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寧夏西吉:蔬菜棚裡就業,家門口脫貧

2020-12-26 中國網新聞中心

  中國臺灣網12月7日訊 11月16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宣布,西吉縣退出貧困縣序列。至此,寧夏9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日前,記者跟隨「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西吉,記錄這裡的脫貧故事。

  迎來降雪天氣的西吉氣溫驟降,路上寒風嗖嗖,遠處的山坡被白雪覆蓋。在西吉向豐現代循環農業園區冷涼蔬菜基地大棚內,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嫩綠的西芹長勢旺盛,馬虎蘭與工友們正在熟練地採摘。

  近年來,西吉縣利用當地海拔高、氣溫低、晝夜溫差大等優勢,大力發展冷涼蔬菜產業,通過建立蔬菜基地,幫助周邊群眾就業增收,冷涼蔬菜產業已成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優勢特色產業。向豐現代循環農業園位於馬蓮鄉張堡塬村,是寧夏向豐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打造的種養結合示範園,主要涉及冷涼蔬菜種植、種苗繁育、肉牛養殖、有機肥加工等循環產業。

  馬虎蘭今年35歲,是西吉縣馬蓮鄉北山村四組村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馬虎蘭的丈夫身體不好,家裡還有三個孩子上學,為了賺錢養家,幾年前她曾跑到新疆建築工地打工。後來,馬虎蘭回到家鄉,來到向豐現代循環農業園工作。如今,從家裡騎摩託車十分鐘就能來到這裡上班,這對馬虎蘭來說不僅能賺到錢,還能照顧孩子上學以及生病的丈夫,工作也比在工地輕鬆了不少。

  馬虎蘭家現有耕地6畝,在園區穩定務工的她,年收入達3萬元,加上其他收入,家庭人均純收入達6810元,在今年順利脫貧。

  像馬虎蘭一樣在園區務工的農戶還有很多。據了解,向豐現代循環農業園利用流轉農民土地、提供勞動崗位、利用農閒時間為農民提供培訓等方式積極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在園區穩定務工的農戶年收入可達三四萬元。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說起企業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方面所做的努力,寧夏向豐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蘇相鋒表示,農民在家門口就業不僅把錢掙了,還能抓好孩子的教育問題,「誰家掙了十萬塊錢我們不稀奇,誰家出了大學生我們心裡都特別高興,這才是真脫貧、真扶貧。」(完)

相關焦點

  • 【決勝2020】憑藉精準扶貧「秘方」,陝西寧夏走出更穩脫貧路
    中新網12月9日電 題:憑藉精準扶貧「秘方」,陝西寧夏走出更穩脫貧路作者 朱延靜錯落有致的村舍、忙忙碌碌的車間、情不自禁的笑容……這樣的場景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中國大地上。近年來,陝西、寧夏等地憑藉著針對自有短板打造的精準扶貧「秘方」,走出了屬於自己的脫貧之路。
  • 寧夏西吉:鄉村旅遊讓昔日窮村「火」了
    寧夏西吉:鄉村旅遊讓昔日窮村「火」了 2020-09-09 16:04:21 於晶 攝   中新網寧夏西吉9月9日電 題寧夏西吉:鄉村旅遊讓昔日窮村「火」了  中新網記者 於晶  9月9日,記者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驅車沿著盤山公路一路向西便來到了六盤山腳下的龍王壩村。從山頂向下看,梯田、窯洞賓館等大好風光一覽無餘;古樸的農家大院、大紅燈籠、石磨、碾子,原生態的物件隨處可見。
  • 【紅色勝地 多彩西吉】今晚20:25《寧夏文旅薈》走進西吉
    這裡脫貧攻堅 風生水起,蓄勢待發 西吉縣《紅色勝地 · 多彩西吉》宣傳片12月7日(今晚)20:25 將精彩亮相寧夏衛視《寧夏文旅薈》欄目 在這寒來暑往、秋收冬藏的美好時節 西吉縣人民政府縣長楊生俊 將帶您走進紅色勝地、多彩西吉
  • 脫貧攻堅助西吉 長徵血管在行動
    這裡,是寧夏自治區最後的貧困縣,決勝脫貧攻堅關鍵之年,關鍵之地。這裡,是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本文故事的發生地。2001年,按照中央軍委決策部署,長徵醫院積極投身支援西部醫療衛生事業,對口支援寧夏西吉縣人民醫院。
  • 【決勝2020】凝心聚力奔小康 幸福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近日,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組織開展了「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活動中,記者們深入陝西和寧夏進行實地採訪,親身感受所到之處各地脫貧攻堅新變化新成果。幾天的採訪下來記者深切地感受到,每個貧困家庭都有著不如人意的經歷,但他們中有很多都是通過自身努力奮鬥,政府再扶一把、幫一下,逐漸走出貧困,走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 竹根灘:抓實勞務就業促脫貧攻堅
    同時,本人就近務工年收入12000元,人平增收5400多元,為2020年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竹根灘鎮積極走「支部建基地興產業、幹部搭平臺促創業、能人辦企業帶就業」的脫貧之路,激情唱響一首首精準扶貧進行曲。 經營主體促脫貧。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青春作伴好還鄉——寧夏西吉青年返鄉人才...
    他們帶來新技術、新理念,盤活鄉村資源、增強發展後勁,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源頭活水」。他回到村裡,成立了心雨林下產業專業合作社,這是寧夏的第一家林下產業專業合作社。回鄉之前,伏小剛已經是一家園藝公司的技術能手,一個偶然的出差機會,他發現高寒冷涼蔬菜市場空間很大,家鄉的土壤氣候條件適合冷涼蔬菜的生長。經過育苗、試種,伏小剛種出的寧夏菜心莖粗葉厚,不比廣東菜心差,在口感上還更勝一籌。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_新聞中心_洛陽網
    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孟津縣發布了脫貧攻堅取得的重大成果。昨日,「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嵩縣專場...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召開,重點介紹了我市就業創業扶貧工作。決勝全面小康」系列發布會第二場召開,欒川縣發布該縣脫貧攻堅成果。
  • 習近平總書記關切事丨六盤山下的誓言——來自寧夏的脫貧故事
    對於一個從前「花1元錢都要伸手向別人要」的殘疾人來說,就業的意義不僅在於增收,更意味著有尊嚴的生活。  張世坤因為腰椎骨折而無法站立,此前已經困守在家20多年了。現在通過在「家門口」的人造花扶貧車間打工,他每年收入2萬元,「組裝花朵坐著就能幹,我也能自食其力了。」他說。
  • 【決勝2020】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日前,「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深入陝西、寧夏多個縣市採訪。圖為陝西佛坪縣銀廠溝村。(中國臺灣網 李寧 攝)  中國臺灣網12月7日訊 (記者 李寧)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日前,記者跟隨「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深入陝西、寧夏多個縣市採訪,見證正在祖國大地上演的一個又一個催人奮進的脫貧故事。
  • 中國著名的馬鈴薯產區之一——寧夏西吉
    西吉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下轄縣,位於寧夏南部,六盤山西麓,東與固原市原州區接壤,與隆德、甘肅靜寧縣毗連,西與甘肅會寧為鄰,北同海原縣相依,總面積3130平方公裡,境內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火石寨丹霞地貌風景區」、國家級地震堰塞湖遺址党家岔震湖。
  • 『頭條』作為馬鈴薯界的「網紅」,西吉洋芋蛋又一次火遍全國
    「西吉馬鈴薯」因薯型規則、營養豐富、口感細膩、品質優良,被評為「  中國馳名商標」「寧夏著名商標」「寧夏名牌產品」「  2017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獲國家首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今年,西吉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15萬畝,分別佔寧夏、固原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的35%和57%。西吉縣扶持龍頭企業不斷加大馬鈴薯麵條、餅乾、饅頭等主糧化產品的研發生產力度,形成了以精澱粉、三粉、休閒食品為主的產業體系,馬鈴薯產業單項增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0元以上,走出了一條依靠馬鈴薯產業推動脫貧富民進程的新路子。
  • 【決勝2020】他們脫貧後的笑臉,真好看!
    以點觀面,在全國脫貧攻堅大棋局中,一個個貧困戶住進了新房,拿到了工資,家門口上起了班,荒山上種起了樹,在古村落吃起了旅遊飯,因地制宜增收致富。那一張張笑臉裡,洋溢的是貧困戶脫貧後的幸福感,藏著的是無數為脫貧攻堅努力奮戰的背影,展望的是有底氣有奔頭的明天!
  • 昭平:就業有保障 脫貧有底氣_農視網_三農領域第一視聽互動平臺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解決貧困戶的就業問題,昭平縣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多措並舉,千方百計讓貧困勞動力端穩就業飯碗。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黃美華:蔬菜大棚裡「種」下脫貧夢 2020-11-04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寧夏西吉9月9日電 題:探訪「中國馬鈴薯之鄉」:無限「薯光」在西吉  中新網記者 於晶  9月9日,記者走進西吉縣紅耀萬畝馬鈴薯種植基地,連片的馬鈴薯鬱鬱蔥蔥鋪滿田地,奏響了增收致富的「豐收曲」。  寧夏固原西吉縣曾被聯合國稱為「最不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之一」。
  • 中國馬鈴薯之鄉—寧夏西吉,洋芋蛋變成致富蛋
    這個在西吉被稱作「洋芋蛋蛋」的農作物,已成為當地人民的「致富蛋」。據《西吉縣誌》記載,明代成化年間「安民墾殖」,種植以「洋芋」為主的秋糧作物,發展種植業;清鹹豐十一年(1861年),「鼓勵開荒」,「洋芋種植有十之二三」。
  • 粵滇協作 決勝脫貧 | 昭通大關:3萬學生的「凍鮮」營養餐!
    粵滇協作 決勝脫貧 | 昭通大關:3萬學生的「凍鮮」營養餐!視頻:昭通市大關縣農產品冷鏈物流基地已帶動2515名貧困人口脫貧配送中心與附近鄉鎮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籤訂合作協議,共同建設蔬菜種植基地一萬畝,種植大白菜、洋芋、蓮花白、青海椒等新鮮蔬菜。公司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採買或直接向種植戶收購蔬菜後進行分揀,通過公司冷藏物流車輛將蔬菜配送到大關縣所轄各中小學,70名附近村民在此找到了固定工作,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此解決了就業問題。
  • 【脫貧攻堅走基層】解決群眾就業,威寧雪榕公司很給力!
    【脫貧攻堅走基層】解決群眾就業,威寧雪榕公司很給力!甘美弟告訴記者,後來得知家門口的雪榕公司在招工,考慮到這裡離家近、能夠照顧孩子等因素,就決定回來看一下,希望在工作的同時還能照顧家庭。沒想到「這一看」,甘美弟看到了驚喜和希望!2019年8月,甘美弟通過招聘來到雪榕公司上班,告別了以前四處漂泊打零工的生活,收入也增加了不少,每個月的工資可達3000到4000元。
  • 廣東脫貧攻堅進入倒計時:160萬貧困人口脫貧,產業+就業打出扶貧...
    2020年,雖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毫不動搖,要努力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小康是一種生活方式,更是一種目標和信念——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小康與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皆有關聯,經濟的增長、科技的進步、文化的繁榮等,無不體現著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