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念空大叔
在當今這個科技高速發展、高度發達的時代,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是幸福的,也是幸運的。因為,網際網路的聯絡和快速的交通工具,不斷在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從此,千山萬水已經不再遙遠,天涯海角也不再是距離。特別是對於追逐愛情的人們,更是盡情感受到了自由戀愛的氣息。在茫茫的五彩斑斕的網絡中,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就是緣分,是一種最純潔,最高尚,最樸實,最平凡的情感!在交際交往無障礙的年代,追求自己想要的愛情,似乎也變得十分容易。
可是,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封建禮數的約束,就是一種無形的枷鎖,讓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們,成為了籠中鳥,只能無奈地望著外面世界的精彩,發出幾聲悲鳴。根本很少有機會去接觸和遇到自己心中喜歡的人。即便走入婚姻,也基本上都是父母之言、媒妁之約,顯有自己按照意願選擇自己喜歡的人。因此,在過去舊社會的婚姻中上演了很多悲劇,讓人們唏噓不已!又有多少人受盡了委屈,最後鬱鬱而終,讓人心疼惋惜。
即便就是有陸遊和唐婉這樣的恩愛夫妻,也還是不幸被母親所拆散,只落個「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後來,也就在唐婉寫完回贈陸遊的《釵頭鳳》這年秋天,唐琬就鬱郁地離世了。陸遊得知後心痛不已,卻也只能無奈接受面對,別無選擇。怎奈時光匆匆、滄海桑田、物是人非,往事已緲,唯有相思難卻,那人,那情,仍是夢縈魂牽。多年以後,陸遊故地重遊,往事縈懷,悲痛無比,含淚提下了《沈園二首》。
愛情,永遠都是美好的!因此,為了心中的美好,它總會給人們以力量。就是這股力量,千百年來一直與封建桎梏膠著對壘著,直到民國時期才有所突破,至今已經取得完勝,真正實現了自由戀愛和婚姻自主。但是,在古代卻是很難實現的。因此,只能有少數少男少女們,憑藉自己的勇敢和才情,大膽地表露一下對心上人的愛慕之心。即便是如此,他們的表現也是非常含蓄的,而非像如今一樣直白地說出:「我喜歡你,我們在一起吧。」然後,大膽地約會。
而在那樣的環境中,便出現了一些大膽一些的才子佳人通過情詩來表達心意,希望那個投緣的人出現並走入自己的生活。如果成功了的話,自然是一樁美事,即便不成功至少自己也曾經努力過,也不為失敗而後悔。元代張雨的《湖州竹枝詞》就是頗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情詩。原詩全文如下:「臨湖門外是儂家,郎若閒時來吃茶。黃土築牆茅蓋屋,門前一樹紫荊花。」雖然只有28個字卻暗含情愫,蘊意豐富,透露著一名女子對心上人的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全詩語言雖然簡單精煉,但是表述的內容卻非常豐富,具體又詳實,情真又意切,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意中人的認可與期盼,有對這個人的情深義重,又有自己的焦灼擔心。畢竟我已經起心動念了,再說過了這個村,可能就沒有這個店了,又怎能不讓人心中忐忑不安呢?好像說:郎君,儂家的心早已呼之欲出了,你可不要錯過了啊!仿佛透過了這首詩,看到一個清秀的女子緊張的神情,糾結的內心。
而且,這首詩裡表述的位置也是那樣詳盡,讀了這首詩仿佛已身臨其境。女子的家就是沿著湖畔,房屋是典型的古代房子,用黃土和茅草築成。為了區別與其他人家的不同,讓男主別找錯了門,故又專門提醒,在她的家門口有一顆開滿了花的紫荊樹。因此,若此男不是芋頭瓜子腦子,而且對女子也有意的話,定能明白其中的深意;如果真的有心前去,也就一定能夠找得到。然後,敲開一扇深閨之門,通往人生幸福之路。
在過去那個年代,真的很少有人能夠如此大膽潑辣地表達自己的愛慕之情,尤其是女人更是顯有。追求愛情是人的本性,但常人總是含蓄羞澀,追求愛情時總是矜持扭捏的。能做到詩中這位女子如此大膽直白的真的不容易。這樣的情境讓我想起唐末韋莊的一首詞《思帝鄉》:「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古代女子追求愛情能做到如此潑辣,熱烈大膽,實屬難能可貴,就是讓現代人讀來都會面紅耳赤,自嘆不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