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法會後供佛的水果能吃嗎?請勿用這類水果供佛

2020-12-21 古青古佛

相信很多師兄們都有過佛前供果的經歷,特別是家中有佛像的師兄,日常的供燈、供花、供果等,都會有接觸過,那我們平時供養佛菩薩的水果還可以吃嗎?

佛前供果

一次參加完法會後,一個學佛初學者蓮友來問我:供佛的水果能吃嗎?

供佛的水果,當然要吃掉啊(莫非還會拿去扔掉?),自己吃跟別人結緣都行。當知,供佛也是一種表法,上香、供水、鮮花、水果等等分別有不同含義。水果表因果,時時提醒自己,如是因如是果。供臺供品最好保持新鮮、潔淨。撤下供品時,有的要念專門的偈語,多數即以恭敬心禮拜後撤回。

供養水果有兩種處理方法:一如法處理後自己食用。二以菩提心布施眾生。

無論是哪一種都符合佛教上供下施的理念。對於第一種,即是拿來自己使用的,要以恭敬心將供品撤下來,不能因為想吃而把供品撤下,不然就犯了盜戒,撤下後最好擺放新的供品。如果是持菩薩戒的弟子,則需要把撤下的供品布施給其他非人眾生。

如果是布施給非人眾生,可以將供品念咒加持後施與。持觀音心咒「嗡嘛呢唄咪吽」就可以,推薦一個簡單的施食儀軌:

施食儀軌

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諸聖賢,下及六道品。等施無差別,隨願皆飽滿。令今施者得,無量波羅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養之後念觀音心咒即可

供佛的食物,最好是以菩提心布施出去給其它眾生,這樣符合上供下施的意趣。但若普通的佛子,以恭敬心為求加持故而將撤下來的供品食用,則不犯盜戒。但若以貪口欲之心食用,則是犯盜的支分罪。

相關焦點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幾點,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因為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佛菩薩都不會用的,供佛的目的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不是用來「賄賂」佛菩薩的,而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布施心,是一種表法,也是一種修行的方便法。當然,不論供養什麼,都是處於清淨的發心,所以最好保證所供物品的乾淨清潔、無損壞,以免冒犯佛菩薩莊嚴,對佛菩薩不敬。一般的,我們可以在佛前供養鮮花、水果、淨水、燈燭、香支等等。
  • 佛教:這三種「水果」不要拿來供佛,對佛菩薩不敬
    很多人把佛菩薩聖像請到家中,都會用一些水果去供養佛菩薩,我們在選擇水果時,一定要注意,不能用這三種水果供佛,容易對佛菩薩不敬。 民間有很多關於供佛的說法,有人說,用水果供佛時,不能用梨來供佛,因為「梨」的諧音是「離」,會讓人聯想到分離,所以「梨」不適合用來招待親友,更不適合用來供佛。
  • 佛教:佛前供「水果」,牢記這3點「禁忌」,功德無量!
    一般信眾到寺院拜佛,都會選擇在佛前做些供養,以積攢功德。那麼佛前供養都有哪幾種呢?主要包括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食、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不論多寡,發心真誠即是功德。不必挑選太貴重的水果,一般的,比如蘋果、香蕉、橘子、梨、桃子、葡萄、西瓜等等都可以。佛菩薩是不會食用它們的,但它們代表著我們對佛菩薩的恭敬和感恩之心,這就是最大的功德。在數量上,沒有要求,隨緣。但要注意擺盤的時候,造型不要太凌亂,要莊嚴大氣美觀。
  • 佛教: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折損功德!
    本篇文章,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希望大家能從中受益。其實,大多數的物品都可以拿來供佛,吃的、用的,等等,只有是吉祥的,表法好的。如果是初一十五或者寺院有法會,也會上「大供」,供養各種素菜、饅頭等等,我們可以隨喜參加。如果我們要供養齋食,記住一定要素食,不可有葷食或者腥食,葷食主要指各種肉類和蔥姜蒜。
  • 佛學佛教:這3種水果最好不要「供佛」,有失恭敬,要注意!
    佛前供養,不是與佛菩薩交易,而是培養我們的布施心,去除內心的貪婪自私。我們也需明白,不論我們供養什麼、供養多少,佛菩薩是不會用的,一切功德的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供養者的發心。我們有一顆慈悲平等的心,勝過一切表面形式。   佛前供養,主要有供養花、供養水果、供香、供水、供燈、供食、供樂等等。佛前每一種供養都是在表法,都在啟發眾生,助益大眾燻修。
  • 佛教:家裡有佛堂,這些東西不要拿來供佛,對佛不敬!
    最基本的有佛前供鮮花、供水果、供香、供燈、供水、供齋等等。所供物品不論質量好壞、不論質量多少,有一份供養的誠心就最為可貴。雖然沒有嚴苛的要求,但是我們的行為還應當是如理如法的,不能過於隨意,以免有失恭敬,修不到福、反而造業。很多人未進佛門,對佛法的了解知之甚少,有很多細節不太了解,小編就覺得很有必要為大家普及一下這點常識,希望大家能從中修到功德。
  •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
    佛前上供水果,這3點「禁忌」,一定要牢記!一、一定不要用「壞果」供佛「花」與「果」總是相應的,有花才會有果。「花」在佛教裡代表「善因」,「果」在佛教裡代表「善果」,種好因才會得好果,這寓意眾生應當敬畏因果,不造惡業,自然能夠遠離災禍。「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善惡到頭終有報,從來因果不用忙。
  • 佛前供奉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注意!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到寺院裡拜佛供養做功德的習慣。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會發現神聖莊嚴的佛菩薩寶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水果、鮮花、香支、燈燭、大悲水,還有清心悅耳的佛樂不絕於耳,等等。布施,是為了培養大眾的利他無我慈悲心,看似是供養佛菩薩,其實是在為自己修福。比如佛前供水果,水果就有著很重要的寓意。本篇文章,就來帶大家走近佛門供養中的「果」供養。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佛前供「水果」,有著特殊的寓意,主要有兩層含義。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3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生活中,許多人都有到寺院裡拜佛供養做功德的習慣。我們如果到寺院裡去,會發現神聖莊嚴的佛菩薩寶像前總是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比如水果、鮮花、香支、燈燭、大悲水,還有清心悅耳的佛樂不絕於耳,等等。無論做何種供養,全在於供養者發心,只要用心真誠,皆功不唐捐。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讓你的功德更圓滿!
    我國是一個佛教信仰人數眾多的國家,每逢初一十五,會發現寺院燒香的信眾總是人滿為患,人們都在搶著「做功德」,搶著為佛菩薩做供養。也有不少人根本不清楚供養的真實意義,只是人云亦云、盲目跟風,這是不可取的,容易功利和迷信。
  • 佛教:佛前上供水果,這4條「禁忌」,一定要知道!
    第二層含義在於,「果」也指佛門裡修行成就的果位,即阿羅漢、菩薩和佛。其中,成佛是最圓滿無漏、福慧具足的無上正果,其次是自覺覺他、自渡渡人的菩薩果位,而後是小乘佛教最高果位阿羅漢果。這三種果位若能成就皆是大福報,佛前供水果也是在時刻提醒修行人要精進努力不懈怠,早證菩提、脫離六道。
  • 佛前上供水果,這2點「禁忌」,一定要注意!
    經常去寺院的信眾應該會發現,寺院殿堂內佛菩薩像前總是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各樣的供品。許多善信也常常會選擇在初一、十五或者寺院舉行法會時做供養,以修功德。佛門裡供養方式比較多,常見的主要有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
  • 佛前上供水果,牢記這兩個字,福報無量!
    許多信眾喜歡到寺院裡燒香拜佛供養、做功德,為自己和家人謀福,祈願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得到佛菩薩慈悲加持。我們做任何供養,要明白的是,佛教裡的一切供養行為都只是一種供大眾修行的善巧方便法,是方便度化眾生,而非世人所誤解的「交易」或「賄賂」。
  • 供佛的供品,可以吃嗎?
    供養所注意的事項1、供品要悅意和清淨比如供養的水果不能是自己不想吃、吃剩或壞的。供品的來源一定要清淨,不能是偷來、搶來的。比如買了一盒很好吃的巧克力要供佛,又有點捨不得,但轉念一想:「沒關係,供了佛我照樣也可以吃。」因為想到自己還可以吃,所以才供養,這種心就是吝嗇心。又比如以討好的心態想:「供養之後佛菩薩是不是會比較喜歡我,比較開心?」 這就是諂曲心。
  • 【佛前供花】精品花道課
    >佛前供花禮儀與供花儀軌 · 佛前供花美學與鑑賞 · 佛前供花基礎技法學習 · 佛前供花實踐與儀軌 · 居士宅邸佛堂供花常識【佛前供花】 視頻  ▵ 點擊播放,欣賞佛前供花 活動簡介【講座主題】佛前供花花道課【課程時間】2019年3月26、27、28共三天上午8:00----19:00
  • 心中有佛,還用拜佛、供佛嗎?
    佛法重在修心,六祖慧能大師說過:「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這是在告訴學佛人,學佛不能太執著於形式。
  • 因果報應:佛前供養水果,必須牢記這兩字,否則福報折損嚴重!
    前幾天去了一趟寺院,隨便購買了一箱蘋果,帶去供佛。進入寺院之後,發現寺院之中雖人流稀少,但佛前的供桌上面已然是擺滿了水果。因此就將這箱蘋果,放在供桌旁邊,並沒有將其放在桌上。而與此同時,進來一位禮佛的信眾,也是帶來一箱水果,但看到桌上水果放滿了。
  • 佛前上供水果,這4點「禁忌」,一定要小心!
    佛門裡有多種供養方式,可以方便眾生廣修功德,比如供花、供果、供水、供燈、供香、供樂等等。每一種供養,都是為了培養大眾的慈悲心、利他心,讓眾生在布施的過程中逐漸消除自私貪念,心量越來越大,這就是福德利益。很多人質疑,佛前供養,難道佛菩薩會吃嗎?當然不會,我們不要迷信那些民間說法。
  • 寺院法會中,立牌位受供,有何意義?
    佛教法會中經常會見紅色、黃色兩種牌位,它們是做什麼用的呢?它們的對象和功能是什麼?這兩種有何區別呢?
  • 佛前上供水果,這三點「禁忌」,不可不知!
    很多在家學佛的人,都有在佛前上供水果的習慣,可是佛前供果,有三點「禁忌」,佛子不可不知!其一,不執著於相。在我看來,學佛首先要明佛理,供佛則要知其義。學佛是為了作佛,覺悟空性、無我,對世間虛幻不生執著。水果供佛是表法「因果」,暗含明因識果,斷惡修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