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製作知識介紹-極致藝術

2020-09-13 浮華0606

1929 年,Jaeger-LeCoultre(積家)在這一領域邁出重要的第一步,推出當時世界上最小的機芯——101 機芯,迄今為止,此機芯仍不可超越,依舊保持最小機芯的世界紀錄,並仍在生產與組裝。機芯共計 74 個部件(現今款式為 96 個部件),長 14 毫米,寬 4.8 毫米,厚 3.4 毫米,體積僅為 0.28 平方毫米,而一個標準頂針的體積約為 1 平方毫米,機芯精巧,可見一斑。之後幾年,鐘錶技師又向新目標發起挑戰:製作世界上最為纖薄的機芯!1955 年,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推出由積家為其生產的超薄機芯,編號為 1003,並於 2010 年推出復刻版,然而此次重新推出的纖薄機芯,完全由 Vacheron Constantin(江詩丹頓)自主生產,厚度僅為 1.64 毫米,是世界上最為纖薄的手動上弦機芯。而世界上最為纖薄的自動上弦機芯,則是 Piaget(伯爵)於 1957 年生產的 12P 機芯,厚度僅為 2.3 毫米,已被列入金氏世界紀錄(Guinness des Records),其齒輪系厚度幾乎比頭髮絲還要細。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為輕盈

(Jaeger-LeCoultre)積家 101 機芯不僅是世界上最為小巧的機芯,也是最為輕盈的機芯:其重量不到1 克。而 Richard Mille(瑞馳邁迪) 推出的全新表款 RM 027 則是世界上最為輕盈的成品機械腕錶:包括錶帶在內,其總重量也不到 20 克。所搭載的陀飛輪機芯由鈦金屬和專利合金 LITAL®打造,LITAL®合金是一種含鋁、銅、鎂和鋯的鋰合金,主要用於航天領域。正是運用高科技輕盈材料,令大尺寸機芯(30.2 X 28.8 X 7 毫米)輕若鴻毛,重量僅為 3.83 克。表殼則採用複合碳材質,輕巧堅固,因而整隻腕錶(不含錶帶)總重僅為13 克,令佩戴者倍感輕盈舒適!

更為宏大

Panerai(沛 納 海) Radiomir「Egyptienne」腕錶為上個世紀 50 年代專為埃及海軍士兵設計製作,無疑是史上最為宏大的圓形表款。2009 年,品牌推出復刻款式,配備磨砂鈦金屬表殼,直徑達 60 毫米,與 33 cl 易拉罐直徑相當,只有粗壯有力的手腕,才能與之相配!姑且不論雋永恆久的經典腕錶,轉而縱觀近年表壇湧現的「異形」表款,應首推 DeWitt 於 2008 年隆重推出的DeWitt WX-1 概念腕錶,其靈感源自後現代文學流派「蒸汽朋克」(Steampunk),腕錶可如抽屜般拉開,拉開後長度為 15 釐米,寬度為 4.9 釐米,宛若一件現代主義藝術珍品,亦是行家所謂的「talking piece」(展現自我風格的藝術品),甫一推出,便大受歡迎。


圖片來源於網絡

更為複雜

鍾 表 復 雜 功 能 之 最,非 Patek Philippe(百達翡麗) Calibre 89 機芯莫屬。這款機芯以 24 枚指針顯示與時間相關的 33 項不同功能,其中包括復活節日期顯示(每年復活節日期均不相同)、日出和日落顯示、以及閏年顯示等。這款機芯搭載於直徑為 9 釐米,厚度為 4 釐米,重 1.1kg 的懷表中,懷表僅生產四枚,彌足珍貴,尊貴奢華。而顯示功能最為齊備的腕錶,應首推 Jaeger-LeCoultre(積家) 出品的 Hybris MechanicaàGrande Sonnerie 大自鳴腕錶這枚腕錶於 2009 年推出,為積家三部曲計時傑作之一。積家三部曲計時傑作共匯聚 55 項複雜功能,而這枚腕錶就已具備 26 項複雜功能。其搭載的積家 182 型浮動式陀飛輪機芯,由 1300 多枚部件組成,可同時提供響亮或清脆的鈴聲;同時擁有配備時間等式的飛返萬年曆顯示。從現在起至 2014 年,積家計劃推出三部曲計時傑作 30 套,每一套均置於重達 1 噸的保險箱中發售。


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有深度

Bell&Ross(柏萊士)憑藉其Hydro Challenger 腕錶,成為腕錶防水深度世界紀錄保持者。此腕錶內注入一種名為 Hydroil®的透明氟化油,可承受 1110 巴大氣壓,即每平方釐米 1110 公斤的壓力,已於 1997 年被列入吉尼斯世界大全(Guinness Book)。然而,這項只能在高壓艙內實現的壯舉,與 Rolex(勞力士)開創性的先鋒傑作相比,亦黯然失色。正是Rolex(勞力士)發明了「旋入」式錶冠,並於 1926 年正式推出首枚防水錶。之後,Rolex(勞力士)將這一旗艦系列命名為 Oyster(蠔式)。1960 年,Rolex(勞力士)決心打破腕錶防水深度紀錄,特別打造一枚蠔式腕錶(,並將其安裝在深海觀察潛水器 Trieste d』Auguste Piccard 號上,隨之一同潛入深達 10,916 米的馬裡亞納海溝。這款腕錶承受了每平方釐米高達一噸的壓力,並最終完好無損地回到水面,令業界嘆為觀止。


圖片來源於網絡

從機械角度看,腕錶構造由三大部分組成:動力機構(發條盒)、傳動機構(齒輪系)和調速機構(擒縱系)。而為上述每個機構找到最佳解決方案,正是鐘錶技師永遠值得孜孜尋求的目標。例如:(由平衡擺輪,擒縱叉和擒縱輪組成的)擒縱機構領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發成果,就再次大幅度提高了腕錶精準度。現有大多數擒縱系振頻為 3 赫茲或 4 赫茲,甚至 5 赫茲,即 36,000 次/小 時。而 Breguet(寶璣)卻獨樹一幟,令其 Type XXII 表款(圖 11)機芯振頻高達10 赫茲,即 72,000 次/小時。秒針每二十分之一秒前進一格(肉眼幾乎覺察不到),是迄今為止機械機芯所能測量的最小時間單位。而 TAG Heuer(豪雅表)則獨闢蹊徑,著手改善摩擦力和能耗。最新推出的 Pendulum 概念表(圖 12)以四片磁石取代傳統遊絲,通過磁石所形成的磁場,將直線動力轉換為擺輪擺動的曲線動力,可謂獨一無二!但目前尚待解決的問題,是溫度對磁石的影響。

相關焦點

  • 萬寶龍亮相2013「鐘錶與奇蹟」香港鐘錶展
    2013年9月25至28日,一場鐘錶藝術盛宴在香港上演,為廣大亞洲高級鐘錶鑑賞家們呈現一場饕餮鐘錶藝術盛宴。13個歐洲經典鐘錶品牌在香港展示它們的最新傑作,其中包括一系列鐘錶業最前沿、最罕見珍貴和廣受追捧的作品。
  • 古代鐘錶製作的價值與現代鐘錶文物的鑑定
    當然,這種擔憂與焦慮在後來鐘錶的革新中煙銷雲散了……現代鐘錶文物的收藏與鑑定由上文可知,基於時間管理與時間記錄而誕生的鐘表製作與革新對於古代社會的意義重大。人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時間問題!鐘錶的革新由最初通過觀察天體運動……到漏壺計時……再到後來機械鐘錶的出現……都是當時社會最新「科技」與最複雜工藝的集中體現!!
  • 一切都是前所未有:「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首次登陸上海
    9月9日,「鐘錶與奇蹟」(Watches & Wonders)高級鐘錶展首日開幕,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圓滿完成了表展的第一天。這是「鐘錶與奇蹟」這一行業領先的鐘表盛會首次在上海舉辦,表展自9月9日起,一直持續至9月13日,11個參展品牌將為媒體、零售夥伴及鐘錶愛好者獨家呈現浩瀚的高級制表世界與全新力作。
  • 極致的邊界:有感於故宮六百年|天同文化
    其中,鐘錶修復師王津被網友稱作「故宮男神」,大家驚訝於他嫻熟的手藝,以及「擇一事,終一生」的工作態度。(圖片來源:http://news.pmv.cn/new/1065613.html)清代皇帝酷愛搜集鐘錶,西方傳教士也積極鑽研皇帝的喜好,將國外製作精美、功能複雜的鐘表源源不斷地送往宮中。
  • 這款鐘錶,好看又好聽
    未介紹Jaquet Droz的Whistling Machine前,不如先重溫一下品牌的Automaton厲害發展史,亦即是他們的威水史。他在1738 年入讀大學時全力投身鐘錶製造,以他當時精細手藝及天馬行空概念,被喻為十八世紀的鐘表天才,後世人形容他跟發明陀飛輪的寶璣大師(Abraham-Louis Breguet )齊名。除了鐘錶,Pierre Jaquet Droz還醉心製作極盡複雜的機械人偶(Mechanical Figurine)。
  • 西洋古董鐘錶收藏:座鐘最火熱
    目前的拍賣市場,雖然受大環境影響且西洋古董鐘錶屬於拍賣場中的雜項收藏,但從近幾年的拍賣成交數據來看表現不俗。它們精湛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價值正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認可。   古董鐘錶的精美並非只有在拍賣場中才能見識,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收藏市場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經過走訪,北京商報記者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中找到了一家專門經營西洋古董鐘錶的店鋪,主營18世紀法國古董座鐘。
  • 第九期(上):中國古代鐘錶
    我是你的好朋友小朱, 給您推薦幾本好書, 聊聊中西方文化藝術珍藏。 我在故宮修鐘錶:瑞士鐘錶 王津和亓昊楠師徒親筆籤名 本期推薦: 《我在故宮修鐘錶:瑞士鐘錶》
  • 瑞士鐘錶名城介紹之納沙泰爾
    新朋友點上方藍字「腕錶時代」快速關注 近幾個月來,研究腕錶有關的知識,真是感覺越來越入迷,
  • Martin D200 Deluxe 鐘錶和吉他的藝術碰撞
    紀念馬丁吉他始於1833年至今第200萬隻下線,全球限量50隻,2017年冬NAMMSHOW發售,D200是吉他藝術首次和鐘錶藝術結合,MARTIN 和 RGM手錶的首次碰撞,誕生了精妙絕倫的MARTIN D200 Deluxe
  • 沉痛哀悼國際著名鐘錶藝術大師矯大羽先生
    驚悉國際著名鐘錶藝術大師矯大羽先生不幸逝世,不勝哀悼!矯大羽先生,1946年出生於江蘇省蘇州市,是國際著名鐘錶藝術大師、鐘錶歷史學家、古董鐘錶收藏家和鐘錶鑑賞專家。他作為一位國際獨立制表人,先後設計、研製了5種不同類別共15隻陀飛輪手錶,為世界鐘錶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他作為鐘錶歷史學家,於九十年代初,就向全世界首倡提出:「中國人開創了鐘錶史,鐘錶是中國古代五大發明之一」,並不遺餘力的在歐美各國、日本、中國內地、臺灣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演講、宣傳,並得到國際科技界和鐘錶界的普遍認同,影響極為深遠。
  • 新加坡百達翡麗鐘錶藝術大展
    emmanuelle moureaux為百達翡麗在新加坡舉行的鐘表藝術大展專門設計的展廳藝術裝置,藝術裝置由11500朵花組成,花瓣有100種顏色。 繼杜拜、慕尼黑、倫敦和紐約之後,新加坡被百達翡麗選為第五屆手錶藝術大展的舉辦地,詮釋了對其宇宙及其創作的深入見解。
  • 小朱說書|第九期(上):中國古代鐘錶
    我是你的好朋友小朱,給您推薦幾本好書,聊聊中西方文化藝術珍藏。:瑞士鐘錶 | 手機淘寶:松蘭鋪子我在故宮修鐘錶:瑞士鐘錶 王津和亓昊楠師徒親筆籤名本期推薦:《我在故宮修鐘錶:瑞士鐘錶》王津和亓昊楠師徒親筆籤名版推薦理由
  • 收藏| 法國古董鐘錶鑑賞乾貨1.0
    藝術媒體展覽策劃西洋古董收藏諮詢高端旅行 品牌推廣歐洲鐘錶進入中國的歷史遠比油畫和家具早,各類精美的計時儀器與獨具觀賞性的動偶自鳴鐘自明末便開始流入中國宮廷,被歷代皇帝珍藏這款鐘的第一個成品於1788年制出,上貢給瑪麗王后,現藏於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其他重要作品如今陳列在在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馬德裡裝飾藝術博物館及美國米尼亞波利斯博物館內。/ Sotheby's Paris 2015法國鐘錶是歐洲鐘錶的集大成之作,風格多變,用料講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壟斷了高級鐘錶市場也主導了整個歐洲鐘錶的審美。
  • 我國鐘錶創新設計漸成風潮
    它的成熟與發展,激發了中國鐘錶行業創新設計的熱情,帶動鐘錶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創造出造型精美、功能完善、藝術與技術融於一體的鐘表新產品,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中國鐘錶行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型。
  • 表情|集結11大高端腕錶,「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9月在滬開展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陳超記者獲悉,為期5天的「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將於9月9日至13日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舉行。屆時,各品牌將於上海西岸藝術中心兩大展館中設立各具特色的獨立展位。據介紹,此次展會包含品牌宣講、產品發布、專題講座、研討會、前沿技術展示、入門工作坊等活動內容。與此同時,這些沉浸式體驗也將通過watchesandwonders.com線上平臺和社交網絡呈現。
  • 西餐與日料的「極致擺盤藝術」, 不得不讓人敬佩
    在人們尚未品嘗到鮮香美味之前,首先認知的是菜餚的視覺形象,而菜餚的視覺形象不僅是人們對美味的第一印象,第一認知,也是影響人們對菜品評價與印象甚至口感的重要因素
  • 德國鐘錶的極致!格拉蘇蒂原創Sixties系列最新年度表款
    說到鐘錶業最繁盛的國家,相信大家一定會聯想到有鐘錶王國之稱的瑞士,無可否認瑞士的確擁有為數不少的一級表廠,但很多人卻忽略了另一個可與其匹敵的鐘表大國。德國製造的鐘表款式一向以簡潔以見稱,加上他工匠們對於機械技術的追求,令他們於整個業界當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席位。
  • 「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三亞站
    今年最開心的兩件事,莫過於有幸親自參加了在國內舉辦的兩場WW「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第一場在上海,《午夜表情》之前的推送裡也已經介紹了表展的新品。
  • 「鐘錶與奇蹟」高級鐘錶展首登魔都,開啟傳奇新篇
    >LAB實驗室將呈現參展品牌的最新項目和技術制表工坊將向參觀者揭示機械機芯的奧秘大師藝廊將邀請藝術大師和制表師如果你想要追求極致的德式機械之美擁有180多年的歷史的名士是瑞士制表業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名士這次展出的新款克萊斯麥女士腕錶 展現了極致的女性魅力
  • 故宮收藏的這些鐘錶,件件都是絕世珍品!
    近年來各大拍賣行紛紛推出了古董鐘錶專場拍賣,不時便有製作精良的天價藏品產生。事實上,古董鐘錶作為西風東漸的舶來品,很早就融入到中國的本土文化之中,並為廣大藏家所關注。乾隆四年(1739年),「自鳴鐘處」改名為「做鍾處」,從內務府造辦處獨立出來,從此成為專門製造鐘錶的皇家作坊,廣集西洋鐘錶技術和清宮鐘錶製作、修復技術於一身,造型大多高大、莊重,很有氣勢,以顯示皇帝的威嚴。現在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鐘表中,絕大部分都是乾隆時期收藏和製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