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迎新春,拜大年!

2020-12-14 平安中原

今天正月初一,

小編先在這裡給大家拜年啦,

祝大家新春快樂,萬事如意!

在中國,最隆重的節日就是春節,

豐富多彩的「年俗」

是每一個中國人心目中

難以磨滅的記憶。

中國人的「年」

既神聖而又充滿歡樂,

每一天都有著不同的講究,

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習俗。

正月初一 · 話年俗

開門炮仗

正月初一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初一早晨,人們要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人們早早起床,打扮整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據說放「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當年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農民會五穀豐登。目前,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仍然流行放炮仗。不過,由於很多地方特別是一些大城市基於環保等因素的考慮,在一定區域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人們過年也越來越環保,年俗本身也在不斷變化。

拜大年

初一拜年一定是長輩或者左鄰右裡,一般不出遠門去拜年。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然後依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同輩親友也會互相登門拜年,施禮道賀。

傳統拜年禮儀大多分三種。

一是叩拜,未成年人給輩分較高的長輩拜年時,要行叩首大禮。

二是躬身作揖,一般是晚輩向長輩拜年時所用,俗稱「吉拜」。行禮時,雙手抱拳前舉,左手握右手,拱手齊眉,上下加重搖動幾下,重禮可作揖後鞠躬。

三是抱拳拱手,多是平輩間的拜年。標準的男子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傳統一脈相承。

隨著時代變遷,拜年的習俗也日趨簡單了。孩子們給祖父母、父母拜年時尚有叩頭作揖的,給鄰居拜年就不必拘泥了。問候語也變成了「新年好!」「過年好!」等時新語言。語言和形式雖然變了,但是祝福的心情沒有變。

掃帚的「生日」

傳說中,大年初一是掃帚的生日,這一天不能動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把「掃帚星」引來,招致黴運。

除夕夜將家裡掃除乾淨後,年初一不動掃帚,不倒垃圾,如果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裡邊。備一大桶,以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怕因此破財。這一習俗至今還有地方保留著。

新年裡也不可以打碎杯子、碗等瓷器,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吃餃子

餃子是春節必不可少的食物。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是為了在新的一年交好運。

除此之外,年初一吃齋也是很多人們遵守的習俗了。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後,初一當天的第一頓飯,全家人卻要吃素食。因為「齋」與「災」同音,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所以後來有了「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

壓歲錢

接下來這個習俗相信都家喻戶曉了,新年的第一天小孩子們都會跑到長輩的跟前,乖巧的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年,這時長輩們會露出慈祥的笑容,並把準備好的紅包,發給晚輩,壓歲錢飽含著長輩對晚輩的祈福求安。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幫助小孩平安過年,祝願小孩在新的一年健康吉利、平平安安。

看完了大年初一的年俗介紹,

你的家鄉又有哪些有趣的習俗呢?

相關焦點

  • 正月初一「拜大年」的習俗源於何時?大年初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
    正月初一「拜大年」的習俗源於何時?大年初一還有哪些風俗習慣?「年三十兒,捏造鼻兒(餃子);大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是一首傳承了幾千年的春節歌謠,也是民間過年習俗的深刻體現。當大年三十兒的鐘聲敲過之後,大年初一就踏著吉祥與祝福遠道而來。
  • 春節民俗日曆|正月初一:拜大年
    今天大年初一,拜年啦!春節俗稱「過年」,原名「元旦」,「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因為這一天是一年的頭一天,春季的頭一天,正月的頭一天,所以稱為「三元」;因為這一天還是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稱「三朝」;又因為它是第一個朔日,所以又稱「元朔」。
  • 大年初一,拜大年收紅包啦!
    不知大家的家鄉在大年初一這天是如何拜年的呢?希望大家多多評論,互相領略各地區的差異。
  • 拜財神!回娘家!大年初二都幹啥?
    大年初二是接財神的日子,打開家裡的水龍頭一邊接水一邊說著接財神之類的話,接到的水也不要倒掉,這就表示把財神請回了家!那麼今天都有什麼風俗呢?一起來看看。傳統社會時物質財富特別匱乏,每個人都希望新的一年有好的收成,過上幸福的生活,那麼他要去拜財神。財神的興起也跟商業交易商業發達有關係,在農業社會早期並沒有財神,後來才有財神爺,關公、比幹、範蠡這些人都被奉為財神。其實是作為商業交易的時候的一個精神象徵。關公他講信義,比幹傳說沒有心,沒有心就不偏心。當然我們一般人今天拜財神也想不到那麼多,只是我們想要未來的生活會更好。
  • 大年初一,給您拜!年!啦!
    今天,農曆正月初一。春節,中國人最為看重、慶祝最熱烈的傳統節日。此刻,最濃的是親情,最美的是笑臉,煩惱拋在腦後,祝福獻給新年!△朗誦/歐陽夏丹「過年好」,「給您拜年了」, 大年初一,我國民間有拜年的習俗。在這一天,人們早早起床,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晚輩清晨起床首先向家中長輩叩頭,祝願長輩健康長壽,然後依次到親戚朋友家拜年。
  • 大年初一過大年,在農村講究這一天不能洗頭和洗衣服,這是為啥呢
    大年初一,也是我們新春佳節過大年的時刻,也是我們拜年的時刻,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是必須要早早的起來,去挨門串戶的去拜年,我們這裡還講究磕頭,還必須要真磕,大年初一,萬象更新,在民間更是有諸多的說法和講究,其實在農村過大年,要是沒有諸多的講究,真的跟過年不放鞭炮也有,缺少了點什麼似的,雖然鞭炮現在很多地方不讓燃放了
  • 大年初一拜年祝福語,簡短溫馨,祝您春節快樂!
    一、大年初一頭一天,家家戶戶過新年。我祝你開門見喜,迎面來財,出門遇貴人,在家聽喜報,最後還有……紅包拿來!二、大年初一頭一天,吉祥好運送上門。東方風來滿眼春,春色滿園煥生機,西方天降祥瑞光,光芒四射護家宅。祝你新年新希望,家和人興事業旺。
  • 在農村過年放鞭炮,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
    在大年初一,傳統上不但是爆竹衣紙,通常憑何的東西都是只進不出為吉利的,為什麼?這要從傳統上春節是春回大地伊始講起,中華先民認為這天是冬春之際的分水嶺,是個全年中非常重要且是非常利祥的日子,中國是傳統農業社會,春天為一年之始,是農耕的開端,所以春節意義非凡也是順理成章的。
  • 大年初一,天津人竟然有這麼多講究?
    對於天津人來說,大年初一這一天最重要的吃食當然是打頭兒的「初一餃子」。天津過年習俗中的「北禮兒」中,除夕「合家歡樂吃扁食」指的就是吃餃子。天津人是明朝軍衛的後代,這「扁食」就是明代餃子的口頭語。
  • 鼠年大年初一拜年簡短祝福語,快人一步收藏好!
    一、大年初一頭一天,吉祥好運送上門。東方風來滿眼春,春色滿園煥生機,西方天降祥瑞光,光芒四射護家宅。祝你新年新希望,家和人興事業旺。二、今天是大年初一,在這兒給你拜年了!希望來年裡,領導順著你,鈔票貼著你,學校由著你,房產隨便你,戀人愛著你!三、新年到,好運來。
  • 《奪冠》《囧媽》相繼提檔,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安排上,影院見
    《奪冠》《囧媽》相繼提檔,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安排上,影院見!春節越來越近了,大家假期怎麼安排的?是回老家探親,還是全家老小一起出門旅行?還是和自己親愛的家人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不過近日徐崢卻官宣《囧媽》正式提檔到大年三十了!無獨有偶,《奪冠》和《熊出沒·狂野大陸》也分別官宣提檔到大年三十!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截至到1月19日中午,《唐人街探案3》的票房預售成績領跑其他幾檔賀歲電影。《唐人街探案3》預售開始後,短短的23個小時,票房成績就成功破億了,也是創下了華語電影預售最快破億的記錄。
  • 大年初二 | 拜財神!回娘家!這麼做最吉利....快看看!
    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並且在娘家吃午飯。沒想到,第二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一大早,安慶公主就又來拜年了。現代影視劇中的朱元璋與馬皇后。在民間傳說中,這兩口子很懂得教育兒女要孝敬父母和公婆。朱元璋大怒:「我當皇帝是人,普通百姓也是人!怎麼不先給你公婆磕頭,而大老遠地進宮先拜我們呢?去!去先去給你公婆拜年,老老實實在家待一天伺奉他們,明天再來給我們拜年吧!」說著就把女兒攆了出去。
  • 2018大年初一拜年吉祥話
    2018春節過年祝福語 大年初一拜年吉祥話2018春節過年祝福語 大年初一拜年吉祥話1、當你看見這信息時,幸運已降臨到你頭上,財神已進了你家門,榮華富貴已離你不遠。祝福你新年快樂!2、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在困難的面前,我們人人都要做一棵青松,只有堅持才能見到勝利的曙光。
  • 大年初一|牛年大吉!給您拜!年!啦!
    不像我們那個年代,小時候基本是都經歷過困難時期,對過年是一種渴望,最盼望的就是過大年。現在的孩子生活得很幸福,日子過得天天像過節一樣,由此,也體會不到過年的喜悅之感。 中國有句老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大年初一是中國人最為看重的春節,最講究的是全家大團圓,圖的就是在新年裡合家歡聚,幸福美滿,在外地工作的人再遠也要趕回家過年。還有同輩親友也會互相登門拜年,施禮道賀。
  • 農村的習俗中,大年初一記住這幾個不要,禁忌最好不要觸碰
    春節的樣子,然而在大年三十的時候,家家戶戶肯定都在大吃大喝,等到午夜12點一過,家家戶戶開始放鞭炮迎新春,在放完煙花之後,時間已經到了大年初一,然後大年初一夠是新年的第一天了,許多人普遍認為這一天裡,都是高高興興的,但是實際上這種說法也是不妥的,還是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如果你是在。
  • 俗語「初一斧子劈開柴,劈開再也回不來」,大年初一的禁忌要注意
    導語:俗語「初一斧子劈開柴,劈開再也回不來」,大年初一的禁忌要注意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
  • 大年初一有什麼不能做的?這4件事年輕人注意做了老人會生氣
    大年初一有什麼不能做的?這4件事年輕人注意做了老人會生氣時間:2019-02-04 23: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年初一有什麼不能做的?這4件事年輕人注意做了老人會生氣 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漫長的歲月時光荏苒,日子在不經意間過的很快,我們也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 【春節小知識】大年初二回娘家習俗的由來
    嫁出去的女兒們,便在大年初二這一天,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也有另外一個說法。相傳初二回娘家的習俗與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馬秀英教育子女有關。朱元璋的幼女安慶公主下嫁給都尉歐陽倫,是年除夕夜,已出嫁的姐妹們都回婆家過年去了,唯有新出嫁的安慶公主嫌婆家寒酸,仗著自己是馬皇后最小的親生女兒,硬是不回婆家,非要在宮中與父皇母后一道歡歡喜喜過大年。歷來對子女管教極其嚴格的馬皇后勸說安慶公主:「你已為人妻,要孝敬公婆、體貼丈夫",於是便把安慶公主趕回了婆家。
  • 大年初一,環翠這些好去處美的不得了!
    親愛的小夥伴們,大年初一,小編給您拜年啦!
  • 金醬酒陪您歡歡喜喜過大年
    迎新春,辭舊歲,歡歡喜喜過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