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一寧
12月16日,記者從省委外辦獲悉,在2020年全國外宣工作協作會上,我省報送的《構建中國特色對外話語體系的「河南實踐」——「翻譯河南」工程對外傳播案例》成功入選「2020年度對外傳播十大優秀案例」。
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樹立良好的對外形象? 2018年初,河南在全國首創實施「翻譯河南」工程,旨在通過打造融通中外,帶有中國印記、河南元素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生動講好河南故事,為構建國家對外話語體系、提升中華文化影響力貢獻河南力量。
據悉,全國首個集成本地文化符號講述中國故事的「翻譯河南」工程,深挖中原歷史文化沃土,精細盤點黃河文化資源,以延續歷史文脈為己任,不斷創新文化載體。目前,已推出首套「中華源河南故事」中外文系列叢書。其中,《中醫》《少林功夫》《太極拳》《漢字》《紅旗渠》《焦裕祿》等10個分卷在今年6月份首發,後續20多個分卷將在兩年內陸續出版發行。中國外文局已將其列為「中國思想文化術語多語種對外翻譯標準化建設」重要項目成果。
省委外辦有關負責人表示,除了編譯叢書,他們還將長效推進全省公共服務領域外文標識語建設,加強外譯與傳播平臺的內涵建設,推動焦裕祿幹部學院發展成為中聯部國外政黨培訓基地、我省對外宣講中國共產黨故事基地,與鄭州大學等11所高校共建智庫平臺,培育一大批致力於對外話語體系建設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人才隊伍,持續講好河南故事,傳播好河南聲音,以豐富多彩的地方形象展示國家形象。
編輯:王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