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6 日,記者從長沙市交警支隊獲悉,上周長沙城區交通狀況離正常水平又近一步,交通峰值已回復至疫情前正常值的八成以上,而 3 月 16 日早高峰峰值已達 1 月份正常值的 97.3%。
據長沙市公安局大聯合交管中心交通大數據分析,3 月 9 日 -15 日長沙城區交通運行指數呈持續上升趨勢。
上周城區全天活躍車數陸續 " 回暖 "
3 月 9 日 -15 日,工作日交通高峰擁堵指數 1.49, 環比上周 1.42 上升 5%,為 1 月均值 1.8 的 82.8%;活躍車數工作日日均 90.6 萬輛,為往常水平(1 月均值)的 82%。由於疫情影響,暫未出現廣泛社交活動,市民駕車出行呈現 " 直來直往 " 特點,車流量集中在部分城區主幹道和過江通道,如早高峰的芙蓉路南往北進城、嶽麓大道西二環路段東往西出城、雲棲路西往東進城、二橋早晚高峰東西雙向、晚高峰的五一大道東往西、湘江大道南往北等。
上周城區全天活躍車數陸續 " 回暖 ",每日環比前一周同期均有上升。工作日日均 90.6 萬輛,環比上一周 80.1 萬輛上升 13.1%,約為 1 月均值 110.5 的 82%。本周峰值出現在周五的 90.6 萬輛。周末日均 82.4 萬輛,本周末天氣晴朗,市民外出意願加強,環比上周上升 15.5%。
外地車恢復約 7 成,周末仍有較大空間。上周工作日外地活躍車數日均 12.5 萬輛,環比上一周 10.9 萬輛上升 14.7%,為 1 月均值的 71.4%;周末日均 12.5 萬輛,環比上周 10.1 萬輛上升 14.4%,為 1 月均值的 67.9%。
早高峰周一活躍車數最高,本周接近正常值。上周早高峰峰值出現在周一的 36.6 萬輛,工作日均值 29.8 萬輛,環比上一周的 27.1 萬輛上升 10%,約為 1 月均值 33.9 萬輛的 87.9%。而 3 月 16 日周一早高峰(7-9 時)城區活躍車數 32.8 萬輛,環比上周一 3 月 9 日 30.1 萬輛上升 9%,為一月份工作日均值 33.7 萬輛的 97.3%;早高峰擁堵指數 1.59,環比上周一早高峰 1.51 上升 5.3%,較一月份工作日早高峰 1.54 上升 3.2%。
晚高峰周二活躍車數最高,環比上升最多。上周晚高峰峰值出現在周二的 33 萬輛,工作日晚高峰均值為 32.9 萬輛,較工作日早高峰上升 3.1 萬輛,環比上周的 29.5 萬輛上升 11.5%,約為 1 月均值 35.3 萬輛的 87.9%。
整體交通處於暢通,晚高峰為緩行狀態
上周長沙市全天擁堵延時指數(以下簡稱 " 擁堵指數 ")在 1.3 以下,整體交通處於暢通狀態;工作日早高峰擁堵指數在 1.3-1.51,介於暢通和緩行之間,周一早高峰擁堵指數最高;晚高峰均值在 1.5(緩行狀態)以上,受雨天、事故多發等因素影響,周三擁堵指數 1.64 為最高值。
3 月 9 日周一早高峰長沙市擁堵指數 1.51,這是春節以來首次達到 1.5(緩行狀態)以上,環比上一周上升 13.5%,同比一月份工作日 1.47 上升 3%,由社會復工復產帶來的部分道路交通忙碌進一步突顯。
早高峰嶽麓區壓力最大,高新區最接近正常水平。上周工作日早尖峰時段,南二環陽光 100、嶽麓大道西二環路段、嶽麓大道金星路口、二橋西、營盤路隧道西往東、瀟湘路(銀盆南路 - 猴子石大橋)北往南等過江需求較大,加上雨天和車隊影響,嶽麓區擁堵指數 1.42 為城區最高值;各轄區擁堵指數環比上周均有所上升,其中開福區上升幅度最高,為 7%;高新區為 1 月份均值的 96.4%,離正常水平最為接近。
晚高峰雨花區擁堵指數上升最快,高新區環比上周下降。雨花區晚高峰擁堵環比上周上升幅度最大,達到 6.8%;芙蓉區早、晚擁堵指數差值最大,為 0.59,晚高峰擁堵指數峰值為全市最高;高新區擁堵指數環比上周有所下降。
預計本周城區活躍車數增加 5%-10%
隨著復工復產的需求進一步擴大,預計本周城區活躍車數和擁堵指數會出現 5%-10% 的增長幅度,加上疫情期間社交出行減少,早晚高峰出行需求單一化,城區湘江橘子洲大橋、銀盆嶺大橋、猴子石大橋、營盤路隧道等過江通道以及東二環、南二環、嶽麓大道、芙蓉中路等環線和主幹道流量可能相對集中。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交通運輸秩序、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安全生產形勢驟然嚴峻,交警日常勤務管理及管控重點也會針對當前交通流量快速回升、交通事故快速上升的勢頭,把交通事故預防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道路交通管理將根據防疫需求與安全管控要求,堅持有保有查,確保該保障通行的保障通行,該提供便利的提供便利,該查處的違法依法查處。
瀟湘晨報記者駱一歌通訊員肖強長沙報導
[責編:譚思敏]
[來源: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