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句麗到女真,與韓國人都沒半毛錢關係,韓國歷史該從何算起?

2020-12-12 向東向南看

女真是商朝的遺民苗人,6000年以前生活在今新疆伊犁附近,後來到中原的安陽建立商的最後一個都城,商亡後分散到長江流域、東部沿海的山區和東北的長白山松花江一帶。

5000多年前基本上都是一族人,後來人口猛增。為了利益,開始拉幫結派,形成部落,互相內鬥,互相兼併。韓國人認為東夷建立的商帝國就是他們的領土,沒想到被周滅了,所以長江以北都是他們的,他們沒搞清楚一件事,他們只是東夷的一支,大部分東夷還是中國之人。

其實根本沒有女真這個民族,這是漢族人誤解造成的。原本有滿洲,哈達,輝發,烏拉,葉赫,錫伯,瓜爾佳,完顏等等部落組成的所謂的「諸申」,其實是以漢人為中心對少數民族的蔑稱而已。

後來皇太極特意糾正了這一點,而滿洲只是幾十個部落中的其中一個,也是愛新覺羅家族所在部落,因此後來統一名稱為滿洲。女真歷史確實存在這個稱呼,比如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不過都是漢人定義的,和滿人本身無關。

金朝時期的女真和後金的女真有聯繫,但不完全繼承,就好比現在的東北人和清朝的滿洲人也有聯繫,不完全繼承一樣,都是外來移民和本土原住民結合所致。

海西女真與建州女真有區別但是還是很接近的,就好比漢族兩個省都會有一定的區別,但語言相通文化接近,清劇常見的葉赫那拉氏,烏拉那拉氏都是海西女真後人,反而完顏氏屬於建州女真。

金女真來自野人女真,就是契丹滅渤海國建立的五國城,建州女真來自熟女真,源自渤海國遺民,只不過契丹滅渤海,遷民虛邊,破壞了渤海國的文化根基,使得熟女真向野人女真轉化,他們的活動範圍一直在朝鮮和東北南部。

從語言來看,金朝到明清,至少是清初,滿語的語法變化並不太大,可能並沒有經歷那些漢語的大量詞彙語法更替之類的,因為感覺相比之下,看宋元的白話和清初的白話雖然都是近代漢語,但清初的顯然更接近現代,宋元的更文言。

女真的祖先是高句麗,韓國人的祖先是高麗,高句麗和高麗不是一個民族。高句麗與當代南北朝鮮,只是地理上重合了一部分而已,民族,血統,語言,文字,習俗都不一樣,且最後被亡國滅種。

類似西夏党項人之於漢人王朝,區別是党項是大宋藩屬,所以西夏是中國領土。而高句麗不是新羅藩國,所以新羅無權繼承高句麗法統。

隋唐徵不徵高句麗,對唐朝來說沒什麼區別,徵高句麗就是隋煬帝的戰略失誤,導致國內不堪重負而隋亡。

高句麗只是一個東北亞地方政權,跟新羅百濟打得不亦樂乎,與日本衝突也很頻繁,但是隋朝去插一腳,改變了東北亞的平衡局面,高句麗滅亡,朝鮮半島統一,契丹崛起,渤海國繼承了高句麗的大部分國土和遺產,武周時期仍然不得不承認渤海國地位。最大的危害就是契丹崛起,沒有高句麗的壓制,契丹成為中原王朝最大威脅。

箕子朝鮮是商朝遺民,衛滿朝鮮是燕國遺民,南方的三韓中辰韓很多時候被認為為秦韓,與秦國有關係。

其實朝鮮人主體是來自東亞大陸的華夏族(東亞大陸各民族的融合體),與來自日本的南島人(蝦夷族,被大和族從南趕到了北海道,到十九世紀才真正的與大和族融合)的混合體,這其中也受到了阿爾泰語系的影響,使得他們的語言有點不倫不類。

但是,高句麗並不是朝鮮人祖先,高句麗與滿族錫伯族等都算是與女真人相同,屬於操阿爾泰語系通古斯語族的森林民族。高句麗算是唐朝時期朝鮮半島一半的統治者,南方的新羅百濟才算是朝鮮人,隨後新羅統一朝鮮半島,再後來王建建立王氏高麗至中國明朝時期滅亡,那個時候才真正的形成了朝鮮族,也就是高麗人。

女真與穢貊是鄰居,兩者有一定範圍的相互融合是必然,但不是主流。箕子封於朝鮮,也就是說遼東有東夷人存在。

完顏氏繼承的是女真文化,生活習慣都是女真的,說完顏氏來自高麗不靠諳,當然都屬於通古斯語族,這是語言學的認定。同是東北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還是有可能的。

韓國是朝鮮半島最後一個王,李熙建立,或者說是被逼無奈改易更張,所以,韓國的歷史應該從19世紀初算起。

一個一直處於附屬國局面或者說沒有主權的所謂的國家(地區),根本沒有資格談歷史。孟子講小國寡民寡廉鮮恥,說的就是韓國以及其他小國之流。今日的南北朝鮮源於李氏朝鮮,李氏朝鮮源於王氏高麗,王氏高麗源於新羅,當年王建創立高麗時還特意發文論述了自己的新羅出身,而高句麗相對於新羅是全程迫害侵略的異族。

高句麗是中國歷史上東北一個割據政權,根本與現在的韓國和朝鮮無關,現在的韓國人是朝鮮半島南端新羅的三韓發展起來的。

女真就是各部落(按照清文鑑的說法一共有66個部落)的統稱,只是後來把名稱換成了滿洲而已,這一原因可能是滿語語境中女真(juxen)一詞詞義的變化而引發的。韓國說女真是自己的分支,完全是錯誤的。

舉個例子,就好像宋朝漢人滅絕了,然後,朝鮮或越南說,既然大宋朝沒有,那我就是大宋,以中華自居,改國號為宋。然後,後世學者研究,前後兩個宋,官方文字都是漢字,語言詞彙也有百分之七八十的相通。於是得出了結果,後來朝鮮或越南的宋朝,與中原那個宋朝是一個民族,這種論證方法完全是錯誤的。

相關焦點

  • 醒醒吧韓國人,高句麗才不是你們的祖先呢!
    前段時間看了韓國的「幾千年歷史」各種吊錘隋唐,打爆元明,統一東亞。各種盜版中國古代文化,還認為孔孟老莊是韓國人,真是笑掉大牙了。看得我屬實有些發笑,然後我注意到了韓國人吹爆的所謂的他們的歷史巔峰,高句麗。
  • 10幅韓國版中國歷史地圖,看完不許動怒,淡定
    我最開始還以為這是某些民間高手搞的惡作劇而已,琢磨著韓國人不可能如此滑天下之大稽。但後來,我在韓國的一本歷史專著——《韓國史》裡面再一次看到了這樣的地圖,當時我就堅信了,原來還真有如此厚顏無恥之徒。那麼,韓國官方的態度又是怎樣的呢?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們的教科書,教科書是一個國家政治態度的深層次體現。筆俠收錄了韓國歷史課本裡面比較有代表性的10幅中國地圖,供大家參考、對比。先說好,看完不許動怒,傷的是自己的身子,對於某些別有用心的韓國人,我們習慣就好。
  • 中國出土高句麗石碑,韓國人多次討要,日本人:先看懂上面寫的啥
    眾所周知,韓國是全球出了名的文化遺產「大國」。早兩年,他們便向聯合國提出過申請,將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認定成他們的歷史文化遺產,還言之鑿鑿說屈原其實是韓國人。再往前推,我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也未能倖免,也成了他們口中韓國的「文化遺產」。
  • 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與韓國人眼中唐朝慘敗不同,一戰殲敵十餘萬
    在韓國人眼中,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是以大唐的大敗而告終。在韓國的歷史劇《帝國的早上》中,高句麗不僅射瞎了唐太宗的眼睛,更是帶兵反攻進入了長安城,最後使得唐太宗向高句麗跪地求饒。然而,在現實中的唐太宗徵高句麗之戰可以說是以唐朝的勝利而告終的。
  • 韓國:我們曾擊敗隋朝,打退唐朝!中國網友評論卻讓韓國人被打臉
    說出此話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咱們的鄰居韓國,他們說他們曾經擊敗了隋煬帝還讓唐太宗吃了敗仗,不過網友看了此話只笑稱:「確實有人辦到過這事,但是和韓國沒任何關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這個曾經戰勝過隋唐兩朝的國家就是高句麗,要知道,隋唐時代的中國是非常強大到,尤其是唐朝,不僅滅了東突厥,還直接把他們的吉利可汗給抓了,可以說放眼望去,整個亞洲都已是唐朝的囊中之物,可為什麼就是拿不下這高句麗呢?其實原因無非就是這4點:1.
  • 高句麗是如何跨過鴨綠江的?
    縱觀東北亞地區的歷史,凡是強盛的大一統王朝,幾乎都有越過鴨綠江到朝鮮半島作戰的歷史,甚至北方的遊牧和漁獵民族也多次南下進攻過朝鮮半島。而其中就有一個非朝鮮半島政權,就因為跨過鴨綠江奪佔了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就被如今的韓國當做祖宗,拍了很多電視劇和電影來渲染甚至是虛構它的強大。
  • 中國「歷史遺址」申遺,韓國網友抗議:那是我們祖宗
    我國作為一個文化與歷史共存的大國,向來是不缺少特殊遺產的。對於申遺,大家也都不會感到陌生。北京的故宮、甘肅的莫高窟等,都屬於世界遺產。申遺申請的雖然是世界遺產,但並不是沒有爭議存在。提到申遺,那不得不提到韓國。就像網上調侃的一樣,在韓國人眼中,什麼都是屬於韓國的。韓國申請的一些世界遺產,著實令人不爽。
  • 6張地圖看完朝鮮半島的歷史演變,李白和韓國還真沒任何關係!
    眾所周知,而今朝鮮半島上有兩個國家,一是朝鮮,另一個則是韓國。最近這十來年,韓國人沒少從我們這裡搶東西,一會說孔子是他們的,一會說李白是他們的,還把我們紀念大詩人屈原的端午節說成也是他們的,真是不要臉到極致。怎麼不說他們的祖先原本就是華夏族的分支呢?
  • 荒謬絕倫:這八部韓國歷史大劇,究竟篡改歪曲了多少中國歷史?
    文/格瓦拉同志本文為作者原創,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近年來,韓國對中國的態度日趨惡劣,這固然跟兩國間某些具體爭執有關,也和韓國根深蒂固的「仇大」情緒有關。畢竟在歷史上,韓國/朝鮮曾作為中國的領土或藩屬國長達2000餘年,受盡了窩囊氣,要說沒點反感情緒肯定不正常。
  • 高麗和高句麗,僅僅一字之差,但兩者究竟有什麼關係?
    最好的例子即便是244年(三國時曹魏)和342年(十六國時前燕)兩次國都被攻陷後 ,高句麗人卻都能夠在蟄伏之後捲土重來,每次重來也都比上一次更加聲勢浩大。355年,原樂浪、帶方兩郡(曹魏設,基本與東漢樂浪郡一致)被高句麗控制,維持了400餘年的漢四郡就此消失在歷史之中。
  • 西安出土高句麗王墓碑,韓國人屢次索要,結果怎樣?
    這首詩中所提到的高麗,其實就是指現在的韓國。韓國歷史上的高麗王朝,其實和我國的高句麗歷史,並不是指代同一件事情。也不是只在同一個王朝,只不過是在名字上看起來有一絲相似度罷了。現在人們在看影劇的時候,會覺得高麗王朝明明就是指代朝鮮半島的王權,為什麼不一樣呢?中國歷史上曾經在東北部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吉林為中心的區域內,曾經出現過一個政權,叫做高句麗。
  • 韓國申遺高句麗墓葬被拒,中國申請順利通過,兩大原因必須通過
    從南北朝到隋唐時期,中原王朝對高句麗的封號一直帶有地方行政機構性質,如公元四世紀,前燕封高句麗王為營州刺史,自此之後,高句麗王一直承襲著營州、營平、遼海等軍事。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先後受到曹魏與前燕的連續打擊,向西發展無路,轉而向韓半島北部拓展,逐漸取代原中原王朝在東北及半島的郡縣統治區,成了西至吉林、遼寧,東到韓半島大同江流域以南的區域強國。
  • 為什麼韓國喜歡盜竊中國文化,拍攝虛假歷史劇來美化他們的歷史呢
    這個比比《帝國的早上》還要離譜,簡直把高句麗的大將淵蓋蘇文給封神了,比我們國內的抗日神劇還要離譜100倍,但它就是合韓國人的胃口,再次成為了當年韓國電視劇的收視冠軍,整個大韓民族通過一部電視劇對自己國家的光榮歷史有了新的認知,認為他們的祖先真的有蕩平唐國的能力。
  • 在當今韓國編寫的歷史教科書中有關中國的部分有哪些爭議不實之處
    韓國與中國都是東亞國家,兩國有著數千年的悠久交往歷史。由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東亞地區首屈一指的大國,同時擁有著先進的科技、文化、思想,對周邊包括韓國在內的其它東亞國家影響深遠,並且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今天。而古代中國對今天韓國影響的直接表現之一,就是體現在他們編寫的歷史課本上。由於一些複雜原因,中韓兩國對於一些關乎兩國歷史問題的看法,往往有著很大分歧爭議。
  • 揭秘韓國教科書上的古代地圖,統治中日上千年,還曾殖民全世界!
    ▲李氏朝鮮景福宮正門——光化門從商朝貴族箕子帶著一大批人遷徙過去算起,無論半島是否統一,這片土地上的國家大多數時候都是臣服於中國的,一度以天朝藩屬自居。隨著南朝鮮獨立建國,在畸形的民族自尊心驅使下,許多磚家叫獸爭相更改歷史,還反覆教育下一代,古時候的韓國一度統治中國的核心區域,並在世界範圍內擁有殖民地。
  • 日本網友說了句話,打了韓國人的臉
    不難看出,他們編歷史的方向基本就是順著中國來的,咱中國什麼好,他就吹他那方面更強,說實話,整容、綜藝節目等方面你吹自己強沒問題,但是說到歷史,韓國人還是少說兩句吧。喜歡吹牛不是毛病,但是吹牛讓很多不明真相的人信以為真的話,那影響就不太好了,國外論壇就有不明真相的老外提問了:「古代的中韓兩國哪個更強?」面對大家的疑問,日本網友卻直言:「這事我們最清楚。」
  • 韓國是如何在歷史遊戲裡混成亞洲燈塔宇宙第一的?
    估計這個問題也難倒了鬼佬設計師,就只好找來韓國人問一問。韓國人說(帶口音):我們有一種秘密兵器哦,一下子可以射一百支箭哦,那威力比諸葛連弩強大十倍。我們用這個打敗過中國人,蒙古人,日本人,就是東亞無敵思密達。要不是我們這個秘密武器移動慢,你們歐美當年也早被我們統一了思密達。鬼佬一聽這東西強啊,於是到中國的歷史書裡找到一個叫火廂車的武器,把這個設定成韓國民族的特有兵種。
  • 漢服抄襲韓服,宇宙起源在韓國,韓國人就是那麼文化自信
    中國人和韓國人吵翻了,這一次是因為衣服。近日,多名韓國畫手在外網發起「韓服挑戰」,不要臉的韓國人集體聲討中國畫手,指責中國的漢服「抄襲」韓服,更甚的還稱中國在歷史上曾是韓國的「地方政府」。漢服模仿漢服?韓國統治中國?
  • 在韓國古裝歷史劇中,唐太宗李世民一直是獨眼形象,這是為何?
    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為何英氣逼人的唐太宗李世民,在韓國的古裝歷史劇中卻一直是獨眼形象?這是為何?堂堂大唐帝國的皇帝陛下,怎麼就成了一個半瞎之人呢?關於唐太宗形象在韓國史書中的演變過程,還真令人感到一絲尷尬,這些韓國古代史書寫得比演義小說還離譜。
  • 高句麗真的是朝鮮、韓國人的歷史嗎?
    歡迎來到囉裡羅說講故事,從歷史中品味人生。我是你們的朋友,阿強。說到高句麗這個國家,朝鮮,韓國都認為是他們建立的朝代。那麼事實上到底是不是呢?高句麗是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政權。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餘人,後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鮮遺民及三韓人。據《三國史記》和《三國遺事》記載,這並非是我們中國的三國,這是朝鮮半島三國時期。