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之鄉—寧夏西吉,洋芋蛋變成致富蛋

2020-12-21 中國日報網

馬鈴薯,別名土豆、洋芋、山藥蛋。這個在西吉被稱作「洋芋蛋蛋」的農作物,已成為當地人民的「致富蛋」。

據《西吉縣誌》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安民墾殖」,種植以「洋芋」為主的秋糧作物,發展種植業;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鼓勵開荒」,「洋芋種植有十之二三」。在長期的馬鈴薯種植實踐中,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和繁育經驗,馬鈴薯歷年栽種的品種有麻芋、大紅苕、深眼窩,經過近300多年的種植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西吉馬鈴薯品種「紅洋芋」。

西吉馬鈴薯被譽為「金豆豆」,寧夏西吉縣把發展馬鈴薯產業作為農戶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來抓,積極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種植規模,走上了科學化、訂單化、特色化的產業發展道路,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寧夏西吉縣按照「種薯繁育、鮮薯外銷、澱粉生產、主食開發」四薯並進的路子,推進馬鈴薯產業提檔增值。建設了寧夏佳立、西吉恆豐、西吉守強3個脫毒繁育中心,年繁育原原種5000萬粒。繼續加大種薯繁育基地建設,扶持13家種薯企業(合作社)穩定建設原種繁育基地1萬畝、一級種繁育基地10萬畝。

2004年2月,西吉縣被命名為「中國馬鈴薯之鄉」。2019年11月15日,西吉馬鈴薯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錄。今年,西吉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85萬畝,總產量150萬噸,總產值15億元。

(中國日報寧夏記者站 胡冬梅 視頻 馬文海 翟安茹 安永慧)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
    於晶 攝(新春走基層)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中新網寧夏西吉1月10日電 題: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作者 楊迪寒冬時節,寧夏西吉縣紅耀鄉小莊村卻是一派紅火的忙碌景象:地窖中,馬鈴薯堆積如山,
  • 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寧夏西吉9月9日電 題: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記者 於晶  9月9日,記者走進西吉縣紅耀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連片的馬鈴薯鬱鬱蔥蔥鋪滿田地,奏響了增收致富的「豐收曲」。  寧夏固原西吉縣曾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 中國著名的馬鈴薯產區之一——寧夏西吉
    是中國優質馬鈴薯主要產區之一,是中國首個「文學之鄉」,也是華夏古錢幣收藏第一縣。西吉縣內河流有葫蘆河、清水河、祖歷河三條水系,東北部屬清水河水系,其餘大部分地區屬葫蘆河水系。西吉馬鈴薯的發展及榮譽:據《西吉縣誌》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安民墾殖」,種植以「洋芋」為主的秋糧作物,發展種植業;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鼓勵開荒」,「洋芋種植有十之二三。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西吉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 走進「中國馬鈴薯之鄉」西吉縣:昔日「救命蛋」 今日「金蛋蛋」
    西吉縣紅耀萬畝馬鈴薯繁育基地。王嘉澍攝人民網西吉9月7日電 (賈茹)西海固,山高坡陡、十年九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西吉縣作為西海固這一世界級貧困地區代名詞中打頭的「西」,是寧夏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一個縣,而紅耀鄉則是西吉最為乾旱貧瘠的鄉鎮之一。紅耀鄉耕地面積6974.53畝,人均耕地面積近7畝,全部是山坡旱地,地力差,過去主要以小麥、豌豆和雜糧為主,產量低、收入少,馬鈴薯畝產量從未超過500公斤,農民只能廣種薄收守、苦於貧困。馬鈴薯只能是農民勉強餬口的「救命薯」「洋芋蛋」。
  • 『頭條』作為馬鈴薯界的「網紅」,西吉洋芋蛋又一次火遍全國
    近幾年,西吉馬鈴薯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已是聞名全國,深受消費者喜歡。8月12日,由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區農牧廳支持,西吉縣委、縣政府主辦的馬鈴薯產品推介會召開,宣傳推介馬鈴薯及農副產品,以產業招商、以產業會友,與全國各地的專家、客商加強交流合作、拓展市場空間、共謀發展良機。推介會上,西吉縣與部分客商、企業籤訂了馬鈴薯、澱粉銷售、生態黃河紅香酥梨種植、農副產品銷售等項目協議13個,協議投資 7 億多元。
  • 【萬象】「救命蛋蛋」成了生錢寶貝,西海固的洋芋又火了!
    回族女作家馬金蓮記得,洋芋既是主糧也當蔬菜,記憶中的舌尖體驗就是洋芋、洋芋和洋芋,蒸炸拌煎炒煮,媽媽總是變著花樣做洋芋,吃久了,早就膩了。西海固,中國脫貧攻堅戰場出了名的硬骨頭,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西吉,又是其中的貧中之貧,作為寧夏第一人口大縣,西吉約有50萬人,佔到固原市人口1/3。
  • 中國著名的馬鈴薯之鄉——寧夏原州
    原州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下轄區,地處寧夏南部,六盤山東北麓,黃土高原中西部,東鄰彭陽縣,南接涇源縣,西連西吉縣,北靠海原縣、同心縣,東北、西南分別與甘肅環縣、隆德縣毗壤,是固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總面積2739.01平方公裡。
  • 寧夏西吉:鄉村旅遊讓昔日窮村「火」了
    寧夏西吉:鄉村旅遊讓昔日窮村「火」了 2020-09-09 16:04:21 於晶 攝   中新網寧夏西吉9月9日電 題寧夏西吉:鄉村旅遊讓昔日窮村「火」了  中新網記者 於晶  9月9日,記者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驅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向西便來到了六盤山腳下的龍王壩村。從山頂向下看,梯田、窯洞賓館等大好風光一覽無餘;古樸的農家大院、大紅燈籠、石磨、碾子,原生態的物件隨處可見。
  • 曬文旅·曬優品·促消費丨紅色勝地 多彩西吉
    經典故事 走進西吉,戰國秦長城、漢代古墓群、石城之戰和好水川之戰遺址遠近聞名;月亮山綿延起伏,火石寨雄渾壯觀、神奇峻秀,党家岔震湖碧波蕩漾;三軍會師將臺堡、毛澤東夜宿單家集,見證著西吉的光輝歷史。
  • 從品種選育到種植示範科技讓寧夏馬鈴薯產業實現逆襲
    在寧夏中衛市海原縣關莊鄉高臺村,旱作馬鈴薯「四位一體」和膜上覆土全機械化種植技術備受歡迎。王迎霞攝「豐年當菜,荒年當糧」,說的就是馬鈴薯。在寧夏南部廣袤的黃土丘陵,它是效益最好的經濟作物。然而長時間以來,由於品種單一老化、種植方式落後、病蟲害蟲多、勞動力缺失,這一救命產業不僅沒有發揮出被期望的價值,還受制於多方面原因,成了深度貧困村的主要致貧原因。主導產業怎樣變為支柱產業?寧夏向科技要答案。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春作伴好還鄉——寧夏西吉青年返鄉人才...
    李雄在銀川當過裝卸工,在磚廠幹過活,閒來無事喜歡跑市場,眼看寧夏馬鈴薯銷往全國各地,其中卻鮮有家鄉品種,他急在心頭。「我對暢銷品種研究、對比後發現,家鄉馬鈴薯不耐寒,存在地窖沒到開春就爛了,沒法長途運輸。」2012年返鄉後,他利用自家30畝地,引進「青薯168」脫毒品種進行試種,當年喜獲豐收,產值達到10萬,創造了乾旱貧瘠土地上的奇蹟。
  • 羊肉蘋果洋芋蛋,抬腿轉眼到西安銀西高鐵試運行見聞
    原標題:羊肉蘋果洋芋蛋,抬腿轉眼到西安銀西高鐵試運行見聞羊肉蘋果洋芋蛋,抬腿轉眼到西安銀西高鐵試運行見聞( 2020-12-24 ) 稿件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特別報導·今日交通浙江實現陸域「縣縣通高速」浙江龍麗溫高速文泰段22日正式通車,這標誌著浙江如期在「十三五」末實現陸域「
  • 中國馬鈴薯的「定西味道」——定西市安定區馬鈴薯產業發展走筆
    位於定西城區解放路的高原好食材體驗館裡,有洋芋醋、洋芋寬粉、馬鈴薯全粉、精製鮮粉、馬鈴薯早餐餅……各種以馬鈴薯為原料的特色商品琳琅滿目,瑞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巧花正在忙碌地為顧客們介紹馬鈴薯特色產品。這些誘人的商品中,有一款由定西瑞源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帶有「甘味」「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綠色食品」等三個標誌的「定西馬鈴薯」鮮薯商品格外醒目。
  • 馬鈴薯,土豆、洋芋、山藥蛋,它們之間有區別嗎?
    「孃孃,洋芋那地兒有賣"?都在那邊,那邊,都在那邊!這是一名超市導購員吳阿姨每天都要重複N遍的話。馬鈴薯,土豆,洋芋,山藥蛋蛋誰才是這種塊莖狀植物的真名,今天我們就來考證一下它們幾個的前世今生。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這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不是亞洲大陸的原生植物,而是來自於遙遠的南美洲,跟辣椒,蕃茄是正宗老鄉。
  • 西吉:一顆馬鈴薯的成長之旅
    馬鈴薯從昔日的「救命蛋」,發展成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化、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託起當地群眾的小康夢想,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延伸到千家萬戶,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1990年,隨著西吉第一家精澱粉廠建成,澱粉加工企業如雨後春筍般興起,帶動馬鈴薯種植面積增加。隨著馬鈴薯大面積種植,種子退化、產量下降的弊病集中顯現。    「馬鈴薯外銷,消費者對馬鈴薯品質要求越來越高,解決馬鈴薯種子退化問題迫在眉睫。」蘇林富說。    糧食是社稷之本,種業是糧食之基。
  • 羊肉蘋果洋芋蛋,抬腿轉眼到西安
    高鐵之於陝甘寧,恰如旱塬久等的一場透雨。12月底,陝甘寧1000多萬名群眾翹首以盼的銀西高鐵即將開通。記者近日乘坐試運行列車在荒灘戈壁、黃土高坡和關中平原「信天遊」,看老區風景壯美、產業興旺、群眾脫貧笑開顏,聽陝甘寧駛入快速路、奔向新未來的振興脈動。
  • 【決勝2020】寧夏西吉:蔬菜棚裡就業,家門口脫貧
    中國臺灣網12月7日訊 11月1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宣布,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寧夏9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日前,記者跟隨「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西吉,記錄這裡的脫貧故事。  迎來降雪天氣的西吉氣溫驟降,路上寒風嗖嗖,遠處的山坡被白雪覆蓋。
  • 【紅色勝地 多彩西吉】今晚20:25《寧夏文旅薈》走進西吉
    滄海桑田,日新月異 走進西吉,月亮山山巔的晨星 12月7日(今晚)20:25 將精彩亮相寧夏衛視《寧夏文旅薈》欄目 在這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的美好時節 西吉縣人民政府縣長楊生俊 將帶您走進紅色勝地、多彩西吉
  • 不可錯過的地方美食,寧夏西吉的9碗13花在新年這邊等你
    寧夏的美食很多。從北邊的城市石嘴山,再到有著「吃在吳忠」的銀南吳忠市,又或直到寧夏南大門的固原市,美食資源挖掘空間很大。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固原市,準確來說是西吉縣的九碗十三花,這可以說是西北人的一場盛宴。
  • 美食 成縣人的最愛,洋芋蛋
    但凡隴南人都被叫做「洋芋蛋」,究其原因,大概是隴南產的洋芋譽滿全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