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小莊村村民權振堂望著手中的馬鈴薯,露出了微笑。 於晶 攝

(新春走基層)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

中新網寧夏西吉1月10日電 題:西吉馬鈴薯:從「救命蛋」到「致富蛋」

作者 楊迪

寒冬時節,寧夏西吉縣紅耀鄉小莊村卻是一派紅火的忙碌景象:地窖中,馬鈴薯堆積如山,幾位村民正在分揀並將其裝在不同的袋子中,準備運往外省出售。

「(這個工作)一天能賺100元。」村民楊翠蓮說,自己和上班族一樣「朝九晚五」,主要工作就是按大小個分揀馬鈴薯並裝袋,「家裡還種了20畝的洋芋,由丈夫打理。」馬鈴薯,這個在西吉被稱作「洋芋蛋蛋」的農作物,已成為當地人民的「致富蛋」。

但在20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馬鈴薯還只是被西吉人稱作「救命蛋」。因為種植面積小、畝產低,馬鈴薯甚至連種植戶自身的需求都難以滿足,「豐年當菜荒年當糧」是馬鈴薯在當地人民生活中地位的真實寫照。

紅耀鄉小莊村黨支部委員浦振武回憶,小莊村的轉機源於種植技術的革新和優良品種的引進。2007年以來,紅耀鄉在小莊村推廣馬鈴薯春覆膜種植,並選用適合當地氣候條件栽培的塊大、產量高、商品性好的「青薯九號」等優質高產脫毒馬鈴薯品種,使當地馬鈴薯示範基地平均畝產達到3000公斤以上。

小莊村村民正在分揀馬鈴薯。 於晶 攝

「西吉的菜市場裡你很少看到賣洋芋的,因為自己家裡都有。」在浦振武看來,如今西吉人已實現了「馬鈴薯自由」。

做到了自給自足,其餘的馬鈴薯主要銷往外省。西吉海拔高、光照充足、溫差大,種植出來的馬鈴薯鬆軟可口,深受市場歡迎。

為此,西吉依託「中國馬鈴薯之鄉」和中國馳名商標品牌優勢,構築鮮薯外銷體系,大力拓寬營銷市場,建成貯藏量達10萬噸的馬鈴薯種薯交易中心和馬鈴薯專業批發市場,年外銷鮮薯60萬噸以上,主要銷售到雲南、貴州、四川、重慶、湖南、湖北、內蒙古、新疆等地。

同時,自2015年被確定為寧夏馬鈴薯主食化戰略試點縣以來,西吉重點扶持當地企業開發建成馬鈴薯麵條、饅頭、饊子、麻花等新型馬鈴薯產品生產線,提高了馬鈴薯的產品附加值。

數據顯示,2018年西吉種植馬鈴薯81萬畝,平均畝產1538.8公斤,總產124.6萬噸,馬鈴薯產業總產值12.46億元,馬鈴薯產業提供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0元以上。西吉縣已成為寧夏依靠馬鈴薯增收最多、佔比最高的縣。

對此,小莊村村民權振堂深有感觸。如今,依靠種植馬鈴薯,他不僅將自家的房子翻新,還在銀川為兒子交了房子的首付。「洋芋絲、烤洋芋、洋芋炒粉條……」權振堂掰開手指,細數過年時「洋芋宴」的菜名,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完)

相關焦點

  • 中國馬鈴薯之鄉—寧夏西吉,洋芋蛋變成致富蛋
    馬鈴薯,別名土豆、洋芋、山藥蛋。這個在西吉被稱作「洋芋蛋蛋」的農作物,已成為當地人民的「致富蛋」。據《西吉縣誌》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安民墾殖」,種植以「洋芋」為主的秋糧作物,發展種植業;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鼓勵開荒」,「洋芋種植有十之二三」。在長期的馬鈴薯種植實踐中,勞動人民積累了豐富的種植和繁育經驗,馬鈴薯歷年栽種的品種有麻芋、大紅苕、深眼窩,經過近300多年的種植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西吉馬鈴薯品種「紅洋芋」。
  • 走進「中國馬鈴薯之鄉」西吉縣:昔日「救命蛋」 今日「金蛋蛋」
    西吉縣紅耀萬畝馬鈴薯繁育基地。王嘉澍攝人民網西吉9月7日電 (賈茹)西海固,山高坡陡、十年九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稱。西吉縣作為西海固這一世界級貧困地區代名詞中打頭的「西」,是寧夏貧困面最大、貧困人口最多、貧困程度最深的一個縣,而紅耀鄉則是西吉最為乾旱貧瘠的鄉鎮之一。紅耀鄉耕地面積6974.53畝,人均耕地面積近7畝,全部是山坡旱地,地力差,過去主要以小麥、豌豆和雜糧為主,產量低、收入少,馬鈴薯畝產量從未超過500公斤,農民只能廣種薄收守、苦於貧困。馬鈴薯只能是農民勉強餬口的「救命薯」「洋芋蛋」。
  • 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寧夏西吉9月9日電 題: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記者 於晶  9月9日,記者走進西吉縣紅耀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連片的馬鈴薯鬱鬱蔥蔥鋪滿田地,奏響了增收致富的「豐收曲」。  寧夏固原西吉縣曾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 西吉:一顆馬鈴薯的成長之旅
    馬鈴薯從昔日的「救命蛋」,發展成研發、種植、加工、營銷、文化、生態為一體的現代農業全產業鏈,託起當地群眾的小康夢想,科學化、規模化、標準化種植延伸到千家萬戶,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西吉縣通過推廣馬鈴薯脫毒種薯及標準化貯藏技術,實現從粗放型種植到精細化生產的轉變,小土豆成就了大產業。    科技創新    優質種子繁育本土化    「西吉馬鈴薯產業發展經歷了自給自足、迅猛擴大、穩步發展3個階段。」
  • 『頭條』作為馬鈴薯界的「網紅」,西吉洋芋蛋又一次火遍全國
    近幾年,西吉馬鈴薯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已是聞名全國,深受消費者喜歡。8月12日,由市委、市政府和自治區農牧廳支持,西吉縣委、縣政府主辦的馬鈴薯產品推介會召開,宣傳推介馬鈴薯及農副產品,以產業招商、以產業會友,與全國各地的專家、客商加強交流合作、拓展市場空間、共謀發展良機。推介會上,西吉縣與部分客商、企業籤訂了馬鈴薯、澱粉銷售、生態黃河紅香酥梨種植、農副產品銷售等項目協議13個,協議投資 7 億多元。
  • 中國著名的馬鈴薯產區之一——寧夏西吉
    西吉馬鈴薯的發展及榮譽:據《西吉縣誌》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安民墾殖」,種植以「洋芋」為主的秋糧作物,發展種植業;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鼓勵開荒」,「洋芋種植有十之二三。2008年7月1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西吉馬鈴薯」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 活力滿分的營養早餐【馬鈴薯培根蛋】
    活力營養早餐【馬鈴薯培根蛋】想睡懶覺又想在家享受營養早餐?!喜歡簡單的英式早餐可又擔心高熱量,不妨來試試【馬鈴薯火腿蛋】,相似的原材料,換一種方式,在美味的同時健康了許多。4.上平底鍋,放入少許油,將拌勻的馬鈴薯和火腿絲入鍋翻炒▼
  • 【蔬食小時光】菇香蛋包馬鈴薯餅
    馬鈴薯削皮刨絲,加入鹽、胡椒粉等調味料,還要摻地瓜粉才能凝結成塊,以平底鍋兩面煎,如果要點口感,不刨絲用切絲的也行。
  • 從品種選育到種植示範科技讓寧夏馬鈴薯產業實現逆襲
    在寧夏中衛市海原縣關莊鄉高臺村,旱作馬鈴薯「四位一體」和膜上覆土全機械化種植技術備受歡迎。王迎霞攝「豐年當菜,荒年當糧」,說的就是馬鈴薯。在寧夏南部廣袤的黃土丘陵,它是效益最好的經濟作物。然而長時間以來,由於品種單一老化、種植方式落後、病蟲害蟲多、勞動力缺失,這一救命產業不僅沒有發揮出被期望的價值,還受制於多方面原因,成了深度貧困村的主要致貧原因。主導產業怎樣變為支柱產業?寧夏向科技要答案。
  • 曬文旅·曬優品·促消費丨紅色勝地 多彩西吉
    西吉自有千鍾粟,那就是萬頃馬鈴薯和西芹;西吉自有黃金屋,那就是避暑納涼的月亮山與火石寨;西吉自有顏如玉,那就是蒼天一滴淚的震湖;西吉車馬多如簇,那就是如今暢通的高速公路與四通八達的村村通道路。在此,誠邀各界朋友光臨西吉,觀光興業,讓我們共同打造西吉的錦繡前程。
  • 【萬象】「救命蛋蛋」成了生錢寶貝,西海固的洋芋又火了!
    西吉,又是其中的貧中之貧,作為寧夏第一人口大縣,西吉約有50萬人,佔到固原市人口1/3。說起過去,馬金蓮給記者看柜子裡厚厚一摞書,這位魯迅文學獎得主的每本書都寫盡西海固的貧瘠和艱難。她出生的西吉小村子,40多戶人家,大部分都要到水溝取水。夏天,為了不耽誤幹農活,天不亮就要去排隊等;冬天,水溝結冰,人拄著鐵鍬趴在冰面上,用瓢一點點舀水出來。幾年前,村子已整體搬遷。
  • 3菜1湯,鮭魚蛋餅巧如意式比薩滿足,月桂葉助馬鈴薯燉牛腩芬芳
    「三菜一湯」鮭魚蛋餅巧如意式比薩滿足,月桂葉助馬鈴薯燉牛腩芬芳!在煎蛋皮上鋪魚肉,或是用馬鈴薯燉牛腩,這樣的家常料理,恐怕會讓你覺得沒什麼新鮮之處。不過對於手藝獨到的人來說,不免要像某綜藝裡一樣回一句:「甘安捏?」
  • 周日食譜—蛋包飯
  • 爆蛋吐司品牌排行榜 egg張全蛋爆蛋吐司收益巨大
    吐司是個性烘焙美食,也是烘焙界的基礎美食,爆蛋吐司加盟品牌排行榜,egg張全蛋爆蛋吐司致力於更健康、更衛生、更多樣、更美味的烘焙事業,不斷為食客們呈現更加優良的食物,還有各色飲品、小吃,合理的營養搭配,食物選擇多樣,滿足廣大消費人群。
  • 依照步驟做營養豐富的蛋包,悅目、口饞
    5.待鍋中的蛋呈半熟狀態時,以45℃角持鍋,用煎匙或叉子將靠近自己一側的蛋往前卷,再將較遠一側的蛋往中間覆蓋。6.將蛋包往前推移至鍋邊。嫩滑蛋皮煎的熟度要比一般蛋皮再生嫩些。7.將蛋包快速移盛至修整完成的奶油炒飯上。移盛時要小心,不要破壞蛋包的外型。
  • 不可錯過的地方美食,寧夏西吉的9碗13花在新年這邊等你
    從北邊的城市石嘴山,再到有著「吃在吳忠」的銀南吳忠市,又或直到寧夏南大門的固原市,美食資源挖掘空間很大。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固原市,準確來說是西吉縣的九碗十三花,這可以說是西北人的一場盛宴。說起九碗十三花,其實在黃土高原上的很多地方都有,其他的阿糖不是很了解,這裡只是介紹西吉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春作伴好還鄉——寧夏西吉青年返鄉人才...
    李雄在銀川當過裝卸工,在磚廠幹過活,閒來無事喜歡跑市場,眼看寧夏馬鈴薯銷往全國各地,其中卻鮮有家鄉品種,他急在心頭。「我對暢銷品種研究、對比後發現,家鄉馬鈴薯不耐寒,存在地窖沒到開春就爛了,沒法長途運輸。」2012年返鄉後,他利用自家30畝地,引進「青薯168」脫毒品種進行試種,當年喜獲豐收,產值達到10萬,創造了乾旱貧瘠土地上的奇蹟。
  • 「蛋」要怎麼吃才有創意?
    雞蛋,可以說是除了柴米油鹽醬醋茶之外的第八樣民生必備品了!不僅營養豐富,使用不同的烹調方法,雞蛋的風味也會有天壤之別。早餐的太陽蛋揭開美好早晨的序幕;午餐時如果來個蛋包飯或蛋炒飯,絕對可以滿足你的胃;下午有點嘴饞的話,一小塊蛋糕是個不錯的選擇;吃完晚餐後,來碗蛋花湯,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 【健康養身】一氣呵成的經典英式早午餐——班尼迪克蛋
    燻鮭魚班尼迪克蛋材料水波蛋2個、燻鮭魚60克、、英式馬芬麵包2個、菠菜100克、奶油20克、荷蘭醬適量作法1香酥薯條材料馬鈴薯1顆、巴西裡碎10克、炸油500cc、鹽3克、白胡椒粉3克作法1.馬鈴薯整顆放入沸水裡煮約
  • 蛋奶蛋奶蛋酒蛋奶
    這種痴迷延展到咖啡中,就是各種拿鐵、卡布奇諾、摩卡(咖啡也可以調酒)。這不算什麼,無非就是其中的奶、咖啡、糖漿的比重不同。但是因為奶可以換做上文提到的豆奶、抹茶、甚至是eggnog,所以還可往下細分,比如拿鐵可以有豆奶拿鐵、抹茶拿鐵、蛋奶拿鐵,如果算上肉豆蔻、南瓜粉、肉桂、堅果等等小佐料,排列組合的花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