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oMat:巧用應力,點「石」成「金」應力調控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相變

2020-12-23 騰訊網

稀有金屬由於其優越的催化性能與穩定性,一直以來都是電催化領域的熱門研究對象。然而,若想實現燃料電池等新能源裝置的大規模應用,稀有金屬的活性仍需要被進一步提高。最近,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的相位調節成為了納米工程中的研究熱點。稀有金屬在常態下傾向於生成熱力學上最穩定的最密堆積相,然而當材料縮小到納米尺度時,也可以發生相變,生成新的相位或者轉變到常態下亞穩定的相位。實驗表徵說明,相變後的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的各項重要物化性質都會呈現巨大的變化,如光學性質、導電性質、電磁性質與催化活性等。因此,對稀有金屬納米材料進行相位調控成為了提高稀有金屬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調控相變的過程中,應力往往是新相位產生過程中的重要驅動力。同時,在相變後的材料中,新結構所帶來的內部應力,往往也促進了其性能上的提高。香港理工大學黃勃龍團隊對通過應力誘導的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相變手段進行了總結與歸納,其中包含了外部施加應力誘導的相變、模板介導下的外延/非外延生長、表面配體誘導下應力驅動的相變以及晶體內部缺陷誘導的應力驅動的相變,介紹了各手段下應力對相變的促進作用與機理,給出了相應的被實驗報導的例子。隨後,研究者歸納總結了應力誘導下發生相變的稀有金屬納米材料在產氫(hydrogen evolution reaction)、氫氣氧化(hydrogen oxidation reaction)、產氧(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及氧還原(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四種基礎電化學反應催化中的應用與優異的催化活性表現。最後,該綜述回顧總結了當前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相變調控研究中的挑戰,展望了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方向,希望能對納米材料工作者與理論計算工作者在稀有金屬納米材料相變調控上的研究思路有所啟發。

該工作發表在InfoMat(DOI: 10.1002/inf2.12092)上。

團隊簡介:

黃勃龍教授,博士畢業於劍橋大學,目前任職於香港理工大學,研究方向固體功能材料的理論計算。目前共發表SCI論文12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論文共80餘篇,引用次數超過2000次,包括《Nature》,《Science》,《Energy Environment. Sci.》,《J. Am. Chem. Soc.》,《Chem. Soc. Rev.》,《Nat. Commun.》,《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ngew. Chem. Int. Ed.》等國內外頂級雜誌,並多次被選為封面推薦文章。黃勃龍教授課題組與國內外前沿課題組均保持緊密的合作。

相關焦點

  • Materials Today Nano:生物質納米材料助力高安全金屬鋰電池
    該綜述在加深對鋰負極化學理解的基礎上,介紹了基於生物質納米材料的鋰金屬負極保護策略的最新研究成果,並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展望。圖3 基於生物質材料的人工界面保護層調控鋰離子沉積。(a)KWs界面層調控鋰離子均勻沉積示意圖。(b)基於KWs保護鋰金屬電池與未保護電池的鋰枝晶生長行為對比。(c)基於KWs界面層的鋰金屬電池的鋰沉積形貌圖。(d)基於KWs保護鋰金屬電池與未保護電池的負極表面預沉積鋰枝晶形貌圖。(e)在5 mA cm2電流下,基於KWs界面層的鋰金屬電池的循環曲線。
  • 理化所等發現液態金屬微液滴受低溫相變觸發的超快速奇異形變現象
    研究表明,液態金屬能夠響應多種類型的外部條件刺激,包括電場、化學場、光能、機械力以及電化學刺激等方式通過對表面氧化物調控改變材料的表面張力以實現各類型形變。目前,這些刺激響應的形變現象已經應用在柔性電子、藥物遞送、自驅動柔性機器等領域。雖然液態金屬柔性的內核致使材料形變的發生比較容易,但是維持這種形變還需要外部能量的不斷供給。
  • 應力集中效應提升力致變色電子皮膚靈敏度
    其中,藉助力致變色聚合物在機械應力作用下呈現顯著的梯度顏色變化,我們可以直觀的探究材料體系中應力分布狀態以及聚合物基體內部機械化學活性,在應力傳感器、材料損傷監測、軟體機器人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但是,目前模擬生物組織實現合成材料體系多重刺激響應性及多功能性的集成研究仍是一項挑戰性工作。
  • 梁的彎曲應力
    橫截面上正應力分布規律:(1)、受拉區 拉應力,受壓區 壓應力(2)、中性軸上應力為零橫截面上任意點正應力計算假設梁截面形狀如圖所示>(即為細長梁)時上述公式近似成立使用此公式注意:公式中的M、y都用絕對值,σ的正負由M的正負判斷
  • 頂刊綜述IF=71.189梯度納米結構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機理
    該論文綜述了梯度納米結構金屬和合金的力學性能和變形機理;評估了梯度納米結構金屬材料領域的最新技術,涵蓋了從製造和表徵到潛在的變形機制等;討論了由結構梯度引起的各種變形行為,包括應力和應變梯度,新位錯結構的累積和相互作用以及獨特的界面行為,為梯度結構材料發展的未來方向提供了的重要見解。
  • 應力"奇點"(Stress singularity)
    而在有限元分析FEA中,同樣存在著「奇點」,那就是應力(stress)無窮大的點(隨著網格細化無限增大的點)。        我們知道,有限元法是數值算法,而數值算法就涉及到解的收斂性,如果解沒有收斂就可能導致奇點或者奇異性(singularity)的產生。今天我們將討論應力「奇點」(stress singularity)。
  • 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能源轉換與存儲應用:成分調控和納米結構設計
    此外,將MOF與金屬納米顆粒、量子點、碳納米管等納米材料複合形成的MOF複合物及其衍生製備的多孔碳、金屬化合物等材料能夠繼承純MOF高比表面積、高孔隙率的優點,而且展現出了優於純MOF材料的導電性、光電化學特性和穩定性等特性,這使得這些MOF材料在能源存儲與轉換領域表現出巨大的應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 好消息,碳鋼閥體SSC H2S應力腐蝕市場價
    碳鋼閥體SSC H2S應力腐蝕市場價 近年來,隨著應力作用下的腐蝕斷裂研究不斷深入,把陽極溶解和氫擴散致脆的過程結合起來,可以較好地分析一些腐蝕斷裂現象。一般認為,氫在應力腐蝕中的作用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有些腐蝕體系中以氫脆為主,另外一些腐蝕體系中則以陽極溶解為主。
  • 脛骨應力綜合症
    脛骨應力綜合症是常見的運動相關問題。 脛骨應力綜合症指的是沿著脛骨(小腿骨) 內側緣疼痛的統稱 。 脛骨應力綜合症一般在身體活動後發生。 通常是和跑步運動有關。 但是任何衝擊性的運動都可能發生,特別是平常根本不跑,突然開始跑的人(假日跑者),或是剛下定決心開始運動的減肥者。
  • 殼體SCC 抗H2S應力腐蝕CNAS報告
    (4)應力導向氫致開裂(sohic)在應力引導下,夾雜物或缺陷處因氫聚集而形成的小裂紋疊加,沿著垂直於應力的方向(即鋼板的壁厚方向)發展導致的開裂稱為應力導向氫致開裂。其典型特徵是裂紋沿「之」字形擴展。
  • 控制與消除焊接殘餘應力的措施方法主要有哪些?
    一,控制焊接殘餘應力的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1,採用合理的焊接順序和方向(1)先焊收縮量較大的焊縫,使焊縫能較自由地收縮,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焊接應力。(2)先焊錯開的短焊縫,後焊直通長焊縫。(3)先焊工作時受力較大的焊縫,使內應力合理分布。
  • 正應力和剪應力的故事-轉載(學力學的童鞋如果看不懂可以去撞牆了)
    主應力在前,剪應力默默跟著。在摩爾圓上行走。剪應力很早就知道,有一個地方,剪應力會變為零,你千萬不要去;但是正應力從小的理想,就是為了到一個地方,成為主應力。但是,有件事剪應力一直不知道怎麼開口,因為正應力成主應力的地方,就是剪應力變零的地方。他們,有一次,慢慢地朝著一個斜面靠近,剪應力慢慢感覺眩暈,準備拉住正應力,我到這兒好暈,走不動了。
  • 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
    1.金屬材料的物理性能(1)密度物質單位體積所具有的質量稱為密度,用符號表示。利用密度的概念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系列實際問題,如計算毛坯的重量、鑑別金屬材料等。常用金屬材料的密度如下:鋼為7.8 克/立方釐米,灰鑄鐵為7.2 克/立方釐米,銅為8.9 克/立方釐米,鋁為2.7 克/立方釐米。(2)導電性金屬傳導電流的能力稱為導電性。各種金屬的導電性不同,銀的導電性最好,其次是金、銅和鋁。
  • 研究改善鎳鈦合金材料疲勞壽命
    等溫加載時各材料行為的對比;G. 絕熱加載時各材料行為的對比;H. 各材料的滯後特性和效率的對比北京時間11月29日,《科學》在線發表了西安交通大學能動學院錢蘇昕副教授與美國馬裡蘭大學材料科學工程系等合作論文「增材製造的抗疲勞高性能彈熱製冷材料」。彈熱製冷是利用鎳鈦形狀記憶合金在軸向拉伸、壓縮、扭轉作用下發生可逆相變,並利用該相變潛熱製冷的新型固態製冷技術。
  • 金屬材料的強度,如何檢測?
    試樣在拉伸過程中,材料經過屈服階段後進入強化階段後隨著橫向截面尺寸明顯縮小在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試樣原橫截面積(So)所得的應力(σ),稱為抗拉強度或者強度極限(σb),單位為N/mm2(MPa)。它表示金屬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最大能力。
  • 寬禁帶半導體材料SiC和GaN 的研究現狀
    在接近平衡態的條件下,當退火溫度分別為1200℃和2000℃時,3C-SiC 會發生相變,部分轉變為6H-SiC 和4H-SiC,其中3 種晶型的鍵能大小順序為3C-SiC<6H-SiC< 4H-SiC,鍵能越小越不穩定,在外界條件影響下越容易發生相變。所以,通過改變外界條件,3C-SiC 可以發生相轉變,變成其他晶型。
  • 遺傳發育所等提出解釋葉片起源的「應力反饋學說」
    近期,該課題組及合作者發現應力反饋調控葉片扁平化發育和器官塑形。應力反饋不僅能夠使扁平化器官維持扁平化生長,還能使枝、根等輻射對稱器官沿長軸方向生長。在此基礎上,研究人員提出了解釋葉片起源的「應力反饋學說」。應力反饋是植物細胞高度保守的機制,作用於各種植物器官類型。該學說提出早期登陸的植物原基為輻射對稱,應力反饋使其沿著長軸生長,成為枝條。
  • 金屬材料機械性能檢測
    試樣在拉伸過程中,材料經過屈服階段後進入強化階段後隨著橫向截面尺寸明顯縮小在拉斷時所承受的最大力(Fb),除以試樣原橫截面積(So)所得的應力(σ),稱為抗拉強度或者強度極限(σb),單位為N/mm2(MPa)。它表示金屬材料在拉力作用下抵抗破壞的最大能力。
  • 檢測注塑內應力的方法
    ①表面應力測試:將乙酸(冰醋酸)倒入玻璃器皿中,將產品完全浸在乙酸裡,時間為30秒。30秒後用夾子將樣品取出並馬上用淨水(自來水即可)衝刷清潔,察看樣品表面有無發白及裂紋。斷定:不得有任何開裂現象,容許表面有稍微發白。②內應力測試:將表面應力測試及格的樣品擦乾後完全浸在乙酸裡,時間為2分鐘。2分鐘後將樣品取出並當即用清水(自來水即可)衝洗乾淨,視察樣品有無發白及裂紋。
  • 《Science》重大突破:石墨烯納米帶實現金屬性調控!
    為了要賦予單層石墨烯某種電性,會按照特定樣式切割石墨烯,形成石墨烯納米帶(Graphene nanoribbon)。切開的邊緣形狀可以分為鋸齒形和扶手椅形。採用緊束縛近似模型做出的計算,預測鋸齒形具有金屬鍵性質,又預測扶手椅形具有金屬鍵性質或半導體性質;到底是哪種性質,要依寬度而定。可是,近來根據密度泛函理論計算得到的結果,顯示出扶手椅形具有半導體性質,其能隙與納米帶帶寬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