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繩索下拉是鍛鍊三頭的經典動作,一些新手發現這個動作非常的簡單,於是看著別人進行模仿,但是動作的精髓卻沒有很好的掌握,導致訓練過程中受傷,並且想要改變自己的錯誤姿勢,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彌補,今天我們來聊聊這個動作,幫助新手正確掌握繩索下拉,提高他們的練臂效果。
01了解繩索下拉這個動作
1、繩索下拉針對的肌肉群有哪些
繩索下拉的動作形式各種各樣,根據訓練者的要求,完成這個動作的姿勢也存在著很大的不同,例如:跪姿繩索下拉針對的是腹部肌肉,坐姿高位下拉鍛鍊的是背部肌肉,而我們今天講解的姿勢是站姿繩索下拉,主要針對的是鍛鍊手臂的動作,它可以很好的孤立三頭肌肉,讓肱三頭肌達到最大化的刺激程度。
2、了解繩索下拉的3個方式
1)雙腳姿勢不同的好處
我們在做繩索下拉的時候,會不由自主的讓雙腳分開與肩部同寬,有時讓雙腳前後分開,主要的目的是讓身體保持平衡,增加身體的穩定性,如果身體無法控制的向前傾,建議訓練者們採用雙腳前後分開進行訓練,這樣身體重心和發力點靠近一些,這樣動作的穩定性會相應的高一些。
2)讓身體稍微向前傾斜
對於這種方式的掌握,曾經在健身界引起很大的爭議,有的人認為這樣會容易造成脊椎偏移中立位置,造成脊椎的受傷,但是通過實踐證明,訓練者只要認真的控制好前傾的角度,讓肱三頭肌的肌纖維長度被拉長,能夠收縮的張力會更強,但是相對垂直地面站立的姿勢來說,新手是很難控制和掌握的,建議使用垂直站立那種傳統訓練方法最佳。
3)把手的選擇(橫槓和V型繩)
我們接觸的下拉動作有橫槓下拉,還有V形繩下拉,當我們用橫槓做下拉的時候,會讓肘關節先伸展再彎曲,切記是稍微彎曲,而使用V型繩的話,在下拉的最底端會讓兩個繩頭向兩邊,這樣無形中會鎖死肘關節,增大肘關節的壓力,並且肩部和胳膊向內,導致胸大肌參與代償發力,降低了肱三頭肌的鍛鍊效果,總之不管是橫槓還是V型繩,運動軌跡都要保證上下移動,讓肘關節稍微彎曲就可以了。
02新手如何正確地來做繩索下拉
分享一個錯誤的繩索下拉動作
大家從動圖上不難看出,這位老兄在下拉的過程中,身體搖晃的幅度是怎樣的大,就連小編都不知道它是做繩索下拉還是繩索下壓,簡直讓小編懵逼了,並且身體出現過度前傾,對於新手來說,很難控制好身體的穩定。
標準繩索下拉的做法:
.選擇重量,固定滑輪機的位置,雙腳分開與肩部同寬,雙手握緊繩索,保證髖部向前稍微傾斜,背部繃直眼睛看著前方,手臂伸直握緊V型繩的兩端。
.下拉時,讓大臂夾緊軀幹運動,並且手腕保持中立。
.最底端,頂峰收縮1-2秒,然後有控制地還原,注意不要把重量放在最底端,接近底端最好,持續手臂肱三頭肌的緊張收縮張力。
訓練技巧:
1、保持身體直立,這樣讓重心落在雙腿之間,確保了身體的穩定性,減少了晃動,降低了其它肌肉的參與機率,提高了鍛鍊效果。
2、下拉過程中,要始終夾緊大臂,感受肱三頭肌的強烈擠壓感。
3、下拉到最低點,要保證手臂伸直,同時手腕處於中立位置,以免負重過大造成手腕受傷。
結語:新手嘗試動作,主要要仔細掌握每個動作的要領,並且在實踐鍛鍊中,掌握訓練技巧,讓目標肌肉得到最大化的刺激,訓練者要集中注意力感受肌肉的發力,如果以上的講解,能夠讓你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不妨進行分享,給更多的新手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