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人願意生活在一個充滿負能量的家庭氛圍當中,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就會發現很多孩子身邊都有一個喜歡抱怨的媽媽存在,那麼有個愛抱怨的媽媽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鄰居聞聞媽媽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她總是習慣用消極的眼光去看待身邊的事物。在處理親子關係這方面,她的負能量特別多。
總是向我們抱怨孩子越來越不愛與她親近,回到家就關上房門,拒絕與她溝通。但在我看來,或許就是聞聞媽媽身上過於強烈的負面情緒,才將孩子越推越遠。
愛抱怨的媽媽會導致孩子的常見反應第一、激烈爭吵"你看看你整天就知道捧著個手機,也不知道站起來幫我掃個地,我怎麼就生了你這麼懶的一個孩子。"這段話是不是非常熟悉,而有些孩子在聽到這種類似的話語之後,可能就會產生激烈的排斥反應,孩子會認為自己一直有在默默地付出,只不過是媽媽沒有看到罷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他或許會認為直接的反駁能讓媽媽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所在。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媽媽能夠接收到的信號卻是這樣的:翅膀硬了,還敢跟我頂嘴了。而在這種錯誤認知的驅使下,親子戰爭將永遠不會停息。
第二、刻意無視或許有些孩子在剛開始的時候還能夠去安慰媽媽,但若是次數過於頻繁,孩子也就會變得習以為常,只當自己沒聽見。
雖然說這樣做避免了明面上的爭吵,但親子之間的不滿情緒仍在慢慢地積攢,總有一天這些情緒會一股腦的爆發,這同樣不利於家庭的和諧。第三、渴望遠離
如果天天被負能量所圍繞,確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那麼有些孩子就會特別渴望遠離自己的原生家庭,希望在長大之後能夠遠離自己這個愛抱怨的媽媽。
而這也就是親子關係日漸淡漠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媽媽的噓寒問暖在孩子眼裡也會成為負擔。
因此,這幾種應對方式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時間久了,勢必會導致親子關係走向破裂的局面。 或許有些孩子還會感到困惑,小時候的媽媽和藹溫柔,為何隨著時間的推移,卻變得這麼愛抱怨了呢?
頻頻抱怨的真正原因
1)父親長期缺位或許是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許多家庭還秉持著男主外女主內的作風。而這也就導致繁瑣的家務以及照顧孩子的重任,通通都落在了媽媽身上。
若是孩子聽話乖巧還算是過得去,但如果孩子調皮叛逆,那麼負面的情緒就會如潮水一般朝媽媽湧來,這些情緒如果不能得到及時的疏解,媽媽或許只能選擇以抱怨的方式呈現。
2)從小缺乏關注有些媽媽或許是成長在一個多子女的原生家庭之中的,嚴重缺失原生父母的關注。那麼這就有可能會讓這些媽媽在長大之後,會迫切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被他人理解,繼而得到家人的讚美與認可。
就以"我太累了,每天都要做這麼多家務"這句話為例,潛藏的真正含義可能就是我辛辛苦苦為這個家庭付出了這麼多,你們為什麼就不能來誇獎我一下呢?
雖然我們常說為母則剛,但在轉變成母親這個身份之前,我們的媽媽也曾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女孩,她也希望得到別人的關愛,希望能夠被哄著寵著,這個特性是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被消磨的。
從剛才舉的這個例子出發,若是能夠將那句話的真實含義完整地表達出來,相信丈夫和孩子也會付出實際行動來讓媽媽的心感到溫暖。所以說,只有學會積極正面的表達,家庭才會更加的和諧美好。想讓家庭溫馨?家庭成員們需要做出的努力首先,父親回歸家庭,不要缺位
作為丈夫,雖說是要辛苦賺錢養家,但同時也要照顧到妻子的情緒,為妻子分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這樣才能讓媽媽們的心態變得更加的平和,自然會更願意為這個家庭付出,抱怨的聲音也就會越來越少,而孩子與父親的關係也會越來越親近。
其次,媽媽控制情緒,生活會變得更美好雖說作為母親確實需要面對多方面的壓力,但如果整日被負面情緒所圍繞,不僅對於自己的身心健康沒有好處,同樣也不利於家庭的穩固和諧和孩子的健康成長。尤其是當媽媽被負面情緒所裹挾時,說出的話語就可能會變得特別的尖銳。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因此,作為媽媽自身需要及時察覺和主動疏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可以嘗試通過一些有益身心的方式來排解,比如:跟好朋友一起逛街放鬆,或是抽出獨處的時間來讓情緒平靜下來等等。
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曾經提出過一個ABC理論,他認為產生情緒和行為後果,其實都是事件在個人信念上詮釋的結果。
簡單一點來理解就是指事件本身並沒有存在對錯之分,之所以會有截然相反的情緒回應,關鍵的因素還是在於當事者的角度取捨。若是選擇用正面的角度去看待,或許情緒就會變得平和,反之可能就會大發雷霆。
最後,孩子及時表達,關注媽媽內心需求我們前面提到,之所以媽媽會整日抱怨,只不過是想讓身邊人能夠感激她的付出,讓她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家庭中是有地位和價值的。所以說,下次媽媽再抱怨的時候你就可以這麼回應她:我真高興您是我的媽媽,謝謝你一直以來的付出。
或許媽媽會故作冷酷,覺得你油嘴滑舌,但其實她的內心是感到欣喜的,那麼我們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寫到最後心理專家張怡筠曾經說過,每天抱怨,嘮叨,自憐的時間不要超過10分鐘。這也就告訴我們,少一點抱怨,多一些理解,家庭氛圍才會更舒心和睦,才能讓我們的孩子朝著更為理想的方向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