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孩子身高體重不達標,試試從這幾個方面找原因?「媽媽: 0-3歲寶寶發育關鍵期,要想孩子身體好少生病,多運動+輔食合理+睡眠是關鍵!」
最近可可出門,總被人說你家寶寶身體這麼好,長得好,已經走路了,發育真好。結果每次我都要解釋半天。
她比同月齡寶寶各方面發育早,也長得高,不到3個月翻身,5個月獨坐,6個月爬,10個月開始學走路。能認識80張卡片,快100多個物體,長了8顆牙齒,也很少生病。總結了一下:大概就是父母平時多用心,早教+輔助運動+輔食合理+保證好睡眠。
一、為什麼有些孩子發育稍微慢一點?可能跟父母平常教養方式有關。
1、孩子輔助運動做得少
有些孩子大動作發育不好,比如翻身、爬、走、站比較慢,或者出牙,說話等比較晚。可能跟平時父母輔助運動有關。
比如: 孩子1個月每天開始練習抬頭、趴;孩子1-3個月要看黑白卡;孩子每次洗完澡要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孩子6個月要用正確方法引導爬行等等。
2、沒有建立孩子睡眠規律
很多孩子身體不好,身高體重不達標,跟睡眠
習慣也有關係。比如6個月後還沒有逐漸戒掉夜奶習慣,白天不好好睡覺等。
3、輔食不上心
很多父母對輔食不上心,認為只要換著花樣給孩子做就可以。其實嬰幼兒輔食有很多講究。比如: 每個月領添加輔食不同,添加規則也不同,每個月齡需要的營養成分也不同。如果不知道規則,可能孩子就不喜歡吃,發育相對來說會緩慢。
4、孩子飲食習慣不好
很多嬰幼兒有挑食厭食毛病,跟父母平時餵養方法有關。比如孩子8月齡要逐漸添加碎末狀食物,為鍛鍊咀嚼能力做準備,(也是很多孩子出牙晚,說話晚的原因)、孩子吃飯不認真(孩子不餓不要追著餵)、孩子不喜歡吃輔食(有可能食物搭配有問題)等等。
0-3歲是孩子第一個黃金「猛漲期」,也是孩子骨骼發育、語言、認知、大腦發育關鍵期。這一時期,掌握好方法,按照科學方法培養,孩子就能身體好,少生病。
每個孩子發育不同,身高受遺傳因素成分較大,佔60%-70%,但是剩餘30-40%,是能夠靠後天飲食、運動、睡眠改善的。每個孩子有差異,父母不要過分擔心,但是你的孩子如果有以下情況就要注意了:
一、出牙過晚
很多孩子一歲了只出了一兩顆牙,或者一顆還沒有,這時候父母要注意了。改變平時日常餵養方法。
二、說話過晚
很多孩子說話晚跟父母平時陪伴,餵養方式也有關係。
三、愛生病
不愛運動,不好好吃飯的孩子,容易生病。
四、大動作發育遲緩
比如翻身、抬頭、爬行、走路、說話比正常孩子晚,父母就要注意了,及時進行幹預。
輔食是0-3個月寶寶日常生活中需要格外關注,比如輔食添加要注意很多規則:
一、從米粉過渡到泥狀食物
6個月孩子必須吃泥狀食物,從原味米粉開始補鐵,7個多月逐漸從泥狀過渡到粉末狀,8個月開始鍛鍊孩子咀嚼能力,注意補鈣。為出牙和開口說話做準備。9個月主要是易消化的手指食物為主等等。
二、注意輔食過min現象
要注意奶粉、雞蛋、魚類等容易引起過min。有些孩子都蛋白過min,每次添加新輔食應該應該觀察兩三天,確保不過min。
三、每個階段補充營養要求不同
6個月過後要及時的添加輔食,補充鐵。如魚類和蛋黃類食物含鐵比較豐富,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學齡前起兒童要注意補鈣,以優質蛋白飲食為主。
《0-3歲每周輔食》是我家在用的,重點介紹了每個月齡輔食計劃,每周每個月齡應該吃什麼?每個月齡應該注意哪些?有哪些重點補充注意事項?添加輔食規則等等。
每一種輔食詳細做法,補充營養重點都有介紹。根據每個月領把每周輔食計劃例舉非常詳細。家長根據書籍介紹照做就可以。
總之,孩子成長是一個需要不斷付出的過程,孩子任何一次成長和發育離不開爸爸媽媽的精心呵護。需要的爸爸媽媽文末可下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