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的總結,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追求完滿人生的典範,尤其是三十以後。那麼,在人生的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和七十歲,具體又該怎樣度過呢?
三十歲,是人的一道分水嶺。這個年齡段的人基本已經確立了自己人生的發展方向,也應該能夠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受的責任。
這個而立,是指能夠立身,立家,立業。
立身,就是確立自己的品格和修養,包括思想的修養,道德的涵養,能力的培養,並能夠做到自強。
其中自強是立身之本,是對每個人立足於社會最起碼的要求。
立業,立業就是確立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三十的人應該有比較固定的職業了。從事每項事業都要有一定的能力,按現代話講就是有一技之長。
立業是求生的手段,經濟獨立的基礎,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經歷程。
立家,立家就是應該有了自己的家庭。當今社會激烈競爭,雖然推遲了年輕人組建家庭的時間,但從人類繁衍的角度,這個歲數正為合適。而且人到三十,多已明白了愛和責任。
家庭的意義是溫暖。立家,心靈才有了棲息的港灣。
至於立業、立家的先後,每個人視情況不同,不必刻意分先後,二者也更應該相輔相成。
四十歲,是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年齡。是一個可以洞察世間萬物的年齡,是一個成熟的年齡。這不惑,是清醒,是明白,對自己,對他人,對世界。
對外,明白了社會。
人生活在社會之中,離不開社會;人和社會的關係就是個體和群體的關係。個體是群體中的一分子,個人的理想和願望必須建立在現實社會的基礎之上,內心應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外界。
對內,明白了自己。
就是內心在歷練中的逐漸強大,把外在的東西變成了內心的能量。
四十歲的人,是最講實際的年齡段的人,不應該再犯過多過錯而走迂迴的路了。
對自己,明白了責任。
四十歲的人最大特點是明白了自己的責任。
他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家庭責任和孝順父母、撫養子女責任。
四十歲的人,是人生輝煌時期,也是為社會和家庭貢獻最大的時期。
天命,我們中國人會習慣性稱之為命運,五十而知天命。五十歲的人,已到了人生成熟階段;這個時候,很多事情仿佛都已經成了定局。
這時候的我們因為了解社會,更知道自己,應該學會坦然地面對,做到不怨天,不尤人,不懈怠。
知生命。
五十歲的人,身體已經大不如從前,他們更清楚生命的脆弱,也更清楚健康的重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體悟的更深,他們比從前更注重養生,開始積極鍛鍊。
知自身。
五十歲的人,對自己已經能有一個準確的評估。他很少再去折騰些什麼,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奮鬥,也具備了一定的經濟條件,對於金錢的欲求往往沒有年輕時那麼強烈。
知情。
五十歲的人,經歷過時間的洗禮,更珍惜風雨同路的愛人,長大成人的孩子,相伴許久的老友……親情,友情,愛情,這些慢慢成為他心頭的重中之重。他們的名利之心,已經日漸消散。
到了六十歲,不管人家說好話壞話,不管遇到什麼坎坷曲折,都能做到不偏激,凡事冷靜地思考,順應事物規律;做到寵辱不驚,悟徹人生,看透生命,淡泊名利。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人生。
從退休起,以社會角色為主轉到以家庭角色為主,享受天倫之樂。六十歲的人,明白了這些,就樂於接受這個現實,清楚知道這個年齡段的人應有的生活。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生命。
六十歲的人,要健康快樂地生活,這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生命的意義就在於自己對社會和他人的貢獻大於索取,你做到了,也就沒有什麼遺憾了。
六十歲的人,看透了名利。
六十歲的人,經歷了歲月的打磨,留下了自己豐富的閱歷。
在輕鬆的生活中,品味酸甜苦辣的回憶所帶來一番別致感覺,是人生的晚秋!退休了,就剩了一個稱呼:退休人員。這時,唯有身體是自己的,所以要做好自身鍛鍊保養,做到健康快樂,這才是最重要的。
七十從心所欲,就是順從自己的想法,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要順其自然;要隨遇而安;要不逾矩。
從心所欲,要順其自然,要隨遇而安。
能吃好就行;房子不在大小,夠住就可以;對自己,有興趣的事,就去做;對外界,沒什麼抱怨。對別人的看法不顧忌;對身體的衰老不驚慌,對死亡不恐懼,一切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每個階段的領悟,我們不一定非按照標尺,計劃前行。但每個階段,我們還是應該對自己有所期許,最不濟,每十年,也應該對自我有個反省。忘不掉的是回憶,繼續的是生活。過好當下的每一天,我們的人生,也就不會太壞。
微信只能是微信,不能全信(絕了!)年尾了!
玩了這麼久微信,歸納如下:
1,拜讀了太多的人生警句,突然發現不知咋活了;
2,了解了太多的養生之道,突然發現不知咋吃了;
3,欣賞了太多的攝影美圖,突然發現不知咋拍了;
4,看到了太多很好的地方,感覺這一生就白活了;
5,知道了太多所謂潛規則,突然發現自己被規則了;
6,明白了太多的大道理,卻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呢。
說來再漂亮的大道理,能感動的也只有局外人。人活著不易啊,靜下心來想想,還是按自己的規則活著自然。
世間哪有那麼多大道理?
你若活的幸福你便是大道理!
人生的名言警句我們看了無數,但有時候小情緒卻難以自控。
有些事無論你多盡力,一樣杯水車薪;有些人不管你多珍惜,註定遙不可及。
有時候,放下比拿起更沉重,失去比擁有更踏實。也許只有看開,才有心安;只有隨緣,才有晴天。
昨天再好,也走不回去;明天再難,也要抬腳繼續。沒有人能煩惱你,除非你拿別人的言行來煩惱自己。
要懂得,無事心不空,有事心不亂,大事心不畏,小事心不慢。只要你心態好,什麼大事,小事,煩事,亂事都沒什麼大不了!
一生凡人,把心放平,就是一泓無波的水;凡人一生,把心放輕,就是一朵自在的雲。
人這輩子,簡簡單單就是幸福,無病無災就是順利,平平淡淡就是真諦。
不要總拿大道理來規則自己,你活得是否鬧心?活得是否舒心?活得是否開心?活得是否有價值,有意義?全在你自己!全靠你自己!
所以說:
微信——只供閒暇時陶冶情操,不能當你人生坐標!
關注我,您每天即可閱讀精彩內容
請點擊文章標題下面的「德馨」進行關注,謝謝!
也可長按二維碼選擇識別輕鬆關注
溫馨提示:承接家用電器選購使用維護保養網上專業人士(限上海市)
請關注抖音號6008206083 (自帶光芒37)竭誠為您服務!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讚並且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