不作為,但第二天依然yesterday once more。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和時間。逃避一秒鐘不礙事,一分鐘不礙事,甚至一個小時、一天、一個星期……都不礙事,然而日積月累地逃避當下,慢慢地,就在自己也不知道的情況下,成了一個碌碌無為的人。

其實,拖延是一種很正常的現象,或許每個人都曾是「受害者」,那究竟為什麼我們在處理一件事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開啟拖延模式呢?

過分嚴謹,總是覺得信息不足,時機不對,等到萬事具備再開始,然後遲遲無法下手,最後一邊責怪自己不早點動手一邊匆忙開始。

覺得自己不如人,不敢公開自己要達成的某個目標,處於認為自己沒能力又不想被人當做沒能力的矛盾狀態。然後拖延,事情完成不了也可以說是時間不足或者太懶,逃避能力原因。

容易被其他事情幹擾主線任務,在學習的時候,被外界龐大的信息量和各種事物吸引,耽擱了學習。

任務艱巨,不確定性高,害怕直面困難,懷揣著不安的心逃避。

能直面拖延症,勇敢地邁出第一步,並長久地堅持下去,這是另一種生活層面上的英雄主義。那麼,我們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去應對拖延症呢?

一天結束後,復盤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記錄自己一天拖延的所有事情,特別寫明拖延原因。記錄可以幫我們強化認知,注重長遠發展。

連續地記錄一周,看著蹉跎的時間,我們會下意識分析拖延導致的利弊,強化自我的心理暗示,這種暗示推著我們必須向前走,或多或少行動起來,改善拖延的情況。

應對拖延症,即刻行動是最好的方法,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當我們開始一件事的時候,先倒數五個數,計時結束後停下腦海中所想和正在做的事,立馬投身我們需要完成的事情中。

這個小儀式能增加我們當下的執行性能力,用「即刻行動」的思想去抑制「拖延思維」,對自己的拖延思維說「停止」。

有的時候拖延並不是因為偷懶,而是目標過大無從做起,或是過分追求計劃和過程的完美,先「待東風」,才「備萬事」。

人是有自覺能動性的,明確的目標和最後期限可以激勵個體不斷行動,對於拖延症而言,更要分化拆解任務,使目標更直接、更具有可執行性。

當你在夜幕下的大海中航行,不要想著靠指南針直接到達港灣,因為黑暗中隱藏著暗礁,尋找路途中一個個燈塔才是歸航的最好方案。著眼小事,著眼當下,摒棄空中樓閣、紙上談兵。

四象限法則認為任務一般分為四種:重要且緊急、重要不緊急、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不緊急。我們率先完成重要且緊急的事情,但最容易拖延重要不緊急的事,比如讀一本著作,學習一項技能……這種事很重要,完不成又沒有特別大的負面影響,但恰恰是這種事對我們成長發展的影響最大。

我們可以以周為單位,對當周所有的任務進行分級,強制自己至少完成一個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分清主次、突擊重點,可以減少拖延症對我們帶來的不良影響。

處在拖延狀態的我們或沉迷於歡愉或憧憬於未來,卻往往忽略了握在自己手上的這一秒。一秒那麼短,卻是這世界上唯一真真正正、沒有半分摻水分地掌握在我們手裡的東西。它轉瞬即逝,卻也舉足輕重地決定了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


逃避現實、渾渾噩噩是一輩子,活在當下、掙扎向前也是一輩子。結果怎麼樣,誰也不能未卜先知,但求無愧於心、對得起自己――順風順水也好,逆水行舟也罷,都得坦坦蕩蕩。

那些知道自己一定會不甘心,正掙扎在拖延症苦海中的人,請停止自我懊惱,最好就馬上洗乾淨臉,即刻行動。任何時候,都不會後悔,不會焦慮,不會覺得自己浪費了生命,那就是對得起自己的活法。

編輯 | 陸燦

部分來源 | 知乎

圖片 | 堆糖 小紅書

封面 | 王思慧

審核 | 高亞萍 陳嘉璐

相關焦點

  • 大戰拖延症
    Priest有一本書叫做《大戰拖延症》,我沒看過,但是通過別人的解讀大概知道裡面的具體內容。
  • 從拖延症到懶癌晚期,你究竟在逃避什麼?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無一倖免!甚至是嚴重的懶癌患者。你下載了很多部電影,在圖書館借了很多學習資料,買回了很多書籍,以為自己會去看,其實電影一部都沒看,書也落了灰。工作時,時不時的刷朋友圈和微博,直到最後一刻才開始埋頭苦幹,在領導一再催促中完成,而倉促完成的結果就是自己和別人都不滿意。
  • 《終結拖延症》:戰勝拖延症最好的方法,讓你不再為拖延而煩惱
    領導安排的工作報告明天要交,今天心情不佳,明天交明天在寫吧……明明可以提前把一件事情做好的,可是拖延的心裡讓自己一拖再拖,到最後後悔自己浪費了時間感到很痛苦。有嚴重拖延症,沒有自控能力,工作永遠幹不完,總是磨時間怎麼辦?《終結拖延症》這本書是拖延青年的福音,以行之有效的心理學方法,搞定拖延症!
  • 5大拖延症特徵你中了多少
    這些都是拖延症的表現,有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歷,把要做的時候不停地往後推遲,而且有百分之 二十的人認為自己是有拖延症,拖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生活習慣,除了這些,拖延症還有什麼特徵呢?  拖延症特徵  1、拖延症不是天生的。它是從周圍的人學來的,但並不直接。它可能來自強權的家教,拖拉甚至可能是一種反抗的形式。
  • 拖延症不可怕,幾條建議,幫你順利面對它
    拖延症就是以推遲的方式逃避執行任務或做決定的一種特質或行為傾向,是一種自我阻礙和功能紊亂行為。功能紊亂?聽起來還挺嚇人的。其實簡單的說,拖延症就是對事情懶得去做。
  • 同是拖延患者,你和薛之謙差別在哪|Procrastination拖延症
    現在拖拖拉拉開始了動手寫了,並不是想寫了,只是有更重要更緊急的事,我拖著不做Orz···先藉此暫且逃避去做更重要的事哩瞅。這裡涉及一個度的問題,拖延不是病,或者說,它還沒有達到病的定義,每個人都會或多或少有拖延的行為,但上升到拖延症的程度未免言之過早。
  • 全民大戰拖延症
    關於兒子拖延症的表現,可以參見之前寫過的「隔三差五總要談談人生」,為了方便大家閱讀我把這篇拷貝如下:隔三差五總要談談人生最近一段時間,兒子在睡覺前總處於抓狂狀態,甚至有幾天根本是哭著睡的。昨天看看火候差不多了,坐下來談了談人生。為什麼會抓狂呢,因為事情做不完。為什麼事情做不完呢?
  • 告訴你拖延症的6點危害,2種克服拖延症的特殊方法
    ,說明你大概率是一位拖延症患者,估計很多人想問懶惰是不是就意味著有拖延症呢?其實懶惰不等同於拖延症,但拖延症的一部分表現卻包含著懶惰,打個比方,你剛好肚子餓了,但是你不想自己走出去飯館吃飯,於是你就點了外賣,這能說明你懶,但這不能說明你有拖延症。
  • 《大戰拖延症》作者:priest
    女主覺得自己只要稍微努力就可以做成想做的事的迷之自信、大考的失利、想要逃避現實沉溺於重生小說中、痛下決心想要改正拖延症但是遲遲沒有行動、還有好不容易改的差不多了一放鬆就直接回到解放前,簡直是世界另一個我。     還有一點,這本書也告訴我學會要接受普通。我算是從小被經營理論教育到大的,我的父母覺得人一定要往高處走,甚至會看不慣平庸活著的人。
  • 心理學:影響「拖延症」的五種家庭因素,你的「拖延」與家庭有關
    「拖延」就是不斷將事情後推,甚至逃避。表面上看也許是因為懶、不想做,其實在這已經成為常態的「拖延症」的背後,存在著不為人知的深層次原因。家庭對我們產生了非常深遠和根本的影響,那引起個體「拖延」的主要家庭傾向有哪些呢?
  • 拖延症其實就是懶惰,制定目標、立即行動是治癒拖延症的良方
    這是「拖延症」成為了「背鍋俠」,哪些事情會被拖延?拖延症可以克服嗎?拖延的事情有理由任何人都有拖延症,有些事拖延有些事不拖延,很多人都有開車的經歷,有沒有人每次都把油開完了,最後叫拖車拖到加油站加油的(或者每次都打電話讓他人送油的)?我們有見過這樣的人嗎?
  • 計劃一拖再拖、深陷拖延症無法自拔?5招教你高效戰勝拖延症!
    對我們個人來說也同樣如此,沒有什麼比立即行動更能有效克服拖延症的了。很多時候,我們遇事都習慣了「等一等」、「再想一想,看一看」或者「等會兒再去做」,而正是這些拖延心理,才是導致我們的各項計劃難以有效執行下去、獲得成功的罪魁禍首,也是導致執行力低下的重要因素。正如《戰勝拖延症》一書的作者蒂莫西·A·皮切爾所說的:「誰會真正想做令人厭惡的任務呢?沒有人。
  • 乾貨|深度分析拖延症背後的心理問題
    現在,你已經意識到自己有拖延症,就別再拖啦!!!(土拔鼠式咆哮)(╯▔皿▔)╯動起來動起來!從現在認真閱讀這篇文章開始。本文精選了豆瓣8.2分的《拖延症心理學》內容,再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大家主要分享兩個方面:拖延症的深層原因+解決拖延症的實用方法。全文大約4200字,閱讀需要7-8分鐘。
  • LSPACE丨拖延症是天生的嗎?
    「反正離DDL還有一段時間,不著急~」「他又沒催我,我先再拖一拖!」,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有太多這樣的情境發生,這算是給自己的寬慰,也是為自己的懶惰找到最好的藉口。有人把它冠名為「拖延症」!不僅如此,很多人還認為這個拖延症是因為繼承了父母的「拖延基因」,而有了拖延的本性。但今天,我想鄭重其事地告訴你:你的拖延純屬「後天習得」!是你為了逃避責任、逃避開始或完成任務,而日積月累習得的,慢慢的拖延就成為了你的一種生活方式。
  • 拖延症是如何悄無聲息地吞噬著我們的?這麼做幫你擺脫拖延症
    拖延症浪費的是時間,時間就是金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期也不算跑題。那我們就來深入扒一扒拖延症到底是怎麼戰勝我們的,以及如何逆轉戰局,甚至利用拖延症來完成我們的目標。如果我們真的認識到時間的價值,你會發現拖延症是一個偽命題。就像你不會在街上隨意撒錢一樣,又有什麼理由揮霍自己的時間呢?
  •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④
    拖延有很多原因,比如逃避壓力;害怕失敗的焦慮;認為不是最好就是失敗的完美主義。當然除了交稅和死亡這兩件事是肯定的,世界上沒有那麼多事是必然的,所以也沒有那麼多的失敗。「立即行動」哲學,就是以合理的方式、合理的時間去做合理的事情,拒絕哪些拖拉衝動,找出容易做的事立即行動。三管齊下搞定拖延症,這就是認知、情緒和行為的三管齊下方式。
  • 心理學:拖延症與原生家庭五大傾向,解決拖延從解決家庭問題開始
    小麗人如其名清麗又機靈,可是工作上卻拖拖拉拉,典型的「拖延症患者」。每天早上上班打卡必遲到,上司交代的任務也總是拖到時限最後兩天才熬夜完成,經常聽她說要學門新技術又沒見她行動過。時間一久,上司對她的行為表現很不滿,也沒有同事願意跟她做搭檔,小麗也明白這都是自己拖延症的毛病害的,開始反思患上拖延症的原因。
  • 名人名言周課堂7|大戰拖延症
    因為相對而言,你的時間是很有限的。你的全部生命只不過是短暫的一瞬間,因而在任何方面拖延時間毫無道理。∠ 鼓起勇氣去幹一兩件你一向迴避的事情∶一個勇敢的行動可以消除各種恐懼心理。不要再強迫自己"幹好",因為"幹"本身才是關鍵所在。不要被完美心態所束縛,力求完美只不過是對於當前任務的恐懼。∠ 晚上睡覺之前,努力排除一切疲勞的感覺。
  • 英語口語:拖延症英語怎麼說?
    「如果可以再選一次,絕不選醬紫的專業(工作),你不懂俺們的苦...」成了眾多童鞋的口頭禪~書可以有空再念,電視卻不能不看,遊戲卻不能不打啊!   今兒,咱們就正經滴裝X,談一談「拖延症」這檔事~   NO.1 神馬是「拖延症」?
  • 拖延症的應對策略⑤
    原創 師建國 心聲經典(2)積極情緒和調節動機拖延很可能是因為一些不愉快的情緒引起的,你想避開這種緊張、不快,想要用一個更加安適的行為來轉移情緒,代替不快。這些負面情緒主宰你的心態時,拖延就成了自然反應。你必須學會跨越情緒上的障礙,可以通過適當休息,轉移注意力,適當地放鬆娛樂等來轉換心情,獲得暫時的積極情緒,不能逃避現實,忽視長遠利益和問題的根本解決。在動機方面,任務性質中的任務厭惡影響拖延,所以需要將厭惡的任務轉換為喜歡的任務或附加一些獎勵。設一個幸福的「多巴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