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蘿蔔傳奇

2021-02-13 華文原創文學

作者:趙式 雲國                         

眾所周知,蘿蔔是種大市菜,在科技進步,交通發達的時代,一年四季都有供應。由於價廉物美,適合於做多種菜品,眾多家庭都樂於購買享用。

元旦假期中,老王和劉、關、張三個文友按慣例在茶館聚會,剛坐下茶還沒送來,老王就饒有興趣地念起了蘿蔔經。老劉笑著說:嘿嘿!老王可能在夢中和蘿蔔仙子喜相逢了吧?不然為啥一下子對蘿蔔有了這麼大的興趣?

老王笑著說:前幾天,翻坎話就是去年12月下旬,我去參加了一個別開生面的「蘿蔔文化藝術節」,既開了眼界,還收集到不少的寫作素材耶。

「蘿蔔文化藝術節」?從沒聽說過。三個文友搖晃著腦瓜調侃:貢獻一點聊料。

老王說道:離巴州主城二百多公裡遠,在個叫近水的村子,那裡的網兜蘿蔔是眾多蘿蔔中的精品。在區和鎮的支持下,舉辦第八屆「蘿蔔文化藝術節」。我是和小區的幾個鄰居朋友參加旅行社組團去的。

老關說:無利不起早哇,有商機旅行社才會組團去,肯定規模大,很熱鬧。

老王笑起來:這家旅行社是「蘿蔔節」的協辦單位嘛。他眉飛色舞地講開了——

進村公路左邊是一長排賣蘿蔔的村民,人人面前擺著一堆堆-筐筐圓圓的大個頭白蘿蔔,不停地向客人介紹,本地產的蘿蔔品質好不說,每斤比其他地方要便宜幾角錢。吸引了不少遊客忙著去講價挑選購買。

公路右邊是一溜長長的帳篷,帳額上掛著醒目的「網兜蘿蔔精品銷售點」橫幅。橫幅下面的桌上擺滿各種獨具特色的蘿蔔乾、蘿蔔絲、蘿蔔粒,以麻辣鮮香口味居多。當地特產「近水豆腐乳」也來湊熱鬧佔據了一席之地。

走過蘿蔔市場後,我們興致勃勃的去參觀村裡的蘿蔔展覽館.

老張和他的祖宗張飛一樣著急,「咚」的一下,把端著的茶杯放在桌上忙說道:真新鮮,我是個眼球控,至少參觀過二三十個種類的展覽館吧?這蘿蔔展覽館不說沒參觀過,就連聽也沒聽說過。

老王呷口茶:稍安勿躁,聽我細細分解——

蘿蔔展覽館毗鄰村委會辦事小樓,建築面積有200平方米左右。在正面牆上,掛著多幅圖文並茂的宣傳展板,有《網蔸蘿蔔產業規劃篇》、《農民增收致富篇》、《網蔸蘿蔔輝煌篇》、《蘿蔔節歷屆開幕影集》、《近水網蔸蘿蔔起源和科學種植辦法》、《蘿蔔加工方法》等,不僅配有圖片,還有詳細的文字說明,當地有個老作家寫的《網蔸蘿蔔賦》、《蘿蔔詩》、《蘿蔔歌》也刊印在展板上。

那首《網兜蘿蔔賦》,將當地歷史文化演變和傳說故事巧妙相結合,淋漓致盡地展示給了參觀者。老作家傳統文化底蘊和文筆功力深厚,我情不自禁地伸出大拇指點讚。

左邊玻璃櫃中存放著從全國各地徵集來的50多個品種蘿蔔籽。仔細-瞧,位列首位的是「近水網蔸蘿蔔籽」, 其它品種有「青頭蘿蔔籽」、「黑葉沙罐蘿蔔籽」、「滿身紅蘿蔔籽」、」雪紅脆蘿蔔籽」、」韓雪玉翠蘿蔔籽」……均用磁碟裝著,存放在展櫃中。 

右邊那排玻璃櫃,擺放著各種特色蘿蔔深加工產品,琳琅滿目,目不暇接,有當地多種包裝規格的「近水牌」蘿蔔乾、絲、粒,也有不少外地的蘿蔔深加工品種。

一直沒開口的老關說道:我看啊,這展覽館在全國僅此一家吧?要說創意,而今沒有幹不出來的,只有想不出來的。

快到中午時分,導遊李小姐說:給大家安排在近水村狀元壩李厚開的農家樂吃中飯。他們的蘿蔔席辦得有特色,吃飯後聽老闆念蘿蔔經,也很有趣味。

導遊李小姐邊走邊介紹:狀元壩前稱雞屎壩,據說以前這裡出了個狀元而改名。李厚是該村的一個普通村民,己滿78歲了,除了是這村子的「蘿蔔王",肚裡還裝滿了蘿蔔的傳說故事,。

一行遊客遠遠就瞧見狀元壩周邊掛了多排長長的蘿蔔絲,在寒風中搖來晃去。李厚十分熱情的招呼我們。從面相上觀察,李厚年齡不過七十歲左右。

那頓蘿蔔席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葷菜素菜全都有蘿蔔,口味嘛真格兒是別具特色。比如回鍋肉,用一種別有風味的風乾蘿蔔絲作「俏頭」,那味道真的不擺了。我吃了還想帶著家人來吃。

吃完中飯,導遊李小姐請李厚給大家聊蘿蔔經。當上「蘿蔔王"且又是農家樂老闆的李厚,見多識廣,嘴上功夫早已操練出來了。他口若懸河的開講:近水村種植蘿蔔歷史悠久,至少有好幾百年了。不是老王賣瓜,自賣自誇,我種的網蔸蘿蔔,連續參加多屆《蘿蔔王》比賽,先後獲得過三年的《蘿蔔王》比賽冠軍。記憶最深的是2017年,我種的網蔸蘿蔔,從眾多參賽的蘿蔔中脫穎而出,重達25斤!

應遊客的要求,李厚講了一個蘿蔔的傳說故事:鄰省有一名35歲的大媳婦冬姑。結婚多年一直未懷上孕,聽說我們這裡庵廟供奉的菩薩靈驗,她決定帶著香紙燭來庵虔拜,盼望菩薩顯靈,保佑她早日懷孕。山高路遠哦,有天又冷又餓的她忙著趕路,突然眼前發黑,昏倒在路途中。

無巧不成書,有書才有故事。我們這裡庵廟的靜心師太,那天化緣回家,見到了奄奄一息倒在路邊的冬姑。大慈大悲的靜心師太費力地把秀姑扶回庵中搶救。靜心師太用蘿蔔搗成的汁煮熟後-勺-勺細心餵她。在靜心師太的精心護理下,冬姑很快恢復健康。冬姑返家臨行時,靜心師太將庵中一些蘿蔔和蘿蔔乾送給她,千囑咐萬嚀叮-定要多吃蘿蔔補補身體。

冬姑回家後不久就懷孕了,生下的兒子20年後入京參加科考,一舉榜上有名,經過殿試當上探花。做善事、吃蘿蔔、有好報至今仍是我們這帶地方流傳的一段佳話。

劉關張三位文友聽得津津有味。細心的老關問:還有啥精彩的內容沒有?

老王忙點頭:有、有、有——

晚上在村廣場舉辦了熱鬧的晚會。近水村鮑村長給遊客們介紹說:2011年以來,為打贏脫貧致富攻堅戰,實現「鄉村美,產業興、農民富」目標,以網蔸羅卜搭臺,在近水村連續舉辦了八屆蘿蔔文化藝術節,努力實現促進蘿蔔產業發展,振興農村經濟,致富一方群眾的目標。

在發動全村家家戶戶種植蘿蔔同時,積極與旅遊企業聯合,開發了以吃蘿蔔、觀蘿蔔、玩蘿蔔、拔蘿蔔、購蘿蔔為主的旅遊產業,全村人平收入達到小康水平後,目前正在續接鄉村振興……

廣場上,眾多當地人和遊客,雙手緊握長長的卡通蘿蔔,喜笑顏開的隨著曲曲明快的音樂,歡快地翩翩起舞。我給這舞取名「蘿蔔舞」……

劉關張三個文友異口同聲道:這麼精彩的玩處,明年我們一起去……

【作者簡介】趙心放,筆名趙式,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理事,重慶市雜文學會會員,四川省閱讀悅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籤約作家;潘雲國,筆名萬年青、雲國,重慶市南岸區作家協會黃桷文學社社長。

註:本作品經作者授權華文號獨家代理髮布,內容不代表平臺觀點。報刊選稿刊用及其它用處,請直接聯繫作者或平臺授權,同時註明作者署名及(來源:華文原創文學微信公眾號)否則視為侵權。封面插圖圖片由五哥提供,部分來源於網絡,配圖與文中內容無關。(讚賞、投稿前請詳讀本平臺徵稿啟事)

投稿郵箱 :3397926661@qq.com

編輯運營 :《華文原創文學》編輯小組。

相關焦點

  • 散文:想念濰坊蘿蔔||水仙
    濰坊人很有想像力,有商標為自己蘿蔔註冊為「小綠腰」,我喜歡這個形象的名字,早市上挑選蘿蔔,我也基本是在挑選著修長勻稱的「綠腰」。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句話也適用於人們對一顆美麗蘿蔔的追求。濰坊蘿蔔的俊美長相正是迎合了大眾的眼光,粗細勻稱的身材,四分之三的「青腰」,四分之一「白屁股」濰坊蘿蔔沒有普通蘿蔔的苦辣,吃在嘴裡脆甜,濰坊人語為「水果蘿蔔」。
  • 【故鄉的蘿蔔】 作者/田家聲 朗誦/清君
    這裡無論誰家遇了紅白喜事,廚師們施展技藝,以刀把那蘿蔔切成各種形狀,當作雞肉丶肘子、鴨子小炒等,稱作蘿蔔宴。雖無山珍海味之鮮美,但道數蠻多,吃者亦滿意。不過這都是從前日子清苦時的窮將就,現在這種蘿蔔宴在鄉間早已不復存在了,替換的盡都是大魚大肉甜盤子之類,可謂今非昔比也!     蘿蔔原產我國,品種有白色、上青下白、外青內紅、皮青肉紫、外紅內白等。
  • 張愛玲的散文,魅力獨特,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
    張愛玲的散文,魅力獨特,可謂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有人將張愛玲的散文分為「流言體」與「張看體」。因為時間有限,小編只看了《流言》。 「流言體」包含:(一)自傳性散文:如《天才夢》、《童言無忌》、《私語》……;(二)生活隨筆:《公寓生活記趣》、《夜營的喇叭》、《道路以目》、《談女人》……
  • 寵愛秋冬蘿蔔
    2015年獲「冰心散文獎」。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於蘿蔔的喜歡愈來愈甚。回想小時候除了路邊攤的蘿蔔絲油墩子外,我痛恨吃蘿蔔,因為阿姨燒的蘿蔔紅燒肉水湯湯的,涼拌的蘿蔔絲生辣,至於蘿蔔塊煮湯,常常是半生不熟,蘿蔔芯很硬。現在想來,因為自己當年不懂烹調就斷定蘿蔔不好吃,蘿蔔娃你可真冤。
  • 蘿蔔報告 醬煮三文魚頭配蘿蔔
    李時珍曾這樣讚美蘿蔔:「可生可熟,可菹可醬,可豉可醋,蔬中最有利益者,」確實,正值秋天,應季的蘿蔔除了是喜歡食用的蔬菜外,其藥用價值更令人刮目相看,「秋季蘿蔔賽人參」一言名至實歸,中醫講,蘿蔔性平微寒,具有清熱解毒、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順氣利尿、生津止渴等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蘿蔔中含有的糖化酵素和芥子油成分對人體消化功能大有裨益。
  • 哪裡的蘿蔔最好吃 各地蘿蔔的萬種吃法
    大冬天來根蘿蔔,可以讓人元氣滿滿。蘿蔔一直被稱為「平價人參」,甚至還有「冬吃蘿蔔夏吃薑」的習俗。蘿蔔的故事蘿蔔的種類極其繁雜,我國就有1000多種,適應力強故南北皆有種植。胡蘿蔔不在此列。蘿蔔中的芥子油和膳良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蘿蔔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微量元素鋅,有助於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補充肌膚營養。蘿蔔的吃法 哪裡的蘿蔔最好吃大江南北,蘿蔔各有各的味道。蘿蔔的吃法多種多樣,可生可熟,可煮可燉,可炒可鮮,可菹(zū,醃菜義)可醬。
  • 《保衛蘿蔔》保衛的不僅是蘿蔔 還有國產遊戲的尊嚴
    這不禁讓我想起一件趣事——聽同事講,他老婆曾經一邊玩《保衛蘿蔔》一邊對他說:「你看,還得是外國遊戲好玩!」身處遊戲圈的我們,真是哭笑不得。中國遊戲行業起步晚,限制多,製作水平落後於國外,這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近幾年,同質化非常嚴重,遊戲製作水平提升的速度明顯跟不上玩家品味提升的速度。讓大家熟悉、甚至能讓人記住的遊戲屈指可數。
  • 散文‖父親寫的散文詩
    《父親寫的散文詩》我連續聽了多遍李健版的《父親寫的散文詩》,我覺得李健版比許飛版情感更真摯、更豐富,更有生活底蘊,更有泥土氣息,更能抓住人的內心,也許是李健比許飛年長一些,經歷得更多一些、感觸得更深一些,所表達的情感也就自然而然不一樣,李健所表達的就更深沉一些、厚重一些、寬廣一些、細膩一些。作為人父,參照歌曲裡的歌詞,我竭力反省我自己,是否也為兒子寫下了令他感動不已、令他記憶深刻的散文詩。
  • 華麗蝶變,耀眼詩壇——《散文詩》雜誌轉型記
    35歲的《散文詩》是有故事的,由「一本小拖車拉出來的刊物」成長為詩壇的聖殿、心中的綠洲,光環與傳奇一直同在。她誕生於益陽,成長於益陽,但影響力輻射全國。本期,我們聚焦《散文詩》,與讀者一同品一品詩後的那些故事。 陳旭明 讓我們把時針回撥到2019年12月25日。這天,散文詩雜誌社公眾號推出了一則消息:「今天,《散文詩》(音頻版)完美誕生!」
  • 謅議古典散文之一斑 漫談散文「話中有畫」
    這篇習作是為「潁淮作家群公眾號」創刊號散文專欄創作的。考慮到潁淮作家群高手林立,敝人拙作未必採用,作了兩手準備:不作為應景之作,也可獨立成篇。在「潁淮作家群公眾號」發表之後,感覺文中有些說法尚需商榷或調整,目前所看到的是經過推敲、修訂割捨後的版本。本文有三層拋磚引玉的意思:1、好多人認為「散文是最不需要花心思,不費成本的一種文體,會說話會寫字的人都能寫散文」。是的,沒錯。
  • 散文詩熊亮筆下的夏
    墜落,升騰,消散又聚合的上古傳奇,就這樣在民歌裡長生。雲與雲,在夜色裡擦肩而過,擦肩而過的還有靜靜的月色,還有某處嘆息。夜色是靜謐的,夜色是凝重的,因為,這個夜色的星星心事最多。一條河,一支歌,一雙來自紅塵低處的幻象,一次夢裡的回望.
  • 熱血傳奇:戰士必備的傳奇裝備!
    說起傳奇裡面的戰士職業,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屬於戰士的那些極品裝備吧。在那個升級爆裝備都極其困難的時期,遊戲中也有一些裝備深受戰士玩家喜愛,熱度不輸屠龍等頂級裝備。在熱血傳奇剛開始出來的那些日子,裝備的屬性都不是很誇張,各種裝備之間差別也不是太大,基本上是個人都能在遊戲中四處徵戰,許多玩家很長時間都湊不齊一套沃瑪套裝。甚至於很多人連一件沃瑪武器都沒有,那個時期的傳奇,越高級的裝備越是價值千金,幾十萬的價格是常有的,一件裝備能抵許多人的一身裝備。
  • 【中國西部散文學會】李雅芳| 在散文的創作中感悟思索
    有了這樣的思想,加之目前散文熱的不斷興起,魚目混珠,參差不齊的散文充斥著文壇。這讓我對散文的創作也有了更加客觀理性的思考。歸納而言,散文的創作應該即要有散文唯美精湛的寫作技巧,又要有給人借鑑的哲學思維,更要有縝密的邏輯,有序鋪陳,和完整的組織結構。這也是散文創作的章法使然,三者相輔相成互為支撐,缺一不可。雖然我不能兼濟天下,但至少能獨善其身。
  • 「美文鑑賞」賈海|在南部,我尋找著答案(散文)
    在南部,我尋找著答案(散文)賈海11月,寒意已濃。石沉寨,長坪紀念館,在陽光下充滿了聖潔的氣質,擁有了奇蹟般的魅力,仿佛正在為我們講述一個千古的傳奇。讀懂了南部,或許,才能真正破譯「革命老區」的生命密碼。紅軍在南部其實經歷的是一種磨礪,一種譜寫生命壯歌而經受的磨礪。所有的苦難都超出我的想像而成為豐富的文字之源。但我不刻意把它追求成一種財富。在這個冬天,在南部,我已找到了有關問題的答案。
  • 治庸·鐵軍|​ ​散文創作——又聞桃花香
    治庸·鐵軍|​ ​散文創作——又聞桃花香 2020-03-18 17: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歡樂鬥地主 蘿蔔玩《烈斬》精彩無限
    而在蘿蔔玩《烈斬》中,擊殺地主搶錢袋,讓你創造一夜暴富傳奇!蘿蔔玩《烈斬》鬥地主更是我們獲取海量獎勵的有趣活動,那麼接下來就趕緊跟著小編來看看吧!  蘿蔔玩《烈斬》新服:http://www.luobowan.com/flash/cqby/?pyx_url=yx-zwymf-lz
  • 中國人為什麼這麼愛蘿蔔?
    蘿蔔的地位有了「質的飛躍」據說還是因為女皇武則天。當時洛陽城東長出了一個長有三尺、上青下白,重30多斤的蘿蔔,當地人視為祥兆便敬獻入宮,但御廚們卻苦惱著蘿蔔燒不成什麼名貴的菜餚。 其後,宋代人更將食用蘿蔔視為長壽、養身的秘訣之一。當時將蘿蔔稱為蘿菔,是吃湯餅的標配(湯餅也就是現在的寬麵條),認為湯餅屬於「大熱」,需要蘿蔔「解其性也」。
  • 散文| 王金勇:緣分的天空
    近期作品散文 | 王金勇:剛察的雪散文 | 王金勇:禦寒神器【一封家書】王金勇:與妻書【一封家書】王金勇:一轉念,心如蓮——與妻書散文 | 王金勇:小鍋頭兒散文 | 王金勇:擁抱變化散文 | 王金勇:高唐記憶(五則)散文 |
  • 赤子余光中,散文也鄉愁
    但其實余光中不僅僅是個詩人,他還是散文家,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這是余光中寫作的四度空間。而四度空間之一的散文是什麼樣子的呢?上海文藝出版社出了一本散文集《赤子》,讓我們領略這位文學巨人散文的魅力。余光中的散文文字是極為優美的,詩人的文字肯定是經過淬鍊過得,即使運用在散文上也是簡潔而有力的。「定音鼓的頻率在加速,加強,扭緊我們的每一條神經。
  • 蘿蔔最肥最甜的季節到了!今天要分享一則包好吃的醋蘿蔔秘方,百試...
    別人家的醋蘿蔔都是用白蘿蔔做的,老尹地裡的蘿蔔,品種五花八門。專家選育的薰衣草水果蘿蔔「心美1號」,水分足,個頭大,蘿蔔肉還是微醺薰衣草紫色,特別適合拿來大批量泡製醋蘿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