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每個人都有過抽筋的經歷,抽筋時肌肉僵硬疼痛難忍,實在是痛苦。在我們日常認知裡,抽筋就是缺鈣,但為什麼有些人補鈣後還是會抽筋?今天就為大家找出原因,並教大家如何預防抽筋,緩解症狀。
抽筋的學名叫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直性收縮,以小腿和腳趾的肌肉痙攣最常見。發作時疼痛難忍,可持續幾秒到數十秒鐘之久,尤其是半夜抽筋時往往會把人痛醒,久久不能恢復,影響睡眠。
冷刺激、身體缺鈣、過度疲勞、睡姿不好等等都會引發抽筋,並且在不同情況下產生抽筋症狀的原因都不一樣。
① 運動前的熱身準備不夠充分、運動後未能進行及時有效的拉伸,都會導致運動時肌肉的疲勞強直性收縮!
② 運動時大量出汗,致使體內鹽分流失,也會令肌肉神經過於興奮而導致抽筋。
① 白天,腿部的肌肉一直處於緊繃、疲勞狀態。到了夜間,肌肉緊張的狀態也沒能得到改善。一些未能及時代謝掉的代謝產物,會刺激小腿肌肉,引發抽筋。
② 夜間睡眠時腿部受涼,也可能引起腿部肌肉痙攣。
① 懷孕時,體重增加,雙腿肌肉經常處於疲勞狀態,就容易腿抽筋。
② 由於要給嬰兒供給營養,妊娠期婦女血液中的鈣含量較低,會令肌肉神經的興奮性增加,從而導致抽筋。
鈉元素對肌肉的放鬆有很重要的作用。而當環境溫度較高時,身體大量流汗,會造成體內納元素失衡,引發抽筋。
一旦發生抽筋,人們常以捶、揉、按等動作來緩解,但這樣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血液循環,並無法拉開肌肉,會造成後續的酸痛、不適。因此,抽筋急性發作時,要根據部位不同,採取正確的處理方法。
握緊拳頭,然後用力伸張手指,迅速重複數次,直至復原為止。
手指交叉握緊,反轉掌心向外,用力向前伸展,多次運動後即可復原。或用另一手握住抽筋的手掌,用力後彎直至復原。
將腿伸直,用抽筋的腳趾抵住另一隻腳的腳跟,儘量將抽筋的腳掌向後壓。
腹部抽筋時,應平躺或倚牆做背部伸展運動,以拉長腹肌,反覆多次即可。
男性在受到驚嚇或緊張時,容易產生胯部抽筋,此時應雙腳分開做深蹲動作,深蹲時以手掌撐地儘量將臀部上提,反覆數次即可。
彎曲膝蓋,置於胸前,雙手抱住小腿,用力收縮數次,然後再將腿伸直,如此反覆多次即可。
用手拉住腳尖部位,向上拉伸,再放鬆,如此反覆多次即可。
可以吃鈣片,也可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蝦皮、牛奶、豆製品等。
鍛鍊時要充分做好準備活動,讓身體都活動開。另外增加運動量不可過急,應該遵守每星期增加10%的原則。
晚上回家容易抽筋的人應注意保暖,可以睡前泡熱水腳或者是伸展一下肌肉。
懷孕時要經常改變身體姿勢,每隔1小時左右活動1次,臨睡前可用溫水洗腳和小腿,還可根據身體的特殊需要,補充包括鈣在內的營養成分。
豆腐:傳統的豆腐是用滷水作為凝固劑。滷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鎂和氯化鈣,因此豆腐含鎂和鈣均相當高。其中每100克豆腐中含鎂63毫克,每100克豆腐絲含鎂127毫克,均居植物性食品前列。
海帶:含豐富的粗蛋白、糖、鈣、鐵含量且人體對海帶中的鈣含量吸收率非常高。
食材:豆腐3塊,海帶100克,蔥姜適量。
做法:
1、將豆腐切成小塊,海帶切絲待用;
2、姜洗淨,切絲;蔥洗淨、切末;
3、鍋中倒入高湯,放入蔥末、薑絲、海帶,大火煮;
4、煮到海帶熟爛,放入豆腐一起烹煮一會;
5、然後加鹽、胡椒粉調味,出鍋時淋入一些香油即可。
鯽魚:含有優質蛋白質、多種胺基酸以及豐富的微量元素(如鈣、磷、鉀、鎂等)。
蘿蔔:能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很強的行氣、除燥的功效。
食材:鯽魚一條(約500克),蘿蔔150克,蔥姜適量。
做法:
1、鯽魚洗淨、去鱗;蔥切段,姜切片,蘿蔔切絲;
2、鍋中放油,待油熱的時候放入鯽魚,煎至一面金黃,再煎另一面;
3、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蔥、姜,用大火煮15~20分鐘;
4、放入蘿蔔絲,煮5分鐘,加少許鹽調味,起鍋前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投稿信箱:356890010@qq.com (歡迎您原創投稿)
⊙責任編輯:隨緣(微信號:13711 030 212)
點下面的閱讀原文,進入原始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